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女追男,都是女追難。
最近,新版《流星花園》上線了,儘管新版道明寺資產大幅縮水,但依然保留了影視劇裡最經典的情節:一個富家公子苦追平凡灰姑娘的故事。
除了道明寺,陪伴我們一起長大的,還有各路揮金如土霸道總裁、光鮮亮麗超級巨星、高貴冷豔冰山王子,他們無一例外地愛上了平凡女主角,苦苦求愛60集。相反,為了愛情倒追窮小子的富家千金卻異常少見。
即使去掉影視劇的誇張成分,在現實生活中,女孩倒追男孩也是非常少見的。
為什麼男追女這麼多見,女追男這麼少見?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追求女性這件事上,男性確實非常主動。在2016年一次全國範圍內的調查中,高達93.1%的男性認同有好感就要主動表白,而且其中72.3%的人確實會對女生表白。
相比男性追求女性的熱情,女性則顯得羞澀。儘管近80%的女性選擇了「愛一個人就應該勇敢說出來」,但是只有其中14.7%的女性真的付諸行動,對男生表白。
無論是經典美劇《老友記》,還是青春偶像劇《緋聞女孩》,你幾乎看不到紐約年輕男女會糾纏誰來追誰的問題,互相看對了眼,下一步就是約會和上床。
相比之下,中國女性好像太過矜持。出現這種差別,是不是因為中國的輿論環境太保守,女性不敢主動出擊呢?
美劇和現實還是有所不同。一項針對美國大學生的調查顯示,男生們在一年內主動約會女生的次數有多有少,但絕大部分的女生,對主動約會男生這件事態度都出奇的一致——不約。
如果只是中國女性不主動,還可以歸咎於保守的輿論環境。可美國大學內風氣要比國內開放很多。美國女生不願意主動約會,這可能說明男性主動、女性被動是一種相對固定的傾向,文化差別對這種傾向的影響不大。
兩性之間的這種差異,其實是進化中塑造出來的。進化生物學中,有一種叫做親代投資理論的基本理論。根據這種理論,兩性之中哪一方對下一代的投資更多,就會在選擇配偶上更加挑剔。反之,投資較少的那一方,則會為了爭奪配偶進行激烈競爭。
對人類來說,男性毫無疑問是投資較少的一方。如果男性不負養孩子的責任,那他其實只貢獻了精子。而每一個嬰兒的出生都需要女性十月懷胎,這不僅要花費精力,還置她們於危險之中。
女性為下一代付出如此之多,自然希望能找到最優秀的配偶。只有更高更富更帥的男性,才能戰勝其他追求者,獲得女性的青睞。
另外,男性之間的不平等也加劇了競爭。對男性來說,生孩子越多越好。而女性由於懷孕時間的限制,最多生育數量也不過幾十個。對於不缺乏資源的男性來說,儘量多佔有女性多生孩子,是他們的傳播基因最佳策略。
一項考察了186種社會形態的調查就表明,社會地位較高的男性總是有更多的配偶。古代的大戶人家,有個三妻四妾都是正常操作。雖然現在大部分地區的法律只承認一夫一妻,但是像澳門賭王何鴻燊這樣的富豪,還是同時擁有幾位伴侶。
這些男性打破了平衡。男女比例相近的情況下,既然他們每個人都佔有了為數眾多女性,也就意味著有些男性會徹底失去機會,這使得男性之間的競爭更加殘酷。一個男生如果看到女孩就臉紅結巴,那他很可能在競爭中出局,回家對著模型和新垣結衣喊老婆。
當然,追求女生的時候,男生腦子裡裝的肯定不是傳播基因的使命感。不過進化的過程已經塑造了他們的心理偏好。他們第一次盯住路過美女的背影時,就已經站在了性競爭的起跑線上。
說完男性的情況,再討論一下女性的態度。由於女性在生育上付出的更多,所以要對追求者進行認真的考驗。女性審查她們的追求者,可能比面試時考官審查求職者更加嚴格。男性追求女性的過程,就相當於一次實習,女性會全面考察他們的表現,決定他們是否能留下。
擔負著更多養育下一代壓力的女性,要比男性更看重伴侶掌握的資源。一項橫跨37種文化的調查顯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女性,對配偶經濟能力的要求,大概都是男性的兩倍左右。並且她們也更看重男性的社會地位。
不過,要詳細了解一個人到底掌握著多少資源,其實並不容易。即使是公認的豪門,可能也只是表面上光鮮。嫁入假豪門的女星們,感受一定很深刻。
除了擺在明面上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一個人是否上進也關乎他的前途。同樣有調查表示,女性比男性更看重自己伴侶的上進心。但是了解別人的上進心,要比了解他的經濟條件難度更大。
而男性追求女性的過程,給了她們一個觀察的窗口。通過這個過程,女性可以觀察追求者的水平到底怎麼樣,選擇合適自己的追求者。
不過即使找到了一位有資源有能力的伴侶,也不意味著女性就能高枕無憂。研究顯示,掌握越多資源的男性,越是不顧家。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才是這些男人心裡的算盤。他們會給小三小四買房子,但是不會為家裡的黃臉婆多花一分錢。
因此,對女性來說,男性的承諾對建立一份長期關係至關重要。就算一個男人沒錢沒房沒長相,如果能有一張何書桓那樣會甜言蜜語,賭咒發誓的嘴,得到女性垂青也不是不可能。
女性對愛情的重視,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對承諾的重視。戀愛的情侶之間,女生總是會揪著男友問他愛不愛自己。而男生總是想不通,為什么女生對這個問題有那麼深的執念。其實問這個問題,也是要求男朋友變相地作出承諾。
但是男性的承諾,也可能是一種欺騙。俗話說,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別相信男人那張嘴。兩性之間長久的互動,已經讓他們熟悉了對方的需求,相互欺騙的策略也相應誕生。既然男人知道女生看重承諾,就會利用這點來欺騙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
根據調查,有71%的男性都承認,他們誇大了對女性的用情程度,只是為了哄對方和自己發生性關係。97%的女性也表示見過男人耍這樣的騙炮把戲。不過,面對這種的欺騙行為,女性也有自己的對策,那就是提高追求的門檻。
對於容易三心二意的男性來說,追求女性無疑是一種考驗。困難的追求過程,可以最大限度的過濾不負責任的渣男。能堅持到最後的追求者,都用行動表示了自己的決心和責任心。在這些追求者中選擇伴侶,才更容易選出會為家庭付出的好丈夫。
臺灣偶像劇《惡作劇之吻》是女追男的集大成者。該故事的主線就是袁湘琴苦苦倒追江直樹,兩季共40集,每一集觀眾都能深刻感受到女主角倒追的糾結和委屈。即便是後來兩人結了婚,女主角依然沒有安全感,整天對男主角身邊的花花草草提心弔膽。
最終修成正果的《惡作劇之吻》,誤導了很多青春懵懂的90後,讓她們誤以為只要女生足夠努力,就一定能追到心儀的對象。
現實正好相反,女生主動追求男生基本沒有用。
如果一個女生只想和某個男生那個,那她根本用不著費力追求。因為男性非常容易把女性的行為理解成性暗示。在這個男生看來,只要一個微笑,甚至一次目光的接觸,可能就代表著這個女生對他有意思。
有一項心理學實驗可以說明這一點。在這項研究中,被試者要看一份女學生和男教師的對話錄像帶,錄像中雙方都很友善,但是沒有表現得誘惑。女性被試者看完影片之後,認為雙方表現出的是友好,而非誘惑或性感。而男性被試者給誘惑和性感這兩項的評分,幾乎是女性的兩倍。
如果這個女生想要和男生建立長期的關係,那主動追求男生沒什麼用處,甚至會適得其反。
男性最想知道的,是女性是否忠誠。他們在長期的兩性關係中最害怕的,就是被綠。從進化的角度看,如果孩子不是自己的,意味著他們為照顧下一代所花的精力,都成了傳播隔壁老王基因的努力。
現在有了DNA鑑定技術,男性很難再受到女性的騙,白白當別人家孩子的保姆。但是進化留下來的心理機制仍然在發揮作用。在一段婚姻或者愛情長跑中,男人們最害怕的,仍然是成為王寶強的難兄難弟。
糟糕的是,女性熱情的主動追求,在男性眼裡反而是不忠的訊號。因為男性無法確定她是不是對別人也會如此熱情。一項外國研究就指出,在大學男生看來,不用費力氣就能到手的女生,很可能非常放蕩,甚至有著某些莆田系醫院更願意收治的疾病(儘管這種看法和事實無關)。
這樣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接盤俠的傳說。因為進化留下的心理機制會警告男性,女性如果主動,可能是她們不忠的表現。如果一個男生眼中的女神突然向他表白,他的第一反應可能不是慶幸,而是懷疑自己要喜當爹了。
真正能夠吸引男性的,其實是和主動追求完全相反的策略。保持高冷,才是女性吸引心儀男性的最好方法。研究者認為,如果女性表現得難以追求,在男性眼中才是忠誠的信號,因為這意味著將來其他的男性更難挖牆腳。
這就是為什麼有過戀愛經驗的女生,她們會撒嬌賣萌,也會若即若離、欲擒故縱,但絕不會主動出擊,手捧鮮花,等在高富帥的回家路上準備向他表白,只會憋足了力氣等男性主動上鉤。
當然,對大多數母胎單身的男生來說,如果有女性來追求你,你最好認真對待,提醒自己不要試圖貶低對方。不過在那之前,你最好先掐一下自己,畢竟這麼好的事情更可能出現在夢裡。
參考文獻:
[1]Thornhill, R., & Gangestad, S. W. (2009). The evolutionary biology of human female sexuality.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8(6), 1067-1069.
[2]Buss, D. M. (2017). Sexual conflict in human mat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4), 307-313.
[3]Buss, D. M., & Schmitt, D. P. (1993). Sexual strategies theory: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human mat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2), 204-32.
[4]Buss, D. M. (1996). The evolution of desir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Politics & the Life Sciences, 15(1), 240-134.
[5]Buss, D. M.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mate preferences: evolutionary hypotheses tested in 37 cultures.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12(1), 1-14.
[6]Møller, A. P., & Jennions, M. D. (2001). How important are direct fitness benefits of sexual selection?. Naturwissenschaften, 88(10), 401-415.
[7]Møller, A. P., & Thornhill, R. (1998). Bilateral symmetry and sexual selection: a meta-analysis. American Naturalist, 151(2), 174-192.
[8]Chang,L., Lu, H. J., & Zhu, X. Q. (2017). Good genes, good providers, andgood fathers and mothers: the withholding of parental investment bymarried couples. , 11(2).
[9]Mills, M., Janiszewska, A, & Zabala, L., (2011). Sex differences in making risky first time telationship initiative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eeting, April.
[10]王燕, 侯博文, 李歆瑤, 李曉煦, & 焦璐. (2017). 不同性別比和資源獲取能力對未婚男性擇偶標準的影響. 心理學報(9), 1195-1205.
[11]戴維·巴斯. (2015). 進化心理學. 商務印書館.
內容已獲獨家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點擊查看「浪潮工作室」更多文章
▼
兒童智力開發,都是智商稅
我們城市的下水道,爛透了
全中國哪個大學美女最多
有趣的世界是多樣的。他們只是提供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另一種看世界的態度。
戳下方公眾號入口並關注「浪潮工作室」,即刻獲取新鮮優質的知識。
值班編輯:韓忠強
▼
推薦閱讀
我寧可排隊等吃飯,也絕不自己下廚做頓飯
你們改的地名,配不起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