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小IN InsDaily
轉載感言:
在為生活奔波的時候,給自己留點時間,與「美」來個小小的約會吧!
有朋友在日企上班,她說日本人特別不能理解,為啥中國人大多素麵朝天?本來挺好看的女士們怎麼不化妝呢?
在日本,出門打理頭髮,化妝,搭配服裝被視為是一種禮節。
所以不分男女,大家都對會比較注意外貌。
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可能也會有體會,走在大街上,不光年輕人,不少老爺爺老奶奶也打扮的很有特點,當然這和日本整體的經濟富足有關係。
希望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把打扮自身視為一件「悅己」的事情,而不是單純的「取悅他人」!
她孤身一人,背後沒有團隊,也沒有資金支持。
她只用一套化妝品,花一個半小時,就能讓全網讚嘆。
兩個月前,湖南永州的一位化妝師給農村女性免費化妝在全網爆紅。
這個點擊量超過1800w的視頻中,當田地裡的農婦們經化妝改造,穿著好看的衣服,站在鏡頭前滿臉笑容時,無數人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讓從未化過妝的留守農村婦女,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美,也讓大家給留守女性這一群體更多關注,本是件好事。
可伴隨著這件事火上熱搜,話題瀏覽超過2.2億次,爭議也隨之而來。
有人認為,化妝師周文娟給農村留守女性化妝只是作秀,並無實際意義。
甚至有人評論,「給農村婦女化妝根本沒有必要,她們幹活一點都不方便」。
距離央視新聞報導這件事,過去近兩個月,小IN聯繫到了化妝師本人。
在我們聊到網上有關她的爭議時,周文娟絲毫沒有生氣,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01
周文娟的家鄉,位於湖南永州雙牌縣五星嶺鄉下的朝陽村。
過去的朝陽村常發生乾旱,農作物旱澇不保收,為了有份穩定收入,村裡的青壯勞力大多選擇去廣東務工。
在朝陽村,女性們結婚都很早,有的人甚至40歲就當上了奶奶。
男人們出去打工,家裡的女人就成了留守婦女。
和城裡周末雙休、偶爾能吃個下午茶的白領不同,你很難見到朝陽村的留守婦女有清閒的時候。
她們的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家裡種西瓜、油茶、生薑等重體力農活、伺候公婆、做飯洗衣、帶孩子,就均由她們一人包辦。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這些留守婦女們就要趁著涼爽下地幹農活。
風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照顧一家老小、安排一日三餐,這樣的女性,在朝陽村還有很多。
對於這些女性們來說,她們大半生都在為生計奔忙,每天重複著做不完的農活。
所以「化妝」和「漂亮」這類詞,一向離她們很遠。
可自從一位年輕姑娘回村後,她們的生活,開始發生不一樣的變化。
02
32歲的周文娟,在湖南永州市的零陵區開有一家美妝店。
她一頭時髦短髮,長相小巧而精緻,某種角度看上去頗有明星相,有時還會被人誇是「楊紫分紫」。
娟子也曾是朝陽村的一名留守兒童,但和村裡大多數留守婦女相比,她這一代無疑是幸運的:
不僅能讀書上學,還能通過電視、雜誌、網際網路認識外面的世界。
小時候,父母外出幹活時,娟子最喜歡的就是和親妹妹互相給對方「換髮型」扎頭髮;
又或是找一張紅紙,模仿電視劇中的「對鏡貼花紅」,用嘴唇抿一抿「變好看」。
這是娟子最早接觸「化妝」。
2007年高考後,周文娟考上的大學並非理想學校,便在朋友的建議下去北京學化妝。
在北京的那幾年,周文娟學得很快,化妝技術也越來越高超。
到後來,她給模特化一次妝就能賺上千塊。
大城市雖繁華,但對北漂六七年的周文娟來說,卻始終是他鄉。
2014年,周文娟便回到永州市結婚生子,在零陵區開了家自己的美妝店。
今年1月,周文娟趕回朝陽村老家過年,因為疫情,在老家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冬天農活不多,村裡的女性長輩們都很喜歡去娟子奶奶家串門聊天。
聊天中,在大家得知周文娟的工作是「化妝師」,都很好奇具體幹嘛的。
打扮精緻的娟子指了指自己,說是給人化妝讓人變好看的一份工作,有個阿姨就說:
「我結婚的時候,我的嬸嬸幫我扯了臉,扯臉(上的汗毛)很痛,但是會顯得白淨一點,那個時候我們都沒啥化妝意識。
我嬸嬸還說,你一世也就這一次(化妝)。」
「好羨慕你們現在有這麼多可以打扮自己的東西」。
聽到嬸嬸阿姨這麼說,周文娟心裡複雜無比。
她知道,在長輩們那個年代,打扮自己是件「很怪」的事。
她們怕被人指點,就只好拒絕「漂亮、好看」。
嫁人後,昔日姑娘熬成婆,一生都為照顧公婆、丈夫、孩子而活,老了還要照顧孫輩。
她們已經習慣把人生順序排在所有人後面,習慣被忽視,卻忘了自己本可以追求美麗,值得被重視。
周文娟的心中慢慢浮現了一個很早就有的想法:
「我為什麼不給村裡的這些留守婦女們化化妝,讓她們也美一美,被身邊的親人們多關注呢?」
趁著有空,她下定決心,為村裡這些大半輩子沒怎麼化過妝的女人做點什麼。
03
以往周文娟美妝店不忙時,就會在街頭隨機找路人小姐姐試著約妝,過程都還算順利。
但,想約村裡的阿姨嬸嬸們化妝,可沒那麼容易。
周文娟想化的,基本都是村裡40歲以上的留守女性。
每當娟子提到要給她們化妝時,這些長輩們就紛紛推脫「沒時間」,要不就是擔心「自己化完妝看起來會很怪」。
說到底,她們並沒做好被「化妝改造」的心理準備。
於是,周文娟就先約了親奶奶做第一個化妝改造對象。
娟子奶奶今年80歲,和大多數同齡人相比,奶奶就像個小頑童。
她不但會玩智慧型手機、刷抖音,對各種新鮮事物接受程度也很高。
當周文娟跟奶奶提起給她化個妝,拍幾張照片留念,奶奶立馬就同意了,感覺沒在怕的。
不過等娟子開始化妝時,可愛的奶奶還是肉眼可見地緊張了。
周文娟給她打粉底、塗口紅,奶奶經常不知道嘴巴這時是該張著還是閉著;
噴個爽膚水,潤潤皮膚,她瘦小的身軀就會有些僵。
奶奶家位於村中心的馬路邊上,人來人往,娟子好不容易給她化完妝,牽著奶奶下樓,經過的很多人都連誇「好看」。
看到娟子奶奶化妝後的樣子,圍觀的姑姑嬸嬸們終於明白:
其實女人化妝後並不會看起來很怪,不管是四十歲還是八十歲,化合適的妝容都會讓自己變好看。
周文娟能當時就感覺出,她們都有點躍躍欲試,但又不好意思麻煩自己。
她心裡對「約妝」這件事,有了底。
04
周文娟想約一位遠方姑姑化妝,不過沒有聯繫方式。
3月28日吃過早飯,娟子就讓媽媽給她打了電話。
電話過去,最近遇上煩心事的姑姑,先是推脫「太忙了沒有空」,自嘲「化了也不好看」。
但在娟子努力說服下,兩人約好在周文娟的奶奶家見面,按娟子建議,她還帶來了一件裙子。
這是姑姑最好看的一件衣服,壓箱底了很多年也沒什麼機會穿。
周文娟本以為,約到了人,「化妝改造」接下來就很順利。沒想到,這僅僅是個開始。
化妝的過程,娟子發現,姑姑的臉乾燥又粗糙。
她便花了十多分鐘,先進行護膚程序,讓姑姑後面的妝更貼敷。
對於周文娟來說,給她化妝中最難的部分,還要屬眼睛。
畫眼線的時候,本需姑姑全程把眼睛睜開。
可是因姑姑不習慣眼妝,眼睛很敏感,在畫眼線時總忍不住眯眼流淚,就讓眼線部分格外難畫。
為此,周文娟畫眼線時就格外注意自己的速度和手法。
給姑姑仔細化完妝後,周文娟幫她拍了好幾張美照,很快村裡人就都知道了:
誰家媽媽,今天在娟子那兒化了個妝,特好看。
在那之後,周文娟和人約妝就沒什麼難度了。
漸漸地,她化過妝的留守婦女兩隻手也數不過來。
在那些阿姨嬸嬸們心裡,和周文娟約妝也成了件有儀式感的事兒。
每當娟子跟人約好時間上門化妝,她們要不就早早洗上好幾次臉,翻出平時捨不得穿的衣服想拍照穿;
要不就是頭天晚上把一輩子攢的金銀首飾都拿出來,準備第二天戴上。
周文娟則會根據每個農婦的臉型和性格特點,幫她們化一副合適的淡妝。
雖然是淡妝,但從護膚、打底、描眉到眼妝等步驟一個都不少。
一個妝化完至少要一小時半,娟子化完手都酸得不行。
累歸累,可看到這些農婦們終於願意從忙忙碌碌的瑣碎中暫時抽離,重視自己一次,周文娟很開心。
不過在化妝過程中,這些阿姨、姑姑們跟自己閒聊時,總有點自卑:
「我們年紀這麼大,臉上皺紋這麼多,你肯定很嫌棄,不想給我們化妝吧。」
這時,娟子都會毫不猶豫地反駁:
「沒有啊,我就想給你們化妝,給你們化妝感覺很特別,我都上癮了。」
雖然尼採曾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可很多留守女性卻總因為種種瑣事和牽絆,已經放棄做自己很多年。
對周文娟而言,給農村留守女性們免費化妝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尤其是看到她們變美後眼裡充滿了驚喜的光,讓周文娟渾身都充滿力量。
即使一次改造,不能完全改變留守婦女的人生觀。
可起碼在化妝那刻,她們能短暫地不再是誰的兒媳婦、老婆或是媽媽,只做閃閃發光的自己。
自和娟子有了這場「美麗」的約會,不少留守婦女今後的生活都發生了些小改變。
有的人對自己比從前更關注了:
例如一位阿姨的門牙側缺顆牙有七八年了,以前一直沒覺得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周文娟給她化妝後拍照,她看到照片,突然意識到:
「我覺得那個牙笑起來時缺一塊很難看。我老公看到我化完妝,也說『還是把你那個牙補起來好看一點』,我就決定把牙給補了。」
有的則是打從心底對自己更認同,有了自信,發現自己原來也擁有「時尚感」這種東西:
「我們農村人出去,再怎麼好像也比不了城裡的女人漂亮。
但化個淡妝出去的話,就自己心裡會覺得舒服一點,美觀一點,好像不比城裡的女人差到哪裡去了。」
這些留守女性身邊的親人們,看完周文娟化妝改造的小視頻,也對她們更關注。
村裡不愛笑的嬸嬸,辛苦了一輩子,笑起來很美
周文娟說:
「當時我發了一位短頭髮姑姑(的視頻),給她化完妝以後,姑姑想找一件好看的衣服拍照,卻始終沒找到。
最後挑的那件拍照的衣服,後背有幾處還是破損的,當時挺心酸的。
但視頻發出後沒多久,我同輩的一個小夥伴就給我打電話了,說覺得姑姑太可憐,忙忙碌碌大半輩子一件好看的衣服都沒有。
她當時就買了幾件新衣服給她寄回去。」
姑姑右圖的這件衣服,其實後背好幾處破損
給村裡的留守婦女免費化妝這件事,被央視、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後,周文娟和朝陽村這個地方頓時火起來了。
成千數萬的網友評論紛湧而至,幾乎每條周文娟都會看。
對於網友在化妝改造上給的一些出於善意的建議,周文娟會根據實際情況採納;
而那些說「這種改造毫無意義」的負面評價,她基本不會去和人爭辯什麼。
「我是她們身邊人,我最能體會到她們(化完妝)後的感受和想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有機會和條件,哪有女人會喜歡生活裡蓬頭垢面的自己。
我們作為晚輩,應該多關注、幫助這些上了年紀的留守女性們。
讓她們意識到,其實她才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
如今,距離央視採訪過去了2個多月了,周文娟給農村留守女性免費上門化妝服務,也並沒有因成名就停下來。
她仍然在繼續做這件事。
截止目前,娟子已經給同村和周圍村裡一共23名留守女性化了妝:
「今後我想開設一個個人抖音視頻號,專門記錄我化過的每一個農村留守婦女。」
周文娟猶記得,給奶奶化妝那天。
到了晚上快睡覺時,她對著鏡子仔細端詳妝後的自己,一直捨不得卸妝。
奶奶小聲問娟子:「這個(妝)可以不洗嗎?不洗掉的話,明天還可以好看。」
周文娟哭笑不得,跟奶奶說:「我明天還可以給你再化。」
聽到這句話,80歲的奶奶像吃了蜜的小孩子般,笑彎了眼,終於放心了。
感謝化妝師@周文娟老師接受專訪
文中圖片視頻源抖音@zwj381175752.
專訪、撰文/七七
圖片、視頻/ 周文娟、微博
@央視新聞、@大米Video
統籌編輯/ 蜜糖
參考資料:
1.央視新聞:《永州周文娟:村裡阿姨們的化妝師》
2.微博博主@大米Video:《美女化妝師免費給十幾位農村婦女化妝》
3.光明網:
《遇見你 | 那個給村裡阿姨們化妝的化妝師,帶來一個關於「美」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