當你來到麗江,你會意識到,在眾多堪稱世外桃源的美景中,它是一個真正的隱士,無論是路人稀稀落落的黎明明,還是燈火初明的繁華生活,都靜如古井無浪,難以被外事所擾。
來到麗江的遊客總是有點恍惚的樣子,仿佛走進了另一個時空,忘記了過去,遇見了過著另一種生活的自己,麗江古城位於麗江壩子中心,北有綿山巷,南有文筆山,西有獅子山,它的形狀像一塊巨大的巖石,因此得名大硯廂,俗成大硯古城。
在明末,古城已初具規模,以古色古香的石板四方街為中心,街巷縱橫交錯,分布如蛛網,街道都是用石頭鋪成的碎石路,乾淨整潔,雨水中沒有灰塵和積水。
城市裡有許多石拱橋和木橋,每一條街道都伴隨著潺潺的溪流,編織和穿梭,在街邊,「戶戶朝陽,家家流水,戶戶垂楊」,悠閒旋轉的木製水車,在高層建築附近消費的餐廳、茶館就像「高原水鄉」。
在當地納西族人的心目中,水是玉龍雪山諸神的禮物,是生命的支柱,他們珍惜水源,城市裡的水流幾乎沒有汙染,縱橫交錯的水路宛如古城的全血,讓麗江處處浸泡在清澈的水汽中,筋骨晶瑩剔透,從玉龍雪山流下來的小溪,清澈純淨,悠閒地流過小橋,人的悲傷,在他的平靜和沉靜面前不值一提,所以沒人提起。
清晨第一縷晨光透過晴空灑下,納西族婦女一個個從深巷裡走出來,在水邊淘米洗菜,陽光照在水面上,頭髮隨風輕輕飛舞,構成了最樸素、最平和的生活畫卷,光線越來越亮,四方街附近的店鋪紛紛開業,晨光中遊客開始出現,他們四處遊蕩,好像是回家路過。
經過多年的歷史沉澱,古城民居具有白、彝、漢、藏民族的精華,具有納西族特有的風格,當地土司城的「富冠諸士郡」創造了一個有花有樹的木屋,飛簷走壁,還有美麗的宮殿,在商業化日益嚴重的今天,古城依然保留著古樸和自然,先後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不管它有多出名,它都保持沉默,讓人們在這裡遊蕩,而不改變它的本來面目。
晚上街道和小巷裡升起五顏六色的霓虹燈,許多商店門口都亮著紅燈籠,晚風帶來甜美芬芳的人群穿梭在迷離的場景中,晚上被納西古樂拖進心裡,飄到不知名的地方,世界上唯一倖存的象形文字「東巴文」,在生動的象形文字上,像花、蟲、魚一樣流動的音符,徹夜保存著美麗的民族歌舞,古代文明揭開神秘面紗。
隨著旅遊業的繁榮,麗江總是人山人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在發呆,在徘徊,在陶醉,在昏黃的燈光下翩翩起舞,古城的夜景是一條承載著回憶和燈光的流水,在麗江溫柔的懷抱裡,人們短暫停留後匆匆離去,在古城揮之不去的視線中,人們忘記了過去,但他們可以在寧靜的束河古鎮找到另一個自己,這個古鎮不大,但卻是納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地。
在麗江,一花一草很容易偷走人的記憶,讓人迷失自我,她靜靜地站著,在萬千花朵中鋪展出真正的清泉和高高的藍天,讓人重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遇見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