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長群中冒充老師的「轉帳」騙局

2020-12-26 騰訊網

隨著家長對孩子成長教育的重視

家長與老師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

但他們的交流多集中在

各類聊天軟體群聊

網絡虛擬身份具有迷惑性、隱蔽性的特點

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近期,全國各地多處發生

詐騙分子潛入學校微信家長群

冒充班主任以各種名義

例如「班費」、「資料費」、「課本費」等

要家長繳納費用的詐騙案!

為什麼家長會紛紛打錢?

為什麼不法份子能頻頻得手

套路詳解

一、騙子是如何混進班級群的?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後方可進入。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鬆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後,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註為「xxx學生父親/母親」,由於學生眾多,許多老師並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後,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二、騙子是如何冒充老師的?

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暱稱、群備註等信息。只需下載頭像、複製暱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帳號,迷惑性極強。

私聊效果

三、為什麼沒有被真的老師發現?

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啟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四、騙子怎麼收錢?

1.群收款

該功能較為「方便」、「快捷」,且金額固定。許多家長見老師發布通知都會立即響應,收款率較高。同時由於群聊的「真實性」,很多家長並不會有所懷疑。

3.銀行卡轉帳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內公布銀行卡號,讓學生家長匯款,此類收款方式較原始,且操作不便。

五、怎樣防範?

不要輕易對外公布班級群!

不要輕易拉人入群!

不要輕信轉帳要求!

凡是入群人員,都要做到五點:

一看:看身份。添加好友時候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備註信息可作為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二防:一定不要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群主一定要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

三查: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複製頭像和暱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核驗對方身份。

四穩:收到「交費」、「轉帳」等信息通知時,一定要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於轉帳、匯款。

五報: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

班級群詐騙是利用了

學生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心理

請大家擦亮眼睛

遇到此類情況

不輕信、不轉帳

共同防範

相關焦點

  • 警惕!陽江有騙子混入家長群冒充老師收班費
    12月21日,市民朱女士 向陽江日報「民生熱線」反映 12月19日,她的兒子所在的班級 微信群混入一名騙子 冒充班主任收取班費 事件回顧
  • 老師讓交補課費?又是騙子在作妖!玉山9名家長上當……
    比如群裡人員複雜,風險隱患極大,既然是家長群,就應該由老師和家長組成,其他閒雜人等是絕對不允許加入的,包括學生也不得加入;還有開放加群權限問題,這個必須嚴格把關,不能為了圖方便而讓群裡人員置身於被詐騙的風險中。此外,學生玩手機洩漏個人信息,導致網絡帳號、密碼等被盜,被騙子用於詐騙,務必引起高度警惕。
  • 警惕冒充「知名網貸APP」詐騙
    隨著人們對網貸詐騙警惕心提高騙子轉向冒充「大品牌」貸款平臺實施詐騙如「360借條」「京東白條」「微粒貸」「平安普惠」等由於這部分被冒充的平臺品牌知名度高使得不少人放鬆警惕上當受騙來自「知名網貸平臺」的誘惑吳女士收到一條貸款簡訊。
  • 【警惕】有錢你也別任性!年底十大套錢騙局大揭秘!
    劉先生進入網站後發現異樣,才反應過來這是騙局。  提醒:這是偽基站冒充10086發送的詐騙簡訊,騙取用戶的銀行卡號。用戶千萬不要輕易點擊。  近日,高校出現一種新騙局,上課時突然進來一個貌似學校老師或領導的人,走進教室和老師說句:「老師,不好意思,打擾一下」,便徑直走到正在玩手機的同學面前,收繳手機並說「下課到我辦公室取手機」。
  • 老師洗漱時,發現家長群不停發紅包,得知原因後馬上報警
    家長群是現在的流行,很多老師都在群裡給家長布置任務,或者宣布一些事,確實家長群讓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更方便了,也讓家長能隨時隨地了解孩子,但即使是家長群,也要小心有人「趁虛而入」。據統計,家長們總共被騙了兩千多元,騙子用了班主任的名稱頭像騙了家長,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警惕。
  • 動漫+圖解|家長群裡又來了個「班主任」?當心有
    江蘇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近期,連雲港、南京、蘇州、常州、南通等地共發生10起詐騙案件,均為犯罪分子潛入微信群、QQ群冒充學校教師或班主任,以疫情防控期間不能到校現場繳納費用為由,收取學費或材料費。10起案件受害家長122人詐騙金額達129831元1.連雲港灌南冒充教師詐騙案張某某夥同另一犯罪嫌疑人通過對qq群「班級群」「年級」等關鍵詞搜索潛入灌南、張家港等地家長群,通過修改備註名和頭像,當「假班主任」發布虛假信息誘騙家長交費。
  • 華明派出所提醒您:警惕「閒魚」騙局
    如果你是閒魚用戶 無論你是買家還是賣家 請仔細閱讀本文 莫讓自己成為閒魚上待宰的魚 華明派出所提醒您 警惕「閒魚」騙局
  • 「土豪」送遊戲皮膚,實則為混進家長群詐騙
    今年以來,四川樂山警方接到數起群眾報案,有人冒充學校老師,在家長群裡實施詐騙。類似的案件,還在全國各地發生。今天,就讓小編帶您了解一下這個騙術的套路,一定要小心啊!大家可能很納悶,騙子是怎麼能潛入家長群,並冒充班主任老師,實施精準詐騙的呢?在這個案子中,不法分子會以「網遊」為切入點,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送皮膚遊戲皮膚,通常被認為是玩家實力的象徵和炫耀的資本。
  • 要警惕!各地出現冒充領導幹部詐騙案件,我縣也有!
    另據了解,全國各地密集發生多起冒充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件,從已發案件情況看,詐騙分子主要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信息及領導信息,並將微信頭像換成領導照片、微信暱稱改成領導名字等形式,對受害人進行詐騙。希望廣大群眾務必提高警惕! 針對此類案件,浙江各地公安機關積極開展預警宣傳、全鏈條打擊等工作。
  • 冒充「唯品會客服」來電!榆林一女教師被騙40餘萬
    近期網絡購物、冒充客服類騙局高發不少不法分子打著「淘寶、唯品會、京東售後客服」的旗號以購買的物品有問題此外近期關於教師被騙的案例不止這一起12月2日,靖邊一名男教師被冒充「京東」客服人員以退款理賠為由騙取2.9萬餘元。
  • 年底騙局高發 小偷騙子作案手法大起底
    中國移動官方積分商城網站為:http://jf.10086.cn。 記者了解到,騙子的詐騙流程為:騙子利用偽基站,以積分兌換現金為誘餌,誘使登錄木馬網站,竊取銀行卡信息、轉走卡內資金。在此記者提醒廣大市民:進行現金、轉帳等操作前,務必致電客服核實。
  • 警惕「6.18」網購理賠退款騙局!
    警惕「6.18」網購理賠退款騙局!假借網購理賠退款騙局卻正在燃燒這是怎麼回事呢?案例6月18日,楊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是某理賠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其購買的化妝品質量有問題,要召回,可退款。並表示該店與XX借款APP有合作,賠償金需楊女士先從借款app中提現,然後理賠公司會再還進去。
  • 警方緊急提醒:有騙子冒充老師進佛山一家長群收取「疫苗費」,小心!
    >實施詐騙典型案列近日,佛山一班級家長群內,「老師」突然在群中發布消息,稱要求家長交納疫苗費,同時發了一份收費通知出來,裡面標註了收費項目、收費金額、收款銀行帳號等。03發送通知騙子利用老師上課或不在線的時間,冒充老師在群內發布收費信息。
  • 警惕「閒魚」上的騙局
    警惕「閒魚」上的騙局 2020-05-29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信提醒】冒充領導主動加微信詐騙近期高發,請提高警惕!
    【網信提醒】冒充領導主動加微信詐騙近期高發,請提高警惕!冒充領導詐騙又來了!近日,網上出現多起不法分子冒充領導添加微信提請大家注意,防止上當受騙!
  • 【反詐宣傳】「想錢」的你別陷入「網絡貸款」騙局!
    聯繫客服,對方告知劉女士銀行卡帳戶輸入發生錯誤,需要交納50%的手續費,並稱手續費和貸款會共同打入其帳號中。轉帳5000元手續費的劉女士再次向平臺申請貸款提現,這次依然沒有「兌現」,問之原因,客服稱是劉女士在轉帳時沒有留寫附言,導致操作失敗,並要求其再次交納5000元錢。劉女士又一次向帳號轉入5000元,沒想,依舊無法提現。
  • 企業復工學校遠程教學,騰訊手機管家提醒復工潮下暗藏騙局
    可以使用騰訊手機管家對詐騙電話進行精準識別攔截,騰訊手機管家依託騰訊安全雲庫和超過10億用戶手動標記,擁有全球最大騷擾攔截資料庫和強大的反詐騙能力,能夠精準識別電話類型,智能識別詐騙電話,幫助用戶遠離不法分子騙局。
  • 15歲中學生冒充校長 建微信群收取學雜費 眾多家長受騙!
    無論是早期的卡點值守,還是如今的社區防控,抑或是打擊借疫情犯罪,還是服務群眾都留下了他們忠誠堅守、勇敢抗「疫」的身影,他們在以下事件中,都在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在此也提醒廣大的群眾和網民,購買防疫物品,千萬不要相信陌生人所謂的特殊渠道、國外代購等信息,更不要通過微信、支付寶直接轉帳。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群眾急於購買防疫物品的心理來實施詐騙,建議大家從藥店正規的官方途徑來購買防疫物品。
  • 疫情期間,這些騙術要警惕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實施詐騙,虛假售賣防護物資、潛入班級群冒充老師收取學費、冒充公職人員騙財……詐騙手段「花樣翻新」套路升級。小編為大家盤點了假借疫情之名實施的幾種騙局,幫你識破套路,不交「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