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觀眾朋友對於這樣一部於2019年國慶檔上映的電影還有沒有印象,他的製作方是好萊塢的動畫夢工場,配音陣容也是非常豪華,由汪可盈等人英文配音,張子楓、陳飛宇、萬茜、蔡明等人中文配音。最關鍵的是它是一部為中國電影觀眾量身定做的動畫片,無論是故事背景、人物設定、情節主線,全都力圖打造一個原汁原味、發生在中國的夢幻歷險。
然而這樣一部夢工廠花了大力氣為中國觀眾貼心訂做的《雪人奇緣》在中國的表現略顯不佳。特別是與《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哪吒》等一眾國創比起來,更是相差甚遠。
可以看出,本片無論是強調烘託中國式家庭關係,製作大量精良的中國風景,特有的中式幽默,甚至影片中小藝每天經過的街道、建築、餐廳、景點,甚至音樂,都很中國風,可這樣一部電影為什麼一點都不中國?
包子:本片關於包子的場面實在太多,主角吃,配角吃,以至於包子這一形象甚至成為推動劇情的重要一環。然而真實情況是中國人並不是這樣吃飯的:哪怕是再喜歡吃包子的家庭,也不可能天天吃頓頓吃,也會變著花樣,用平凡的食材做出不平凡的味道。自由:中國的絕大多數孩子,不會像這樣僅僅一個電話就消失一個暑假,中國的家長也不可能放心讓一個表哥帶著未成年的孩子跑去北京。浪漫:中國式的浪漫,可能存在保留逝者遺物的部分,但是不可能一時衝動就穿著一身夏天衣服直奔喜馬拉雅雪山。工作:中國是明令禁止僱傭童工的,所以看到女主放狗兼職賺外快,這本身就讓人出戲。以上種種,就不再一一列舉,《雪人奇緣》想要進軍華語電影市場的意圖很明顯,策劃到創作團隊大量啟用華語電影人就能看出一斑。然而只是這樣固執己見的用美式內涵強套中國外殼,是遠遠不夠的,也難怪成績平平,反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