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鄭州一名男子在佩戴AirPods撥打電話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右邊耳機突然爆炸,這位男子也被炸暈。蘋果工作人員表示將採集設備進一步的調查,判斷耳機爆炸原因。
然而,從事件的種種細節來看,發現了不少可疑的現象,讓事故變得撲朔迷離。
我們用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電池原理
如今,用得最廣的電池非鋰電池莫屬了。
(優點:①體積小→輕便;②容量大→高能量;③密度高→高密度)
電池充電原理:正極鋰原子喪失電子成為鋰電子,產生電勢差。電解介質中的鋰電子會在電勢差的作用下,往負極遷移聚集。
電池放電原理:與充電原理相反。
耳機電池爆炸可能的原因
短路短路分為:外部短路和內部短路
外部短路:電池的正負極相接導致的短路。(正常情況正負極之間有隔膜)。由於外部短路,放電電流很大,會使電芯內部的隔膜損壞,造成內部短路。
內部短路:電流放電,會產生大量熱量,讓電池裡的電解液汽化,這就是電池爆炸前冒大量白煙的原因。然後因為內部氣體增多,內部壓力過大,導致電芯爆炸。
短路特點:反應迅速,幾乎是瞬間爆炸。有燒焦,發黑,發黃的痕跡。
電池鼓包電池鼓包爆炸的原理:電池鼓包是由於電池質量不達標或過充過放,造成電池裡面的電解質被汽化,形成了鼓包,如果這時正好電池的外殼被刺穿了,裡面的氣體會在壓力的作用下,沿著這個撕裂的口子急劇地噴發出來,從而形成爆炸。
電池鼓包特點:是一個慢性的過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形成一個破壞力強鼓包。
鄭州小夥耳機爆炸事件推理分析
不多說,先上圖,看看受損的耳機圖,如下。
顯然,耳機爆炸不是由短路引起的,因為他並沒有短路的特徵,沒有燒焦,發黑,發黃的痕跡。同時,他的耳機柱狀體部分竟然是完好的,短路爆炸的破壞力絕不會這麼低。
那會不會是由鼓包引起的爆炸呢?也不太可能!這家企業原裝的電池,有一個鋼殼結構,是很硬的,並且有殼料的保護,很難被刺穿。其次,電池頂部有很多密密實實的零件去抵住的,就算氣體噴射而出,也大概率是從底部噴射而出而不是頭部。
總結
根據分析,這次事件爆炸的可能性很小!會不會是一次「訛人」行為?這點不敢保證,只能等到蘋果官方對耳機檢測後才能揭曉最終真正的答案,大家稍安勿躁,靜候後續消息。
#蘋果AirPods爆炸#
嗨!親愛的陌生人,我是淺月科普,如果你喜歡我的話可以點讚和關注我,為你揭秘複雜又美麗的人心與各種有趣的科學知識。我會持續推出精品的,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閱讀!如果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和高見,歡迎在評論區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