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第一大科。多為草本。葉常互生,無託葉。頭狀花序單生或再排成各種花序,外具一至多層苞片組成的總苞。花兩性,稀單性或中性,極少雌雄異株。花萼退化,常變態為毛狀、刺毛狀或鱗片狀,稱為冠毛;花冠合瓣,管狀、舌狀或唇狀;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上;花葯合生成筒狀,稱聚葯雄蕊。
知識小貼士
北京最早開花的植物——款冬花
北京地處北方,冬天寒冷,所以在一個漫長的冬季,在野外是別想看到野花了。但過了春節,這份觀花的心情就再也忍不住了,因為在北京早春的寒冷中,在北京門頭溝、延慶、昌平等地的溪水裡,款冬花已經開始像我們報到春的氣息了。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菊科款冬屬的植物,分布廣泛,花蕾是著名的中草藥。款冬花並非是一種名貴的植物,但在北京地區,還是算是不常見的植物,更因為是北京最早開花的野生植物,獲得了大家更多的關注。
田野裡的外來和尚
現在的京城各地,無論是草坪裡還是胡同角落,總會看到這種植物的身影,甚至你到北京的深山區,它也會如影隨形。
這就是牛膝菊。拉丁學名: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別稱:辣子草,向陽花,珍珠草,銅錘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牛膝菊原產地是南美洲,算是在北京最常見的歸化植物了,說它算是歸化植物,是因為它已經完全適應了這裡的環境。說到這裡,有朋友會問,牛膝菊對當地的植物有影響嗎?答案是~肯定有!
牛膝菊生長迅速,繁殖快,肯定會大量侵佔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間,造成某些植物的退化,所以牛膝菊也算是一種入侵植物,有害雜草。
只不過,牛膝菊比起紫莖澤蘭、薇甘菊等這些同為菊科的有害雜草來說,其危害性似乎沒那麼巨大,對人身體本身的危害不大。聰明的中國人,還把牛膝菊作為野菜食用,中醫還把牛膝菊做止血消炎的草藥,從這點看,牛膝菊的入侵,只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
菜地裡的歐洲來客
北京郊區的田野菜地裡,是辨識雜草的好地段。當我喜歡上植物開始,菜地就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什麼通泉草、碎米薺、地黃、薺菜、獨行菜、臭薺、播娘蒿這些雜草都是那時候在菜地田埂上認識的。不過認識這些雜草,也有讓我緊張的時候,一個就是發現入侵雜草歐洲千裡光的時候,因為早就得知這是一種入侵型雜草,有較大的危害性。第一次見到歐洲千裡光是在我們老家平谷區的黃松峪,後又在房山區、門頭溝區的菜地路旁有發現,北京歐洲千裡光的數量不算很多,但也有蔓延的趨勢,值得重視。
和我們熟知的千裡光屬植物不同,歐洲千裡光的葉子有裂,花序只有管狀花沒有舌狀花,猛一看,甚至不會認為是千裡光屬的植物。
歐洲千裡光,學名Seneciovulgaris L.,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300~2300m開曠山坡、草地及路旁。花果期4~10月。種子繁殖,繁殖能力強,容易擴散。原產歐洲,現分布較廣,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四川、湖北、重慶、上海、貴州、雲南、西藏、新疆、香港、臺灣,均有分布 20世紀後成為一種雜草,在我國主要危害夏收作物(麥類和油菜)、果園、茶園和草坪等。
發現歐洲千裡光,只是一種驚奇,而發現刺萵苣,則是一種恐懼了,刺萵苣也叫毒萵苣,學名Lactuca serriola Torner,因其葉子沿中脈有刺因而得名刺萵苣,是原產歐洲的惡性雜草,因其全草有毒,人畜食用會中毒,又因其生長迅速,容易擴散而影響當地的原生植物,被列為世界性的惡性雜草。
說實話,毒萵苣的樣子,跟我們身邊常見的山萵苣太像了,所以很容易被誤採,其實二者的區別其實很容易,山萵苣的葉子下面是沒有刺的,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區別了。
我發現北京出現毒萵苣,只是在北京房山區的十渡那邊,臨近拒馬河邊的菜地的田埂上,發現幾株,別處尚未發現。
京城也有雪蓮花
談到雪蓮花,大家總會想到高山上的天山雪蓮,或是西南高山的苞葉雪蓮吧!其實雪蓮花就是菊科風毛菊屬的一個亞屬,稱為雪蓮亞屬,這個亞屬裡的成員,都可以叫雪蓮的。
天山雪蓮
北京地區雖然最高峰也僅有2000多米,但也有著面積不小的亞高山草甸,特別是東靈山、百花山、大海坨山、霧靈山等地。在這些地區的亞高山草甸上,就分布著一種雪蓮,名曰紫苞雪蓮Saussurea iodostegia Hance。
初見紫苞雪蓮,我們很難認為,這個會跟漂亮的天山雪蓮是一個家族的,雖說在北京不多的野生植物裡,它也算是比較漂亮的了,但總之不是一個級別的,不能同框。跟天山雪蓮一樣,紫苞雪蓮也是最上面的葉子變成苞葉狀,一般為紫色,故名紫苞雪蓮。
紫苞雪蓮,在北京大部分海拔超過1800米的亞高山草甸上都有分布,但數量並不多,很難見到大面積的。紫苞雪蓮的分布範圍,也是雪蓮家族最廣泛的,除了北京地區,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寧夏都有分布,也成為我們最容易見到的雪蓮家族的植物了。
菊科奇葩京城覓
北京的菊科植物裡還是有幾個頗為有特色的,發來大家看看吧!
大頭風毛菊Saussureabaicalensis (Adams) Robins.,北京僅分布在東靈山地區的草甸中,海拔最低也得2000米才有分布。大頭風毛菊的特殊之處是,它的頭狀花序多個,組成沿莖密集的總狀花序,這點有點像雪蓮或雪兔子,但又缺少明顯的苞葉。
紅輪狗舌草Senecio flammeus Turcz.ex DC.,是一種低矮的草本植物,北京也是在東靈山的海拔2200米左右的草甸上可以見到。由於這種植物的總苞片最外一輪呈現紅色,因為得名。
山牛蒡Synurus deltoids Nakai,菊科山牛蒡屬的植物,這種植物基生葉子很像常見的牛蒡的葉子,但花序卻又明顯不同,頭狀花序大形,盤狀,花時彎垂;總苞球形或鐘形;總苞片多列,堅硬而狹,全緣,先端有長刺。山牛蒡在北京地區並不常見,最容易見到的地方是大海坨山地區,分布在草甸和林下。
全緣橐吾Ligularia mongolica(Turcz.)DC,也是北京不常見的菊科植物,屬於橐吾屬,跟北京其他橐吾屬的植物相比,其最大的區別是葉子為全緣。全緣橐吾在北京也是在大海坨山地區可以找到,分布在高山草甸之中,
鈍苞一枝黃花Solidago pacifica Juz.,北京據說分布的是寡毛變種var. dahurica Kitag. in Rep. Inst.Sci. Res. Manch.。現在算是北京最難見到的菊科植物之一了,原來記載分布於門頭溝小龍門附近,多年來在小龍門附近找尋,均未得見,在霧靈山坡頭林場發現的,應為原種,因為植物體多毛,數量也是極為稀少。
蓮座薊Cirsium esculentum (Sievers) C.A.Mey.是一種沒有地上莖的薊屬植物,葉子完全是蓮座狀,這種薊屬植物,在內蒙看到很多,而在北京,僅在延慶與赤城交界處得見,尚不知北京是否有分布。
長按二維碼關注苦丁老師植物學苑微信公眾號,關注接地氣的植物科普,獲取更多植物知識和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