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記得小時候,長輩教育我們,常會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道:「不學個手藝,將來你靠啥吃飯呢?」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擁有一技之長。
手藝二字,簡單地從字面理解,就是手工技藝。隨著科技進步,手藝門類不斷創新,早已超過360行,同時不少傳統老手藝逐步衰落。如果你有一手好手藝或者認識優秀的手藝人,請聯繫我們,電話8110110。本報將開闢專版,將展現他們精湛的手藝和手藝傳承中動人的故事。
許榮花費15天時間,才雕出這個花紋細膩優美的包。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趙清 圖/記者 張婧 報導:在張灣區黃龍文化創意產業園裡,有一個皮雕工作室,它的主人是年近半百的女匠人許榮。憑著一手精湛的皮雕技藝,許榮先後榮獲「十堰市首屆民間工藝大師」評選優勝獎、湖北省第一屆民間工藝技能大賽優秀獎。
這個錢包上的皮雕花紋,設計精美,質感很強,許榮用了五六十個小時精心製作。
皮雕需要極大耐心,做一件作品需百餘種工具
許榮生於上世紀70年代初。她3歲時,和父母一起從隨州來到十堰。她從小喜歡手工製作,兒時學過3年美術,為以後的藝術創作打下基礎。參加工作後,她把業餘時間用於繡花、剪紙、金屬畫,小有成就。她創作的剪紙、金屬畫作品在東風公司比賽中多次獲獎。
許榮喜歡上皮雕,源於2012年在上海舉行的一次手工技藝交流會。會上,中國著名皮雕大師「草鞋」一番行雲流水般的操作後,普通的皮革上立刻出現一幅生動鮮活的立體畫。許榮被深深吸引了,仿佛找到自己藝術創作的「又一春」。
彼時,這門起源於歐洲的手藝,在國內還是個冷門。許榮覺得,這門藝術會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正好自己也有皮雕工具,不妨一試。
做皮雕需要極大的耐心,從選料到裁皮、打溼、印花、雕刻、敲打、染色,共有7道大工序。完成一件作品,工具少則用到幾十種,多的達百餘種。皮雕不僅對皮子質量要求高,而且對匠人手藝的要求也很高。其中的印花、雕刻和染色3道工序,每步都要花上幾個小時,有時甚至需要幾十個小時。
皮雕耗心耗時,許榮樂此不疲,反覆練習。她曾兩次到上海向皮雕大師學習製作皮雕馬鞍等繁雜的工藝作品,提升水平。
這五六十把雕刀都是許榮的寶貝,其中最貴的一把,花費1000多元錢從德國定製而來。
在她的刻刀下,每一片花瓣都有了生命
做皮雕是一件玩創意的事,要敢於打破常規認知,不斷尋求突破。許榮下定決心,讓自己的皮雕創作本土化。
在皮革上繪製中國傳統畫,是許榮的目標。在她的雕刀下,牡丹的每一片花瓣厚薄都不同,雀鳥的每一根毛羽都有了鋒度,飛馬每一個身姿都有了硬朗的骨骼感……中國傳統畫在皮革上變成富有立體感的浮雕。
2017年,武當山特區推出「小木屋」工程,號召具有十堰地域特色的民間藝人在這裡設立工作室。退休在家的許榮成為武當山景區的一位「攤主」,這是她的皮雕手藝第一次和市場發生碰撞。
一位武當山人向許榮建議,目前帶有武當山元素的包基本上都是布包,還沒有皮質的。許榮覺得,這是讓「洋手藝」本土化的一個機會。她尋找太極兩儀圖的圖紙,經過一周的練習,終於將帶有武當元素的皮包完美展示在遊客面前。
十堰是車城,許榮希望製作出帶有車城元素的皮雕製品。為此,她專門到十堰市圖書館尋找有關車元素的圖紙。遇到能夠通過皮雕展現的圖形,她都一一描繪下來,拿回家仔細琢磨。經過數年積累,現在她的圖紙多達幾千張,為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
「一件作品完工後,能夠得到客戶的肯定,我特別滿足和高興,有一種成就感。」許榮表示,這是她最大的收穫。
山水、人物、魚蟲……一塊塊皮面呈現出的各色事物惟妙惟肖,靈氣十足,立體感很強,堪稱精美藝術品。
希望開發更多具有十堰元素的產品
2020年,張灣區黃龍鎮斤坪村設立黃龍文創產業園。許榮本著發揚皮雕技藝的想法,入駐產業園成立皮雕工作室。她希望通過自己發展出一批皮雕手藝愛好者。
7月,許榮將自己的皮雕設備和材料搬到工作室,並招收了一名學徒,教授皮雕基本技藝。工作室也開發了筆記本封皮等可以量產的商品。
「我覺得,任何一門手藝,都應該是集實用性和藝術性於一體,這樣的商品有市場。如果做精品的話,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磨練。我希望有更多的徒弟,由他們完成量產中的諸多環節,而我可以集中時間開發皮雕產品,多做一些具有十堰元素的產品。」許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