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笑開顏
——會寧縣舉行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高原夏菜產銷對接活動側記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王瑞 魏永剛
五穀流金,果蔬飄香,豐收節裡說豐年;八面來風,鄉村振興,小康路上笑開顏。這是曾經苦瘠甲天下,而今邁步奔小康的會寧縣喜獲豐收的生動寫照。
9月21日,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會寧縣在頭寨子鎮牛河村甘富果業蘋果基地隆重舉行農民豐收節相關慶祝活動,並通過舉辦全縣高原夏菜產銷對接活動,讓農民豐收的底氣變成傳遍四方的喜氣,來迎接屬於自己的那份甜蜜。
一時間,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農民把豐收的喜悅、對幸福的追求,全都轉化為奮進奔小康的動力,在會寧這方厚重的黃土地上升騰歡歌、悅耳動聽……
慶祝豐收節現場,一排排新鮮誘人的果蔬,飄香四溢,就像豐收的喜悅一樣,早早地就甜進了人們心裡。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悠長歡快的號子,在每個人的臉上,似乎都寫滿了一個個幸福的故事。
本次活動也是白銀市今年農民豐收節慶祝系列活動之一,活動通過會寧特有的民俗表演,結合現實生活進行編排,以載歌載舞的方式展現該縣農民慶祝豐收和脫貧奔小康的歡快場景。
會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周發祿說:「通過與當地農民代表一起走進果園採摘蘋果,和大家一道來品嘗豐收的碩果,讓我們都能感受到幸福的腳步來之不易,從而倍加珍惜每一份汗水和付出,切實提升廣大農民朋友的自豪感、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
在活動現場,一位來自蘭州的客商馬世才先生訂購了10箱甘富蘋果。馬世才告訴筆者,他是一位臨洮人,長期在蘭州工作,之前聽到縣上這兩年都在搞這樣的活動,就帶著全家慕名而來,到這裡想親自採摘一下咱們會寧本地的蘋果,也通過這種方式,沾一下咱們農民豐收節的喜氣,讓日子越過越好。
50多歲的劉布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會寧當地農民,他動情地說,「在以前常年乾旱的會寧頭寨子鎮,大面積種植蘋果是不敢想的事。最近幾年,我們一方面積極創新轉變思路,引進技術,另一方面加緊推進農田改造、引洮供水工程,終於在這片土地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如今,果品產業成為我們發展奔小康的『鐵桿莊稼』。」
大溝鎮黨委書記馬宏江介紹,大溝鎮厙曲村曾經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小山村,也是全省372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近幾年,採取了「園區化建設、有機化種植、三變式運營、認領式參與」的思路,將1200座有機蔬菜塑料大棚採取多種方式經營,不但實現了戶戶有增收渠道,家家有致富產業,還讓每一戶家庭通過多元化的產業發展,實現了人均上萬元的效益增收。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會寧縣按照「1+N」產業增收模式和「21211」農業農村產業突破行動要求,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旺盛活力,推動全縣富民產業實現穩定達標增效,實現了「一地一品」做精特色,「一品一優」做足成色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糧食產量實現「十四連增」,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20.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14元,切實讓「攻堅龍頭」舞起來,把「增收支柱」築起來,用產業富民彰顯了會寧力量。
豐收節裡說豐年,希望田上繪新篇。金秋豐收時節,漫步在會寧這片廣袤的黃土地上,漫山遍野欣欣向榮,五穀豐登香飄誘人,養殖圈舍牛肥羊壯,蔬菜大棚碩果纍纍,100萬畝全膜玉米、100萬畝黑膜馬鈴薯、35萬畝小雜糧、16萬畝瓜果、10萬畝蔬菜、9萬畝中藥材、17萬頭肉牛、298萬隻肉羊分布在會寧大地……就像多彩的寶藏繪就了可喜的會寧豐收圖,讓這塊曾經貧瘠的黃土地煥發出了熠熠生輝的小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