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寓言作家伊·安·克雷洛夫說:「有時候鷹會飛的比雞還低,但雞永遠也飛不到鷹那麼高。」鷹,作為百鳥之王,象徵著勇氣和力量;它,是高原塔吉克族人的圖騰。
鷹是帕米爾高原上神聖動物,
它是自由勇敢的象徵。
鷹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圖騰,
至今塔吉克人仍自稱為鷹的傳人。
鷹文化在帕米爾高原上源遠流長、奔騰不息,
它已成為了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力量之源。
多少年來,
塔吉克族人和鷹朝夕相處,
他們觀察鷹,模仿鷹。
鷹舞的誕生,
就是塔吉克族人從鷹的各種矯健姿態中受到的啟發。
塔吉克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其餘分散居住在該縣以東的莎車、澤普、皮山和阿克陶等縣。
「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為「王冠」之意。
「塔什庫爾幹」意為「石頭城堡」,
位於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東南部,
是塔吉克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塔吉克族人視鷹為強者、英雄,自稱為鷹的傳人,
在民間廣布有關鷹的民歌和傳說,
連舞蹈的起源也與鷹的習性、動態聯繫在一起,
形成了「鷹舞」。
鷹舞由舞蹈和鷹笛的曲調兩部分組成,
其動作和曲調十分優美,富有特色,
在我國民間舞蹈中獨樹一幟。
2006年,鷹舞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的庫爾班·託合塔什和買熱木汗·阿地力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跳鷹舞有鷹笛和手鼓伴奏,
固定的曲調不斷重複延續,
形成了鷹舞特有的舞步和形體律動。
男子舞姿俊健粗獷,
他們會激烈抖動雙臂並攤開雙掌,
向左右旋轉、側身躍起,
作雄鷹展翅、搏擊風雲之勢。
而女子的舞步卻小而輕盈,
動作舒展而柔和。
鷹舞開始時翅膀上下擺動、然後起飛,
在天空翱翔一段時間後發現目標並奔向獵物,
擒拿獵物後,
一直飛到自己窩裡去,
這就是一整套的鷹舞動作。
鷹舞也是塔吉克族人表達歡樂的一種方式,
在塔吉克有「只要會走路,就會跳鷹舞」這樣的說法。
塔吉克人跳鷹舞沒有場地限制,
既可在田間地頭,也可在牧羊的草甸上,
甚至在庭院和家裡也能跳鷹舞。
只要有了喜事,或是開心的事情,
人們就會跳起鷹舞助興。
塔吉克族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一往無前的大無畏民族精神,
逐漸形成了塔吉克民族特殊的審美追求。
在鷹舞動作中,
模仿雄鷹在藍天自由翱翔的動作和搏擊長空的雄姿,
也恰恰反映了塔吉克族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對家鄉親人、對祖國的依戀。
塔吉克族鷹舞和鷹笛,是塔吉克人聰明智慧的結晶,
也是塔吉克人崇拜鷹及其文化的必然結果,具有深遠的歷史內涵。
在舞蹈動作中,模仿雄鷹在藍天自由翱翔的動作和搏擊長空的雄姿,
恰恰反映了塔吉克族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家鄉的依戀。
塔吉克族歷史悠久,但沒有文字,研究和保護鷹舞,
對研究塔吉克族的淵源和文化,豐富我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的內容,
研究我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樂器的歷史淵源,
以及研究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和社會學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註: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