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重裝升級 浙江創新再出發(三)

2020-12-13 騰訊網

近年來,浙江省高新區從體制機制、運營模式等各方面為轉型升級、示範引領做了多層面多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高新區創新再出發提供了可借鑑和討論的路徑。

日前,2020「高新區重裝升級 浙江創新再出發」媒體行採風調研活動對我省高新區進行調研走訪,尋找浙江高新園區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整合資源激發活力,打造浙江乃至全國的「創新、人才、開放」高地的經驗。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三期報導:《杭州高新區(濱江)如何當好領頭雁——抱定初心爭朝夕》

「上半年,我們淨利潤約3億元,同比增長約400%。」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範奇說。

紮根濱江區的大立科技主要從事紅外熱成像設備研發生產,核心技術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今年初,瞄準井噴的紅外熱成像儀等抗疫物資需求,大立科技在前期的技術積累基礎上,快速實現了批量供貨。截至5月底,大立科技共生產紅外體溫檢測系統超2萬臺,主要分布在機場、車站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其中約1萬臺出口到了世界各地,在抗疫中扛起了有力擔當。

在杭州高新區,大華、新華三、博日科技等企業基於視覺識別技術的積累,也快速整合數位技術,投入到生命健康領域的研發與應用中。今年1—6月,杭州高新區(濱江)的紅外熱像產品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浙江全省的96.9%。在風急浪險的逆勢環境下,高新區(濱江)企業搶抓機遇,實現搶灘登陸。

順勢而為,逆勢而進;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這就是杭州高新區(濱江)的精神。

激發創新發展新動力

今年上半年,高新區(濱江)實現全區生產總值789.25億元,增長7.0%,增速居全市第一;財政總收入209.67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03億元,增長14.5%,總量躍居全市第一;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收1106億元,增長6.9%。

面對疫情影響,高新區(濱江)的發展脈動為何韌性十足、動力充沛?

「我們就像是園丁,培育著創新創業的種子生根發芽,從幼苗、小樹,最後成長為參天大樹,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高新區(濱江)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高新區(濱江)秉承著「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的發展路徑,以「杭州高新區(濱江)就是個大孵化器」為大格局,堅持區、市、省、國家依次培育模式,有序推進孵化載體的分類指導和精準服務。通過制定印發《杭州高新區(濱江)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辦法》,制定區級孵化器備案管理辦法,推動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目前,全區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53個,其中國家級20個,居全省第一。

在新形勢新目標下,高新區(濱江)逆勢而上,找準定位,布好創新創業發展的「一盤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的建設正在白馬湖邊如火如荼開展,國家「芯火」雙創基地、「濱江聯合創新中心」5G實驗室正式啟用,華為鯤鵬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杭州)等多個重量級創新平臺落地。產業鏈與創新鏈的無縫耦合,激發了「乘數效應」——2019年高新區(濱江)專利申請量18330件,專利授權量10341件,首次突破萬件大關。

產業轉型看後勁。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高新區(濱江)通過「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推動產業補穩長板、補齊短板,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打造新形勢新目標下的新方法,為高新區(濱江)高質量快速發展注入新動能。

打造創新人才新生態

在杭州高新區(濱江),一幅「全球創新源」「世界數字港」「未來智慧城」和「國際魅力濱」的藍圖正在徐徐展開。去年11月發布的《杭州高新區(濱江)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發展綱要》指出,高新區(濱江)要用三個五年,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人才引領是關鍵。

「我們師生的住房,區裡人才公寓優先保障,大家可以安心做研究,沒有後顧之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楊明偉說,研究院和高新區(濱江)共同補貼租房費用,吸引了上百名師生攜著家人、背著行李從北京投奔而來。「不少人在高新區的創新創業氛圍中找到了認同感,心心念念想著落戶杭州。」

目前,高新區(濱江)實際投入使用的房源共4500餘套,已累計向全區500多家企業、共8000多名人才提供人才房,人才房總量在杭州全市城區領先。未來3年,濱江人才安居的力度還將加大——在2022年亞運會前,人才房總量實現翻一番,預計屆時將超過1萬套。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高新區(濱江)堅持把人才工作放在經濟工作的最首要位置,人才新政30條、人才安居改革、「5050」計劃等一系列人才導向政策,讓高新區成為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努力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都能闖出一片天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僅2019年,高新區(濱江)就新引進各類人才3.13萬人,其中碩博士佔比超過26%。

在高新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看來,順應人才成長規律,創造條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寬容失敗並甘願為失敗承擔必要成本,這是高新區(濱江)獲得如此多忠實擁躉的重要原因。

30年,錢塘江的潮水漲漲落落,每一朵水花都浸潤過南岸的土地。從文三路199號的「高新夢」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從灘涂地上的三個鄉鎮到國家創新創業高地,作為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杭州高新區(濱江)始終走在前列。

近5年來,杭州高新區(濱江)全力打造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在全國156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兩度進入前三名,紮實當好了「領頭雁」。這塊高科技的「試驗田」,如今已蛻變成科技質量好、經濟產量高的「黑土地」。

隨著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的集聚,高新區(濱江)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情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姿態,著力打造創新人才新生態,正成為浙江創新的新引擎、產業的新高地、發展的排頭兵。

資料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楊柳樹 校對:王琦琦

相關焦點

  • 濟寧高新區培育創新平臺 打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透明的塑料瓶體,有大的,也有小的,清潔、輕便、不易碎,這是位於濟寧高新區的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型塑料水針。
  • 大眾銳評|破解「成長煩惱」,高新區升級之路怎麼走?
    今年是淄博高新區成立28周年。在歷史長河中,28年不過一瞬。回望淄博高新區一路走來的清晰印跡,他們不僅在一片荒野上建成了一座高端產業之城、科技創新之城、人才集聚之城,更探索了一條具有淄博特色的高新區轉型升級之路。高新區是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建立起來的集中區域。
  • ...活力——以「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推動高新區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涵養創新創業生態,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以「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推動高新區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開展以來,高新區科教局認真貫徹落實全區動員部署會議精神,從科技系統出發 高新區科教局從兩所眾創空間實際出發,分別向各自負責人提出五個「不少於」攻堅任務,重點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項目團隊建設、孵化企業數量、舉辦創業大賽、爭取上級獎項等五大方面,對眾創空間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
  • 創新+蝶變 濟南銀座購物廣場店超市重裝開業
    聯商快訊:11月8日上午,濟南銀座購物廣場店超市在經過一個月的改造提升後,以更為精緻的形象重裝開業。據了解,本次改造升級定位為「創新+蝶變」,圍繞新潮、科技、愛和傳承,濟南銀座購物廣場店超市在環境、商品和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級,將為消費者創造生活購物新體驗。
  • 評估報告|NO.7 江門高新區創新能力綜合評價分析
    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廣中江、中江、江珠橫貫兩區,廣珠城軌、深茂鐵路穿境而過,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的建成,將全面融入珠三角重要城市1小時生活圈,成為江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在2019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的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江門高新區在全國(168+1家)國家高新區中位列第57名,排名再創歷史新高。
  • 創新變革,都市麗人轉型升級再出發
    今年以來,都市麗人面對中國經濟和內部需求放緩的形式,順勢而為積極求變,探索貼身衣物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潮流、新增長點,在創新變革的路上動作不斷,在品牌升級、產品質造、價值定位、渠道變革、戰略規劃等方面前瞻布局,回歸實用品牌的價值導向,從而制定相對應的戰略方針,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
  • 怎麼申請創新創業資金?高新區中小企業看過來~
    創新創業資金申請指引來啦~為支持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主導的科技資源支撐型載體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創辦企業,引導更多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資本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對接更多的專業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等開放共享科技資源,加快形成「科技+孵化」的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機制,提升科技資源支撐創新創業的質量與效率,南昌高新區特制定
  • 成都高新區:智慧財產權激活創新生態
    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始終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不斷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營造良好的創新創造環境,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取得了不俗成果。
  • 北京越野浙江和平店重裝開業 璀璨杭州
    北京越野浙江和平店重裝開業 璀璨杭州 2020年12月15日 10:25 新聞稿
  • 西安高新區:組合拳提升硬科技(高新區看創新④)
    西安高新區供圖硬科技主要是指事關國家戰略安全和綜合國力的重點產業鏈上的關鍵共性技術。西安高新區成立29年來,聚集了豐富的人才、科技、產業等資源,為發展硬科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今年6月,西安高新區又啟動建設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要把硬科技轉化為響噹噹的硬實力。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什麼樣?西安高新區如何打造硬科技?
  • 崑山高新區:築「高」原開「新」篇
    風雲激蕩的十年,創新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穿越歷史的迴響,夢想的力量在汗水揮灑中如歌如畫。這裡有才匯八方、業聚四海的科創高地;這裡有高樓林立、配套完善的繁華商圈;這裡有風光旖旎、產城融合的美好家園。這裡是全國首個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高新區——崑山高新區,崑山轉型升級的主陣地、創新發展的策源地。歷史的鼓音總是伴隨著鏗鏘的腳步。
  • 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高新區:全力衝刺高分報表
    近日,2019年度浙江省高新區評價結果出爐,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高新區在全省43個高新區中躋身「三甲」。這也是莫幹山第二年保持「三甲」位置。  今年以來,莫幹山高新區盡顯非常之年的非常擔當,在攻堅克難、爭先創優中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特別是在開放創新中提升能力和「國際範」。
  • 西安高新區:廣聚人才資源創新,打造硬科技「名片」
    據不完全統計,高新區現有科技型企業從業人員約55萬人,其中碩博士約6.2萬人,大專以上約40萬人,智力密集度居國家級高新區前列。今年6月15日,高新區全面啟動創建首個國家級硬科技創新示範區,繪就了「五年三步走」的發展藍圖,明確到2025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硬科技示範區戰略目標,致力當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 一家牛肉火鍋店重裝升級,為何專家、吃貨都來關注?
    在2021年第一天,左庭右院弄了一個大動作,首家門店上海打浦橋日月光店,重裝升級後正式開業。這意味2015年牛肉火鍋浪潮中誕生的「老一批」牛肉火鍋門店,開始以新面貌擁抱消費者,日月光店的重裝升級,或將引來更多模仿者,按下上海鮮牛肉火鍋翻新的按鈕。粉絲一大早排隊打卡,健身達人現場介紹牛肉「聽說打浦橋日月光店重裝開業,我專門開車來品嘗。」
  • 軟體再出發 「多情」又「霸蠻」的長沙憑什麼?
    僅長沙市就召開三次領導小組工作會議,高度重視鯤鵬計算產業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快速推動硬體產線的建設以及鯤鵬聯盟和創新中心的成立。李新宇介紹,依託鯤鵬體系,拓維信息在智慧教育建設方面,已協助長沙市教育局打造長沙市中小學生在線學習中心,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公平發展;在製造業數位化升級上,三一集團、湖南中煙等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建設中,採用拓維信息製造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成功實現降本增效;在智慧交通方面,拓維信息已聯合華為、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發布了全新的「AI收費稽核創新方案」,加速推動了行業企業融合發展,促使本地企業儘快推出全國性標杆案例
  • 弄潮物聯網 十年磨一鎮 浙江物聯網小鎮向特色小鎮2.0迭代升級
    在杭州高新區,有一條與物聯網小鎮同名的「物聯網街」。物聯網街全長1791米,坐落著12家上市企業,合計總市值超6000億元,平均到每一米的價值約為3.5億元,每一腳就是9110萬元人民幣,被譽為浙江「最牛」科技街。  這條科技街,折射了物聯網小鎮的雙面屬性。  一面是「小」。
  • 崑山高新區:奏響高新之上再攀新高的時代樂章
    2010年9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崑山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開創了在縣級市設立國家高新區的先河。「崑山高新區的一切成績和進步都在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當前,『兩個大局』相交織、『兩個百年』相交匯、『兩個五年』相交接,新的偉大徵程號召聲聲在耳。面對極為嚴峻的內外環境、異常激烈的競爭態勢、特色發展的時代課題,我們要以再出發的姿態,突出重圍,實現跨越。力爭到『十四五』末,建成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進入國家高新區前30名,高新之上,再攀新高!」
  • 崑山高新區創新生態建設正在「加速跑」
    11月27日晚,在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崑山高新區)「國批」十周年高質量發展匯報會上,崑山市委常委,崑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管鳳良用這組數據,勾勒出崑山高新區10年間的創新生態建設成效。10年間,崑山高新區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翻番,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了從40億元到100億元的突破,工業生產總值實現了從900億元到1500億元的飛躍。
  • 西安高新區:組合拳提升硬科技(高新區看創新④)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西安高新區供圖硬科技主要是指事關國家戰略安全和綜合國力的重點產業鏈上的關鍵共性技術。西安高新區成立29年來,聚集了豐富的人才、科技、產業等資源,為發展硬科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今年6月,西安高新區又啟動建設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要把硬科技轉化為響噹噹的硬實力。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什麼樣?西安高新區如何打造硬科技?請看記者的實地採訪。
  • 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浙江溫州搭建創新平臺 助力轉型升級!
    浙江溫州搭建創新服務平臺,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推動中小企業改造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在浙江溫州樂清的天正電氣生產車間,科研團隊正在調整全自動生產流水線。有了這套全自動設備,原本一條需要70人的生產線,現在只需要15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