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句讓孩子最討厭的話,你說過幾句?

2020-12-13 河南都市頻道

有人問現在這個家庭教育裡面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說,家長焦慮啊!九個焦慮的媽,一個焦慮的爸。

近年來,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越來越受到關注

這是好事

不久前,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副校長沈磊在所教的班級布置了一項實踐體驗英語作業,利用親子時光為家人做一份手工作品,可以是一道美食,一件變廢為寶的物件,又或是一張充滿心意的卡片。沈磊說,孩子們積極性很高,但他們也有顧慮:不好意思向家長主動表達愛,也擔心家長覺得沒有必要這麼做。

小A:爸媽總喜歡拿我和學霸去比較成績,你看那些學霸考得多高啊,你要努力啊。你現在應該去學習,不應該玩啊。

小B:我如果考高了,我媽就會問最高分是多少?考低了就會問平均分多少,參照物永遠比我高一層,永遠達不到他們的目標。

總結孩子們吐槽,上榜率最高的5句打消孩子積極性的話:

Top1:最高分多少?

班級排名多少?年級排名多少?

這是孩子們提到最多的「隨口話」。而且還有具體情境:

1. 我考的好了(比如96),家長就問「最高分多少?」;我考了最高分(比如默寫100),家長就問「有幾個100啊?」

本來很高興的,覺得自己發揮的不錯,給家長一問,就沒了積極性。

2. 老師不公布排名,家長卻偏偏問排名;老師若公布排名,立刻又會遭到家長的投訴。孩子夾在中間,被問煩。

Top2:快去寫作業

這也是個萬能句。吃完飯「快去寫作業」,看電視「快去寫作業」,玩手機「快去寫作」,參與家裡的衛生打掃「快去寫作業」……

作業寫完了,家長也會有疑問「你真的寫完了?」、「你認真寫了嗎?」、「課外班的作業也寫完了?」……

孩子對所有事情的熱情都被一句「快去寫作業」打消了。

Top3:你看看XXX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話。別人家的孩子系列,讓自己的孩子永遠站在被比較的下端。可在我們學校,最提倡的是和自己比,和自己設定的目標比,和自己制定的行動計劃比,和自己的反思空間比。

Top4:我們都是為你好!

上課外班,是為你好;限制交友,是為你好;快去做作業是為你好……似乎「為你好」成了一切行為的出發點。

Top5:幹完……再幹……;

放鬆完,就去幹……

孩子的所有計劃被家長安排好好的:做完作業做課外;放學之後去課外班;搞完基礎搞拓展……有孩子告訴我,他們除了周末是滿的,連周一到周五期間都會有一些課外課程或練習題。

初心是關心,但是有些話真的不能隨口說。一個眼神或是一句話,打消的不僅是孩子的積極性,也包括多種能力,比如缺少獨立的意識,缺少成功的體驗,缺少創新的機會,以及缺少承擔責任的行動。沈磊說,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家長的認可與鼓勵,在很小的時候,他們需要家長培養其自信和積極性,到了青春期更需要淡其痕、入其神。「初中生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青春期的心理狀態,他渴望獨立,自我意識萌芽和突增,所以他們希望家長用成人的,平等的對話的方式來和他們交流,如果一味以你是我的孩子,我是家長來交流,孩子就會出現一種逆反的心理和行為。」

而這些上榜的口頭禪,正是父母們焦慮的表現。上海市心理協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默就曾說過,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一定是家庭出了問題,家長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孩子跟母親是什麼關係?是臍帶剪斷了,潛意識完全連在一起,母親的情緒是直接傳遞給孩子的。父母焦慮,孩子自然就會焦慮,父母的焦慮指數有多高,孩子的焦慮症狀就可能有多嚴重。」

家裡越清靜,你的孩子心越安,書越讀得好。

人成熟到什麼程度,你就看情緒控制到什麼程度。

父母是給孩子提供能量的人。

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們所希望的呢?

小C說,希望得到父母的一句肯定。「可以,你進步了,這幾句話就心滿意足,就有幹勁去學習了。在家我如果疊個被子,幫他們刷碗,父母也會很開心。我會多多關心他們,多做家務幫幫他們。

小D在這次親子作業中,發現爸媽對自己的認可,「我做了一個西紅柿炒雞蛋,他們的反應比較驚訝,他們知道我學會做菜了。我希望大家坐下來交流,陪我們玩一玩,出去走一走,讓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更加融洽。」

緩解親子關係,先從說話開始。沈磊建議,多鼓勵孩子,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要主動關注和接納。「你可以採取抱一抱,拍一拍他的肩膀這樣方式,來讓孩子盡情宣洩負面情緒。比如用這樣來提問,你需要父母或者說你需要我為你提供什麼樣的幫助,這樣首先是明確了一個立場,父母和孩子是在同一戰線的,我支持你去行動,但是你如果有什麼困難,我願意幫助你。」

如何有效對話:

切入情緒(共情)---回顧事件(歸因)---提供建議(行動)----表達期待(信任)

親子對話被懟?家長不妨常說這10句話

01「你有什麼感受?」

讓孩子充分表達情緒並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說,鼓勵孩子說,使用多感官參與,即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觸到了什麼,低年段學生還可以描述為聞到了什麼、嘗到了什麼……所有的感受應該是能通過感官加以例證的。語言表達是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還可以通過畫畫、寫關鍵詞(如形容詞、動詞)等方式,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而父母回應的方式也有很多,擁抱、拍拍肩膀、摸摸頭都是接納孩子情緒的方法。如果您採取怒吼的話,孩子也會怒吼回來。

02「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你是怎麼想的?說說看」

很多時候,孩子生氣的原因是家長或老師總用自己的想法來控制談話的節奏,我們的表達更多的是封閉性問題,如「是不是」、「對不對」、「錯沒錯」。其實這些問題,家長心裡都預設了答案,即認定孩子有錯,需要通過對話讓他認錯,如果孩子不認錯,家長就會生氣;可如果孩子認錯了,孩子的情緒也就上來了。這種表達對孩子來說是責怪而不是幫助。怎麼樣才是幫助呢?要讓孩子談想法。表達情緒,是主觀的;表達想法,雖然還是主觀的,但需要進行信息的加工。

03「你覺得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這個句子是歸因,與孩子對話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傾聽和換位思考。為什麼要傾聽?因為孩子在歸因時為了規避責任會明顯向外歸因,所以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找到孩子的認知偏差,進行積極引導。為什麼要換位?因為換位可以讓孩子跳出自己的思維閾限,看到別人行為的合理性和自己行為的不恰當處。這樣一綜合,情緒層面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關注的焦點指向了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

04「你有什麼解決辦法?」

「你準備怎麼解決?」

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他想做的事情,家長會否定、會打擊;家長想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自然想拒絕、想對著幹。其實,如果我們把事情處理的選擇權交給孩子,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孩子有什麼好辦法嗎?兩種可能:第一,真的能想出一些不錯的法子,那鼓勵他去做,讓他對自己的行動能力有感知、有評價;第二,也許想不到什麼有效的法子,在嘗試之後,發現問題,需要幫助,從而轉向主動求助。您看,不管能不能解決,結果都會朝好的方面發展。

05「你需要我/爸爸媽媽給你什麼幫助?」

這句話聽起來就很溫暖,不是嗎?首先,它表達了立場的統一性,即我(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共同面對問題,是孩子的支持者;其次,它表達了角色的輔助性,既滿足了孩子獨立的意識,又滿足了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參與和指導的心理需求。「我幫你」永遠比「你要聽我的」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06「我們試一試」

孩子是在不斷試錯中從主動變得能動的。「試一試」,給出的是信心,是與父母、老師、同伴一起並肩的安全感,是得到支持後放手一試的勝任感。試一試的結果,也無外乎兩種:第一,問題改進或解決了,孩子會因為自己有能力處理問題而變得自信、積極;第二,沒有成功,但孩子也並不會因為嘗試的失敗而沮喪,因為我們可能還有更多嘗試的可能。

07「你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孩子的經驗畢竟少,家長不敢放手的原因也大多是因為擔心孩子沒有能力解決。那麼,引導孩子對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預判就是很重要的步驟。嘗試並不意味著盲目做,屢試屢敗,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即因為重複的失敗而造成的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的行為、心理狀態)。嘗試應該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之上,根據已有條件,推測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問題解決的預設,這樣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思維也會越來越縝密。也正因為做了預判,孩子做好了有困難的準備,真的遇到挫折,也更容易坦然面對結果。

08「你從中獲得了什麼經驗?」

如果說上一句是預判,那麼這一句就是復盤。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這些都值得總結。家長不要主觀評價孩子,孩子最不喜歡的就是家長以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孩子。確實,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現在的孩子遇到很多我們當年並沒有經歷過的誘惑與挑戰,我們的經驗不一定有效,這也是孩子不願意聽的原因。我們應該做的是和孩子在當下生成新的(共同)經驗。讓孩子自己總結經驗,他才會具備經驗遷移的能力,去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09「我很高興,你……」

這句話是真實、具體的評價,而不是寬泛的表揚。家長一定要具體說明孩子的什麼行為讓你覺得高興,這樣可以正向強化孩子的行為,並且進一步激發行為動機。讓偶然的行為逐步養成為習慣。這句話,還能不斷地培養起孩子的自信心,因為這句話裡既有孩子的努力,又有家長的支持。

10「咱們換個方法試試」

客觀地評價孩子的努力,如果沒成功,就鼓勵他轉換方法,和他一起繼續想辦法。在這樣對話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比較容易建立起「成長型思維」,他們會更加堅韌,他們認為遇到的挑戰可以幫助自己學習和成長。挑戰越大也就意味著成長的空間越大。即使挑戰失敗了也不會輕易否定自己,而是從過程中尋找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改進,轉換方法。

改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希望孩子改變,唯有家長先做出改變。

家長們不妨試一試這10句話,要堅持試、持續試,或許孩子就真的長大了。

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編輯:劉婉如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
    而這種效應被很多中國式爸媽用在了教育孩子方式和態度上。「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這種愛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變味」了,反而成了他們心中的一種負擔。TOP3:我說不行,就是不行當父母在孩子對於不理解的事情反覆追問原因時,懶得解釋就用這句話敷衍過去。
  • 最傷孩子的幾句話,句句似刀!你說過幾句?
    最傷孩子的幾句話,句句似刀!你說過幾句?「可以」就是「絕對不行」;「你真棒」就是「太糟糕了」;「這麼喜歡看電視,那就別睡覺了看個夠」,其實是「不許看電視了,立刻睡覺」;「不愛學習以後都別學了」,其實是「現在給我乖乖學習」。一開口,總是批評先於肯定。
  • 女生最討厭男生說的五句話,不知你中槍了沒?
    據說女性在打電話時最討厭男性說5句話,「多喝熱水」躺槍,你有沒有傻傻地說過呢?第一句話就是「多喝熱水」。當女性在電話裡向另一半抱怨自己不舒服時,男性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多喝熱水」,對於男性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在女性聽來就成了敷衍應對的表現。第二句話是「你又怎麼了」。
  • 父母對你說過最「刻薄」的話是什麼?網友的故事個個扎心
    晚上我打電話回家想和我媽聊聊天,希望能從親人那裡尋求一點安慰,結果我媽知道後說了句:工作工作不行,談朋友談朋友不行,你說你還能幹什麼?那時我都已經十幾歲了,正是自尊心強的時候,我媽那句「臉皮厚」對我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後來我就一直哭,還在日記本上寫了一句我討厭媽媽,這件事雖然過去很多年了,但是一想起來還是像被揭了傷疤一樣疼。馬歇爾·盧森堡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 老師們常說的6句「口頭禪」,句句都是經典,你聽過幾句?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老師們都有幾句相似的「口頭禪」,小編都懷疑老師們都選修過一門叫「口頭禪」的課了。老師們常說的6句「口頭禪」,句句都是經典,你聽過幾句?1. 「我看看誰的小眼睛沒有看黑板!」
  • 中年女人喜歡聽的話,你說過幾句?
    因此,讓我們今天聊天,一個女人到中年後會想聽到哪些討厭的話? 即使他知道你要安撫他的情緒,他也會相信你所說的,因為他的心理是信任。你的,我丈夫稱讚他年輕,這使他感到高興
  • 最傷害孩子的「4句話」,網友:第一句我媽天天說,太扎心了!
    最傷害孩子的「4句話」,網友:第一句我媽天天說,太扎心了!來自於最親的人的傷害往往才是讓人最痛徹心扉的。對於每個孩子而言,最親的是媽媽,傷害自己最多的也有可能是媽媽。尤其是有的媽媽說話不注意,常把這四句傷人的話掛在嘴邊,自己認為事,卻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莫大的傷害。1.我怎麼會生下你這樣的孩子很多媽媽在孩子調皮搗蛋或者成績考得很差的時候,都會情緒激動的吼道我怎麼會生下你這樣的孩子。
  • 巴菲特說過的這些「至理名言」 你知道幾句?
    毫無疑問,他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者。這位億萬富豪的淨身價接近77億美元,是這個世界上第四大富豪。不管是喝可樂,還是吃麥當勞早餐,或是拿著一部老掉牙的翻蓋手機來回走,巴菲特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腦子都是賺錢的想法。年僅5歲時,就在家門口擺地攤,兜售口香糖。
  • 女生最討厭的五種男生,最後一種女生最反感
    今天為大家總結出了女生最討厭的五種男生,想擺脫萬年單身的男生們不妨可以參考一下。三、愛講髒話、特別是愛講葷段子的男生偶爾講一兩句髒話倒也還好,但如果是不分場合,沒幾句話就口無遮攔狂飆髒話,那女生會覺得你很沒有禮貌,而且會容易覺得你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至於愛講葷段子的男生,如果只是私底下,女生沒聽到那也就罷了,但是不顧及場合大肆的講黃色笑話,然後自以為很幽默、很好笑,這樣只會讓女生感覺很噁心
  • 輕度抑鬱症的人,可能會有這五句「口頭禪」,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出現這種輕度抑鬱症的現象也是越來越多了,甚至是對於一些兒童來說,可能也會存在有這種輕度抑鬱症的現象,因為現在孩子們的學業要比之前艱苦很多,同時上的課程也要比以前多得多,這讓很多的兒童也承受不了這些壓力,甚至是一些孕婦在懷孕期間以及生完寶寶坐月子時,可能得不到老公以及婆家人的特別關心和照顧,再加上新生兒太小不斷的吵鬧也很容易會使產婦患上這種產後抑鬱,而患上這種抑鬱之後是對自己沒有任何的自信心,甚至會有這幾句口頭禪
  • 這3句「虛偽」的話,很多家長在群裡說過,討喜但情商低
    01這3句「虛偽」的話,很多家長在群裡說過,討喜但情商低對於那些有娃的人來說,手機則是了解娃情況最快的方式,現在基本每個孩子的班級都會有一個家長群比如老師下發通知後總有一些「虛偽」又做作的話出現在群裡,相信很多家長有意無意間都在群裡說過這3句「虛偽」的話。1.
  • 男人「最渴望」聽這3句「情話」,每句都能讓他動心,你說過嗎?
    漢子「最盼望」聽這3句「情話」,每句都能讓他動心,你說過嗎?戀人世有時候只需要幾句簡略的情話,就能讓對方感覺幸運,不只是姑娘,漢子也希望能聽到姑娘說一些令本人心動的情話,這類時間漢子對姑娘的維護欲會很猛烈。
  • 表揚不當孩子不自信或狂妄,讚美孩子6個方式,10句讚美孩子的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上節課我們分享了:父母會引導孩子會思考,引發孩子思考的6個方式,10句引發思考的話。希望寶媽奶爸朋友們,在和孩子相處中,運用這些方法,有什麼問題,私信我,很高興為您解憂,願每個孩子快樂成長。
  • 情感:人到中年,男人最容易被這些「情話」感動,你說過幾句?
    男人在不同的歲數,對感情的需求是不通常的,固然說,無論在什麼歲數,男人都喜歡漂亮的女性,可是,20多歲的小青年和中年男人,對漂亮的定義是不通常的,年輕的時刻,男人最中意聽的情話,不過是「我愛你」「我好想你」,能讓他堅定對愛情的決定,可是,人到中年,想要聽的情話則是不通常的。
  • 「還記得父母說過的最傷害你的話是什麼?」多少孩子,被惡語相向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還記得父母說過的最傷害你的話是什麼?」 一位網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你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現在翅膀硬了,不聽話了是不是?你要是真有本事的話,就把花我的錢通通還給我!」…… 這些話是否你也似曾相識?是否你的爸爸媽媽也曾對你說過?這些責罵,又曾傷了多少孩子的心。
  • 夫妻間最傷人的4句話,句句像刀子!你說過幾句?
    結婚多年,真的發現,以前老媽說的:夫妻搭夥過日子,磕磕絆絆絕對少不了這句話是真的。因為戀愛時故意隱藏起來的壞習慣、小脾氣,都會在婚後慢慢釋放出來,也就變成了兩口子打嘴仗的由頭。但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除非壓根就不想再過下去了,否則夫妻間再吵再鬧,也要有個底線。
  • 孩子常把這些話掛嘴邊,做父母的別大意,孩子開始討厭你了
    丈夫這一根筋也忘了跟兒子道歉,兒子心裡就有了埋怨,有些討厭自己的爸爸。孩子一旦開始討厭父母,這份親情關係就會產生隔閡,日後挽回起來很艱難。那怎樣才能發現孩子已經開始討厭你了呢?其實從孩子嘴上常說的話就能看出來。「你很煩」當孩子經常說「你很煩」這句話的時候,說明孩子有厭煩情緒了。
  • 這16句經典童年動漫的臺詞,你還記得幾句?能說出對應動漫名嗎?
    這16句經典童年動漫的臺詞,你還記得幾句?能說出對應動漫名嗎?小時候每個人都看過很多部經典的動漫,每部動漫裡面都有非常經典的臺詞,每次只要聽到這句臺詞,我們就能聯想到這部動漫,今天小編總結了這30句經典童年動漫的臺詞,說出來你還記得幾句?能說出對應的動漫名嗎?
  • 孩子經常說這6句口頭禪,長大情商會很低,你家孩子說過嗎
    他們更擅長於處理人際關係,並且發展得都很棒,那些情商低的孩子有的時候說話不經過大腦,對於工作及家庭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需要糾正一下他們的情商避免未來會影響他們的生活。經常說這6句口頭禪的孩子,將來情商會很低,你家孩子說過嗎?
  • 網絡小說界5句經典句子,你讀懂了幾句呢?
    浩瀚的網絡小說裡,產生過許多經典的名句,也曾經讓很多書友念念不忘,小編就在這裡給大家盤點下5經典名句,你知道幾句呢?一 「不為成仙,只為在紅塵中等你歸來。」這句話出自辰東的《遮天》,此書絕對是東哥的巔峰之作,達到了他至今都無法企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