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高新區從體制機制、運營模式等各方面為轉型升級、示範引領做了多層面多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高新區創新再出發提供了可借鑑和討論的路徑。
日前,2020「高新區重裝升級 浙江創新再出發」媒體行採風調研活動對我省高新區進行調研走訪,尋找浙江高新園區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整合資源激發活力,打造浙江乃至全國的「創新、人才、開放」高地的經驗。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三期報導:《杭州高新區(濱江)如何當好領頭雁——抱定初心爭朝夕》。
「上半年,我們淨利潤約3億元,同比增長約400%。」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範奇說。
紮根濱江區的大立科技主要從事紅外熱成像設備研發生產,核心技術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今年初,瞄準井噴的紅外熱成像儀等抗疫物資需求,大立科技在前期的技術積累基礎上,快速實現了批量供貨。截至5月底,大立科技共生產紅外體溫檢測系統超2萬臺,主要分布在機場、車站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其中約1萬臺出口到了世界各地,在抗疫中扛起了有力擔當。
在杭州高新區,大華、新華三、博日科技等企業基於視覺識別技術的積累,也快速整合數位技術,投入到生命健康領域的研發與應用中。今年1—6月,杭州高新區(濱江)的紅外熱像產品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浙江全省的96.9%。在風急浪險的逆勢環境下,高新區(濱江)企業搶抓機遇,實現搶灘登陸。
順勢而為,逆勢而進;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這就是杭州高新區(濱江)的精神。
激發創新發展新動力
今年上半年,高新區(濱江)實現全區生產總值789.25億元,增長7.0%,增速居全市第一;財政總收入209.67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03億元,增長14.5%,總量躍居全市第一;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收1106億元,增長6.9%。
面對疫情影響,高新區(濱江)的發展脈動為何韌性十足、動力充沛?
「我們就像是園丁,培育著創新創業的種子生根發芽,從幼苗、小樹,最後成長為參天大樹,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高新區(濱江)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高新區(濱江)秉承著「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的發展路徑,以「杭州高新區(濱江)就是個大孵化器」為大格局,堅持區、市、省、國家依次培育模式,有序推進孵化載體的分類指導和精準服務。通過制定印發《杭州高新區(濱江)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辦法》,制定區級孵化器備案管理辦法,推動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目前,全區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53個,其中國家級20個,居全省第一。
在新形勢新目標下,高新區(濱江)逆勢而上,找準定位,布好創新創業發展的「一盤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的建設正在白馬湖邊如火如荼開展,國家「芯火」雙創基地、「濱江聯合創新中心」5G實驗室正式啟用,華為鯤鵬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杭州)等多個重量級創新平臺落地。產業鏈與創新鏈的無縫耦合,激發了「乘數效應」——2019年高新區(濱江)專利申請量18330件,專利授權量10341件,首次突破萬件大關。
產業轉型看後勁。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高新區(濱江)通過「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推動產業補穩長板、補齊短板,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打造新形勢新目標下的新方法,為高新區(濱江)高質量快速發展注入新動能。
打造創新人才新生態
在杭州高新區(濱江),一幅「全球創新源」「世界數字港」「未來智慧城」和「國際魅力濱」的藍圖正在徐徐展開。去年11月發布的《杭州高新區(濱江)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發展綱要》指出,高新區(濱江)要用三個五年,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人才引領是關鍵。
「我們師生的住房,區裡人才公寓優先保障,大家可以安心做研究,沒有後顧之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楊明偉說,研究院和高新區(濱江)共同補貼租房費用,吸引了上百名師生攜著家人、背著行李從北京投奔而來。「不少人在高新區的創新創業氛圍中找到了認同感,心心念念想著落戶杭州。」
目前,高新區(濱江)實際投入使用的房源共4500餘套,已累計向全區500多家企業、共8000多名人才提供人才房,人才房總量在杭州全市城區領先。未來3年,濱江人才安居的力度還將加大——在2022年亞運會前,人才房總量實現翻一番,預計屆時將超過1萬套。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高新區(濱江)堅持把人才工作放在經濟工作的最首要位置,人才新政30條、人才安居改革、「5050」計劃等一系列人才導向政策,讓高新區成為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努力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都能闖出一片天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僅2019年,高新區(濱江)就新引進各類人才3.13萬人,其中碩博士佔比超過26%。
在高新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看來,順應人才成長規律,創造條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寬容失敗並甘願為失敗承擔必要成本,這是高新區(濱江)獲得如此多忠實擁躉的重要原因。
30年,錢塘江的潮水漲漲落落,每一朵水花都浸潤過南岸的土地。從文三路199號的「高新夢」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從灘涂地上的三個鄉鎮到國家創新創業高地,作為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杭州高新區(濱江)始終走在前列。
近5年來,杭州高新區(濱江)全力打造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在全國156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兩度進入前三名,紮實當好了「領頭雁」。這塊高科技的「試驗田」,如今已蛻變成科技質量好、經濟產量高的「黑土地」。
隨著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的集聚,高新區(濱江)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情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姿態,著力打造創新人才新生態,正成為浙江創新的新引擎、產業的新高地、發展的排頭兵。
資料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楊柳樹 校對:王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