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以漫說,圖源來自網絡)
朋友金和丈夫周在經過甜蜜的戀愛後進入了婚姻,結婚那天,所有到場的人都相信這對夫妻一定會天長地久,恩愛一生,因為他們看上去是那麼的般配,那麼的相愛。
但朋友金卻說,「在結婚的前兩年,我和丈夫相處的很困難,二人經常吵架,小吵跟著大吵,戀愛時那麼好的人,變得面目可憎。」
「有幾次,我都想趁他睡著的時候,掐死他。」
金想離婚,但想到兒子,金只能窩在被窩離哭泣,暗想,且忍耐到兒子18歲吧。
有一次,金在一次和朋友的聚會中,和另一個人吵了起來,那人毫不客氣的對金說,「你以為你誰啊,天下第一嗎?你什麼都是對的嗎?就你這樣的脾氣,你結婚了,也不會幸福的。」
金愣住了,她想,「難道婚姻不幸福,是我的問題嗎?」
一直以來,金都認為自己瞎了眼,嫁錯了人,找了一個脾氣不好,又沒有什麼能力的丈夫。
金又想起和丈夫談戀愛的時候,丈夫對她的體貼,對她的耐心,有什麼好吃的都先想著自己。難道真的是自己的性格問題導致了倆人開始吵架嗎?
金觀察到和丈夫吵架時,起因都是自己批評指責丈夫而引起的。金決定改變自己的做法。
當輪到丈夫倒垃圾時,他卻忘記了,金不再指責他,而是將垃圾袋收拾整齊,放在門口。
當丈夫進門後不按規定擺放鞋子,金葉不再嘮叨,只是下次和丈夫一起進門出門的時候,總是煞有介事地擺放自己的鞋子。
就這樣,漸漸地,丈夫忘記收垃圾的次數減少,隨地亂扔鞋子的次數也減少了,3個月後,丈夫進門出門會整齊地擺放鞋子。還逐漸承擔了每天帶垃圾下樓的任務。
金意識到,兩年來,自己一直對丈夫進行指責和嘮叨,甚至吵架時進行的辱罵是多那麼的糟糕。兩個人從相愛進入婚姻,金一直都在找丈夫的過錯,想要改變他,想讓丈夫按照自己的指揮做事情,結果卻讓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差。
當金對自身進行了反省和批評後,改變自身做法,不再對丈夫批評和指責,也不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丈夫時,丈夫反而自己改變了,夫妻關係也由此變好了。
在事實面前,金意識到自己也有錯誤的地方,在倆人戀愛的時候,愛情的荷爾蒙讓他們在彼此眼中都是完美的,但進入婚姻後,過日子的心態代替了戀愛心態,對方的一切都像放在了放大鏡之下。愛情的「濾鏡」消失了,但剛進入婚姻的金和丈夫都還沒有學會去接納對方,接納對方的所有,包括優點和缺點。
金說,「我覺得我找到了通往幸福婚姻的秘訣,因為我親眼看到了他的改變,也看到了我們倆關係的改變,我想我能和他共度幸福一生。」
金所說的通往幸福婚姻的秘訣就是從不接納到接納。
什麼是接納?
接納不是接受,人們常說,我接受你的邀請,而不會說我接納你的邀請。接受是採納並支持對方的思想和做法。而接納是允許對方作為獨立的客體,以對方獨特的個性特點存在於我的生活。
就像金的丈夫,事情沒有做好,說不定他內心已經開始自責了,但金持續的指責讓他焦慮、憤怒,無法安靜。
在金接納丈夫之後就不一樣了,接納是一種大愛。接納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安慰人心,消除焦慮,讓人安靜下來反思,獲得個人成長。
幸福不在別人身上,也不是改造別人就能獲得的,幸福在自身,要向內尋找,才能得到。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請一鍵三連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