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洗碗的壞習慣會增加患癌得病的風險,看看您有沒有犯錯呢?
第一個壞習慣是,濫用洗潔精。
眾所周知,有了洗潔精,多重的油汙都可以輕鬆洗掉,因此成為每家每戶必備的產品。可是您是否知道洗潔精的成分呢?市面上最常見的洗潔精,單看配料表特別簡單,就三樣:軟化水,表面活化劑,食品用香精等。
那麼,洗潔精的真實成分是什麼呢?其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鈉脂肪、醇醚硫酸鈉、然後和與泡沫劑、增稠劑、香精水、色素以及防腐劑共同構成。其中,烷基磺酸鈉脂肪和脂肪醇醚硫酸鈉都,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它們都是石化產品,如果沒有漂洗乾淨,長期與我們接觸,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而特別重要的是,某些非正規的商家還會在洗潔精裡面違規加入甲醛,這些小廠家因為原料生產過程衛生條件達不到要求,只好使用甲醛做防腐劑。保證洗潔精不變質,這其中也不乏成本的考慮。相比正規防腐劑而言,甲醛的價格非常便宜。但是甲醛是不允許的,是違法行為,因此它們往往會躲在網絡上偷偷銷售。特別是某些網購產品,起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價格低得驚人,包郵還買一送一。其實不管它的外包裝多麼的漂亮,其內部的成分都是劣質的。
如果我們買到了劣質的洗潔精,每天與我們餐具接觸,吃飯的時候自然而然地進入我們的身體,對於我們人體的危害是無法估量的。有些劣質洗潔精雖然聞上去很香,洗碗的時候卻很刺鼻,長期接觸還會傷害我們的呼吸系統。
自己生產洗潔精並不難。我還記得,我們餐飲行業在十幾年前。都會有人上門銷售,那種十幾塊錢一大桶的洗潔精。價格便宜量又足,還送貨上門。雖然去油汙效果還不錯,但是往往用了之後,皮膚會發癢脫皮,不戴手套沒有辦法使用,而且眼睛發紅流淚。很多洗碗大媽根本受不了,幹不了幾個月都要辭職,逐漸地就沒人用了。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廠家搖身一變,變成某些網紅產品的生產廠家。
所以購買洗潔精時,我們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廠家,要選用那種不傷手,無殘留,並標註有食品級的優質洗潔精。至於是不是植物的,或者是礦物質什麼的,都只是錦上添花。
另外,我們在使用洗潔精時也是有講究的。不管您是喜歡把洗潔精稀釋後,浸泡餐具,再進行清洗;或者是把洗潔精擠幾滴,在抹布上再進行清洗,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徹底地漂洗乾淨,讓餐具上無殘留。
我們需要用流水多衝洗一下,如果是溫水效果更佳。清洗完畢後,我們用手把餐具摸一下,沒有明顯的滑膩感,也沒有一點泡沫,就表示清洗乾淨了。
第2個壞習慣是,吃完飯後不立刻清洗碗筷,而是將碗筷浸泡後,等下一餐一起洗。
這是特別不好的習慣。有研究表明,碗筷泡在水中不洗,每隔20分鐘細菌會增長一倍,溫暖潮溼又營養豐富的環境,特別利於細菌的滋生。
如果餐具全是陶瓷或者不鏽鋼還好,特別是我們使用的筷子大多是木質或者是竹製的。加入我們將餐具浸泡在水中,一旦超過了4個小時。細菌就會劇烈地大量繁殖,其中也會包括黃麴黴素和幽門螺旋桿菌。這些都是世衛組織公布的一級致癌物,所以我們要儘量避免。當我們吃完飯後,最好是立即清洗碗筷。
第3個壞習慣是,清洗完畢後不控水,溼漉漉了就放入碗櫃中。
試問一句,有多少人會經常清洗碗櫃呢?其實碗櫃也是要經常清洗的。潮溼的環境是最有利於細菌和微生物的繁殖,更何況家裡的碗櫃,通常還是密閉的環境。有一些鐵製品如果不瀝乾水分,也會特別容易生鏽,減少使用壽命。還有我們常用的木質和竹質的筷子,以及木質或竹質的鏟子勺子等餐具,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下,特別容易發生黴變,從而滋生黃麴黴素。
正確的做法是,把洗淨的碗筷用一塊專用的毛巾(這塊毛巾只擦洗淨後的餐具),擦乾餐具表面的水分,然後自然晾乾,再放入碗櫃中。
第4個壞習慣是,洗碗布的錯誤使用,從不主動更換洗碗布。
根據中華預防醫學會曾發布的《中國家庭廚房衛生調查白皮書》裡面顯示,抹布中不乏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鏈球、菌沙門氏菌等19種條件致病菌。
我們洗碗的時候都會用洗碗布,而洗碗布上的微生物就會再次汙染餐具,再通過餐具進入人體。所謂病從口入嘛。洗碗布不是說用破了才要換,而是使用一段時間就要換。建議大家,洗碗布最好一個月一換,最少也要做到3個月一換。
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圖方便,一塊洗碗布擦完餐桌,再用來洗碗,卻不知道這樣做,會讓洗碗布滋生更多的細菌。建議大家洗碗布只用來洗碗,專布專用,避免交叉感染,如果講究一點,可以買不同顏色進行區分。
每一次用完後,不要放在廚房等陰涼潮溼處,特別是不要掛在水槽上的水龍頭上面。要像曬衣服一樣,掛在通風乾燥處。天氣好的時候,也要在太陽底下暴曬幾個小時,用太陽光的紫外線消毒。
第5個壞習慣是,洗碗布、碗筷、餐具等,長期不消毒。
消毒殺菌的重要性,大家都懂。這裡的消毒,不是特指消毒櫃消毒,即使沒有消毒櫃,我們也要很多消毒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可以煮一大鍋水,把洗淨的碗筷放入裡面煮10分鐘,或者用蒸籠裝好餐具,等上大氣後,足氣蒸15分鐘。這兩種高溫消毒的效果都不錯,都能有效殺死大多數的細菌和微生物。
像我們生活中用開水燙碗,雖然肯定沒有消毒作用(溫度和時間都不夠,起不到殺毒作用),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清潔作用,至少可以洗掉一部分的洗潔精殘留。特別是我們去餐館去吃飯,用開水衝洗碗筷也是必要的,雖然很多年輕人不以為然。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多長時間消毒一次才合適呢?這個主要是根據天氣而來。一般而言,至少一個星期消毒一次。但是如果碰到什麼流感爆發,梅雨季節等特殊情況,就需要每天消毒一次。
正所謂健康無小事,一個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病從口入,我們要把握好第一關。這5個壞習慣,千萬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