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付出的人才是感情中真正的索取者

2020-12-13 簡單戀愛家

在《奇葩說》第一季,馬薇薇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愛一個人就是低到塵埃裡,別說緝毒犬了,草履蟲我都願意做。"

但是,愛一個人真的是無止境地降低自己為對方付出嗎?

當然不是!這世上沒有人能無條件地為另一個人付出,所有的付出一定是抱有目的的,如果你沒有發現只能說明他還沒有暴露出來。

前兩天,我就遇到了一個這樣在感情中無限付出的姑娘小z,她問我:"老師,為什麼我對他那麼好,他還是不要我?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挽回他呢?"

你們細品一下,至少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判斷出,她的付出是想要對方能留在自己身邊。

在和她的詳聊過程中,我發現了她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對方選擇離開的原因:她總是把自己的付出當做向對方索取的理由

看出來了嗎?她為對方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買晚餐、盯著他吃藥還是等他回家,看上去都是她在關心對方,但是實際上她的這些行為背後都有一個自己的預期,即希望對方向她表達感謝或者感激。

其實,不止是她,我們也是一樣。

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為了從中得到好處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可能是物質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付出超出了自己所能負擔的,需求卻沒有得到滿足,這種付出就會逐漸變成索取的理由。

尤其在感情中,這種現象體現得最為明顯。

很多人覺得感情就是一種交換,我為你付出了多少,你就應該回報我多少。這在某種意義上是錯的,感情從來就不可能是平等的。

這也是很多討好型人格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好人"不能獲得幸福的原因。他們會在感情中無限付出,但在為你付出時,他就已經想好了你會給他怎麼樣的回報,如果你沒有滿足他就是欠了他。

那麼,今天我們就根據小z的例子分析一下討好型人格。

一、 討好型人格在感情中的表現

1. 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只有不斷對另一半好,才能換取愛

從和小z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來,"因為他喜歡我,對我很好,所以我也要喜歡他,對他好。"這就是她在這段關係中最初始的邏輯。

在她的潛意識裡,她不是一個優秀的人,是不值得被愛的,別人對她的愛是一種施捨。在得到這種施捨時,她有一種強烈的"不配得感"。認為"他對我這麼好,我要對他更好才行,否則他就會離開我"。然後不顧一切地把對方放在第一位,為了他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

身邊有這種"老好人"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即使是對身邊人,他都表現得很友好。你讓他幹什麼他都不會拒絕。如果他不得已拒絕了你,他就會產生愧疚感,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情,虧欠了你。只有以後為你付出一些東西才能平衡他的這種虧欠感。

2. 沉浸於自我付出中,不管這些付出是不是對方需要的

小z每天晚上都坐在沙發上等他男朋友回來等到很晚,表面上是表達她對對方的愛或者說關心,但是同時也表現出了她的抱怨和期待,不然她也不會因為對方沒有安慰她而感到不滿了。

正是因為她沉浸在為對方付出的自我感動中,才覺得對方虧欠了她。小z不明白的是,她的這些付出並不是男友想要的,不僅不會讓他對感受到愛,還會給他增加壓力。

說實話,我作為第三方來看小z的行為,都覺得壓力很大,更何況她男朋友本人呢?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舒服,小z在沒弄清楚對方想要什麼之前,就用自己理解的"愛他"為他付出,本質上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男朋友關心她來滿足她的索取。

3. 不敢向自己的伴侶提需求,喜歡側面暗示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討好型人格的人內心是極度自卑的,他們害怕被對方正面拒絕,想通過自己的一些表情變化或者語氣的變化來暗示對方,希望他可以發現自己的需求。

小z通過用男朋友向他表達愛的方式(寫信)來表達自己的愛,實際是上就是一種暗示,她想告訴對方:"我也寫信給你,你有沒有很開心,是不是更喜歡我了。"希望能夠得到他更多的愛。

如果這個時候,對方沒有收到她的暗示,她就會感到委屈,然後自己默默地生氣。

二、 討好型人格產生的原因

討好型人格也不是自己無緣無故形成的,主要還是和原生家庭的氛圍有關

1. 父親或者母親有一方特別強勢

我們總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所以在中國對於孩子的教育多半都是嚴厲的。

但是有一種父母的嚴厲方式是:我是你爸爸,我說的都是對的,小孩子就應該聽父母的話。如果你不順從就會被打或者被罵。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慢慢地會變得不敢發表自己的真實意見,為了討父母的歡心,努力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事。

2. 從小被父母忽視,得不到愛

孩子在小時候對父母是非常依賴的,會有很多的需求,如果不能被滿足他們就會對這些東西有急切的渴望,越是得不到就越渴望得到。

對於父母的愛也是一樣,尤其是在他有弟弟妹妹的時候,父母把愛都給了弟弟妹妹,為了獲取父母的愛,不得不努力做個好孩子去討好父母,以此來獲得關注。

習慣了討好的人,長大後就會把這種討好帶到社會上,為了獲取身邊人的誇獎和關注。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有一句這樣的話:"就算被打,也比孤獨一人好。"松子的一生就是在為了獲得愛不斷討好父親,討好男友中度過的。

3. 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

其實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吧。

"你要聽話,媽媽才喜歡你"

"你看看xxx學習好,又聽話,他要是我家孩子,我睡覺都笑醒了"

"你期末考試要是能考到班級前3,才是好孩子"

你必須滿足什麼樣的要求,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當然,這些可能並不是他們本意,即使孩子沒有做到,他們也還是會愛孩子。但是孩子們並不知道這一點,生怕會失去他們,為了他們愛,努力去完成這些要求。

我很不喜歡的一句誇獎就是:你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聽話就意味著聽從父母的要求,按照父母的意願做事。很多討好型人格都是這麼形成的。

三、 討好型人格想要挽回感情就要先拯救自己

我經常跟我的來訪者說:"挽回感情其實也是挽回自己的過程"。否則,即使學習了一些技巧讓對方回來了,也是治標不治本,想要你們的感情一直和和美美下去就必須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怕失去的人。

雖然我們說,討好型人格是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養成的,想要改變很難。

但是,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也就是說,幼年時期遭受的災難並不是我們形成現在人格的原因,主要在於我們自己怎麼看待這個災難。

所以說,想要修正討好型人格,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態度。

· 樹立"我們的關係是平等的,我不欠他"的意識

對你們的關係重新進行思考:在這段感情中你們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你付出的多還是他付出的多?你真的虧欠了他嗎?

可以直接找一張紙,在上面分別寫上你為他做的事情和他為你做的事情。然後把自己為了討好他做的一些自我感動的事情圈出來。想想這些是否真的有必要。

· 他對你好是因為你優秀而不是他給你的施捨

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而不是總盯著別人的優點來批判自己的缺點。相信自己是一個足夠優秀的人,如果你沒辦法說服自己,可以找幾個關係好的朋友,讓他們每天找一個你身上的優點誇一誇你,從他們身上尋找自信。

· 以自我為中心,認可自己

討好型人格之所以會去迎合別人,就是希望可以從別人身上得到認可。所以,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一直學下去,努力學好以此來提升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價值。來自自身的認可才是真正的認可。

· 建立自己的框架,劃定底線

可能在你看來無條件幫助別人是一種善意,但是沒有原則的愚善是廉價的。就像你明明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卻停下來幫助別人,別人不會因此特別感激你,反而會覺得你的事情不重要。你也需要有自己的態度和脾氣,別人才會尊重你。

四、如何才能經營好一段感情

戀愛中的兩個人就像站在天平兩端的人,一個不斷地加碼,一個保持不動,不動的那個遲早會受不住壓力走開。

1. 給對方一些自由的空間

無論多親密的關係,你都要知道你和他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連體嬰兒。

其實感情中很大的一部分壓力都來自於伴侶的過多幹涉。

就像小z的男朋友每天看到她等自己到很晚不但沒有表現出很開心還有些反感,很明顯就是不想小z這樣做他覺得小z在綁著他。

所以,在對方想要自己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作為伴侶就要給他足夠的空間,等他待夠了,自己就好了,不需要你額外再做些什麼來維護你們的感情。

2. 降低對另一半的期望

俗話說"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如果在你為對方做一件事情之前就想好要對方怎麼回報你,那結果大多數情況下會讓你失望。

你可以在心裡樹立一個意識:你為他做某件事是因為他是你的男朋友你願意為他做,而不是你希望得到他的感激才做的。

在你真心想要為對方做一些事情的事情,就先在自己心裡放下他會回報你的期待。如果沒有得到他的回饋就是預料之中,如果對方有所反饋就是意外驚喜。

3. 不要把所有感情都寄託於愛情

我們的生活是分很多部分的,其中有愛情、親情、友情等等,這些元素按比例分配,如果在你的生活的愛情佔據了90%,失去了愛情,你就很難從其他地方獲取快樂。反過來想,作為你的另一半要負擔你90%快樂,對他來說也是巨大的壓力。在分配生活時將愛情板塊勻一些給其他人。

愛情最好的樣子是,我們在一起時,黏黏膩膩,分開後也能經營好各自的生活。

所以啊,無論是誰都不要把愛情當做唯一,也不要對方給你一點甜就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糖都還給他。這對你來說是透支,對他來說是負擔。

你想知道你的前任對你是什麼印象嗎?一分鐘測試,讓你知道TA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

1. 在一起時你們是否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

是的,經常覺得很累 ——跳轉到第2題

很少為了小事爭吵 ——跳轉到第2題

偶爾會,但很快就能和好 ——跳轉到第3題

2.你認為你是一個喜歡自我反思並願意改正錯誤的人嗎?

是 ——跳轉到第3題

不是 ——跳轉到第4題

3.TA是否會把自己的煩惱主動告訴你?

經常說——跳轉到第5題

不怎麼說 ——跳轉到第4題

4.你會把你們戀愛的過程跟你的父母說嗎?

事無巨細,經常跟我爸媽吐槽——跳轉到第6題

偶爾他們問起來就說一下 ——跳轉到第5題

幾乎不說,沒啥好說的 ——跳轉到第5題

5.面對你想要的東西,你願意花費多少精力去獲取?

一切隨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 ——跳轉到第7題

努力一下,說不定能成功——跳轉到第6題

拼盡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們分手是因為出現了第三者嗎?

是—A

否 ——跳轉到第7題

7.分手後對方是否主動聯繫過你?

是— D

否 —C

你最後的答案是什麼呢?是A、B、還是C或D呢?

測試結果可私信我獲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

相關焦點

  • 真正愛一個人,哪怕付出自己所有的感情,也無怨無悔
    人世間的感情有很多種,我們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種方式就可以,而不必去追求千篇一律的愛情模式。有人在感情中付出得很少,但是卻反而能夠收穫到更多的回報,我們不必過於去為之感到羨慕。每一份感情都是有各自的定數,並不能勉強都要求一致的。
  • 為什麼說想要維持好的感情,就要共同的付出?
    有很多情侶在談戀愛的時候總有一方是付出的比較多的,有些人認為理所當然,但是我們卻忘了,最好的感情是要相互付出的,而不是單獨付出的,只有一方付出的感情往往是不長久的,並且另一方也會感覺到特別的累,而另一方也會滿不在乎。那麼你知道情侶之間共同付出有哪些好處嗎?現在我就向大家來分析一下吧。
  • 「無條件的愛」存在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我們認為,比起感受(feelings),無條件的愛更多時候是一種行為(behavior),是我們把脆弱的自己、全部的自己交給一份未知的感情的一種選擇,是一種不在意結果地為一個人付出的信念 (Pool, 2012)。因此我們說,無條件的愛是可以被習得和強化的。2. 「無條件的愛」不是什麼?
  • 感情中,需要的是兩個人相互付出
    文|納蘭文刀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感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可有些人的感情,卻僅僅只是一個人的事。而一個人的感情,這樣的感情註定也不會長久。感情中,需要的是兩個人相互付出。是啊,那些靠一個人付出的感情,怎麼會有幸福可言呢?得不到回應的感情,誰都沒有那麼偉大,會選擇只付出而不求回報。在感情的世界裡,就應該講「你來我往」。可有些人卻習慣了索取,他們不認為自己應該付出。若你要問他們為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因為對方愛自己,是心甘情願付出的,所以他才會欣然接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
  • 什麼樣的星盤配置感情中喜歡一味索取?
    提到感情中的索取,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索取物質;另一類是索取感情。前者可以參考「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喜歡明裡暗裡向另一半暗示給自己買奢侈品等。雖然樊是受家庭所累、身不由己,但是依然擺脫不了「虛榮」、「拜金」、「撈女」等標籤。
  • 付出的一方是真愛、那一方的索取是什麼?是無休止的
    付出的一方是真愛、那一方的索取是什麼?是無休止的,付出的一方是真愛,另一方的索取是什麼呢?錢是情侶相處中一直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很多女人都覺得,如果一個男人愛我,就應該為我花錢,給我買名牌包包,買高檔口紅,帶我去吃高檔會所,花錢,我不花錢,就是不愛我,就算兩個人一起出去玩,也必須是男人花錢,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愛一個人的程度真的是要靠金錢去衡量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了!
  • 生活中,這五種星座的人,感情上喜歡不求回報的付出
    有時從星座上,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感情的態度。有些星座的人在感情上只懂得一味索取,而不願意為對方付出;不過也有一些星座的人在感情上非常認真,不但喜歡為感情付出,而且更多時候還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如果你在感情上遇到這幾種星座中的任意一個,記得好好珍惜,一旦在生活中錯過,很容易讓人惋惜。
  • 為什麼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回報,要明白付出的真正含義
    導語——「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覺得這句話正是我想要表達的「付出本身就是收穫」的含義。在你付出、即贈予他人玫瑰的過程中,你的手上也會留有玫瑰的香味,這不就是最美的收穫麼。感情也是如此!人是自私的,在任何一段感情裡,我們花費著時間、精力、金錢,因為有所付出,所以就會有所期待,期待得到相應的回報。可是你很痛苦,很難心,明明我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 無條件對一個人太好,你就輸了
    別把我的付出,視為理所應當 從前的我,習慣對每個人都很好。誰找我幫忙,我一定盡力相助,誰找我傾訴,再忙也會抽空開導。 不去計較自己付出了什麼,又收回了多少,只求能獲得一份同樣的真心,就很好。
  • 不會無條件付出的四個星座,天秤座講究公平,水瓶座希望勢均力敵
    也許很多人覺得一旦陷入感情,就會變得非常的盲目,並且會無條件地對對方付出。當然生活中並不缺乏這樣子的人,但是也有的人,他們會對生活有規劃,並且對愛情也是有所保留的,即使再愛對方的時候,他們也會給自己留有後路,而不是完全不管不顧的去付出,他們覺得這樣子的愛情遲早會讓自己摔跟頭。
  • 感情不需要試探,真正愛你的男人,一定會這樣對你
    若是你愛的男人,他是真的很愛你,那麼,在生活中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他對你的愛與關心。若是不愛,那麼,你自然是感受不到這些的。感情不需要試探,真正愛你的男人,一定會這樣對你!他會主動地為你付出在一段感情裡,若是你愛的男人,他對你的感情是真的,那麼,他同你在一起之後,一定是捨得且願意為你付出的,很多時候,根本就不用你說,他便會主動地為你付出。
  • 《以家人之名》:有人以家人之名付出,有以家人之名索取
    後來反覆琢磨,發現「以家人之名」還可以有另一層意味,就是說的凌霄母親陳婷以及賀子秋的父親趙華光,不同的是他們以家人的名義索取,為了自己既可以拋棄孩子,又可以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回過頭來認孩子。這兩群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無私愛人,後者自私愛己。
  • 感情中,從不「計較得失」的星座,付出不求回報,只因愛得純粹!
    感情中是一件無法用言語去形容的事情,只能親身體會和感受。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感情就像是一場豪賭,想玩就要做好願賭服輸的準備,賭贏了,兩個人攜手一生,賭輸了,和平的分道揚鑣,這早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她們在感情中總是無條件地付出,甚至從來不需要對方回報她們什麼,她們愛得純粹又認真,只要愛人能夠開心,對她們來說就是天大的事情。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那些在感情中,從不計較得失的星座。
  • 感情中的騙局:「我們又沒上床,不算出軌。」
    //////////這個故事來自於唐晏枋導師的一則微課↓《感情中的騙局》 通過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得知愛情 ≠ 被無條件滿足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個殘酷的道理,那就是,談戀愛不等於無條件的滿足。有人說,真正的愛本質上是給予,而非索取。
  • 微博牆上為愛付出一切的,「十二 」朋友中有幾人!
    誰是最佳戀愛朋友在感情的領域裡,每個朋友都有不同的認知,有的朋友談戀愛只是因為愛情本身,希望能夠在這個世界找到情感依託,而有的朋友雖然正在戀愛中,但是卻盤算著自己的小心思,想要真正付出很難,一味索取遲早會讓對方厭倦,
  • 「索取型」人正在一步步拖垮你……
    1 索取型的人會在物質、感情、精神上一直索取索取型人格,會持續性索取,當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們的需求閾值也會隨之上升,這在心理學上也叫「邊際效應遞減」。索取型人格的人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索取,而且還會在感情、精神上一直索取,不斷的索取。
  • 付出真感情的女人,往往有這五大特徵
    女人往往是最容易付出真感情的,她們往往一旦決定愛一個人便會全身心的投入,不顧一切的為男人做一些她們認為的應該做的事情,以下幾點便是付出真感情的女人往往有的五大特徵。1.當她們得知自己心愛的男神喜歡什麼類型的女生時,女人會竭盡所能去做到與男神中的喜愛形象相符合,從而接近男神得到男神的喜歡,這便是女生的全身心投入,來付出自己的感情。2. 對他撒嬌女人往往會對心愛的人撒嬌,躺在你的懷裡喃喃細語,因為她知道你在乎她,她也心甘情願裝作一個小女生去討你喜歡,令你開心。她的撒嬌會使兩人關係會迅速升溫,雙方墜入愛河。
  • 感情需要平等,而不是單方面的付出或接收
    從很多他人的感情關係、結果的類別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雙方出現不平等,總有一方希望不勞而獲得所有想要的,而另一方也在感情前期打著「喜歡」「愛」的口號而甘願卑微付出,這樣的感情到最後一定沒有圓滿的結果。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感情關係,大家作為平等的人,理應明白:在感情中也需要彼此平等對待,沒有誰應當一味接受而不付出,也沒有誰應當卑微地一味付出而無所獲,好的感情基礎應該是雙方保持平等、保持尊重、保持坦誠。
  • 任何一份需要你花盡心思去討好的感情,都不會撐的太久
    一段愛情裡,更重要的還是平等,真正的愛情不需要卑微,如果只有一方付出,另一方只管索取,這份感情到最後也會變得不對等。所以從一開始,就去找一份可以匹配自己的愛情,而千萬不要這樣卑微地去愛!都說戀愛中的人,智商為負數。這話不無道理。
  • 弱者索取,強者給予
    兩人到了閻羅王面前,閻羅王給兩人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一種是索取的人,一種是付出的人。張三心想,我辛苦了一輩子,這次要過那種索取的生活。而李四隻能選擇了付出的人。結果,閻羅王在判書上寫道,張三來世投胎做乞丐,只需向別人索取就可以了;李四下輩子做富翁,可以向別人施捨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