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疫情下的國家美術館

2020-12-16 瀟湘晨報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的一個展廳空空蕩蕩。英國衛生部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1543例,政府呼籲人們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及與外界的接觸。 新華社/歐新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一名男子戴口罩坐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長椅上。 新華社/路透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參觀者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畫作前駐足。 新華社/路透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參觀者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畫作前駐足。 新華社/歐新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街頭藝人在英國國家美術館外表演。 新華社/歐新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一名男子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畫速寫。 新華社/歐新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一名女子坐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長椅上。 新華社/歐新

3月16日,在英國倫敦,一名男子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瀏覽畫作。 新華社/歐新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英國國家美術館即將對公眾開放
    本文轉自【新華網】; 7月4日,參觀者佩戴口罩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的媒體開放日上參觀。 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關閉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於7月8日重新對公眾開放,成為倫敦首批開門迎客的博物館、美術館。參觀者需提前網上預約參觀時段,全程佩戴口罩且保持安全距離。
  • 疫情過後,前往雲端的英國國家美術館體驗館 讓藝術治癒一夏吧
    藝術總是用簡單的方式給予人慰藉,讓人獲得抵禦艱難歲月的力量,由壹點光明打造的「雲端的博物館」與英國國家美術館(TheNationalGallery)攜手推出的雲端的英國國家美術館體驗館Ⅱ期,經過全面升級改造後,帶來一場西方藝術史的美學盛宴,同樣運用最簡單的語言,極具創意的表現方式,給了我們一次近距離接觸西方藝術的機會,使我們不被卷帙浩繁的西方藝術史所淹沒,而能夠用另一種視角領略西方藝術的魅力,獲得精神治癒的能量
  • 英國國家美術館對公眾開放,成為倫敦首批重新開門迎客場館!
    當地時間2020年7月8日,英國倫敦,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關閉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當日重新對公眾開放,成為倫敦首批開門迎客的博物館、美術館。參觀者需提前網上預約參觀時段,全程佩戴口罩且保持安全距離。7月8日,英國倫敦,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關閉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當日重新對公眾開放,成為倫敦首批開門迎客的博物館、美術館。參觀者需提前網上預約參觀時段,全程佩戴口罩且保持安全距離。7月8日,英國倫敦,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關閉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當日重新對公眾開放,成為倫敦首批開門迎客的博物館、美術館。參觀者需提前網上預約參觀時段,全程佩戴口罩且保持安全距離。
  • 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將於7月8日重開營業。重開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經過兩年修繕後的館內最大展廳,以及近期收藏的三幅作品。凡·代克的著名作品《馬背上的查理一世》也將在修復後重新與人們見面。
  • 品源文華打造英國國家美術館中國首個線下體驗館
    廣州2018年11月15日電 /美通社/ -- 持續深耕博物館 IP 開發與體驗型文創消費,品源文華再度發力,將英國國家美術館中國首個線下體驗館帶到廣州。 品源文華打造英國國家美術館中國首個線下體驗館 佔地250平方米, 「歐洲巨匠·互動體驗館」按畫派及發展歷史劃分為文藝復興三傑、北方文藝復興、荷蘭畫派、英國學院派、
  • 英國國家美術館:訪客量恢復緩慢,10月將展阿爾泰米西婭
    疫情之後,美術館如何突破傳統「觀看」方式,開闢線上呈現的新途徑?而在面對疫情的變化與挑戰,美術館的訪客量會產生怎麼樣的變化?隨著歐洲地區疫情的緩和,英國國家美術館於7月8日重新對外開放,也是倫敦重新開放的第一家大型藝術機構。
  • 英國國家美術館的聖誕禮物:梵谷《農婦畫像》
    英國藝術委員會(下簡稱「藝委會」)通過「文化禮品計劃」贈與了國家美術館一份早到的聖誕禮物。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館長說新收入的一副梵谷的貧農畫像是一份獻給美術館的聖誕禮物,它為已有的六幅梵谷作品增加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 英國國家美術館重新開放 多年前名畫盜竊奇案再引熱議
    本月上旬,因疫情閉館長達100多天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終於結束了「史上最長閉館期」,重新面對公眾開放。《惠靈頓公爵肖像》(圖據英國國家美術館官網)大家津津樂道的「新聞點」,其實是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一樁名畫盜竊奇案:61歲的退休司機從英國國家美術館偷走了這幅畫作,警方搜尋了四年都沒有下落,最後還是嫌疑人自己將畫送了回去,並於兩月後自首。
  • 閉館一百多天後,英國國家美術館重新開放!
    據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官方消息,7月8日,該美術館重新面向公眾開放。英國國家美術館位於倫敦,收藏了13世紀至19世紀的兩千多件繪畫作品。自3月18日閉館以來,觀眾只能在線上欣賞這些館藏藝術珍品。
  • EIZO案例館|英國國家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又譯為國家藝廊)是世界代表性的美術館之一,成立於 1824 年,藏品超過 2300 件,可追溯到 13 世紀中葉至 1900 年。美術館位於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的北側,佔地 46,396 平方米,向公眾免費開放。
  • 大英博物館「接力」英國國家美術館設展上海地鐵
    英國時尚畫《OP眼鏡》復刻版在上海地鐵展出。新華社上海7月12日電(記者許曉青)大英博物館11日起「接力」英國國家美術館,在上海地鐵陝西南路站首次開啟藝術長廊展示活動。大英博物館提供了7件館藏藝術品的復刻版,集中在上海地鐵換乘站內展出。
  • ZEESEA跨界英國國家美術館,打造梵谷系列彩妝!
    最近,中國的色彩專家和美妝藝術家ZEESEA居然跨界到美術領域,聯合英國國家美術館推出梵谷系列彩妝!上線兩天銷量就達到近10萬份,銷量火爆的背後體現一個品牌將彩妝跨界玩出門道。「摯愛梵谷、天生出色」:用「出色」落地營銷「摯愛梵谷、天生出色」作為ZEESEA和英國國家美術館聯合的營銷口號
  • 聽聽英國國家美術館前館長怎麼說
    今年65歲的查爾斯·索馬利亞茲·史密斯爵士(Charles Saumarez Smith),是英國國家肖像館前館長(1994-2002)、國家美術館前館長(2002-2007)、皇家藝術研究院前秘書兼執行長(2007-2018)。四個月前,他成為英國皇家繪畫學校的主席。
  • 時隔65年:梵谷《向日葵》英國國家美術館再聚首
    一對雙胞胎在兩幅梵谷名作《向日葵》旁合影    2014年1月25日,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舉辦一場名叫《向日葵》(The Sunflower)的展覽。此次展出的作品為兩件同名梵谷畫作《向日葵》,其中一件為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the Van Gogh Museum)館藏品,另一件為英國國家美術館館藏品。此次展覽最大的亮點是:這兩件同名為《向日葵》的梵谷畫作將並列展出,這也是時隔65年後兩件作品再次相會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 中郵消費金融牽手英國國家美術館 打造「歐洲巨匠·互動體驗館」
    新華網廣州11月14日電(記者孟盈如)文藝復興三傑的匠心之作,流淌數百年的人文啟蒙,人類藝術史上的巔峰傑作……當相距1萬公裡的英國國家美術館與羊城「牽手」,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11月14日至11月18日,由中郵消費金融公司和英國國家美術館聯合打造的「歐洲巨匠·互動體驗館」在廣州正佳廣場免費向公眾開放。
  • 英國國家美術館:歐洲藝術史各時期作品,達文西著名作品!
    創建於1824年的國家藝術館,收藏有近2300件13-19世紀的美術精品。博物館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由私人捐獻或博物館購買,因而風格於歐洲其它美術館有明顯的不同。藏品涵蓋了歐洲藝術史上幾乎所有時期的典型代表作,且以中小尺寸作品為主。
  • 英國國家美術館不得不看的十大珍品!
    英國國家美術館是世界著名的美術館,很多的藝術珍品保存其中,坐落在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這個美術館現在收藏的作品一共有2300多件,主要是從13至19世紀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館的作品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不能對每一件作品都做介紹。所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最值得看的十大珍品吧!
  • 健合集團聯名英國國家美術館,開啟生活藝術之旅!
    2019年10月21日,京東博物館超級IP日盛大開啟,健合集團聯合中國領先網際網路企業京東,以及世界最具影響力藝術博物館之一的英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一場精美絕倫的藝術盛宴。這也是此次健合集團聯合京東及英國國家博物館的根本所在,希望通過藝術與產品的結合,喚醒人們心中缺失的那份藝術感。產品理念結合藝術,全方位打造美育體驗此次跨界合作,健合旗下的母嬰品牌合生元跨越時光的長河,通過多種方式傳遞同樣源自法國的印象派領導者莫奈的藝術之美。
  • 跨界巨獻 中郵消費金融牽手英國國家美術館 打造「歐洲巨匠·互動...
    11月14日至11月18日,由中郵消費金融公司和英國國家美術館聯合打造的「歐洲巨匠·互動體驗館」將在廣州正佳廣場免費向公眾開放。參觀者可欣賞40幅來自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館藏復刻品,並感受多種沉浸式多媒體裝置帶來的互動體驗。在成立三周年之際,中郵消費金融公司傾力打造了一場金融與藝術的跨界盛典,讓世界名畫所蘊含的魅力在人們的心間跳躍,並藉以這種獨特的形式慶祝自己的三周歲生日。
  • 是誰,成為英國國家美術館2300件館藏中的最新女畫家?
    最顯著的例子是曼徹斯特美術館今年1月撤下一張或帶有色情內容的約翰•威廉•沃特豪斯的《海勒斯和水神》,但在廣泛爭辯中,一個月後畫作又重新掛上;本月,英國國家美術館再次出手,為2300件館藏迎來了第21件女藝術家作品;歐姬芙、弗裡達等女藝術家也從19世紀的歐洲視覺文化的「男性凝視」中掙脫出來,獲得學界和藏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