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熊曉麗
文章配圖:來自pexels
結婚買房,現如今成為男娶女嫁裡的「標配」。
婚房是否能夠促進夫妻在婚姻生活中的安全感,這一點我們暫且不論。實事求是地來講,多數的年輕人並不能夠完全承擔婚前的所有開支,換句話說,真正能夠靠自己在婚前買房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從另一個角度看,婚房看似是夫妻結婚的必要條件,其實,這也是兩家人在婚姻一事上的博弈和妥協。
從生活的剛需,到婚姻利益的爭奪,婚房越來越凸顯了人性貪婪背後的自私,房本上的名字則代表了一個人在即將幾十年婚姻中的分量,注重物質的同時,慢慢忽略了感情對婚姻有著極大的考量和影響力。
事實上你會發現,幸福的婚姻,並不是取決於一套房子,也不會為了房本上的名字,那些為了金錢而爭得頭破血流的夫妻,都未必能夠走到最後,相反對世間萬物看淡看透,才能真正體會到愛的精髓。
作者的觀點十分明確,結婚買房是件好事,生活上的奮進和追求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理想,但是切記不要用一套房子來束縛彼此的感情,也不要用一套房子去衡量整個人生的價值觀和婚姻觀,畢竟婚姻的主體是人,不是房子更不是金錢。
30歲的陳先生深有感觸,本打算年底結婚的他,最近就在買房子一事上遭到了閉門羹。
未婚妻小雅是一名商場的主管,因為沒什麼文化,仗著自己的形象還不錯,工作兩年時間就升到了這個職位,工資不高但是待遇好,小雅平時也比較節約,一心想著攢點錢將後來也可以做城裡人,在城裡安家。
說到陳先生和小雅的結識,也是頗有緣分。陳先生的家裡條件還不錯,父親兄弟三人經營著爺爺那輩留下的一個加工廠,年收益大概維持在200萬左右,陳先生大學畢業後如願地成為廠裡的銷售經理,平時負責客戶和銷售渠道的開發,相比幾個堂兄弟,陳先生最為上進,父親和幾個叔伯全看在眼裡,故而能者多勞,責任也就大了。
陳先生一次買衣服偶然的機會,因為錢包掉在了商場才和未婚妻小雅認識了,也就是她的好心幫錢包找回了失主陳先生,為了感謝,彼此兩人留了聯繫方式,相識後他們很快有了好感,直到相愛,直到談婚論嫁。
講真的,未婚妻小雅為人真心不錯,可是娘家人的人品那真叫一個差勁。自從陳先生和小雅在一起後,小雅的母親隔三差五找她要錢花,娘家人條件肯定比不上陳先生家裡,但是也不至於找準女婿和女兒要錢花吧?先不說陳先生還沒有和小雅結為夫妻,就算是家裡人都不應該這麼做。婚姻不是滿足物質欲望的工具,婚姻不是父母討要的理由,這種理所應當的想法到頭來害的是閨女的幸福。
我們一直說心窮最可怕,人窮不要緊,只要有志氣,只要懂得尊重別人,才會有可能在感情裡同樣得到別人的尊重,把金錢和婚姻混為一團的詬病,只會令眾人所唾棄。
陳先生很愛小雅,兩個人在一起確實是真愛,陳先生也從未因為自己的優越而看不起小雅,相反面對準嶽母的索要,陳先生次次滿足,在一個未經世事的男人眼中,這種滿足看似給他們即將到來的婚姻添色添彩,其實陳先生的行為,一次次把自己和小雅的感情逼到了絕處。據不完全統計,在他們訂婚之前,小雅的母親前前後後一共索要了2萬多塊錢。
今年十一陳先生和小雅訂婚了,雖然沒有領結婚證,但是雙方已經改口叫爸媽了,婚期也定了,彩禮方面陳先生家裡給了20萬加三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婚房,然而就在這件事上,一再退讓的陳先生終於回擊了。
別看陳先生家裡條件好,他和小雅結婚一事所有的開銷都是自己拿的錢,不靠父母,不靠親朋好友,只靠自己的實力給女人一個完美的婚禮,這種男人還是有擔當和責任的。按照陳先生家裡的條件,買婚房大可不必按揭,這樣免去了婚後還貸的壓力,可是陳先生執意要用自己的積蓄買房,拒絕父母幫忙,無奈之下拿出了自己最後剩的33萬塊錢,在市區裡打算付首付置辦一套小兩居,就在這個時候,小雅的母親,也就是陳先生的嶽母站了出來。
「女婿,我知道你要強,你放著家裡那麼好的條件不用,非要兩口子結婚後承擔房貸,我當父母的心裡也不好受,這6萬塊錢是我們家的一點心意。」嶽母說道。
陳先生人好但並不傻,嶽母那麼愛錢的一個人,在這個時候出手幫助?說出來大家相信嗎?說到底,不就是惦記著房子一事嗎?陳先生已經聲明了,房子寫小雅和他兩人的名字,可是嶽母私底下和小雅通過氣,以後弟弟讀大學不願意住校了,姐姐的家就是弟弟的家,隨來隨住,小雅當面把母親給拒絕了,住歸住,家歸家,兩者不能混淆了,母親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希望弟弟能夠沾上房子的光。
小雅不理解母親的想法,甚至對她的要求有點生氣,為了防止陳先生的誤會,小雅把自己母親的原話一字不漏地告訴了他。所以,當陳先生的嶽母好心搶著給首付時,他心裡一切都明白了。為了兩家人不鬧翻,為了給小雅的面子,陳先生也不好意思把事情的原原本本給說出來,於是他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保住房子,又能給嶽母臺階下。
「媽,我的錢夠花,你們在家也沒收入,這個錢你們自己留著花,如果非要幫助我們,我這個做女婿的就打一借條,到時候按照最高利息還你錢。」陳先生巧言回復這嶽母。
很明顯,這筆錢就不能成為嶽母佔便宜的理由了,只能成為陳先生和嶽母之間的債務關係,嶽母是何等的一個精明人,聽到女婿這樣回復,馬上把錢給收了回來,事後的陳先生自嘆說道:「這智商稅我不交!」
就算是親人之間,在錢上面,我們也要堅定自己的想法和立場,不要礙於自己的面子而妥協關於金錢的任何要求,因為物質利益的存在,都會帶著感情的偏見去理解對方,所有感情的崩塌,無非就是利益二字。
結婚買房,要依照自己的經濟實力,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雙方家人在夫妻婚姻裡利益爭奪的博弈,房子更不可能成為一個人內心情感的依靠,那些拿房子來填滿內心安全感的女人,說到底,並不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是愛得不夠深而已。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作者必須要認真強調一點,利用房子來打如意算盤的父母,毀掉了不僅僅是自家的名聲,還有子女的幸福和前途,乃至一家人的信任和情感,現實中因為錢而鬧翻的親人,真的堪為比比皆是。
如果你是文中的陳先生,該如何面對「好心」的嶽母呢?
-END-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