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究竟為何能拍出天價7800w?還被奉為日本國寶?

2020-12-14 茶道新生活

健康生活,從一杯茶開始

大家有沒有發現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其實跟我國瓷器工藝也有關係。

自商代中期,中國就有了早期的瓷器,迄今已有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在中外早期交往中,瓷器就成了當時中國最具代表的作品,於是用精美絕倫的中國瓷器代表中國。

現留存下來的絕世珍品固然受到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和收藏家的追捧和熱愛。

建盞也不例外,這個一度在中國絕跡的瓷器,如今已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價格不菲而且建盞價格還不菲。

最早的建盞拍賣是在2003年倫敦蘇富比,當時一件建窯油滴撇口盞成交價折合人民幣約300萬,放在現在肯定不止這個價了。

在此之後,宋代建盞交易排行還在不斷地刷新。

但絕不是任何一件建盞都能賣出天價,我們都知道有的建盞從幾十、幾百、幾千到幾萬都有,那麼這些天價建盞到底好在哪裡?

憑什麼它賣這麼貴還那麼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獨特

首先讓我們看看那些館藏的宋代建盞,這些宋代建盞通常胎體厚重、器型飽滿,上面布滿精美的釉,釉面光亮但不刺眼。

(韓國館藏)
(美國館藏)
(日本館藏)

其實這些釉面花紋與華麗的彩繪或繁縟的雕飾不同,它們是通過釉料在一定的窯燒溫度和氣氛中,使釉中金屬元素聚集,釉子流淌下來形成的花紋,這個過程稱為「窯變」。

根據釉面紋理的不同,建盞黑瓷可分為烏金(紺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和雜色(異毫)等六大類,此外,還有一些生燒品。

烏金(紺黑),表面烏黑如漆或黑中泛青,或呈黑褐色、醬黑色。

(北宋早期建窯紺黑釉撇口小盞)

兔毫,黑色底釉中透析著許多均勻細密的形如兔毛的條紋,故而得名。

(兔毫盞)

鷓鴣斑,表面分布許多形似鷓鴣斑點,取名鷓鴣斑,也有學者人認為鷓鴣斑就是油滴,目前仍存在很大的爭議。

(宋代鷓鴣斑,藏於日本靜嘉堂美術館)

油滴指的是烏黑的底釉上散步著無數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令人眼花繚亂。

(宋代油滴盞,藏於大阪立東洋陶瓷美術

曜變,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許多不規則的圓點,其周圍煥發出以藍色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而得名,因燒制難度極大,故傳世甚少。

(館藏日本東京靜嘉堂的曜變天目-天下

除上述五大類釉面紋理之外,還有雜色(異毫)、描金等。

(宋「供御」銘柿紅撇口碗)

曜變、鷓鴣斑等都是通過「窯變」過程產生的,這種「窯變」難以預見和把握,存在不確定性,以致廢品率相當地高,基本上都是燒一半砸一半,剩下的一半能算得上精品的很少很少。

(宋油滴盞細節)

2、稀少

那麼精品建盞的成品率有多少?

其實不好說,有人認為精品率5%以下,極品盞更是萬裡挑一。雖可能不太準確,但大概處於這個範值。

(廢棄的茶盞)

兔毫是建窯中最典型、產量最大的釉色品種,油滴的成品率比兔毫更低,所以宋代流傳下來的油滴十分少見,曜變更是少之又少。

這種不以人的意志力轉移,不可再造的建盞,也就變得可遇而不可求。

由於每一隻建盞都是獨一無二,其獨特性也就造就了建盞的珍貴性。

2011年,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的一件宋代建窯銀兔毫盞成交價折合人民幣1200多萬元,成為第一個破千萬的建盞,創造了建盞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格新高。

這個記錄保持了5年之久,最終在2016年被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的一件南宋建窯油滴束口盞打破,其成交價折合人民幣7800多萬元,成為迄今為止成交價最高的建盞(相當於廣州市區20多套100平房子的價格之總和),其價值由此可見。

(南宋建窯油滴束口盞)

若在古代,建盞的價值也不容小覷。

據《君臺觀左右帳記》記載:「曜變是建盞之無上神品,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第二重寶,五千匹絹,兔毫盞,三千匹絹。」

「兔毫盞三千匹絹」,若以當時的物價來計算,3000匹絹大約相當於200公斤黃金,以現在的黃金價格來折算,大約相當於6000多萬人民幣

建盞之珍貴可見一斑。

3、尊榮

中國宋代的「頂級」建盞幾乎都在日本館藏。目前存世的「曜變天目盞」僅有三件半,杭州出土了半隻曜變殘盞,其餘三件完好的曜變天目,均在日本,迄今日本仍將曜變天目盞視為「國寶」。

(杭州出土的曜變盞殘件)

日本用「碗中宇宙」來形容曜變天目盞,說的是茶碗裡,仿佛有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變幻莫測。

這美輪美奐的描寫,是不是你都想去看一眼?

其實想見「曜變」的真容很難,因為館藏點均不常設展覽。

目前出鏡率最高的是靜嘉堂曜變,被譽為「天下第一碗」,原本每4年展示一回,運氣好2年能展出一回;

館藏大德寺·龍光院博物館的這隻曜變,十年或二十年也未必展出一次,見不見得到就要看緣分了。

(曜變天目,館藏於京都大德寺·龍光院

雖然現在被館藏的建盞幾乎作為收藏品,但在宋代,鬥茶成風,珍品建盞是作為宋代皇室御用茶具。

宋徽宗就雅好點茶(鬥茶),甚至在宴席之上親自為臣子點茶。

《延福宮曲宴記》中記載:「上(徽宗)命近侍取茶具,親自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朗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

這種雅玩的標準是:茶色白,以青白勝黃白;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和水痕出現早晚。

用來評判茶的粘度和掛壁效果,不僅要求茶好,而且需要高超的點茶技藝。為了檢驗茶湯是否達到標準,茶盞就出現了對應顏色——黑色。

(油滴盞,館藏於根津美術館)

如果說鬥茶是一種博弈,那盞便是這場博弈中勝出的種子選手。

宋代建盞造型古樸素雅,底小口大,形如漏鬥,胎內蘊含小七孔,保溫性良好,極其適用於鬥茶,還有助於茶香的散發,「人得一建盞即躍有樂,茶一遇建盞便玉樹臨風」,因此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

歷史上,對建窯建盞爭寵趣雅的文人雅士眾多,範仲淹、蘇東坡、陸遊、黃庭堅等著名詩人均有吟詩作賦。

據說李清照本來也寫了許多有關建盞的詞,不料處於遍地狼煙中,顛沛流離的李詞人,不小心把一件建盞打碎,傷心之餘竟把她所寫關於兔毫盞的詞統統燒掉。

相比之下,講究風節的豪放派詩人蘇軾好像更喜愛建盞。

(油滴盞,九州國立博物館)

無論是做官,還是被貶黃州、惠州,蘇軾都隨身帶著兔毫盞,更可喜的是,他還為建盞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句,如「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裡,霎時滋味舌頭回」、「忽驚午盞兔毫斑,大作春甕鵝兒酒。」

盞因茶而興,茶因盞而妙。

如今,宋窯建盞已變成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高也是市場規律的必然趨勢。

(北宋 定窯黑釉鷓鴣斑盌)

建盞可收藏、可品茗、可獨賞、可實用。相對來說,實用性的建盞價格會相對低一些。

當然,無論貴還是便宜,當然喜歡最重要,不過還是要綜合考量。

看到這,是不是好像也能理解,為什麼有人喜歡花7800多萬來買一隻盞?

這款束口建盞,外緣向內收縮,手感較好,底釉散布無數深褐色光澤的油滴,在茶湯的滋潤下,會形成豐富的光澤,價格更划算!

回復後臺了解油滴建盞

作者 | 茶道君

資料來源:謝道華編著《建窯建盞》

相關焦點

  • 日本館藏的這些極品油滴,到底有何魅力?讓世人痴迷了上千年
    日本館藏的這些極品油滴,到底有何魅力?讓世人痴迷了上千年關注私信「老盞」免費獲取159套老盞精美圖集建盞,早在宋元之時就已經隨著文化交流傳入了日本,被日本奉為了至寶,代代傳承。不得不承認日本的收藏意識的確比我們中國領先了幾十年,在我國動蕩的時間裡,又大量瓷器流失國外,其中不乏建盞的精品。日本對於建盞的收藏量除了舉世聞名的三隻曜變盞,還有其他類型,數量可觀。它成為了中國外的「第一建盞收藏大國」,更被日本當成了心頭寶,可見建盞在他們心裡的地位。
  • 為何日本首相獨愛中國曜變建盞?
    曜變天目盞是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屬於建窯的特殊品種,現在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在我國宋代也被稱為「異毫盞」或「毫變盞」。在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宋代滅亡後,「曜變天目」也隨之失傳。
  • 陶瓷界中的愛馬仕 一隻盞價格堪比北京四合院丨聊聊建盞天價背後
    近些年,隨著修復技藝的不斷發展和越來越多老盞的重見天日,建盞也日益成為海內外古玩市場上的翹楚,在各大拍賣會上被拍出天價的建盞更是層出不窮。可一些對建盞不太了解的朋友卻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建盞明明看起來平平無奇,為什麼卻能夠頻頻拍出天價?
  • 福建建陽:從徽宗御用到東瀛國寶:建盞與中日茶文化
    宋曜變天目建盞,1951年定為日本國寶, 藏於大德寺龍光院,其束口、深腹,釉斑隨著光線變化色澤,黑斑點外套著藍紫色光環,具有幽玄之美。據傳,這件曜變在明朝傳到日本,是龍光院的創建者江月宗玩所有,1606年被視為鎮院之寶,作為佛器供奉。
  • 日本發現「傳世國寶」,專家估價2500萬,中國大媽:我80元做的
    有趣的是日本的「茶道」非常類似於宋朝的「鬥茶」。如果加以考究,一定是有淵源的。二、「傳世國寶」的價格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的對於古董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近些年來各大拍賣行拍出的古董價格屢創新高。這其中最為亮眼的就是瓷器了。
  • 為何曜變天目全世界只剩三件半?因為千年前被當成次品、「妖物」打碎了!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現今建盞的國際拍賣紀錄,為去年9 月15 日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中拍出的那隻約合人民幣7800 萬元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盞。南宋 建窯 「油滴天目」茶盞殊不知,建窯名品天價成交早有先例。近百年前,一隻曜變天目盞曾創下167000日元的成交價!
  • 那些不輸於天價建盞的紫砂杯
    而飲茶的器皿裡,有人卻認為紫砂杯不如建盞,他們覺得紫砂的素胎不如上秞的建盞,再加上近幾年喜好建盞收藏的人越來越多,拍場上出現的天價建盞也愈發頻繁,在各大拍賣會上,拍品動輒就拍出幾百萬甚至過千萬的天價,不斷刷新藝術品的拍賣紀錄。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紫砂杯的造型相比建盞更為豐富,其次,紫砂裸胎而內壁施以白釉同樣可以欣賞湯色,可以說是各有特點。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宋代第一神器——建盞,曾經是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就連九五之尊宋徽宗都為之傾倒,是唐宋以來人盡皆知的名瓷,而作為建盞中至高無上之神品,流傳到至今,公認的宋代曜變全品僅有三隻,均藏於日本相關機構,為國寶級別。中國僅在行貨走出土殘件,日方稱其燒制原理為"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
  • 建盞與宋朝茶文化
    這種美絕沒有奼紫嫣紅,波濤洶湧,起初並不吸引人,就這樣呆在那裡,靜如處子,等待能欣賞建盞之美的人深陷其中。而方家們都知曉,這樣的美雖多耗人工,但關鍵卻靠天成,大美之物,往往是萬裡成一,而諸如曜變、異毫之類的絕品,則只能祈禱窯神的恩賜。這也就無怪乎連宋徽宗這樣的風雅皇帝也會視之如隨珠和玉了。
  • 沉寂800年的建盞,盞中宇宙,異彩驟生
    建窯,是中國古代名窯之一,為宋代福建燒造黑釉茶盞的著名窯場,以生產黑釉瓷器著稱(俗稱「建盞」)。建盞是漢族傳統名瓷,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朝皇室御用茶具,享有「瓷壇明珠」的美譽。它不僅在國內廣為流傳、並一度進貢宮廷,而且流傳日本、韓國等海外國家和地區。建盞以獨特的黑瓷魅力,曾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備受貴族、士大夫的青睞。
  • 我國3000年神器,專家覺得「邪門」丟棄,到日本卻被奉為「神物」
    現在收藏和拍賣市場十分火爆,動不動就會拍出天價寶貝。源源不斷的寶貝出現在各大拍賣行上,這些讓後世無比景仰和稀奇的東西,皆是老祖宗們運用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 早在民國時期,有一個中國農民在耕地的時候,挖出了一個「神器」,經過專家鑑定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
  • 中國匠人被日本資深收藏家稱讚,網友:厲害了,真爭氣
    中國有一人,他是燒制建盞第一人他是中國的驕傲!他就是陸金喜,談起他會有很多人記得:2016年的一天他的曜變天目盞被拍出了112.7萬元的高價,讓人不能忘懷。然而他的名聲遠不只此,有專門的收藏家特地從日本飛到中國來 只為與他見面,交流一些關於建盞收藏的心得體會。陸金喜老師與小林仁日本友人名叫:小林仁。
  • 為什麼「油滴」建盞能值五千匹絹?
    目前最早用「油滴」形容建盞斑紋的記載應該為日本應永年間(1394~1427年)的《禪林小歌》。此外,《滿濟準後日記》、《蔭涼軒日錄》等日本古籍也均有「油滴」的記錄。而「油滴」一詞並不見於我國宋、元、明、清文獻中。
  • 建盞,宋代茶文化的王者! 最閩北
    這種美絕沒有奼紫嫣紅,波濤洶湧,起初並不吸引人,就這樣呆在那裡,靜如處子,等待能欣賞建盞之美的人深陷其中。而方家們都知曉,這樣的美雖多耗人工,但關鍵卻靠天成,大美之物,往往是萬裡成一,而諸如曜變、異毫之類的絕品,則只能祈禱窯神的恩賜。這也就無怪乎連宋徽宗這樣的風雅皇帝也會視之如隨珠和玉了。
  • 建盞都有哪些流派?建盞大師排名如何?都有哪些代表作者?
    一、大陸建盞的代表作者和主要流派 李達:無論當前中國大陸還是臺灣省,亦或者是日本,李達制盞無疑是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風格主要是鷓鴣斑和油滴建盞。 孫建興:建盞風格主要是虹彩油滴和曜變,還有柿紅、木葉盞。
  • 建盞名家系列黃美金丨金油滴建盞創始人!
    其作品金油滴建盞被臺北故宮博物院列為研究品收藏。許多家報社和雜誌也對他金油滴作了相應的報導。立志復原「金油滴」偶然在一次拍賣會上,黃美金聽說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的中國南宋油滴斑茶盞,該碗口沿和斑紋呈金色,被日本定為國寶,而中國自南宋以來,卻無「金油滴」蹤跡可尋,明明建盞起源於中國,卻落於如此之地,也正因如此,黃美金便有了復原金油滴建盞的想法。
  • 宋黑釉瓷代表建盞底款有500多種,為什麼供御款建盞比較保值?
    ▲宋代建窯遺址的大路後門龍窯,長度135.6米,為世界最長龍窯。在建盞的底款中,屬「供御」款建盞人氣最高。故宋代皇室命其燒精品建盞進貢,民窯亦有承接官府訂單一說,即"民窯官用"。「供御」,指"供給"御用之物,是建盞在宋代曾為帝王御用貢品的明證。常見的貢品款為"供御"和"進琖"。"供御"即供予御用之物;"進琖"即進盞,進上之盞是也。▲ 「進琖」款鱉裙釉盞「供御」建盞的發掘清末民初時期,建窯遺址發掘出底足刻印有"供御"、"進琖"字樣的兔毫盞實物。
  • 密藏日本400年,三件頂級國寶「曜變天目」首次同期公開
    撰文 | 白汶平  攝影 | 李宇豪 孫鵬   3月20日,一條接受美秀美術館的邀請,前往日本,參加了美秀美術館春季大展《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的特別預覽會。這也是整個展覽期間,唯一能公開拍攝的一天。美秀美術館是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的傑作。它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距離京都市區車程一小時。
  • 什麼是建盞?不清楚這四個點算白玩建盞這麼多年了
    南山村所產的粘土大部分偏黃白色,這種粘土矽、鋁的含量比較高,雖然其在最後的胎土中所佔配比並不多,但理化性能很好;後井村所產的粘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紅色粘土,這種粘土本身擁有較高的含鐵量,是建盞形成"鐵胎"的主要原因;大梨村所產的粘土同樣為紅色粘土,但它的含鐵量遠沒有後井村粘土的高,其主要用途就是為了增加建盞胎體在燒制過程中的耐高溫和抗變形程度,能夠有效地減少建盞出窯時的開裂率。
  • 【建盞之家】失落的黑瓷文明(深度好文+視頻)
    宋代文人留下了大量鑑賞建盞的詩句,蘇東坡在《送南屏謙師》中寫道:「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毛斑,打出春甕鵝兒酒。」這裡東坡公用的是兔毛斑盞,據推測是早期建盞,斑紋較細而成塊,還沒有達到兔毫的標準。但點茶時與淡綠的茶湯相映襯,足已使人呷一口茶而春意滿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