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多家博物館升級!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

2020-12-23 騰訊網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這是博物館領域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推動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

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特此公告。

中國博物館協會

2020年12月21日

國家一級博物館

(74家)

國家二級博物館

(221家)

國家三級博物館

(225家)

中國博物館協會負責人就

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答記者問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這是博物館領域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推動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國博物館協會負責人就本次評估工作的有關情況接受了媒體專訪。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的有關背景情況。

答:建立博物館分級評價管理制度,開展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是引導博物館明確職責定位和發展方向的重要方法,是促進博物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動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基石。自2008年以來,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先後組織開展了三輪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共評出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850家,佔全國博物館總數15.4%,通過評估產生的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在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進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標杆和表率作用,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認可。但是,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需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博物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仍然突出,現行博物館定級評估制度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需要及時調整完善有關制度設計,不斷推進博物館事業向前發展。根據《博物館條例》的有關規定,2020年1月國家文物局修訂發布了新版《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和《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按照提升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評估的對象範圍、組織架構、方式方法、指標設置、分值權重等進行了優化完善。中國博物館協會據此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問:本次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的,經過了哪些流程和環節?

答: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以文物保護、科學研究為基礎,展示教育、開放服務為核心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博協於2020年下半年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根據《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的有關要求,本次評估分為評估準備、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六個階段。在評估準備階段,中國博協組建了評估工作辦公室,研發了「博物館評估管理系統」,通過多種渠道為參評博物館提供了及時、有效的諮詢服務。在材料申報階段,共有800家博物館在線提交了評估申請和相關附件資料。在書面審查階段,評估工作辦公室按照新版《評估標準》確定的一級指標分組,組織45位評估專家,在線對參評博物館的評估材料進行書面審查,並依據《評估標準》進行評分,形成初步評定意見。在現場評估階段,評估工作辦公室組織專家小組對部分在地域、門類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參評博物館進行了現場考察,並提交了考察報告。在數據比對階段,評估工作辦公室調取了參評博物館的機構備案信息和藏品備案數據,與各參評博物館提交數據進行比對。在綜合評定階段,中國博協組織召開了綜合評定專家會,聽取了書面審查和現場評估階段有關工作情況的匯報,對照《評估標準》認真審核了相關博物館在書面審查和現場評估階段形成的評估成績,經研究,形成了本次評估的評定意見,按規定程序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

問:請介紹一下本次評估的總體結果。

答:匯總書面審查、現場評估與綜合評定結果,在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的800家參評博物館中,最終共有520家博物館符合定級評估的得分要求(374家為新定級博物館、146家為原定級博物館晉升等級),其中:一級博物館74家、二級博物館221家、三級博物館225家。本次評估參評博物館總體通過率為65%,其中一級博物館通過率為67%、二級博物館通過率為77.3%、三級博物館通過率為55.7%。

問:與本次評估前的數據相比,經過評估我國一、二、三級博物館的構成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通過本次評估,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將達到1224家,其中一級博物館204家、二級博物館455家、三級博物館565家;較之上一輪評估,增長43.9%

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佔全國博物館總數(對照2019年底統計數據)的比例總數將達到22.1%,其中一級博物館佔3.7%、二級博物館8.2%、三級博物館10.2%,突破了舊版《評估辦法》關於「一、二、三級博物館佔全國博物館總數3%、6%、9%」的標準,實現了新版《評估辦法》「擴大評估覆蓋範圍,鼓勵不同資源屬性、不同舉辦者性質、不同地理區域的博物館平等參與評估」的修訂目標,讓更多真正優秀的博物館快速脫穎而出,激發出更大發展動力和潛力。

從分省情況看,山東省、江蘇省、廣東省、江西省、河南省在本次評估中通過定級的博物館數量較多,分別達到99家、40家、39家、38家26家,位居全國前列。

與現有定級博物館數據合併統計,山東省、廣東省、浙江省將成為全國擁有定級博物館數量較多的省份,分別擁有定級博物館127家、84家76家北京市山東省將成為全國擁有一級博物館數量較多的省份,均擁有18家一級博物館。

問:在本次評估中新評出的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有哪些特點?

答:一是品類豐富屬性多元。在本次新增和晉級的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有貴州省博物館、成都博物館(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等165家省、市、縣級綜合地誌類博物館,孔子博物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等181家歷史文化類博物館,平津戰役紀念館、上海市龍華烈士紀念館等67家革命紀念類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等24家自然科技類博物館,八大山人紀念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等31家藝術類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大足石刻博物館等20家考古遺址類博物館,以及青島啤酒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等32家其他專題類博物館,涵蓋了各種博物館門類,折射出我國博物館事業多樣性和差異化發展的良好趨勢。

二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本次評估新增和晉級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館舍建築總面積達到6,733,961平方米,展廳總面積3,333,551平方米,庫房總面積515,387平方米,公共服務空間總面積3,474,888 平方米,實驗修復室總面積85,952平方米;平均每館擁有館舍13,000平方米,展廳6,435平方米,庫房995平方米,公共服務空間6,708平方米,實驗修復室166平方米;有102家博物館館舍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達到《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JGJ 66-2015)確定的大型博物館標準。在評估過程中,「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一級指標平均得分率達74.5%,是評估各項一級指標的最高值,真實反映了我國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水平、硬實力。

三是收藏資源日益豐富。本次評估新增和晉級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的藏品總數達到7,797,773件(套),三級以上珍貴文物達373,166件(套),平均每館擁有藏品15,054件(套),三級以上珍貴文物720件(套)。2019年度520家博物館共展出藏品785,151件/次,平均每館1,516件/次,平均藏品展出率達10.07%。對比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和非國有博物館藏品登記備案數據可以發現,多數博物館的藏品數量均在2016年度以後仍有一定幅度的持續增長。根據專家評分情況顯示,絕大多數博物館都建立了完善的藏品管理制度,庫房面積和設施設備能夠滿足收藏需要,藏品檔案記錄規範,提用手續齊全,具有與收藏規模相適應的藏品養護、修復能力。

四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520家博物館擁有從業人員總數為23,501人,其中在編人員10,759人,專業技術人員8,849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07人;平均每館擁有從業人員、在編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分為45人、21人、17人和3人;在編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佔比分別達到80.1%和14.2%,一個崗位結構優化、梯次比較合理的博物館專業人員隊伍基本形成。

五是標杆作用得到凸顯。根據評估中收集的2019年度數據統計,本次新增和晉級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雖然僅佔全國博物館總數的9.39%,但是在2019年舉辦臨時展覽總數達4,513個,教育活動46,864場,觀眾總數為2.5573億人次;分別佔當年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總數、教育活動總數和接待觀眾總數的15.8%、14%和20.8%,每館年均舉辦臨時展覽9個,教育活動90場,接待觀眾49萬人次,遠超全國博物館平均水平。

問:基層博物館在本次評估中表現如何?

答:本次評估新增和晉級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有490家博物館的隸屬層級屬於地市級以下,有316家博物館的隸屬層級屬於區縣級以下,在這316家博物館中,包括國有博物館240家,非國有博物館76家。在240家國有博物館中,有一級博物館17家、二級博物館99家、三級博物館124家。本次評估新增的區縣屬國有定級博物館總數,相當於前三輪博物館定級評估中通過的區縣級博物館數量之和;新增的區縣屬國有一級博物館數量,超過原有數量的4倍,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基層博物館質量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逐步落實。

問:在本次評估中,非國有博物館參加評估和取得成績的情況如何?

答:本次評估中共有153家非國有博物館踴躍參評,四川省建川博物館等78家非國有博物館通過評估獲得相應等級,其中一級博物館1家、二級博物館23家、三級博物館54家。新增非國有定級博物館數量接近原有數量的5倍。至此,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序列中非國有博物館總數已達到91家,一級博物館達到2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我國非國有博物館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問:通過本次評估,顯現出我國博物館體系還有什麼樣的發展空間?

答:經過本次評估,東、中、西部地區擁有定級博物館的數量分別為611家、314家、299家,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擁有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的數量遠遠超過西部省份。天津、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擁有定級博物館數量均不足10個。此外,在《評估標準》確定的三個一級指標中,「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部分的平均得分率最低,僅為48%,遠低於「陳列展覽與社會教育」(63.5%)和「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74.5%)兩項。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博物館事業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夠平衡、功能不夠完善的問題,這將是廣大博物館在「十四五」期間努力的方向。

問:在本次評估後,中國博協在博物館質量評價方面還會有哪些新舉措?

答:本次評估結果公布後,我會將組織專家撰寫評估報告,對評估結果和各博物館提交的評估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梳理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管理、運行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有關對策和建議。今後,我會還將根據《評估辦法》的有關要求,加強對所評博物館的監督檢查和運行評估,實現對博物館評估工作的動態管理。

來源:博物館圈

編輯:莊家麗 審核:崔新孝

相關焦點

  • 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寧波2家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在官方微信公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其中,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山西省15家博物館入圍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
    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日前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山西省有15家博物館入圍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其中,核定大同市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核定鹽湖區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中國雕塑博物館、陽泉市博物館、曲沃縣晉國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核定山西呂梁山革命博物館、晉中市博物館、沁縣文物館(沁縣南涅水石刻館)、朔州市漢墓博物館、山西省永樂宮壁畫藝術博物館、垣曲縣革命老區紀念館、芮城縣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湘西州三家博物館分別獲評國家二級、三級博物館
    紅網時刻湘西12月23日訊(通訊員 粟吟君)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公布了全國第四批博物館評估定級結果,湘西州共有3家博物館順利通過定級評估,其中湘西州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永順縣老司城博物館與鳳凰縣山江苗族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濰坊7家上榜!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 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名單公布
    市博物館晉升一級 市雕塑館獲評二級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經過全面綜合評定,日前公布了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市博物館由國家二級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市雕塑博物館直接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據了解,在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的800家參評博物館中,最終共有520家博物館符合定級評估的得分要求,總體通過率為65%。
  • 重慶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重慶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名單
  • 直通部委|山東99家博物館通過定級評估 國家一級博物館達12家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淄博市陶瓷博物館榮獲「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
    2020/12/23 15:50:06   來源:淄博日報       12月21日,國家文物局
  • 東莞新增6家博物館入選「國家級」!還有哪家沒打卡?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東莞多家博物館分別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三級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太遠家門口的「博物館」你不來逛逛嗎?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共有74家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廣東新增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現有定級博物館數量居全國第二
    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廣東共有39家博物館分別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至此,廣東現有定級博物館數量為84家,居全國第二位。
  • 大同市博物館,晉升一級!
    12月21日晚, 中國博物館協會在官方公眾號上, 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 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特此公告。
  • 北京文博丨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北京共10家上榜!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這是博物館領域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推動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 大同市兩家博物館成功獲評國家級
    (大同市博物館)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胡雁)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經過全面綜合評定,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在官方公眾號上,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其中,大同市博物館由國家二級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大同市雕塑博物館直接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 又添2家!天一閣、港博獲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協會今天(12月21日)晚上在官方微信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台州這3家博物館都藏了啥「寶貝」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中國博物館協會負責人就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答記者問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發布 湘西州3家博物館分別獲評國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3日訊(通訊員 粟吟君)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昨晚,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3家博物館順利通過定級評估,其中湘西州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永順縣老司城博物館與鳳凰縣山江苗族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隨州市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張琴、通訊員劉曉俊、劉瑩)中國博物館協會12月21日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隨州市博物館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實現了隨州文博人多年的夙願,填補了我市一級博物館的空白。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
  • 章丘兩處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博物館,其中一處升為國家一級!
    12月21日,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名單。章丘區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也是我國博物館評定的最高級別,是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標誌著章丘區博物館從基礎建設、內部管理、展覽影響等各方面都體現著全國博物館的最高水平。同時,章丘區城子崖遺址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