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市中山區營商環境三年攻堅行動中全面提升的關鍵之年,中山區堅定不移把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出臺《中山區營商環境建設「2020版」實施方案》,深化拓展「十辦一化」,倡導「三個最多」服務,全力為企業和群眾辦好10件營商實事。打出政策「組合拳」,按下疫情衝擊下經濟復甦發展的「快進鍵」。
中山區堅持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著力解決阻礙企業群眾「少跑腿」的問題,倡導「最多跑一次」,最好「一次都不跑」,推出四項舉措:一是「一個預約」辦成事。推行預約上門幫辦服務,通過政府「幫忙跑」,實現企業群眾「一次都不跑」;二是「一個承諾」能辦事。升級「容缺受理」服務,推行信用承諾審批制度,實行「先承諾、當場辦」,相關申請材料按承諾期限補齊;三是「一個窗口」辦妥事。進一步統一區、街、社區「一窗辦理」模式,將「一窗受理」服務模式的觸角延伸至全區各街道和所有社區,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政務服務圈;四是「一個平臺」辦全事。持續推行「不見面審批」,加快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中山區依託區涉民涉企訴求管理中心,建立統一的民企訴求調度指揮體系,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政務服務模式。倡導「最多訴一次」,最好「一次都不訴」,推出3項舉措:一是強化統籌協調,推行「集中匯辦」。整合全區所有訴求辦理渠道,全部歸口區涉民涉企訴求管理中心集中受理、統一分撥,實行「一站式」服務;二是強化快速響應,實行「接訴即辦」。建立「統一指揮、上下聯動、跟蹤督辦」工作機制,確保「件件有回覆、辦結有時效」。三是強化主動治理,倡導「未訴先辦」。主動徵集企業市民需求,讓解決訴求的關口前移,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中山區全面倡導包容審慎的監管理念,建立容錯機制,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倡導「最多查一次」,最好「一次都不查」,提出3項舉措:一是強化部門聯動,實施「隨機聯查」,避免重複檢查影響企業經營生產;二是強化柔性執法,實施「首違不罰」。在中山區第一批市場主體「首違不罰」清單的基礎上,全面升級推出《中山區「首違不罰2.0版」工作實施方案》,針對中山區3個執法機關的7個監督檢查事項,將「首違不罰」進一步升級為「首次或輕微違法違規免罰」,為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新興企業提供更加寬容的制度環境;三是強化信用監管,實施「不舉不查」。中山區4個執法機關共有5項抽查監管事項,對區內信用良好企業實施「不舉不查」,對違法失信者實行「重點嚴查」,通過分類監管,加快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抗擊疫情的背景下,營商環境的優化有著特殊含義,即以優化營商環境的確定性來對衝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區營商局將持續創新工作舉措,最大程度為企業和群眾開闢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務路徑,助力中山區經濟復甦和發展按下「快進鍵」,並持續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內生動力。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