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製品中的塑化劑背後:是孩子的性早熟和致癌

2020-12-21 化浪說化

8歲女孩婷婷,現在還在讀小學。

但是身高卻已經突破了1米3,已經超過了不少同齡的孩子,但是對此,家裡人卻高興不起來。

前段時間,婷婷的媽媽發現她的胸部也已經發育了。

帶到醫院查看,檢查出來骨齡已經達到了11歲,預測最終身高不到1米5。

出現了性早熟的症狀。

婷婷媽媽也很傷心,她本身非常注重孩子的食品安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通過醫生的反覆詢問和查驗,家裡平時給婷婷吃飯的盛器竟然是用塑料飯盒,最終確定了導致婷婷性早熟的的罪魁禍首——塑化劑。

塑化劑是什麼?

2017年,麥當勞的油條中被檢出塑化劑,2018年,國內知名的西鳳酒也被檢出塑化劑超標。坊間關於塑化劑的新聞幾乎沒有斷過。可見這一助劑的濫用和超標對於食品安全是有極大的影響的。

塑化劑,又被稱作增塑劑,在工業上被廣泛地使用作為高分子材料助劑,也是一種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業汙染物。

主要被用來使產品的柔韌性更強,比較容易加工。

按化學結構分類有脂肪族二元酸酯類、苯二甲酸酯類、苯多酸酯類、苯甲酸酯類、多元醇酯類、檸檬酸酯類及聚酯類等多種。塑化劑產品種類多達上百種,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亦稱酞酸酯類PAES)化合物,約佔增塑劑市場比例的80%以上。

雖然是工業原料,但是其無色無味,一般人體自身攜帶的免疫功能是可以對付塑化劑的,但是含有塑化劑的東西在我們日常生活實在太多了,久而久之,也難以避免一些疾病的出現。

因為塑化劑的分子結構和荷爾蒙相似,所以也被稱為「環境荷爾蒙」,被很多國家都被認定為是毒性化學物質。其生物毒性機理是具有抗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活性,進而影響生物體的生殖機能。主要會引發的疾病有:女性月經失調、性早熟、子宮內膜增生;男性睪丸損害、精子數量減少、不育;還會造成胎兒畸形,引發惡性腫瘤、癌症等危險。

中國是全球塑化劑的第一消費大國,年消耗量超過300萬噸。

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中含有塑化劑呢?

塑化劑的作用一般是用來穩定芳香試劑(化妝品,保養品,香水等)以及塑膠製品(寶特瓶,塑膠餐具,醫療用品等任何以塑膠為原料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

化妝品:最常見的就是在髮膠、口紅和指甲油中添加塑化劑。目前,不少不良企業依然在化妝品中添加使用,所以購買化妝品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品牌與渠道。

各類清潔用品:這些清潔用品包含了洗髮乳、洗面奶和沐浴露、香水等。因為塑化劑本身就是定香劑,所以香味越濃的產品中塑化劑含量可能就越高。

兒童玩具:因為觸及到商業利益,這裡就不詳細舉例那些兒童玩具中含有塑化劑。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大多數國內玩具中,都能找到塑化劑的身影。

各類塑膠袋: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加熱食品時一定要外面的塑膠袋或塑料容器拿掉。

除了上面列舉的這些,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見到的保鮮膜、壁紙、油漆和PVC桌布、窗簾、手機殼等都可能含有塑化劑。

所以,我們想遠離塑化劑,說實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非你回到原始時代。

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儘量減少塑化劑對我們的影響。

如何減小塑化劑對我們的影響

1、不用塑膠容器承裝熱食

2、喝熱飲儘量不要用塑料吸管

3、儘量減少接觸香味久久不散的產品,比如像噴霧式的香氛,洗衣精,洗髮精,沒有香味的洗髮精,沐浴乳,或者洗衣精絕對比有香味的好,香味散得越慢的可以合理推測添加的塑化劑越多。

4、減少食用保存期限長的食物,塑化劑的添加就是為了讓食物能保存更長的時間不壞掉,能少吃就少吃!

5、運動:增加身體自行抗氧化的功能。

6、多喝水:幫助排出代謝出的毒素。

相關焦點

  • 娃的性早熟和塑料用品有關?硬核科普塑料製品有哪些,讓你清楚挑選...
    Liz看完這篇報導後,覺得標題有博眼球之嫌,結論也下得有點武斷,因為該女孩的性早熟原因並不明確,不能簡單地就歸結到使用塑料飯盒上。但是,劣質的塑料製品的確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比如之前臺灣也爆發過塑化劑的風波,主要是因為食品中的塑化劑被檢出含有塑化劑DEHP和DINP,會嚴重損害生殖健康。
  • 這個東西會致癌、性早熟,甚至傳給下一代!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
    高度懷疑是性早熟,便趕緊帶著她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女孩雖然只有8歲,但骨齡卻達到了11歲。最終女孩被確診為性早熟,且醫生預測女孩最後的身高應該不會超過1米5。醫生仔細詢問了女孩父母,並做了多方檢查。最終確定了罪魁禍首,可能就是家裡平時給她盛放食物的塑料飯盒。
  • 8歲女孩「性早熟」發育停滯,罪魁禍首是這種玩具,很多孩子都有
    彤彤媽對這個事實難以接受,明明自己對孩子的飲食起居都很重視,怎麼孩子會性早熟呢?常見誘發性早熟的原因有哪些?1、飲食不當。經常吃速生雞加工的食品,比如小攤上賣的炸雞、燒雞等,速生雞在養殖過程中可能使用一些激素成分,孩子吃了這樣的食物,就有可能誘發性早熟;2、過量進補。給孩子吃得亂七八糟的補品太多了,比如蜂王漿這類補品,裡面就有大量激素成分;3、經常接觸塑料製劑。
  • 回力童鞋會導致性早熟?給孩子買衣服一定要看這個標識
    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塑化劑,它是生產塑料製品時所使用的一種化學添加劑,加入這種化學添加劑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韌性,提高塑料製品的強度。 所以它們被廣泛應用於玩具、食品包裝材料、醫用血袋和膠管、鞋子、個人護理用品等數百種產品中。
  • 臺灣部分飲品及糖果含致癌塑化劑
    臺灣首次發現有香料公司為節省成本,在食品添加劑中違法添加致癌的「塑化劑」,供應給多家飲料製品廠,當局追查發現有九種飲料遭汙染,全臺至少有59萬瓶有毒飲品流入市面,其中更有兩款受汙染飲品已流入香港。臺灣當局正加緊回收有問題飲品。但同時又爆出市面上有大約200公斤的糖果受到了有毒塑化劑的汙染。     消保官:「應該都沒有賣運動飲料,都沒有賣吧。」
  • 知名童鞋被檢測出「有毒」成分,易致性早熟,給孩子買東西一定注意...
    鄰苯二甲酸酯類被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為一種環境荷爾蒙,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在體內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可導致男孩「女性化」,也可引起兒童性早熟。看到這麼多品牌「上榜」,心裡真不是滋味,好唄唄提醒,給孩子買東西一定要用心挑選。孩子幼小,各種器官都還未發育完善,如果經常使用一些不合格的產品,難免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 這種奶瓶、童鞋都是「性早熟」的幫兇
    如果爸爸媽媽早期發現寶寶有這些細微的身體變化,就要警惕孩子可能出現了性早熟的問題,拿不準的情況下,首先應該帶著孩子去正規醫院做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生殖激素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可通過B超的方式查看卵巢、子宮的形態與大小,輔助診斷女孩的性早熟情況;X光片測定骨齡,判斷骨骼發育是否超前。
  • 塑料瓶底竟暗藏這些秘密,用錯致癌?關係到每個人
    很多人說塑料瓶底部標有「1」的瓶子是一次性的,不能重複使用,如果重複使用,其中所含的二甲基羥胺和塑化劑就容易析出,導致身體中的DNA發生突變,甚至會增加某些癌症的發生風險。圖片來源網絡其實,「三角+數字」的標誌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使用塑料種類的標誌代碼。
  • 9歲女孩胸部發育:「性早熟」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且,孩子的BMI(身體質量指數)達到了23%,已屬肥胖(比超重更嚴重)。 在醫學上,把「女孩8周歲以前乳房發育,10周歲以前月經來潮;男孩9周歲以前第二性徵發育」稱為性早熟。 據主治醫生介紹,性早熟是兒童肥胖的一大併發症,影響發育。 兒童肥胖可導致性早熟,這並非危言聳聽。
  • 進口食用油為什麼會出現塑化劑超標問題?
    最常見是用於塑料製品的生產過程,可以改進柔韌性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比如我們常見的玩具、日用品、包裝袋等塑料物品,都含有塑化劑。在相關事件中,從核桃油裡檢測出的殘留物是塑化劑中的一種:DEHP。為了圖方便和節省成本,很多原料供應商都採用塑料包裝袋。運輸和存儲的過程,讓油類原料和塑料製品進行了第二次接觸。若使用合格的塑料以及不鏽鋼等容器則可以避免此途徑的汙染。3.來源於生產中的管道汙染,這是明知故犯的第三次接觸。
  • 寶寶小雞雞變米粒,幼兒孕婦必須遠離的塑化劑食物!
    醫生表示,飲料店的飲料大多含塑化劑,這類塑化劑不僅會導致胎兒畸形,而且還會對產後嬰兒的發育造成影響。   塑化劑,一般也稱增塑劑。是一種合法食品添加物,經常使用於果汁、果醬、飲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製成。分子結構類似荷爾蒙,被稱為「環境荷爾蒙」,是臺灣環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
  • 知名童鞋被檢出「有毒」成分易致性早熟,選購衣物須認準標識
    鄰苯二甲酸酯類被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為一種環境荷爾蒙,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在體內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可導致男孩「女性化」,也可引起兒童性早熟。鄰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增塑劑,可讓塑料變得柔軟有彈性,被廣泛應用於玩具、食品包裝材料、塑膠容器、化妝品、乙烯地板和壁紙、醫療用品、清潔劑等數百種產品。這是一種低分子成分,很不安分,容易從塑料中遷移出來,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
  • 8款知名童鞋被曝含可致性早熟成分,其實這些更需提防…
    專家介紹,塑化劑可通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具有生殖毒性和發育毒性,這種危害也是隱蔽而漫長的。目前,鄰苯二甲酸酯類可以說是全球分布最為廣泛的一類人工合成環境汙染物,在空氣、水、土壤和灰塵中都可以檢測到,「塑化劑無孔不入,吃的、喝的、玩的、穿的,都可能有,但吃還是最大的暴露來源。」
  • 河北對10大類食品進行塑化劑監測
    「塑化劑在工業上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它主要使聚合物硬度、軟化溫度和脆化溫度下降,而伸長率、曲撓性和柔韌性提高。」常鳳啟說,通俗地講,就是能讓硬邦邦的材料變得柔軟有彈性,「工業生產中容許添加的塑化劑有一百餘種,其中有20多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以使用在食品包裝材料中。」
  • 夏天給娃買「充氣泳池」和「遊泳圈」,一不小心就會買到塑化劑?
    而且,和其他塑料玩具相比,充氣泳池和遊泳圈的塑化劑超標,對寶寶危害更大。水上玩具(遊泳池、遊泳圈)的塑化劑,可能會通過水不斷溶出,從而遷移至嬰幼兒及兒童體內。那麼,問題來了~1、塑化劑到底是啥玩意?塑化劑一般也稱增塑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可合法用於工業用途。塑料加工業中,常用的塑化劑為DEHP,化學名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除此之外還有DINP、DNOP、DBP、DMP、DEP等等。2、塑化劑到底有啥危害?
  • 孩子身體發生這種信號,就已經「性早熟」,家長們千萬要注意
    最近她發現,孩子的穿衣跟以前不太一樣,胸部有微微隆起,問了孩子的感受後,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的骨齡已經達到11歲,有了性早熟的跡象,預測未來身高不到1.5米。這讓婷婷媽媽很難接受,平時對孩子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作息都很上心,疑惑的問醫生孩子性早熟的原因是什麼?了解家庭具體飲食情況之後,跟家裡長期盛飯的塑料飯盒有關。
  • 食品中塑化劑知多少
    是一類常用的塑料添加劑,主要作用是增加塑料材質的柔軟性、延展性和可加工性。可用作塑化劑的物質種類很多,如鄰苯二甲酸酯類、脂肪酸酯類、聚酯、環氧酯等。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使用最普遍的增塑劑,常用的品種有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等。
  • 塑化劑超標195倍!回力「問題拖鞋」仍在電商平臺銷售,或導致性早熟
    回力「問題拖鞋」仍在電商平臺銷售】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塑料拖鞋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回力拖鞋、集美拖鞋和快鹿拖鞋的化學安全性沒有滿足歐盟法規相關要求,拖鞋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和短鏈氯化石蠟超過歐盟限量。鄰苯二甲酸酯檢出值最高的是淘寶電商平臺的一款累計評價上百萬的拖鞋樣品,被檢出含量是標準限值的313倍。
  • 「塑料包裝」對人體危害全曝光,你敢看嗎?
    據《每日郵報》報導,在一封呼籲信中,10位頂尖食品安全專家和醫生都發出警告稱:在超市食品的塑料包裝裡發現了隱含的危險成分!也就說你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他們提出,在無法降解的塑料包裝裡含有毒的鄰苯二甲酸鹽,它是塑化劑的一種,對塑料起軟化作用。
  • 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是真的嗎?最好避開油和酒
    近日,有傳言表示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這則傳言是真的嗎?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9685—2016)等相關國家標準的產品,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更不會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