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懶人的清潔神器--掃地機器人來說,很多人抱著好奇的態度,在百度搜索「掃地機器人對比測試」,出現了眾多相關測試連結,讓人眼花繚亂。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如何從這麼多對比評測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掃地機器人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一款好的掃地機器人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從而幫助大家做選擇。
「智障」掃地機器人掃屎經歷 以後不存在了
相信之前掃地機器人掃屎的新聞大家都看到過,「你知道半夜被臭味燻醒是怎樣一種感受嗎、你能想像家裡的家具、地板……全部粘上狗屎是怎樣一種絕望嗎」,想來說說為什麼出現掃屎的尷尬:1、不夠智能:最開始的掃地機器人沒有規劃的能力,雖說遇到障礙物可以躲避,但是還無法做到對垃圾識別分類,所以掃到屎是無法躲避的。2、不是發展重點:對於掃地機器人來說,能掃乾淨,智能規劃才是重點,在前幾年的發展中,重點發展的功能就是定位導航、路徑規劃……所以掃地機器人忽略了掃「屎」的尷尬。
掃拖一體、掃拖組合 到底怎麼選擇?
說道選擇掃地機器人,肯定不少的小夥伴都會發愁掃拖一體、掃拖組合到底怎麼選擇,先來說說優缺點吧:
掃拖一體機器人
優點:便宜,單款產品的價格能實現兩種清潔功能,確實是挺誘人的,畢竟不用付兩款機器的錢。省地方,大城市寸土寸金的一臺機器在擱置上會節省不少的地方。缺點:拖地效果不理想,雖然是帶有拖地的功能,但是這種方式可以說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手段,在機器人上隨意安裝的抹布,雖然可以應對一般的拖地工作,但是頑固汙漬拖地效果還是不太好。
掃拖組合
優點:術業有專攻,單獨的掃地和單獨的拖地能夠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科學清潔,先掃後擦,帶給用戶雙倍的潔淨。 缺點:價格貴,畢竟需要買兩款產品,需要付出雙倍的價格,擱置的空間也需要翻倍。
至於選擇可根據預算來看,預算充足建議購買掃拖組合,預算低建議購買掃拖一體;可根據需求選擇,如果清潔的任務主要還是掃,對於拖沒有特別的要求,可選擇掃拖一體機器人,如果對於拖地有更高的要求,請選擇掃拖組合。
規劃技術決定了它能否完成好清掃工作
早期的掃地機器人大都是隨機碰撞式的,跟著感覺走,也就是在每次與障礙物碰撞後,略微調整自身行進方向,通過不斷的碰撞,實現對整個地面的覆蓋。在這樣的過程中,不論是掃地機本身,還是用戶的家具,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損傷,這也是掃地機器人問世之初,被人們詬病最多的缺陷。
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規劃式掃地機器人。通過計算掃地機器人行進的角度和路線,對已清掃和未清掃的區域做出判斷,記憶已經清潔過的區域,不再重複清掃,對未清掃的部分,能夠智能補足,並可使機器人按照「弓」字形路線規律行走,減少重複清掃,清潔覆蓋率更高,告別「無規律,隨機走」。
但技術是要不斷更迭才能保持領先,從單純的路徑規劃向全局規划過渡是大勢所趨。全局規劃目前除了LDS雷射規劃之外,還有採用攝像頭的視覺導航。但是,長久以來,視覺導航的掃地機器人多為國外品牌,價格居高不下,基本上4000元起步,這難免將大多數消費者拒之門外。直到近一兩年,國內廠商開始發力視覺導航機器人,並將掃地機器人做到了2000元之內的價位,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同時相較於LDS全局規劃產品,搭載覺導航技術的掃地機器人機身更纖薄,「瘦身」程度將近20%左右。面對較矮的家具、床底等,掃地機器人清掃更得心應手。
購買掃地機器人,品牌真的很重要
目前在售的掃地機器人品牌眾多,光京東商城就有超過120個品牌,型號就更不計其數了,如此多的品牌、產品,靠譜的又有幾個呢?
根據筆者的經驗,購買掃地機器人時一定要考量品牌影響力,一個剛出道的牌子和一個10年、甚至20年的牌子不用說也知道選哪個。
練就火眼金睛,這些小細節也別放過
除了以上幾點,購買掃地機器人時一些小細節也要注意,比如說:
噪音是否夠低:有些掃地機器人噪音非常大,如果人在家的時候用它打掃非常吵,建議大家選擇低噪音的掃地機器人。
逐個房間清掃:看它能否像人的打掃習慣一樣,逐個房間清掃,不重複進出房間,提高清掃效率。
能否記憶地圖:家庭戶型基本不會發生改變,聰明的掃地機器人會記憶家庭中的地圖,並儘可能保證各種情況下機器人都知道自己在哪裡,而無需每一次都重新繪製地圖。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752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