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不同:
雞滑液囊支原體(MS)
滑液囊支原體呈多形態的球形體,比雞毒支原體稍小,革蘭氏染色為陰性。僅有一個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異。滑液囊支原體具有一般支原體的特徵,即發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能利用尿素。在人工培養時,MS的營養要求比MG高。
雞毒支原體(MG)
雞毒支原體按照分類學屬於軟體綱支原體目支原體科支原體屬。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目前為止僅發現1個血清型,但各個分離株之間的致病性和趨向性並不一致。一般分離株主要入侵的是呼吸道黏膜。
二、發病原理不同:
雞滑液囊支原體
又稱滑液支原體感染、滑液囊黴形體感染、滑膜囊黴形體感染、傳染性滑液囊炎、傳染性滑膜炎。是雞和火雞的一種急慢性傳染病,病原主要入侵的是關節部位,表現為關節腫大,滑液囊和腱鞘發炎等。該病病程較長,籠養雞不易被發現。
雞毒支原體
雞毒支原體感染又稱為「慢性呼吸道疾病」,在雞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症狀,如氣管炎、氣囊炎等。該病發病時間較長,病原主要在氣管黏膜的纖毛上和氣囊上定植,而氣管纖毛末端和氣囊上沒有血管,藥物是通過血液運輸到達作用部位後,再通過擴散作用於雞毒支原體,因此藥物只能減少氣管纖毛和氣囊上定植的雞毒支原體數量和減輕臨床症狀,而不能完將其殺滅,因此雞毒支原體感染一般為一次感染會終生處於持續性感染的帶菌狀態,當雞群處於應激狀態,如寒冷刺激、疫苗免疫時,又會表現出臨床症狀。
三、臨床症狀不同:
雞滑液囊支原體
自然接觸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10~20d,經蛋垂直感染的雛雞可在1周齡內發病。不同毒株的致病力有較大差異,故臨床上,有些病例表現為嚴重的關節病症,而另外一些病例則表現為嚴重的呼吸道症狀,也有二者兼而有之的。關節型病例:感染初期,病雞精神尚好,飲食正常;病程稍長,則精神不振,獨處,喜臥,常呆在料槽和水槽邊,食慾下降,生長停滯,消瘦,脫水,雞冠蒼白,嚴重時雞冠萎縮,呈紫紅色。典型症狀是跗關節和蹠關節腫脹、跛行,甚至變形;慢性病例可見胸部龍骨出現硬結,進而軟化為胸囊腫。成年雞症狀輕微,僅關節腫脹,體重減輕。呼吸型病例:表現為打噴嚏,咳嗽,流鼻涕,常在接種活疫苗或遭受其他應激如斷喙、大風降溫後出現呼吸道症狀。排綠色糞便。
雞毒支原體
臨床上,通常表現的症狀是氣管鑼音、咳嗽、流鼻涕、流眼淚,一側或兩眼瞼腫脹或粘合。雛雞表現為生長遲緩、發育不良、病弱雛增多,淘汰率增加;蛋雞多表現為產蛋下降,這種產蛋率下降通常會維持在一個低的產蛋水平上,會持續幾十天至幾個月不發生變化,因不像其它疾病引起的產蛋率下降那樣突然和明顯,往往會被養雞人員所忽視。通常情況下,其產蛋率會下降10%左右,嚴重時可達20~30%。
四、病理變化不同:
雞滑液囊支原體
在發病的關節、龍骨滑液囊內有粘稠方的、乳酪色至灰白色滲出物,隨病程的延長,在腿鞘關節、肌肉和氣囊中也可發現乾酪樣滲出物以及關節面的潰瘍。有呼吸道症狀的雞可發現氣囊混濁、增厚。
雞毒支原體
剖檢時主要肉眼病變為鼻腔、氣管、支氣管內含有多量粘稠的分泌物。氣囊增厚,囊腔內有乾酪樣滲出物,似炒雞蛋樣,氣囊粘連,有時也能見到肺炎病變。嚴重病例常伴有心包炎、肝包膜炎。
五、預防及治療方法不同:
雞滑液囊支原體
1. 預防方案:
14日齡之前使用林可大觀黴素2-3天,14-15日齡使用支必妥5號,按照2000羽/瓶飲水或拌料,連用2天。以後每40-45天使用一次。可根據養殖場具體的免疫程序調整使用時間。
2. 治療方案:
發病前期大觀黴素與林可黴素配合使用,連用2-3天,然後使用支必妥5號按照1000羽/瓶飲水,連用2天。對病情嚴重體況較差的病雞應做及時淘汰處理。
雞毒支原體
1. 預防方案:
14日齡之前使用強力黴素+泰妙菌素(或泰樂菌素)2-3天,14-15日齡使用支必妥1號,按照2000羽/瓶飲水或拌料,連用2天。以後每40-45天使用一次。可根據養殖場具體的免疫程序調整使用時間。
2. 治療方案:
發病前期使用強力黴素+泰妙菌素(或泰樂菌素)2-3天,然後使用支必妥1號按照1000羽/瓶飲水,連用2天。
共性問題:
在使用藥物的同時,要密切注意飼養條件的改善,包括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加強通風、降低飼養密度、控制應激、冬季保溫、避免外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