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昨日,有讀者來電反映,江都發生一起悲劇:7日下午,一名3歲男童因誤吞果凍,導致氣管被卡,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又是誤吞果凍! 果凍出來了,孩子沒救活據江都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工李阿姨介紹,7日下午5點多鐘,男童的奶奶抱著他衝進急診室,告知孩子吞下果凍被卡住了,情況危急。據了解,男童的家在龍川橋南邊,由於事情緊急,沒來得及等120,直接打車趕到醫院。
急診科醫生立刻組織搶救。「我們這裡一聽說是小孩喉嚨被卡住了,立刻緊張起來,能去的醫生都去了,醫生抓住小孩的雙腳,把小孩倒過來拍後背,拍了幾下果凍掉出來了。」
果凍取出來後,許多人鬆了一口氣,但不幸的是,男孩因窒息太久,沒能搶救過來。當急救醫生宣布男童死亡,在場的許多醫生、護工都哭了,「我們在急診室裡,看到的傷亡太多了,但是這麼小的孩子沒能救回來,連醫生都忍不住了。」
李阿姨介紹,男孩的奶奶進來時,後面跟著個大男孩,一邊走一邊哭,大男孩自稱是小孩的舅舅,果凍是他剝開的。
「小孩舅舅說,他剝了一隻果凍準備餵給外甥吃,剝好後覺得外甥不好下口,就放下來,轉身去拿勺子。」李阿姨稱,小孩舅舅說,他打算用勺子挖成小塊餵給外甥,誰知道拿了勺子回來,看到外甥已經把整個果凍吞下去了。
醫生聞「凍」色變! 「果凍」噎人往往直接要命江都人民醫院一位兒科醫生告訴記者,他最怕聽到「果凍」這兩個字,從來不許家人購買任何果凍食品,「兒童誤吞小物品,這種事情並不罕見,但是其他東西都會留有一定空隙,可以維持呼吸,而小型杯裝的果凍大小和兒童的喉嚨相當,而其口味和口感又很受兒童喜愛,如果兒童吸食時不慎將整個果凍吞下,就會堵住氣管。一旦被果凍堵住氣管,往往沒有迴旋的餘地,幾分鐘之內孩子就沒了。」
據介紹,兒童誤食果凍導致死亡的案例在2005年前出現得比較多。2005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經發出警示:小型杯裝果凍易致兒童窒息死亡,提醒廣大消費者慎購這類果凍產品,建議不要向兒童餵食,更不要讓兒童單獨食用。經過媒體的大力宣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許多家長在選擇兒童食品時,對果凍更加謹慎。
此後,有關果凍的新國標頒布,禁止生產直徑在3.5釐米以下的小型杯裝果凍,而韓國則禁止銷售4.5釐米以下直徑的果凍,歐盟對小型杯裝果凍的管理更加嚴格。但是即使這樣,仍然沒有能夠杜絕果凍殺人,「果凍的底部是圓弧形的,就算上部直徑大於3.5釐米,下部也能進入孩子喉嚨,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別讓孩子吃果凍。」
當心「微」從口入! 怎樣防範兒童誤吞異物?採訪中,值班醫生表示,兒童的磨牙發育不全,不能細嚼食物;兒童喜歡將物體或玩具放入口中玩耍;愛哭、愛笑、愛鬧,進食時喜歡邊吃邊玩;咳嗽反射不健全等,這些均可造成氣管異物。
年輕父母要當心微小物品對寶寶的傷害,如紐扣、硬幣、別針、糖豆、玻璃球等小物品,一定要避免寶寶吞食入口。特別要注意寶寶爬行的地面上是否掉有小物品,如果有要及時收起來。
當給寶寶餵食有核的水果時,如棗、山楂等,要特別當心,應先把核取出後再餵食;另外,還應對玩具進行仔細檢查,看看玩具的零部件有無鬆動或掉下來的可能。(請報料人下周四、五來領信息費40元)
記者 孟儉 實習記者 劉旺
【教您幾招】 誤吞異物急救三法1.催吐法:當發現寶寶吃了什麼東西或有些不太正常時,家長可以用一隻手捏住寶寶的腮部,另一隻手伸進他的嘴裡,把東西掏出來;若發現已將東西吞下去時,可刺激他的咽部,促使寶寶嘔吐,把吞下去的東西吐出來。
2.拍背法:如果懷疑吞下果凍等食物,應立刻把小孩倒拎起來,頭朝下,拍其背部,使寶寶咳出異物。
3.海默立克手法:假如寶寶翻白眼,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複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衝擊氣流,把異物衝出。
【安全小策略】1.3歲以下嬰幼兒儘量不要吃果凍。果凍雖然吃起來甜甜的,但是如果吸食用力,也許會不慎卡在嗓子裡,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小朋友也許不知道,果凍其實根本不是用水果製成的,其中還加入了許多明膠、卡拉膠等增稠劑,還有香精和色素,裡面的成分並沒有什麼營養價值。所以,建議小朋友儘量不要吃果凍。
2.吃果凍時要小心。如果小朋友一定要吃果凍,那麼在吃果凍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一下吸進太多,也要注意不要被吸管扎到嘴哦。
3.一旦被果凍噎住要馬上告訴媽媽或老師。如果不慎被果凍噎住了,要馬上告訴媽媽或者幼兒園老師,請他們幫自己取出果凍或者到醫院就醫。
【新聞延伸】 英國擬禁止銷售小型杯裝果凍英國食品安全局致信英國地方當局,提醒它們對一種小型杯裝果凍(jelly mini-cups)頒布禁令,因為該果凍可能引起兒童窒息。這項舉措緊接英國環境衛生官員近期查扣糖果的行動。
早在2004年,歐盟委員會就已對小型杯裝果凍頒布了禁令,因為該果凍存在使人窒息的風險,它對兒童來講風險更大。
該果凍質地柔軟、滑爽,通常以圓拱形塑料杯的包裝形式出現。兒童在食用該果凍時,可能會將整塊果凍吸出並吞下,因此這很有可能造成果凍卡在兒童氣管內。
【新聞連結】 近年幼童吞異物險情1. 2008年6月24日晚上9點左右,揚州六圩馬橋一名1歲女童吃果凍不小心卡在喉嚨處,無法呼吸,命在旦夕。在生命緊要關頭,30名民工一起出主意,將在死亡線上的女嬰救了下來。
2. 2012年12月18日,江都2歲兒童誤將瓜子吸入氣管引起窒息,經搶救後轉危為安。
3. 2013年3月16日,揚州一名9歲小學生吃油餃時不慎嗆入氣管,導致心跳、呼吸一度停止20分鐘,經市一院搶救恢復生命體徵。
4. 2013年8月30日,揚州一名7歲男童將隨身佩戴的玉佩吞入腹中,後醫生用手術線穿過玉佩將其「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