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國駐英大使館表示將組織英國小留學生包機回國。
中國駐英大使館官網更新了一則《責任承諾書》,表示面對就讀於英國的中小學校的未成年子女。現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校停課,可自願搭乘臨時商業航班回國。對於1.5萬左右未成年留英學生,家長自願承擔未成年子女回國過程中的任何風險,包括從住地到機場安全和機上感染風險。家長需承擔機票、隔離費用等。
延伸閱讀:
全球疫情多點暴發,海外中國留學生想回國怎麼辦?外交部重磅回應
3月31日,在外交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當前,全球疫情多點暴發、持續擴散,一些海外中國留學生希望返回中國。請問你是否了解中國政府目前對海外留學生回國問題有何考慮?」
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關心海外中國留學人員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和關心海外中國留學人員,為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採取行動。他們都是祖國的孩子,是建設中國未來的重要力量。在此次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廣大海外中國同胞特別是留學生心繫祖國,主動捐款捐物,關心和支持國內的抗疫鬥爭,體現了寶貴的愛國情懷。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暴發後,國家曾專門安排臨時航班先後從伊朗、義大利轉運確有困難的人員有序回國。疫情在世界範圍多點暴發蔓延後,黨和政府時刻關注並關心著海外中國留學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外交部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指示280多個駐外使領館全面動員起來,同當地中國留學人員建立並保持密切聯繫,及時了解他們的訴求和困難,幫助他們解決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
中國使領館敦促駐在國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維護好中國留學人員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我們還多渠道轉發《海外留學人員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以及駐在國疫情防控規定等信息,多方式加強與他們的交流溝通,包括請國內派醫療專家組、工作組等進行當面或視頻交流,提供科學、專業的疫情防控指導。使領館還調動各方資源向留學人員發放包含必要防疫物資、防疫指南的「健康包」,通過各種方式解答留學人員普遍關心的問題,全力幫助海外學子排憂解難。
視情及時開通臨時加班和包機
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每一位中國公民都在以不同方式參與這場戰鬥,為最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自己的貢獻。當前,國內疫情仍有反彈風險,境外疫情的蔓延又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新的挑戰。中國民航部門根據疫情形勢雖調減了國際客運航班量,但目前搭乘航班回國的大多數是中國留學人員。疾控專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勸告,提出在當前形勢下應最大限度減少跨境流動。我們注意到,目前還有一些留學人員在當地面臨各種困難,需要返回國內。此前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已表示,對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的城市,將視情況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及時開通臨時加班和包機。
鑑於國內防控疫情的需要,回國人員應該遵守各項防疫規定,包括出入境時的嚴格檢測和入境後的隔離觀察。這既是為了回國人員健康,也是對廣大公眾安全負責。
滯留埃塞的中國留學生已安全回國
此外,還有記者問:「據報導,有200多名中國留學生滯留在衣索比亞。請問目前他們情況如何?」
發言人指出,3月30日,由於航班調整原因,一些中國留學生在中轉回國途中滯留衣索比亞。獲悉這一情況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要求中國駐埃塞使館全體人員立即行動起來,奔赴機場,為所有滯留人員提供幫助和領事保護。使館還多次聯繫埃塞航空公司高層做工作,協調其為滯留乘客提供食宿等必要保障,作出妥善安置。經過國內有關部門和民航部門緊急協調,目前滯留在埃塞的中國留學生已經全部搭乘增開的航班安全回到國內。
中國留學生朋友圈被這件事刷屏!有一種自豪叫「感謝祖國」
「留學千萬條,平安第一條。」「疲盡春歸會有時,靜待花開赤子心。」
近日,滯留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們相繼收到我駐外使領館發放的「健康包」,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雪中送炭」,暖心寄語飽含著來自祖國的親切關懷。
抖音上,有留學生製作短視頻,與萬千網友分享這件「溫暖的事情」。更有留學生在微信朋友圈中感慨:「我可能永遠都忘不了,學校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到目前為止,我只看到中國在每個宿舍門口安排發放防疫物資。感謝祖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不少國家出現防護物資短缺。口罩脫銷、洗手液限購、預防藥品買不到……這些現實問題擺在面前,讓廣大留學生無所適從,也讓身在國內的家長憂心忡忡。「兒行千裡母擔憂」,關鍵時刻、危急關頭,祖國母親再次展現強大「暖實力」。
在疫情較為嚴重的義大利,儘管市場上已經很難再買到防護品,但我駐意大使館不僅幫中國留學生籌集到了口罩,還準備了4500盒連花清瘟膠囊;在疫情同樣嚴重的英國,20萬個愛心「健康包」已經準備就緒,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與同學們連線時表示,「每個留學生都有!」……這些日常防護品,像是一份份來自母親的叮嚀、溫暖與呵護,告訴每一位海外學子:你們不是獨自在戰鬥,祖國是你們永遠的後盾。
山川異域,骨肉相連。有人說,抗疫這一仗,中國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而海外華人打全場。這道出了「戰疫」的艱辛與漫長,卻也折射出中華兒女的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
猶記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包括廣大留學生在內的海外同胞心繫祖國、捐款捐物、鼎力支持。在美國,幾個剛畢業的年輕華人,在被告知物資清關時必須要留名時,在捐贈人姓名處留下「中華兒女」四個字;在日本,留學生學者團體第一時間發起「在日學子助力武漢」募捐,一批批抗疫物資源源不斷抵達武漢。可以說,在祖國的「至暗時刻」,海外同胞以赤子之情積蓄磅礴力量,14億人並肩戰鬥、共克時艱。
而今境外疫情急轉直下,海外同胞陷於危急,來自祖國的牽掛必然不會缺席。這份「團結的力量」,早已深深熔鑄在一個民族的基因血脈之中,成為認識中國、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視角。
從患難與共的自發行動,到跨越山海的同胞深情,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彰顯其間。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每個人都休戚與共,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越是危急時刻,我們越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也越需要一個強大的祖國為支撐。
這些年來,不論是遠洋護航還是海外撤僑,不論是緊急救援還是領事保護,行走世界的中國人,越來越感受到祖國堅強守護的臂膀。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來自於國家的人民情懷,根植於以人為本的國家理念。用國家力量化解國人所面臨的的困境,讓每一個人的安全和權益都能得到保障,這樣的祖國讓人心安。
祖國永遠是海外同胞最溫暖的靠山。堅強,希望,勝利,同心,那些勇毅前行的腳步、守望相助的感動,必將交織成中華大地最動人的樂章。
來源:綜合燃新聞 央視新聞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