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這樣一段話:
20歲,不會說情話,
可能錯過心愛的TA;
30歲,沒掌握溝通技巧,
無法令自己在職場裡和HR談笑風生;
40歲,不懂說話的藝術,
難以平衡微妙的婆媳關係,
家中缺少了一份和睦融洽。
……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說話的重要性。在不同年齡和環境中,我們扮演著不同角色。孩子、父母、上級、下屬,每一個身份都離不開和家人和同事的溝通,我們的大多數煩惱,也來自於這些溝通中所產生的衝突和爭執。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一個家庭、一份事業最需要的就是用心經營,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好好說話。學會好好說話、恰當地表達,能讓我們人生受益。
對伴侶好好說話
婚姻也許會更美滿
陳姨和老公離婚了。
剛剛把高中畢業的孩子送進大學,陳姨就提了離婚,一刻都不想耽誤。
鬧到如今這個地步,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應該怪她老公那張嘴:
「
做菜鹹了,他會說:「飯都做不好,還能幹點兒什麼?」
買的東西不稱他心意時,他會說:「你智商是負數嗎?一點事情都做不好。」
甚至陳姨生病時,他都會說:「讓你坐在家裡什麼事都不用做,還能把自己搞生病了,我該說你什麼好呢?」
總之,兩句不離罵,三句不離吼。
一開始,陳姨以為是老公工作壓力大,無處發洩,才會這樣跟自己說話,想著忍著忍著也就過去了。
後來時間長了,發現他不但不改,反而變本加厲。最後失望積攢多了,心也就涼透了。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好好說話,
給人一種比布帛還溫暖的感覺;
如果惡語傷人,
那比長矛利戟刺人還要嚴重。
即使是婚姻裡再親密的兩個人也是獨立的兩個個體,也會有各自的感受,再親密的人也會被不當言語刺得不舒服。
只有經歷過的人,
才明白好好說話在婚姻裡有多重要。
《我們仨》中,楊絳先生就描述了一段她和丈夫錢鍾書的對話。
楊絳在醫院生小孩,錢鍾書說自己在家裡「幹了壞事」。
「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
錢鍾書說:「墨水呀!」
楊絳安撫他,說:「墨水也能洗。」
回家後錢鍾書把檯燈弄壞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
錢鍾書又放心地回家了。
想想楊絳先生也是好脾氣,這情況要是換成別的夫妻,真的會大發脾氣的吧。
但楊絳先生知道既然都已經發生了,生氣也無濟於事,還不如好好說話讓他安心。
一個傻乎乎,一個肯包容,他們就這樣相互扶持,相互包容,走過了長久又幸福的婚姻。
這就是最大的溫柔和浪漫了吧。
夫妻之間,
其實就應該像楊絳和錢鍾書這樣,
少一些相互責怪,
多一些理解和溫柔。
「好好說話」這四個字,
聽來簡單,
卻是一場婚姻最大的體面。
這體面不是為了做給誰看,
而是讓身處婚姻中的兩個人都舒服、踏實。
對孩子好好說話
教育或許會更成功
與孩子的相處也要懂分寸、有禮貌。溫和的語言,是家庭中決不可缺少的,對待孩子更要言語溫和、友好。
世上會說話的人很多,梁啓超算其中一個。
我國語言學家王了一先生形容梁啓超的說話特色,稱其:言之有物,實為心聲,一聲一咳,俱帶感情。
梁啓超的九個子女,有七個曾出國留學。因為與孩子們遠距離分隔,梁啓超常常在信中坦露思念,堪比「情話大王」。
月亮圓時,他要表白,
「你們到溫(哥華)那天,正是十五,一路上看著新月初升直到圓時,諒來在船上不知唱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了。我晚上在院子裡徘徊,對著月想你們,也在這裡唱起來,你們聽見沒有?」
孩子們沒及時回信時要抱怨,
「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情感的人,對於你們的感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喝醉酒時要騷擾,
「寶貝思順:晚間獨酌醉了,書也不讀了。找我最愛的孩子談談罷。」罷了還要加上一句「好孩子別要著急,我並有恁麼醉,酒亦不是常常多吃的。」以示自己的乖巧。
生病時更要撒嬌,
「我平常想你還自可,每到病發時便想得特別厲害,覺得若是順兒在旁邊,我向他撒一撒嬌,苦痛便減少許多。」
作為叱吒風雲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政治家,梁啓超在兒女們面前卻是這樣一個賣萌的老小孩。他的話語和文字總能帶給孩子們溫暖與感動。
一天,次女梁思莊因考試只得了十六名而沮喪,梁啓超卻安慰女兒:
「
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需努力便好了。
梁啓超九個子女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成就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話,成為近代史中的家教典範。
在孩子心中,父母幾乎就是他們的全世界,是他們最重要的人。
家長隨口說出的一句話,一個評價,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緊緊貼在身上的標籤,即使家長忘了,孩子也會記得清清楚楚。
經常被父母誇獎的孩子,會表現得越來越出色,就算不獲得多好的成就,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為人父母,請牢記,
以愛之名,好好說話。
對同事好好說話
可能會事半功倍
美國第三十任總統柯立芝就是一個深諳說話之道的典型例子。
柯立芝有一位女秘書,雖然容貌姣好,可處理公文卻不夠細緻漂亮,經常出差錯,這讓柯立芝感到有些頭疼。
儘管如此,柯立芝仍然不願意直言指出女秘書的不足之處,他擔心自己的誠實批評會傷害到女秘書,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一天早晨,柯立芝一見女秘書走進辦公室,便笑著對她說:「你今天穿的這身衣服真漂亮,特別適合你這位年輕貌美的女士。」
女秘書聽了,臉紅得像一個紅蘋果,一時間也不曉得該作何回應。 這時,柯立芝連忙趁熱打鐵地說道:「我相信你處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樣漂亮。」
果然從那天起,女秘書處理公文比以往更加細緻,很少出現什麼錯誤。
一位朋友聽說了這事,好奇地問柯立芝:「這個方法很妙,你是怎樣想出來的?」
柯立芝回答:「這很簡單,就像理髮師給人刮鬍子,一般要先給人塗肥皂水,這樣刮起來才不會弄疼別人。」
道理很簡單。
柯立芝為了讓女秘書愉快地接納他的建議,也事先給她塗上了一層溫和的「肥皂水」。
以退為進、好好說話。如此一來,既避免用言語傷害了女秘書,也讓對方在一種溫情脈脈的情緒中接受他的建議。
人生很短,瑣事很多,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那個好好說話的人,遇上能對你好好說話的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安如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