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元素是微量元素中較為重要的元素之一,對促進根系生長發育、增強作物抗逆性、促進作物早熟改質、促進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等具有重要影響。
雖然目前很多農友都認識到了硼素的作用,也會有意識的施補,但果樹缺硼現象還是很嚴重,因缺硼引起的樹勢衰退,產量降低、果實品質差等現象不在少數。
本次,我們來細說硼與果樹的關係及硼肥的施用,以供各位朋友參考。
硼元素的重要作用
①參與細胞壁的構成與穩定:硼在植物體內主要以硼酸的形式與細胞壁中的半乳甘露聚糖絡合在一起,而形成穩定的複合體。
②促進細胞分裂:在植物的活躍生長區,硼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保證植物的儲存和傳導組織的健康,使養分、水等得以穩定供給。
③提高糖的運輸速率:硼能提高功能葉片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糖的運輸速度,並把它們運送到活躍生長區及正在發育的花、果中。
④與生長素的互作:硼可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而提高其效率,具體表現為促進花的萌動、果實發育、細胞壁和組織的形成、根的伸長等。
⑤促進開花結果:硼對於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缺硼時由於細胞壁發育異常而導致花粉管無法伸長,再加上質膜穩定性差,糖類的調配受阻,部分還外滲,最終影響受精過程,而造成花而不實、落花落果加重、大小粒等情況發生。
果樹對硼元素的吸收、轉運與分布
在作物體內硼以酸的形式存在,它可以與順式二元醇縮合成酯,而行使各項生理功能。
土壤中的硼為難移動性元素,在土壤中以有機態硼、礦物態硼、吸附態硼和水溶態硼4種形態存在,其中水溶態硼是土壤溶液中的硼,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是土壤有效硼的指標。
以柑橘為例,土壤中的有效硼處於0.5~1mg/kg的水平下較為適宜,低於0.5mg/kg時,說明土壤十分缺硼,應該施用硼肥,低於0.25mg/kg的土壤為嚴重缺硼。
吸收與轉運:大致可分為3種途徑,即被動運輸、主動運輸以及易化擴散。其中被動運輸是果樹吸收硼的主要形式;主動運輸一般發生在樹體缺硼時,硼可優先轉運到植株地上部幼嫩組織。
分布規律:地上部地下部,葉莖,生殖器官生長器官,葉緣葉片中心。
硼元素與其他元素關係
氮:存在相互促進作用,只有在氮肥充足的前提下,適量補施硼肥才有效。
磷:當植物體內硼或磷元素降低時,對另外一種元素的吸收同樣降低,當植物缺硼時,增施磷肥可以緩解植物缺硼症狀。
鉀:關係較為複雜,在硼元素含量較低時,增施鉀肥會加重植株缺硼症狀,且當硼元素含量較高時,增加鉀肥會加重硼元素中毒症狀。
鈣、鐵、銅、鋅:拮抗關係,當其中一種含量上升時會影響另外一種元素的吸收。
鎂、錳:與植物的生長發育階段有關,在果實生長期具有較強的協同性。
果樹缺硼症狀與原因
柑橘缺硼:新梢頂枯、畸形;葉脈木栓化、甚至爆裂;畸形花多,落花嚴重;幼果畸形、僵化脫落。
葡萄缺硼:新梢葉脈由黃轉褐,畸形枯死;花序小,花蕾數少,花冠赤褐色不能開裂;幼果期豆粒現象嚴重,膨果期褐變。
註:其他作物缺硼症狀可參看往期推文《作物缺硼會有什麼後果?》
缺硼原因:①土壤本身缺硼,有效硼含量低;②水分管理失調,硼被固定或淋溶;③施肥欠科學,不注重有機肥、中微肥的施用,或是未將土壤施肥與葉面追肥相結合。
硼肥的種類與施用
硼砂:白色細小晶體,微溶於冷水,單質硼含量不足11%,可作基肥、追肥及葉面噴施,多以前者為主,若作葉面肥時較難溶解,效果較差。
硼酸:白色細小晶體,酸性較強,純硼含量17%,主要用作葉面噴施,但溶解度低,且酸性強,混配性差。
硼源庫(四水八硼酸鈉):白色精細粉末,水溶性好,接近中性,單質硼含量為21%左右,用於葉面追肥,水溶性好,混配性佳。
流體硼:葉噴效果不錯,但是貴,相較之下還是硼源庫性價比更高。
硼肥的使用上應將土壤施用和葉面追肥相結合,以滿足果樹對硼素的需求,避免長期的不足以及臨界期的缺失。
在果實採收後在施入有機肥時,適量下一些硼肥打底,來滿足來年果樹對硼元素的基本需求,一般是每畝施用顆粒硼0.5~1kg;花期、膨果期等果樹需硼關鍵期再輔以葉面追肥,保花保果壯果,可噴施硼源庫1000倍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