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安全去醫院就診?專家釋疑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疫情期間,如何安全去醫院就診?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記者溫競華、田曉航)新冠肺炎流行,醫院不免成為很多人心中「危險等級最高的地方」。特殊時期,其他病還要不要去醫院?有輕微發熱或呼吸道症狀就要去發熱門診嗎?怎麼才能避免交叉感染?針對一些民眾的疑問,記者進行了採訪了解。

  其他疾病還要不要去醫院「湊熱鬧」?

  專家提示,對於急症或危重症患者,仍需到急診儘快就醫,注意做好防護。對於慢性病穩定期的患者,則儘可能減少去醫院就診,可以線上諮詢。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網際網路醫療諮詢服務通過線上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能夠儘量減少患者在院內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記者了解到,為減少患者到醫療機構就診次數,近日多地相繼出臺政策措施,適當增加慢性病患者單次開藥藥量。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說,目前該醫院最多可為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肝病等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一次性開三個月的藥。若患者是老年人,家人還可持其身份證、醫保卡等證件代為開藥。

  也有不少患者在疫情出現前就約好了相關手術,王貴強建議,若是針對白內障等病情發展緩慢的疾病的擇期手術,患者可與主治醫師商量將手術時間延期到疫情之後。

  那麼,需要每周或每月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該怎麼辦?由北京協和醫院組織編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協和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大眾防護問答》提示,對於強需求的治療安排,如患有惡性腫瘤需要定期靜脈輸液化療治療的患者,在經治醫生評估風險後,接受醫院安排及時入院完成化療治療,入院期間配合病房安排做好個人防護。

  對於患類風溼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病情穩定、定期應用生物製劑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可考慮在經治醫師指導下,短時期改用口服治療方案,或適當延長給藥間隔,必要時再回醫院接受治療。

  有輕微發熱或呼吸道症狀就要去發熱門診嗎?

  不少人出現了輕微發熱或呼吸道症狀,卻害怕去發熱門診會被隔離或交叉感染,對此王貴強強調,特殊時期,為保證患者和他人的安全,一般不明原因發熱的患者需要先經過發熱門診篩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方可根據情況到門診就診。只有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患者才需要進行隔離觀察。

  《北京協和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大眾防護問答》提到,如無流行病學史,單純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狀,而乏力、發熱、咳嗽等症狀都不太明顯,也可能是普通感冒,年輕患者、無基礎病人群,可暫居家觀察。

  一旦發熱症狀加重或呼吸困難加重,儘早到發熱門診就醫;年長患者或有基礎病人群,建議儘快就醫。

  冬季也是流感高發季,流感多以高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可有畏寒、寒戰,多伴有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此類患者,需要到發熱門診進行篩查。

  到醫院就診如何正確防護?

  專家提醒,患者到醫院就醫,一定要戴口罩。到一般門診就診,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如果去發熱門診,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儘量乘坐私家車或計程車、網約車就醫。在醫院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回家後好好洗手。

  有人擔心,去過醫院會不會成為密切接觸者?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說,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與疑似或確診病人近距離接觸的人,才算密切接觸者。

  此外,《北京協和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大眾防護問答》提出,目前發熱患者有專用通道,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專門的隔離區域,因此去醫院看病接觸到感染者的機會並不會顯著高於其他相對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患者僅去醫院看病並不會成為密切接觸者。

  糞便裡可以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醫院的廁所還能用嗎?王貴強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說明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糞口傳播,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仍是主要傳播途徑。只要戴口罩、勤洗手,就不需要過度擔心,醫院的廁所同樣可以放心使用。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必須去醫院嗎?專家:超3天應及時就診
    原標題: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必須去醫院嗎?   本報訊(記者劉歡 任敏)疫情防控期間,孩子生病了,有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去醫院出現交叉感染,所以不敢去醫院。在昨天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王荃提醒,3個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出現發熱就應去就診;無論什麼年齡的孩子,發熱超過3天應及時就診。   王荃提醒家長,兒童不是「小大人」,尤其是低齡兒童,往往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明顯的病情變化,如果在家硬扛,諱疾忌醫,可能會耽誤病情,甚至導致不良後果。
  • 疫情期間出現發燒症狀怎麼辦 專家建議:及時就診
    疫情期間,有的市民出現發燒等症狀不敢去醫院就診,而是選擇自己在家服藥或觀察。對此,近期,專家建議,一旦體溫超過37.3攝氏度,並出現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狀可千萬別耽誤,要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不能因為害怕而錯過最佳的就診時間。
  • 廊坊聖潔口腔醫院特殊期間-就診消毒安全防護把控
    特殊期間-廊坊聖潔口腔醫院就診消毒安全防護流程疫情結束了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有人說,想邁出腿去賞關不住的滿園春色;有人說,想摘下口罩深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清新;有人說,想立即去口腔醫院檢查一下自己宅在家神仙姐姐也救不了的牙齒。
  • 疫情期間去醫院看病安全嗎?淄博市中醫醫院送上「定心丸」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2月19日訊(記者 孫奉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下,醫院成為抗擊疫情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廣大群眾在向醫護人員致敬的同時,也存在不少擔心:現在去醫院看病是不是存在風險?有小病小恙怎麼辦?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淄博市中醫醫院在特殊時期為保障群眾健康都做多項工作。
  • 疫情期間南昌仁愛婦產醫院就診須知!
    尊敬的患者及家屬:隨著新冠新增病例數量下降,高速公路關卡取消,返崗人流增加,為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保護每位來院就診的患者及其家屬,以及疫情期間一直奮鬥忙碌的醫護人員,我院毫不懈怠,嚴格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
  • 廣州市中醫醫院疫情防控期間門診就診告知書
    廣州市中醫醫院疫情防控期間門診就診告知書  尊敬的各位患者和家屬:  為持續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保證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要求,現將我院門診就診的注意事項告知如下。  2、為保證診療秩序,建議您提前預約,按預約時間到院就診。  3、已預約掛號的就診者,在就診前一天可通過原預約途逕取消預約;部分已預約檢查的就診者,將由相關部門協調改期,請密切關注我院發布的信息。
  • 疫情期如何安全就診 和睦家全科醫生提供全面診療
    半島網3月27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國外蔓延,儘管國內病例正在逐步減少,但仍要保持警惕,新冠肺炎流行,醫院不免成為很多人心中「危險等級最高的地方」。特殊時期,要不要去醫院就診,如何減少不必要的接觸?怎麼才能避免交叉感染?如何建立長期的醫患關係?針對這些疑問,記者對青島和睦家醫院進行了採訪。
  • 如何快速方便就診 哈醫大一院多科室專家...
    6日,一名海倫的患者一上午就在哈醫大一院完成了就診、檢查、開藥等流程,醫生指導她回家用藥3個月後,通過網際網路門診複診,省得再跑一趟了。據悉,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就醫需求,從7月6日起,哈醫大一院每日開放出診專家號源4500個,12個患者比較多的科室提前半小時開診,周末全面開診,為患者帶來方便。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去醫院如何才能更方便的就診?
  • 大連醫院就診緊急通知
    : 為全面落實大連市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對醫院門診工作進行如下調整,請您知曉並配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等相關法律及疫情防控要求,為保證您及他人健康安全,相關情況請如實告知。
  • 疫情期間北京天壇醫院最新就診攻略
    1.健康寶綠碼「未見異常」,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篩查來自低風險地區,體溫正常,進入正常診療流程;  2.健康寶綠碼「未見異常」,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篩查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一周之內核酸檢測陰性,體溫正常,進入正常診療流程;  3.健康寶黃碼或者紅碼,來自高風險地區,若就診患者體溫
  • 疫情期間,寶寶發燒要不要去醫院?何時去醫院?
    人民網上海3月18日電 (唐小麗)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去醫院怕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怕延誤病情,怎麼辦?在今天下午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黃瑛教授對此進行了答疑解惑。黃瑛教授所在醫院正是上海的兒童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 黃瑛說,關於孩子發燒,要關注三個問題。
  • 發熱了這樣去醫院就診最安全,記者實地探訪發熱門診
    長江網1月13日訊 近日,河北出現局部聚集性疫情,北京、遼寧、黑龍江多地出現散發病例,作為疫情預警「哨卡」的發熱門診,如何發揮哨卡作用?市民遇到哪些疾病,應該到發熱門診就診?就診的流程有哪些?
  • 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要注意什麼?專家提醒
    原標題:疫情期間,慢阻肺患者要注意什麼?   編者按:   慢阻肺(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該病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較高,是僅次於高血壓、糖尿病的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能忽視這種肺部疾病隱形殺手。
  • 疫情期間,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門診、住院須知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依法防控措施,疫情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建議非緊急就醫患者暫時不要來院就診。來院就診患者,請您務必閱讀以下內容。
  • 疫情期間,孕婦該不該去產檢?
    去產檢的話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理論上,胸部CT的胎兒輻射劑量沒有達到致畸閾值,比較安全。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孕婦在知情同意後做胸部CT檢查,並採取腹部保護措施。疫情期間應常規進行產科檢查嗎?若一切正常,胎心監護和胎動都好,有條件的也可以在家裡監測胎心和胎動,之後不一定每周都要去產檢。40周未分娩,也是需要去產檢的。疫情期間哪些產科情況必須看急診或住院?
  • 疫情期間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各專科就醫注意事項和溫馨提示
    為保障永州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減少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擴散,特將疫情期間需要來醫院專科就醫注意事項和溫馨提示進行告知,請認真閱讀。疫情當前,心血管患者該如何安全度過?目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大多數人積極響應專家號召,宅在家裡,不隨意外出,以確保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
  • 在澳大利亞中國公民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安全防範?
    中國僑網3月12日電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期,澳大利亞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數量上升較快,澳衛生部官方多次發布相關信息。在澳中國公民在疫情期間如何加強防範,保障個人安全?一、如何預防冠狀病毒的傳播?
  • 疫情期間,權威專家建議孕產婦這樣防護
    1月31日上午,孕婦王娜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進行了一次產前檢查。面對當下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王娜對這次醫院之行充滿了擔心。她家裡有兩種口罩,一種是從醫院買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但是只剩3個了,另一種是從網上購買的一次性口罩。王娜專門比較過,醫院買的口罩明顯厚一些。
  • 先預約再就診,看病難不難?專家稱:不鼓勵市民到醫院現場預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省各地大醫院如今普遍實行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這種就診模式,老百姓習慣嗎?看病難不難?三月份開始,我省除急診、發熱門診外,全省二級以上醫院所有普通門診、專科門診、專家門診全面實行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取消現場掛號。
  • 在疫情流行期間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需要注意什麼?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間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需要注意什麼?今天杜杜上班發現了幾個問題 ,回家後忍不住寫了這個科普,目的是想讓大家了解一下,在疫情期間什麼情況下需要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什麼情況下您可以緩緩再來。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一定要去發熱門診吧?去耳鼻喉看病不礙事吧?錯誤的。此次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