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更詳細的過濾方式解析,有很多知識點,相信對很多需要做錦鯉魚池過濾系統的都很有用,對園林設計、庭院設計的同行也很有幫助;文章較長,建議大家收藏閱讀。
在魚缸中飼養的錦鯉魚或熱帶魚,它們是有生命的物體,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分泌和排洩髒物,水質中的有害物質隨時在增加,而要維持水質的穩定就要靠過濾器來完成;
過濾器是魚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是通過過濾器中的過濾材料(過濾材料包括:活性炭,珊瑚石,陶瓷環,火山石,吸氨石,遠紅外線吸菌屋,過濾棉,生化棉,毛刷等),將水中的雜質、魚的排洩物、殘餌、水草的腐枝爛葉以及水中的有機物過濾掉,以此調節水的各項指標,保持魚缸內的水質穩定,使錦鯉魚在魚缸中生活如同在野外的生態環境一樣。
過濾器由過濾槽、抽水泵和過濾材料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抽水泵將魚缸內的水抽吸到過濾槽中,由過濾槽內的過濾材料進行過濾,過濾材料將水中的有害物質或雜質留在過濾槽內,經過過濾的水再回到魚缸中。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過濾過程,然而,要保持魚缸內的水質能長久地維持在最初狀態,只靠機械過濾是不夠的。
過濾系統作用主要是三個:
1、物理過濾,濾材為過濾棉(粗/細)。
利用濾棉中的纖維把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廢物阻隔下來。
物理過濾是過濾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濾棉常洗常換,能有效減少缸中有機物的含量,進而減少硝化系統的負擔,再進而減少最終礦物質廢物的產出。
2、化學過濾,濾材為吸氨石、軟水樹脂、活性碳。
利用吸氨石、軟水樹脂、活性炭等,通過化學的方法,去除可溶於水的有害物質,或調節PH值(酸鹼度); 另外,活性碳運用在過濾中,雖然它起到物理的吸附作用,但針對的仍是溶於水的物質,所以在這裡,認為放在化學過濾這個部分更容易理解。
3、生物過濾,濾材為細菌屋、生化球、生化棉、陶瓷環、火山石等。
運用玻璃環、生化球等濾材,提供硝化細菌良好的生長空間,利用硝化細菌的生物作用,把魚類、水草新陳代謝產生的有毒廢物轉化為無毒物質。這是保持魚缸水質穩定的最重要環節。
過濾系統的濾材設置:
按水流的方向,過濾系統的濾材的設置順序為:
「進水口→(水泵)→物理過濾→化學過濾→生物過濾→(水泵)→出水口」
需要注意的是,化學過濾中的大部分濾材,如軟水樹脂、草泥丸等,在使用的時候,要配合相應的檢測儀器,才能較好地控制水質,才不至於調節過度,並不適合24小時長期使用。因此,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可以省略這一級。
舉例說明,外濾桶的濾材設置(按水流方向):
1、粗濾棉(兩層),主要作用是進行物理預過濾,如果包在外濾桶的進水口外,則更便於清洗更換。
2、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養分解有機物的消化細菌及硝化細菌,在前級物理過濾不良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吸附有機物的物理過濾作用,能提高水質澄清度,所以也需要定期清洗。
3、細菌屋,一般情況下,細菌屋體積至少佔全缸水體積的3%,主要作用是培養硝化細菌,以保證水質無毒性。
4、粗濾棉(一層),主要作用是物理過濾,打散、吸附細菌的代謝廢物。
其它種類的過濾設備可參照上述外濾桶進行設置,其它濾材可按實際情況擺放。
過濾系統的濾材所需體積如下:
細菌屋——至少佔全缸水體積的3%,推薦5~10%;
生物球——至少佔全缸水體積的5%,推薦10%以上。一般僅適用於潮汐式及乾式(滴流)過濾。如果完全浸泡在水中時,因溶氧量未能得到有效提高,生物處理能力會大幅下降。
生物過濾濾材的最終用量,要具體分析;一個常洗常換濾棉的物理過濾,能大大降低生物過濾濾材的用量。
注意事項:
過濾系統一定要24小時連續開著。硝化細菌為好氧細菌,在缺氧的狀態下,會迅速死亡。對於非滴流式過濾系統,過濾關閉幾個小時,就會造成硝化細菌大量死亡,甚至造成生物過濾系統的崩潰。另外,反硝化細菌在無氧的情況下,還會釋放出硫化氫,一定要購買氣泵及沙頭確保魚缸不處於缺氧環境。
過濾器
過濾器歸集起來也不外乎上部過濾器、內置式過濾器、底部過濾器、外掛式過濾器和生化棉過濾器。
雖然它們都有過濾水的功能,但是對於不同的魚缸和魚缸的用途有不同的選擇,比如,小型的魚缸的空間都比較小,如果再配上內置式過濾器,魚缸的可利用空間會變得更小;
如果魚缸中飼養的是非常小的紅綠燈之類的超小型的魚類,用大功率的過濾器會將小魚吸進過濾器內,因此可以使用生物棉過濾器;
再有種植水草,一般水流不能太急,可以使用底部過源器或內置式過濾器。
過濾器的工作原理都通過一個水泵,在水泵上一頭連接進水管,一頭連接出水管。
水泵分潛水式和離水式兩種,潛水水泵最大的優點是聲音輕,而且在工作時自身會發出熱量,可以提高水溫1~2℃,但夏天水溫就會太高,最好改換外置式的水泵。
在水泵選購時,要注意水泵的密封性是否良好,聲音要輕。另:—般水泵的功率以每小時魚缸中的水循環2次才算達到要求。
過濾方式:
1、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上部循環過濾是放在魚缸上面,整個過濾槽露在魚缸的外面,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出進入過濾槽,再由過濾槽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魚缸內,在過濾槽內可以放置過濾棉、活性炭、生化石等。
上部過濾器的最大優點是清洗方便,在過濾材料汙染時,可以很方便地取出進行清洗。最大的缺點是體積比較大,佔的空間也相對要大。
再有在魚繁殖期間,由於水流比較急,再加上吸水管的吸水功率大,容易將小魚吸進過濾器內,因此,在魚的繁殖季節最好不要使用。
另外,上部過濾器不適應於種植水草的魚缸,上部過濾器的水流會減少魚缸中二氧化碳的滯留時間,同時過濾器的水流還會將空氣中的氧氣大量帶入水中,水中容氧量增加,會使喜好氧氣的藻類大量生長,影響魚缸的觀賞效果。
上濾3D圖:
上濾實物:
多層上濾,可以說是滴流過濾,效果不錯,但魚缸需承受一定重量,所以做多層上濾時一定要考慮魚缸的承受能力。
2、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
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屬於內置式過濾(沉水式過濾器),關於沉水式過濾器可以參見上面。
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是過濾器中最簡單的過濾器,它是通過增氧泵吹氣到下個生化棉中來造成水流由生化棉的外部向生化棉的內部流動,同時通過氣泵的不斷吹氣,為硝化細菌提供大量的氧分,在流動中將髒物留在生化棉上,再由水中或生化棉上的硝化菌來分解,形成一個生物過濾的環境。
生化棉主要用於飼養超小型的魚類,因為,超小型魚類的體型一般較輕,容易被過濾器吸入過濾槽內,生化棉過濾器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但是,生化棉過濾器不適應在水草魚缸或飼養大型魚中使用。
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市面上很少見到成品,大多是魚友根據魚缸的條件自己DIY製作。氣舉過濾器 原理:
氣舉過濾器:
除氣舉外,現在還多了個反氣舉。反氣舉,就是水流方向與氣流反向相反,能夠有效解決水溶氧問題(這點在各大論壇反應不一),為有益菌(好氧菌)提供充足的氧供應。
缸內反氣舉過濾器原理:
缸內反氣舉過濾器實物:
缸外反氣舉過濾器原理:
缸外反氣舉過濾器 實物:
3、滴/溢流式過濾(滴漏過濾)
滴/溢流式過濾是個集成的過濾器,它將物理過濾與生物過濾合在一個過濾槽中,在此過濾槽中分成幾個室,過濾槽的上層為物理過濾室,放置有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環,作用是減低水的流速,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面,使水能含有最大的容氧量,為好氧性細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環境。這個過濾室主要完成初始的雜質過濾。
第二個過濾室為生化過濾室,在其中有許多塑膠製成的生物過濾球,供硝化細菌附著反櫱之用。
第三個過濾室為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和黃色物質。這種過濾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將水中的雜質過濾乾淨,並能去除水中的有害細菌。
滴流式過濾器的生物球的放置量必須佔魚缸容積的5%~10%,也就是說,生物球的表面積佔魚缸容量的5%~10%,過濾槽內的流水量應是魚缸內水的2~3倍。
特點:
1、水位可保持在一個穩定高度。
2、溢流槽可以放置生物球用於消聲和養菌,由於水是滴漏而下,含氧非常高,利於培養大量好氧菌,過濾效果非常好。
3、由於設置了底缸,增大了整個系統的水體,有利於保持水質的穩定。
4、底缸可以放置更多的過濾材料,過濾效果更好。
5、底缸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放置各種器材,不會因放置更多的器材而影響主缸的美觀。
6、換水和加入添加劑等操作可以在底缸進行,不會對魚和珊瑚造成幹擾;如果需加入治療藥品,在底缸加入可使其慢慢流入主缸,可防止主缸局部藥過量對魚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設置滴漏的方式:邊角溢流槽(方型或三角型)、側溢流槽、外置溢流槽、溢流管、溢流盒。
4、背濾/側濾
原理:
在魚缸的背部或側部用玻璃隔出一部分做過濾,其內部分成幾小格用於放置濾材(或過濾設備)和循環泵,一邊設有溢流口,當水泵把水從過濾部分抽向魚缸時,魚缸溢出的水通過溢流口流入過濾部分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導下「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流經各種濾材,水從最後一格通過水泵再次送入魚缸,如此循環。
特點:
1、利用了魚缸的內部空間設置過濾,魚缸和過濾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不需另外利用其它缸外位置(如底櫃)或外接其它過濾器材(如濾桶)就可以完成較好的過濾流程。
2、由於佔用了魚缸的部分空間作過濾,魚缸的內部空間(魚遊動空間或放置軟體的空間)會減少。
3、一些器材可以在側濾/背濾放置,適當放置不影響魚缸的正面視覺美感。
4、由於背濾/側濾受魚缸寬度或長度的限制,過濾部分空間比不上底缸過濾,效果也會減低,往往放置過濾器材也受限制。
5、背濾/側濾一般不可能有很大的空間,水分的蒸發會引起水泵所在間隔的水位較快降低,一定要注意補水。
6、即使停電,沒有水漫金山的憂慮。
背濾:利用了魚缸背部空間製成的過濾,缺點是:魚缸的寬度一定要夠寬,不然做好背濾後,魚缸就顯得很窄了。
側濾:利用魚缸左邊或右邊的空間製作過濾槽的一種過濾方式,缺點是影響美觀,減小了缸的長度。
側濾也可分為半缸或全缸。
半缸:
全缸:
5、外濾桶式過濾(外濾桶、缸外生化過濾器)
外濾桶式過濾屬於外掛式過濾,在安裝過濾桶時首先將過濾桶內水注滿,蓋上蓋子,檢查橡皮墊圈和每個接口是否都銜接好,插上電源,先關上出水開關,過濾器啟動一段時間後,再打開開關。這樣可以將過濾桶中的空氣壓出桶外,完成啟動的程序。
外濾桶 結構:
6、底部過濾
底部過濾(又稱:底沙過濾、底層過濾、砂土層過濾器、底層浪板、底板式過濾器),雖然花費不多,既有效又不需作特別的保養。
底部過濾是放在魚缸底部,它由許多的網板組合而成,在網板上可以連接水泵的進水管,當水泵工作時,水流通過網板的底部的導流槽進入到過濾槽內,過濾後的水再回到魚缸內。
底部過濾器最大的優點是過濾面積大,當水泵工作時,底部過濾網與魚缸的底部的空隙中,會產生虹吸作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水流,將網板上的髒物吸到過濾槽內。
底部過濾器還可以根據飼養魚的大小、魚缸尺寸的大小增加水泵的數量,以增加水的過濾量。
使用底部過濾器時,所使用的過濾器的功率一定要大,這樣可以提高底部水的流速,使藻類不能在底部生存。底部過濾器最大的缺點是清洗比較困難!一旦需要清洗過濾器或魚缸,就要將底沙全部取出。
底部過濾 原理:
底部過濾 氣動:
底部過濾 機動:
另外,與底部過濾相似的有活沙過濾(厚底沙過濾)。
7、潮汐式(呼吸式)過濾
潮汐式過濾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虹吸原理在濾盒中使水流水人造「潮起潮落」,使玻璃環上的硝化細菌有更充分的暴露在空氣中,增加有氧時間。
最常見的是一個倒U型管插在濾槽中,一端通過出水口在魚缸水面之上,一端在濾盒中,水流通過在濾盒中的一端管子(一般做成有傾斜角度便於虹吸完成後吸入空氣),逐漸水位上升(因為管中由空氣),水位到達倒U型管頂部時(剛好覆蓋玻璃環),整個管子全部排出空氣,形成虹吸巨大水流直入魚缸;(這裡要求出水管必須大於進水管便於瞬間排水),隨後水位逐漸下降,一直到達倒U型管的入水傾斜角部位,吸入空氣再次水位上漲,如此反覆人造「潮起潮落」,使玻璃環上的硝化細菌有更充分的暴露在空氣中,增加有氧時間。
製造虹吸目前有三種方法:U型虹吸管式、內外套管式,浮塊式(象抽水馬桶)。
優點:
1 模仿自然「潮起潮落」,使硝化細菌活得更好。
2 能給魚缸更有效地增氧。
3 節能,相對其它過濾方式來說,潮汐過濾不需要較大功率的過濾泵。
缺點:
1 噪聲,這應該是潮汐過濾最大的缺點了。
2 形成潮汐要有一定經驗,初學者不好掌握。
潮汐式(呼吸式)過濾 原理:
潮汐式(呼吸式)過濾 原理:
德國奧利仕國際有限公司
專業魚池過濾系統設計,環保過濾材料生產與銷售
張 平:13902331625
張萬飛:1390233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