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入不了定,可以觀想嗎?

2020-12-18 作如是觀

打坐是一種非常方便的鍛鍊形式。很多人通過打坐,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身心舒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一個人打坐,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利益」。

最早期的打坐,是佛家道家用以修行的方式。佛家稱之為「跏趺坐」,其目的是在打坐中,克制自己的諸多妄想執著,最後去盡之後,就達到了打坐的目的。

道家打坐,是用來吸收宇宙能量,做一些通脈開穴之事,以求達到長生,或者是養生的目的。

由於每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不同,那麼打坐時,出現的狀況也不同。有的人打坐,想些工作上的事情;有的人打坐,想些學習上的事情。無論怎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無法入定。

真正入定,就是坐在那裡,什麼也不想,僅僅只是打坐。沒有妄想執著,整個人,進入一種「空明」狀態。但是很多人達不到入定的狀態,採取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是到周圍環境非常安靜的時候,再進行打坐。雖然會好一點,但是由於妄想執著是由心中生出,外在的這些方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有的人就想:打坐入不了定,觀想可以嗎?

其實人的妄想執著太多,即便觀想,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當你的境界達到一定的時候,可以內觀丹田,這個時候,你有一個目標,看著自己的丹田,觀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只不過,當你能看到自己的丹田時,你已經達到一定的境界了,根本就不需要採用觀想這種方式。

佛家觀想,是觀想阿彌陀佛。當你不斷地觀想阿彌陀佛,其實就是對阿彌陀佛的一種信仰。當你不斷地觀想阿彌陀佛,你的注意力就會很集中。

不過,一個人的妄想執著太重,看著看著,妄念一起,就變成了你執著的東西。如果你執著於工作,你想的就是工作中的事。如果你執著於學習,那麼你就會想學習上的事。

打坐入定的要求,就是什麼也不想。無論是工作或者是學習上的事情,在打坐的過程中,最好做到不要去想他。

根據記載,佛教大德淨慧法師,在看經的時候,能一心深入。當有客來訪,他就與來訪者交流。等到客人一走,他又能一心看經。

這是一種定力。打坐的時候,就要做到這種程度,自己的內心,不受任何心念的牽引。

當你不斷深入的時候,你打坐中的妄想執著,就會越來越少。

如果實在靜不下來,可以短時間的觀想。目的是不讓自己的心,太過雜亂。一旦心念逐漸清淨下來,你就不能再觀想了。因為觀想本身,就是要集中注意力,思想用在觀想上面,本身也是一種執著的表現。真正打坐,就是要斷掉人的任何妄想執著。

除了觀想,有的人還想,能不能念佛號呢?其實,無論是觀想,還是念佛號,或者是聽音樂,其目的都是一樣,都是要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清淨不下來,可以短時間的借用外力來幫助自己入靜。

比如打坐能坐半個小時,你的觀想,或者是念佛,就不能超過五分鐘。過多的觀想,也非常的消耗腦力。打坐的目的,最重要是讓身心輕鬆,過度消耗腦力,就起不到讓人輕鬆的目的了。

相關焦點

  • 打坐時出現腿麻是堅持還是放棄?這樣觀想後,難題迎刃而解
    對於從來沒有打坐的人一開始盤腿出現腿麻是很正常的,本來直直的大腿盤起來也就是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會僵硬,肯定影響是血液循環,就像我們多久了站起來腿麻的不能動一樣,一定要等到血液慢慢通暢麻感消失才能正常走路才行!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再打坐雙盤就能理性對待。等你打坐到了一段時間之後,腿麻不僅不會出現,而且坐再久也不會腿麻了!這就說明氣血通暢已經打通了腿部的各個經絡,自然盤腿血液循環也不受影響。
  • 禪修打坐時總是頭暈是怎麼回事?如何觀想化解?
    那有人問,為什麼平時做事沒有這種感覺,一念咒語和打坐就開始不舒服了。我們人體是一個氣場有十二經絡的走向和氣血的運行,當你調用體內的氣場時,這種氣血就開始在各個經絡上走動,一旦你的經絡堵塞不通的氣候,體內就會感覺供血不足,這樣我們就會感覺疼痛和頭暈!這是中醫的原理。
  • 密宗打坐觀想修氣脈——圖文詳解
    我們在鍛鍊身體時,要觀想筋脈,攝持氣,才能讓明點正常地流動於筋脈裡。體內有很多種細脈,據說有八萬四千種細脈,每個脈的作用、形狀、顏色、觀想方法都不一樣,起的作用也不同。其中最主要有左脈、右脈、中脈,這三脈如同房內的柱子,在身體裡起最主要的作用。正如夏雜巴大師所說,中脈如柱子,脈輪如竹節,細脈繞著中脈。
  • 打坐的竅訣(阿松活佛)
    不要我一想打坐就立刻坐下去,這會導致很快出現因地面不平身體疼痛,這些都不可以,打坐地方選好然後才能安安心心打坐。打坐時不要像床樣弄得非常舒服,非常柔軟舒適一會人就入睡了。2、前行的準備工作做好之後,自己要在打坐的地方要發第一個誓言:在自己想打坐的時間段之內,自己好好地打坐不生煩惱雜念和昏沉掉舉。堅決不做其它與打坐無關的事情。3、第二個誓言:在打坐期間不論發生任何事情,不論有任何違緣決不終止打坐。
  • 【開示系列之五】打坐基礎 調身心息的方法
    打坐基礎  調身心息的方法主講:上能下弘法師|時間:2021.1.21地點:河北大華嚴禪寺師父:請大家坐好,現在來系統講一下打坐的一些調身、心、息的方法。首先,先單盤或者雙盤。大家可能都打坐過,單盤就是一隻腳在上,一隻腳在下,左腿在上或者右腿在上,都可以。假如單盤不行,也可以散盤,就是兩隻腳交叉。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打坐的方法  打坐之初主要在於一個環境三個調理。
  • 打坐時的十個禁忌
    ,如同「大圓滿」裡觀「啊」字一般,或自己選擇一個所緣境,選定以後開始修行,攝心守意,心定住在所緣境上,就像將野馬拴在木樁上不讓它向外亂跑一樣。我們要修止自己的心,修止就是要收攝此外散的心,使心定住到內心所緣境上來,不讓它散亂外跑。 那麼我們如何把心放在所緣境上呢?
  • 觀想意念療愈的方法和原理
    (二)觀想呼吸療病的十二息治病法 一般人的身體依賴著呼吸才能活命,高明的人從一個人的呼吸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狀態和生了什麼病。人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到呼吸,譬如當我們憤怒時,呼吸的氣息就會變得又急又粗。同樣的原理,我們可以透過觀想和心靈的力量來改變呼吸,達到治病的效果。
  • 南懷瑾:打坐無所成的人,都是因為忽略這些「打坐的細節」!
    心念靜下來,就可以學習「定」,什麼是定呢?大家認為什麼都不知道叫定,覺得自己還清醒,就不是定。既不散亂,又不昏沉叫定。既不散亂,又不昏沉到底是什麼樣子?若說沒樣子,那您正昏沉,若說有樣子,那您正散亂。若說您坐在這兒,像藍天一樣的清明,即是幻想境界,要真做到沒有身心的存在,而與天空一樣的清,無界無邊,既不散亂,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就差不多了。
  • 心和腦的區別你知道嗎?順便說一下大家為什麼不能入靜的道理!
    你比如說觀想白骨觀呼吸,你試試看用大腦觀想會不會很累,但是你沉下心來,到心臟那個部位試試看。你會發現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為什麼我讓大家觀想白骨的時候讓你用心輕輕的想,從心窩這個地方出去的意念比較輕,念頭沒有那麼雜亂。大家都知道腦子裡的念頭是不停的在轉動,但是你心裡想的事情通常都比較少。
  • 為什麼打坐要結跏趺坐?
    是抑鬱症、狂躁症多發的時代,如果每天能抽出一點時間打打坐,調整一下心態,安撫一下躁動不安的心是很有必要,但是打坐要掌握要領,不然不得其門而入。 打坐時首先要選擇僻靜的地方,遠離憒鬧和紛擾,在家可選一靜室,室內空氣要流通,冷熱要適中,光線要柔和,因為光線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則容易昏沉。
  • 打坐入靜訣竅:由臥入坐,由睡入靜
    而入靜可以當下進入,只要拋開身體的障礙,完全方放鬆放下就行。所以這兩點可以分開修,最後再結合在一起。一開始熬腿子的時候是無法入靜的,只能是苦熬,慢慢熬。這個階段,可以放開姿勢的約束,通過輕鬆舒適的姿勢來入靜。等身體熬通了,就可以直接通過靜坐來入靜。能入靜的,不可以放棄熬腿子,姿勢很重要的。一開始是障礙,到最後,就是很大的輔助。
  • 打坐的好處,你知道嗎?
    1)打坐使人的內部微循環處於更深層次,身體內外達到平衡,科學研究人在心平氣和的時候,體內分泌,微循環處於最佳狀態,2)打坐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通過觀察自我身心的實相,能將苦從根拔除, 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打坐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 自我對照,你的打坐方法正確嗎?
    冬天打坐,一定要把膝關節用毛毯之類的包住,避免進入涼氣引起風溼。 二、調氣: 保持呼吸細而勻而深。細而不粗,聽不到呼吸的聲音;勻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緩一下急一下。深而不浮,所吸之氣雖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著它進入下腹氣海(臍下丹田), 三、調心: 這是坐禪的關鍵,制心一處,不要散亂掉舉。坐禪的人開始習定時談不上入定,最多達到入靜就不錯了。但是心猿意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採取以妄制妄的辦法,這就是調心。方法很多,如念佛,參話頭,觀想,數息等等。
  • 打坐不靜心?學會這些方法,想不成功都難!
    如果諸位想嘗試的去修這個觀的話,首先要去了解一下落日是什麼樣的,很可能我們天天生活的渾渾噩噩,根本不知道落日的美景是什麼樣的,都忘了,心念一動的時候都想不太清楚,太陽臨落山的時候的是什麼情形,不知道。所以你要在適合的時間,適合的季節,好好熟悉一下落日,如果晃眼就戴一個墨鏡,先看一下太陽落山的時候什麼樣,然後銘記在心,這樣的話作觀的時候就可以憶念。
  • 打坐 | 打坐的好處及打坐的問題
    可見打坐入靜,不僅可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而且還可得到內證法樂的身心愉悅。因為通過打坐,可以使精神高度放鬆,達到恬淡虛無,心無罣礙;也可以使精神高度集中,用意念力運化身心,自度一切苦厄。正如因是子所說:「內功粗者可以祛病,精者乃可成道。」總之,若能如法打坐,每日堅持,精進不懈,小則康強身體,祛病延年;大則開發潛能,彌綸天地。1.
  • 觀想的要領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觀想不出來呢?因為沒有放下世間的瑣事,沒有斷除貪慾,心總隨著外境走,被外緣動搖。有的人特別執著:「我一定要觀出來!」觀想金剛薩垛佛時,先觀頭部,一會兒稍微觀出來一點點了,就開始觀手啊、腳啊……這時頭部又沒有了……  觀想不是這樣進行的。之所以講觀想的內容、觀想的次第,這也是為了引導你的心,讓你的心慢慢入定。你的心若定下來了,金剛薩垛佛自然就能顯現出來,這個時候是一種覺悟的狀態。也許顯現的不一定是那種戴著耳環的形象,但是你心裡很明了地知道:這就是金剛薩垛佛。
  • 打坐的禁忌與誤區【非常重要】
    我們要修止自己的心,修止就是要收攝此外散的心,使心定住到內心所緣境上來,不讓它散亂外跑。那麼我們如何把心放在所緣境上呢?比如說我們把一朵花當做為所緣境,我們的心不外散,安住在花上,花就是我們自心的所緣境,所以,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做所緣境,將心定在所緣境上,讓念頭扣住所緣境這一點,在這個點上開始修習正念,將我們的心安定與固定在一個位置上。這就是修定的第一個階段。
  • 中醫解密:打坐好處多又多
    專家講:打坐又稱靜坐,打坐的好處多又多。它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強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之一。因為打坐,致心一處,使大腦入於靜定狀態,把散亂的心安定下來,心境達到清淨安祥,氣脈自然暢通。
  • (打坐時的十個禁忌)
    我們要修止自己的心,修止就是要收攝外散的心,使心定住到內心所緣境上來,不讓它散亂外跑。那麼我們如何把心放在所緣境上呢?比如說我們把一朵花當作所緣境,我們的心不外散,安住在花上,花就是我們自心的所緣境,所以,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做所緣境,將心定在所緣境上,讓念頭扣住所緣境這一點,在這個點上開始修習正念,將我們的心安定與固定在一個位置上。這就是修定的第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