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木偶大師黃海岱傳人 彰化南瑤宮演出《媽祖與龍王》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1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彰化市南瑤宮廟埕廣場將有好戲上演!11月21日本周六晚間7點,將有請臺灣著名木偶大師黃海岱長孫、薪傳獎大師得主黃文郎,前來演出《海神傳說~媽祖與龍王》戲碼,歡迎大小布袋戲迷,扶老攜幼一起來廟埕看熱鬧。

臺灣著名木偶大師黃海岱的第3代傳人黃文郎(左)。(謝瓊雲攝)

據悉,布袋戲是許多人生活中的集體記憶,幾乎是從小看布袋戲長大的,21日邀請到五洲園劇團來到南瑤宮廟埕前演出別具意義,盼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布袋戲演出,也藉此發揚媽祖精神,精彩的演出呼籲民眾千萬別錯過。屆時,將由薪傳獎得主黃文郎率領的五洲園掌中劇團負責,希望傳承布袋戲文化,藉由媽祖與龍王的故事,吸引大小朋友參與,回味美好童年,傳遞媽祖慈悲大愛!

由薪傳獎得主黃文郎(中)搬演的《媽祖與龍王》布袋戲。(謝瓊雲攝)

已故臺灣著名木偶大師黃海岱創立五洲園掌中劇團,目前由第3代傳人黃文郎接掌,此次受邀至南瑤宮演出布袋戲,故事大綱主要敘述媽祖護佑先民勇渡黑水溝來臺開墾;龍王住在龍宮中,掌管海洋一切事物,媽祖是海上女神,龍王心生不滿,指揮蝦兵蟹將,放出海妖興風作浪,過程曲折離奇,情節扣人心弦。

黃海岱年代使用的布袋戲偶,以今日的眼光看來有點詭異。(周麗蘭攝)

這次五洲園劇團為創新南瑤宮笨港進香文化,特地將媽祖故事以布袋戲的角度加以詮釋,將媽祖慈悲形象融合於木偶,希望以生動有趣的演出,吸引年輕人的目光。(高楊)

相關焦點

  • 新蔡:扁擔戲傳人孫志亮為遊客表演五指木偶戲
    新蔡:扁擔戲傳人孫志亮為遊客表演五指木偶戲 2020-10-09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木偶變身機器人!「80後」木偶戲傳人用科技詮釋傳承
    【解說】李秀平是濟南木偶戲傳承人,「80後」的她將現代科技融入到傳統木偶戲當中,正逐漸讓這門老手藝活起來。7月10日,記者在李秀平的工作室內看到,長嘴大耳朵的豬八戒、聰明睿智的司馬光等形態各異的木偶整齊地排列在展示臺上。李秀平正在木偶製作間內全神貫注地為新研製的木偶機器人製作偶頭。李秀平告訴記者,自已與木偶戲的不解之緣起於兒時。
  • 《山海經》四海之神,古典中的四海龍王,神話傳說的媽祖,誰更強
    到了漢末以後出現的四海龍王,唐宋以後的瑪祖等等。由於中國疆域遼闊,除了上述這些,只要有江河湖海的地方,百姓都會創造出「水之神」「河之神」「海之神」等神話傳說!所以說,在中國除了典籍中記載的「海王神」之外,在民間也捧出了很多地方性的「海王神」。
  • 臺灣防疫解封,臺中大甲媽祖周四繞境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臺灣防疫7日解封,大甲鎮瀾宮8日宣布11日晚間起駕,展開9天8夜的媽祖繞境。考慮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臺中大甲鎮瀾宮2月底宣布原定3月舉行的媽祖繞境行程延期舉辦。臺灣「中央社」稱,8日上午11時,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召開記者會宣布,大甲媽祖將在11日晚間11時起駕,20日迴鑾安座。此次繞境全程長達340公裡,橫跨臺中、彰化、雲林和嘉義;將採取實名制,將人數控制在800人左右,人員都會登記造冊,同時排除廟會大型活動,千人起駕宴取消,祝壽大典改為香客自由參拜,信徒儘量通過網絡跟隨媽祖繞境。
  • 上杭縣泮境鄉彩霞村,有個高腔傀儡戲傳人
    據考證,高腔傀儡戲(也稱客家木偶戲)於明朝洪武年間(1368年前後)自江浙傳入上杭。1954年6月,上杭縣以「福勝堂」班為基礎,組建「上杭縣福勝線劇團」。1955年正月,閩西傀儡戲代表隊被選拔晉京參加十三省木偶、皮影戲會演。《大名府》一劇被選送懷仁堂為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作專場演出。1986年10月,上杭縣傀儡劇團被「中國傀儡、皮影藝術學會」吸收為團體會員。
  • 江家木偶頭大放異彩
    華夏匠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江碧峰男,漢族,1951年2月出生,福建泉州人,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第三代傳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泉州江加走木偶頭雕刻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 臺灣掌中木偶為泉州市民帶來精彩演出
    操偶師傅們先後操控著各類代表被汙染侵蝕後的木偶形象,配合解說、配樂,聲情並茂。操偶師傅們先後操控著各類代表被汙染侵蝕後的木偶形象,配合解說、配樂,聲情並茂。「臺灣的布袋戲又稱為布袋木偶戲、掌中戲、手袋傀儡戲等,與泉州傳統的木偶戲淵源很深。」是團長王泰郎介紹,這次演出的節目是結合了當下環保熱點的布袋戲,探討關於環境保護的問題。
  • 唐山印記|曹妃甸區蠶沙口:承載北方媽祖文化的小漁村
    照片中的小男孩面帶笑容,或許是當日的收入不錯,或許是想到了出海的父母馬上要平安而歸且船滿艙滿……蠶沙口人世代以打漁為生,雖然風高浪險,但他們卻因媽祖在心而無所畏懼。在這裡,媽祖是一種文化,是一種依賴,更是一種精神信仰。
  • 川北大木偶 三百年來舞長綢
    60年代的黑白劇照李泗元,川北大木偶的國家級非遺傳人,曾祖開始就喜歡玩大木偶,爺爺李約之是一家川戲班子的琴師,家裡有四兄弟,卻只有一畝薄田無以為生,李約之就讓幾個兒子到一個大木偶戲班子打工。後來,戲班子連同所有的大木偶一起賣給了李約之。1914年,李約之帶領兒子李章福、李章祥創建「福祥班」,江湖上稱「李家班」。
  • 與「水」有關的神仙,除了龍王,你還知道幾個
    首先,是「龍王」。說到與「水」有關的神仙,那麼名氣最大的,顯然就是「龍王」了。「龍王」,民間尊其為「龍王爺」,他是專職行雲布雨的神仙,比如,看過《西遊記》我們都知道,如果玉帝準備為某個地方賜下甘霖,那麼這個差事就一定會照落在「龍王」的身上。
  • 大型卡通兒童劇《木偶奇遇記》匯報演出在築上演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程曦)6月1日,由貴陽演藝集團木偶劇團精心打造的大型卡通兒童劇《木偶奇遇記》匯報演出在貴陽星光劇場舉行,在「六一」兒童節之際,為小朋友們獻上一份節日禮物。大型卡通兒童劇《木偶奇遇記》匯報演出在築上演「一位仁慈的皮匠皮帕諾,在一天睡覺的時候夢見一位美麗的天使,天使賦予他最心愛的木偶匹諾曹生命,於是,小木偶便開始了他的冒險之旅……」《木偶奇遇記》通過木偶男孩皮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歷,講述了皮諾曹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蛻變,向觀眾展示了他誠實善良
  • 網事如歌·青島城事:萊西木偶傳人拍木偶電影
    作為萊西木偶的第五代傳承人,現萊西木偶館館長、大漢偶歌木偶藝術團團長姜玉濤告訴大眾網記者,受一次文藝精品創作專題研修班的培訓及電視劇《白鹿原》影響,他準備以萊西木偶第四代傳承人倪奉先老人的事跡作為故事主線,以萊西木偶為側重點,拍一部講述膠東半島地區的藝人生活的電影,為的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   「我是2012年正式註冊了萊西大漢偶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這是山東唯一一家專業的木偶館。」
  • 臺中大甲鎮瀾宮與福建湄洲媽祖祖廟連線祈福祝防控疫情成功
    來自海峽兩岸及海內外的媽祖信眾通過新媒體直播平臺共同參與了這一線上祈福活動。「天佑中華、祈福武漢」由福建湄洲媽祖祖廟和臺中大甲鎮瀾宮、臺灣媽祖聯誼會共同發起舉辦的。通過網絡連線,湄洲媽祖祖廟與大甲鎮瀾宮同時啟動祈福儀式。
  • 一輩子情系木偶戲 指尖演繹牽線人生
    泰順木偶戲亦稱「懸絲傀儡戲」,始於宋,繁榮於明清時期,當時有木偶劇團108個。□瀟瑜/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開啟「牽線人生」泰順人毋容置疑是泰順木偶劇最忠實的粉絲。一到傍晚時分,泰順木偶戲團的演員就會在很多村裡的小廣場,跟隨著樂隊「鏜鏜鏜」的敲打聲,嫻熟地提著線,一放一收,嘴裡還念念有詞。無論是大戲迷,還是小戲迷,只要泰順木偶戲一開場,臺下戲迷就會瘋狂尖叫,一臉痴迷。
  • 助力「海絲」建設 傳播媽祖文化 莆仙戲《海神媽祖》昨晚首次唱響...
    12月12日晚,已在國內外演出60多場的莆仙戲新編傳奇劇《海神媽祖》首次唱響國家「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廣西南寧。在廣西參加東協戲劇周的雲南、浙江、河南、廣東等地藝術家,福建省派駐廣西口岸工作組的部分代表,廣西福建總商會、南寧莆田商會等鄉親和南寧高校學生戲迷近千人慕名前來觀看演出。該劇由國家一級演員、福建省莆仙戲劇院副院長黃豔豔領銜主演,飾演海神媽祖林默;國家一級演員、福建省莆仙戲劇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吳清華,「文華獎」得主鄭仁森等參演。
  • 海上女神的殿堂——汕尾媽祖廟
    媽祖,又稱天后、天妃、娘媽等,是東南沿海地區歷代漁民、船工、商客、海員共同信奉的神祗,據史料記載,媽祖的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她的一生熱愛勞動、熱愛人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深受百姓愛戴,媽祖的信眾遍布世界各地
  • 魏榮康:用木偶傳承古今文明
    我這裡現在有60多個木偶,都是定製的,每個木偶在戲中代表著不同的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武將、文官、奸臣、皇帝等。」魏榮康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著。魏榮康出生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古竹鄉黃竹煙村的一個提線木偶戲世家,從小對提線木偶戲有著濃厚的興趣。1976年,18歲的魏榮康開始跟父親學習提線木偶戲表演,並成為家族裡第五代傳人。
  • 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圓滿舉行
    12月17日,福建省湄洲島祖廟媽祖文化慶典儀仗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臨高漁歌《哩哩美》、《木偶戲》、臨高戲等精彩表演,拉開了2020海南(臨高)歡樂旅遊節暨媽祖文化交流會序幕,來自北京、海南、福建、廣東、山東、廣西、臺灣、香港、澳門和越南、蘇利南、智利、阿根廷等地的媽祖宮廟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媽祖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各地遊客歡聚在海南省西部沿海城市臨高縣。
  • 媽祖賜福 共享福祉
    莆田網訊 11月6日至9日,為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慶祝廣東深圳龍崗天后古廟媽祖駐蹕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10周年,深化閩粵兩地媽祖文化交流,深圳龍崗天后古廟理事會組團470人舉行第三次媽祖回娘家謁祖進香並與福建媽祖文化機構代表開展相關系列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