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線上和線下現在都不是終局 未來將走向...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大家好!我是瑞思的王勵弘,應該說我是一個證券和資本市場的老兵,但是一個教育界的新兵,還不能說是新秀。因為我在中國證券市場成立之初就參與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建立以及實踐,也在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開始的時候一起生長,不管是不是野蠻生長。今年年初我決定離開,帶著金融和資本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當然,今年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所以在今年也有很多的考驗、很多的思考。我來的時候其實是希望把瑞思轉型成為一個數位化的、跨學科的綜合素質教育平臺,當然在上任的第十五天我們的疫情就開始加劇,將近五百家的線下學校被迫停業一百五十天,最長的大概停業了兩百多天。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境遇之中,其實既是加速了我們的轉型,同時也讓我們對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很大的警示,也是讓我們更加冷靜地集中資源做好我們的教育。

今天非常感謝證券日報的邀請,也非常感謝陳社長和其他主編的邀請,所以今天還是想分享資本、教育相關的話題,我的演講主題是「教育與資本——做好新時代的道義之交」。

剛才大家已經提到,今年在疫情過後,資本對教育的投資是非常低的,當然,因為我不在教育行業和PE工作,我的數據並不是最新的,但這個趨勢大家是能夠看到的。雖然交易的數量是下降了,實際上交易的金額是大大上升的,從中也可以看到大家在布局不同的。

圖中的名字並不一定全,因為前幾頁我們的數據只集中到了2020年6月,實際上下半年的融資應該說更是一浪接一浪,很多的企業也是今天參加峰會的嘉賓。就像剛才王總提到的,以前教育可能是A輪B輪一兩億人民幣,現在經常看到的是數億數十億美金,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能融兩輪超過十億美金的概念。在一級市場非常火熱的時候也建議大家去看一看二級市場的表現,其實就在最近的幾個月,二級市場在線教育的機構股價有比較強的回調。最近我也跟很多投資人、分析師做了一些交流,他們認為其實資本在回歸理性,我覺得這一點其實是一個好的聲音。

這一頁有的時候會引起爭議,但這是我的真心話,也不怕跟各位點對點地做一個討論。我自己覺得現在線上非常非常的熱,線下似乎非常非常的冷,但實際上如果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線上和線下現在都不是終局,大家都在尋找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我覺得其實線上有很多好的地方,剛才提到沒有一個物理的邊界,可以觸達我們下沉的市場,可以對於教育公平做出很多的貢獻,同時也是一個數位化的裡程,其實也能夠在未來走向更加個性化的教育。但是現在確實線上教育為什麼要融這麼多的錢,其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居然在一個本來盈利水平很好的行業裡面打成了一個盈利很不好的行業,而且需要大量的資金維持自身的運營。

當然,剛才王總也提到很多的錢是不是真正用在了提高教研和教育質量,提高整個客戶的體驗上?我覺得有一部分肯定是的,但更多的似乎還是在搶流量的一種感覺,所以我覺得線上這些可持續性和現金流怎麼樣去做得更加健康,怎麼能夠在未來可能會漸漸變涼或者變理性的市場當中支撐一個可持續的、真正富有教育價值的運營是大家都要想的一個問題。

那麼線下是不是真的變冷了呢?我們經常看到線下企業退出市場了,哪個企業就要關門了,但我們沒有看到兩點:線上的企業有沉默的大多數,其實他們也是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就像剛才講的如果你的教育理念、你的教育特性沒有做好,你的商業模式是不健全的,那麼在疫情和資本的衝擊下,其實早晚是會出問題的,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當然,線下教育確實是受到物理半徑的影響,一般就是周圍三公裡,而且線下的教育在運營的難度是非常高的,因為它是一個實體,確實很多的裡程是沒有數位化的,所以其實還是在一個人對人、點對點的場景上去做。

不過線下也確實有自己的優勢,剛才已經講過我們有教有育,人和人之間的連接和溝通,線上和線下在今天的技術情況下還是不可比擬的,否則我們就沒有必要坐在這裡開這場面對面的峰會了。線下的機構在一個更加精準的範圍內獲客,今年包括瑞思也體會到,我們線下的獲客成本是在下降的,而且我們感到線下的需求是在非常旺盛地恢復,因為大家感受到了線上線下教育的差距,感受到了線上可以做的哪些地方比較好,線下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家長也會去匹配這樣的一個線上和線下的教育資源。我確實覺得線下傳遞的溫度和線上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做線上課程的時候經常說線上我們相見、線下我們擁抱,這裡的溫度永遠是多一分的。

為什麼現在資本對教育這樣青睞呢?我覺得是有著非常根本的原因。首先教育確實是我們的國策,其實也是全世界家長關心的問題。實際上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人口大國變成了一個人力資本大國,所以未來的競爭其實更多的也是在人力資本方面的競爭。我覺得中國的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的程度確實已經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了,就舉一個例子:中國畢業的Engineer工程師,這裡不一定是指機械類的工程師,其實是一個幾百萬級的數量,美國或者全世界加起來可能是我們的幾分之一。那麼在這樣的競爭環境當中,中國的AI當然會做得更有希望,中國的5G發展也會更好,未來我們的智能化世界中國可能就是要引導,所以其實教育在逐漸地讓中國的競爭力加強,已經不是一個靠人口紅利來牽引的經濟體了。中國現在開展普適教育、普及教育,基本上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能夠上小學,我們高等教育也已經接近了將近百分之五十的入學水平,所以國家的整體教育水平是非常非常突出的。

剛才我就遇到了幾位瑞思的家長,確實在中國的家庭第一支出重點就是教育,也是確實有一種不惜一切代價,希望孩子能夠獲得最好的教育,所以在教育上的投入就會越來越大,現在教培確實也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我們確實不能忽略技術給教育帶來的種種好處,這也是未來在教育行業很重要的一個生產力。現在網際網路的技術其實也催生了教育新的模式,包括剛才提到的不管是我們的線上大班課還是能夠連接國外的教師跟中國的學生來上課,未來因為技術其實有更多的模式會誕生出來。同時技術其實也催生了更多教育市場的消費,包括今年非常流行的,或者是從去年開始AI的啟蒙課程,今天也有很多在線的機構會講到他們通過技術怎樣打開這個市場,提高教學的效果,讓整個的教學效率能夠上升,所以說科技確實也是教育的一個新的生產力。

就像所有的投資一樣,投資都是需要回報的,也是需要投資在有良好的成長和優秀的管理的教育公司,所以其實我們也非常關心什麼樣的教育公司會更得到資本的青睞,我覺得也是從宏觀開始說起。任何一個行業其實還是要真正能夠有一定的差異化,滿足到真正的用戶需求,同時應該是可持續的,所以我也確實認為在教育領域第一重要的其實是品牌,因為它是建立起一個信任,第二重要的就是課程產品,因為你是要通過課程產品達到學習效果,也就是客戶的需求,但商業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這裡我也特別想提出,因為教育其實是佔據著你的時間,對於青少年或者更低齡的群體佔據的是你的心智,實際上這些東西是不可回溯的,也是不可逆的。為什麼教育應該更加嚴肅?或者說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就是希望不是拿我們的孩子和職業教育去做試點,去做小白鼠,去薅這個羊毛。

我們經常在想中國到底依靠什麼能夠變成引導世界的一股力量?剛才提到我們普遍性的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但我們的孩子在創造性的思維、團隊的協作、領導力方面其實是缺乏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的政策現在越來越走向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路徑,而不是唯分數唯學歷。希望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多地創造或者締造中國的未來,因為未來的人群其實已經很少以高考作為一個節點,實際上在漫長的人生當中,大多數的情況不是在一個考試的環境當中,沒有標準的答案,所以怎樣培養真正能夠適應未來、引領未來的人才其實是我們教育要考慮的。

剛才說到核心競爭力、品牌和課程產品,包括老師和教學質量,我認為更多的會進入到搭建競爭壁壘,包括科技領域的資本。我認為教育和資本都要向善,就是做主題裡講的「道義之交」,所以也希望討論一下教育和資本如何互動才是良性的。中公的王總提到教育是一個慢活,我們也認為教育是一場馬拉松,就像剛才說的,當你展望你要活一百歲的時候,你理解的教育一定不是當時當季考分或者某一個培訓,而是更加長遠的,希望做教育的人都能夠想得更遠一點。

我覺得資本可以幫助教育領域、教育企業,可以有一個更好的用戶生命周期的管理,這在其他的商業模式也是非常多地在討論的,怎麼才能讓教育的產品能夠有更好的體驗,讓我們的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這些都是資本可以幫助的。我也覺得教育應該好好地跟資本結合,因為資本可以帶來很多資源的整合,使得我們的教育能夠有更廣的覆蓋領域,包括剛才說的能夠在偏遠地區通過線上的方式引進高質量的教學和師資,這也是資源的一種整合,能夠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國際上有些好的方式、方法和理念也能夠引進來,比如最近我接觸到一個比較高端的營地,其實是用項目制的學習方法讓我們的學生從原來跟社會割裂的學校再回到社會實踐,其實這些都是用資本來帶動資源的整合。

平臺化的發展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個人認為未來單一產品做得再好都沒有特別強的競爭力,因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平臺化、生態化的世界,所以單一類的品類做好是被整合的。我個人的看法是今天其實沒有平臺型的企業,也並沒有生態型的企業,也許大家要思考我們在做好自己的教育公司的時候如何想到下一步。

稍微說一說瑞思的情況,因為剛才提到原來我們是一個相對傳統的線下教育機構,疫情期間其實有很大的變化,我自己也堅信線上線下融合這樣的教育理念是我們長遠的發展之道。剛才提到我們說的科技賦能和跨學科,其實是大家都在討論的,這裡也稍微說一說。疫情到來的時候我們其實也是這樣的概念,就是停課不停學,語言的學習上可能更加突出。大家知道如果兩三個月不去用英語的話,可能以前你積累的很多東西就在淡化,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這樣,停課這件事情其實是挺不能接受的,而且語言學習過了那個階段再回溯學習特別簡單的第二語言就會覺得很沒有樂趣,我們當時想唯一的路徑就是怎麼在線上達成我們的教學。但我們做的時候非常謹慎,不是把線下的課程直接搬到線上,那個叫做網課網校,不叫線上課程,所以我們要重新做起。

為了重新做起再複課,我們做了一系列線上化。首先大家都在做的當然就是辦公的線上化,我們在一個星期之內就讓EHR和釘釘聯通,將近四千人在線上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再就是線上培訓e-Learning系統,因為我們的老師要在e-Learning學習新的課程,線上的教學方式,也是因為線上的e-Learning能夠讓我們非常快地響應。再就是運營的線上化,其實線下的校區運營和線上的課程整個的流轉是很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當時也做了專門的項目去把線上運營能夠做通。再就是教學的線上化,因為現在大家講的在線教育,很多人總是講線上上課,線上上課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我們當然也開發了自己的技術平臺「瑞思+」承載我們整個在線學習,最高峰的時候有一百五十個城市將近十幾萬的學生通過線上能夠學習,在線課堂最高的時候有七千多個課堂。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直營體系百分之八十九的學生做了線上複課,中間還有百分之七十的家長做了線上課的購買,其實這些都是對我們品牌教學產品的認可,在線本身和不在線並不是最決定性的因素。

當然,這是我們的一個嘗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打造了一個科技賦能的國際化綜合素質教育平臺。這裡體現了瑞思的新基建,因為只有把整個基建建好了,線上線下的融合才能走通。這裡有很多的框圖我就不說了,我們的思路有一個「地網」,就是線下的五百家校區,另外還有一個「天網」,就是線上能夠做的整體線上教學活動和數位化的招生,其實在「天網」和「地網」就是四個在線的能力去支持。我們運營的不是一個學校,而是四個學校,為什麼這麼說?教我們孩子的必須是合格的老師,我們的員工在線上線下融合、數位化轉型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提高專業的能力、提高管理的能力、提高領導力,所以我們也成立了瑞思大學為員工做這樣的一個升級。

當家長不能理解素質教育的時候,我們的困境就會很強,所以我也認為我們一定要超過一門課、超過一個線上或者線下學校的概念。當然我們也會用科技來提升我們的管理,包括賦能給教師,這裡講到智能備課系統、AI巡課系統,包括未來的智慧校園和數據的打通,把我們線上線下的用戶旅程能夠做得更加數位化,未來的方向一定就是走向個性化的需求,滿足我們千人千面,更加能夠找到自己成長路徑的學習方式,所以說未來可想像的空間還是很大的,當然往這條路上走也是比較艱難的。

回到瑞思本身,我們是希望構建卓越而有溫度的教育共同體。為什麼叫做共同體,不叫平臺不叫生態?因為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很多的教育機構,可能有一個好的老師、有一個好的課程、有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有一個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沒有商業運作的能力,也沒有資本運作的能力,甚至有的時候沒有技術開發的能力,我們希望這個共同體能夠帶著他們一起成長,打造一個真正好的素質教育的平臺。

最後回到我們的主題,希望教育與資本做好新時代的「道義之交」。剛才提到一個是時間軸一個是教育的宗旨,還有我們線上線下怎樣結合,讓這種溫度、效率、覆蓋的廣度和我們能做的精度和深度都融合好,相信未來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會走向這樣一個更加綜合的旅程。我們說「孩子的瑞思、世界的未來」,就像剛才趙社長講的,我們影響了這些孩子,這些孩子也會影響到中國的未來,中國的未來一定會影響世界的未來,這也是我為什麼投身到教育領域,我覺得這是最大的願望和最高的境界,再次感謝這個和大家分享的機會。

相關焦點

  • 瑞思教育王勵弘:線下需求旺盛恢復 線上和線下現在不是終局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出席並發布演講。王勵弘表示,剛才大家已經提到,今年在疫情過後,資本對教育的投資是非常低的,當然,因為我不在教育行業和PE工作,我的數據並不是最新的,但這個趨勢大家是能夠看到的。雖然交易的數量是下降了,實際上交易的金額是大大上升的。
  •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教育要善用資本 整合資源實現自身高效...
    本報記者 陳煒    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在北京舉行。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出席論壇並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採訪。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教育行業產生了深刻影響。
  • 瑞思英語董事長兼CEO王勵弘榮獲人民日報社環球網「2020年度教育...
    12月10日,2020年人民日報社環球網「公益,讓教育更美好」教育盛典落下帷幕。瑞思教育受邀參加本屆盛典,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在教育傑出人物案例評選環節中憑藉卓越的成就脫穎而出,最終榮獲「2020年度教育傑出人物」獎項,這也是對瑞思在行業發展進程中引領作用的認可。
  • 瑞思英語教育CEO王勵弘出席亞布力論壇年會:教育不是快消品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受邀出席「在線教育的風口與關口」主題教育論壇,與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YoKID優兒學堂創始人兼CEO蘇德中、松鼠Ai 1對1 CEO周偉、校寶在線董事長兼CEO張以弛共話線上線下教育未來發展。四個在線,做好業務全面數位化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為整個教育行業帶了巨大震蕩,線下教育全面按下暫停鍵,在線教育迎來短期爆發性增長。
  • 瑞思教育CEO王勵弘中國教育資本論壇主題演講:做好新時代教育與...
    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破浪·融合」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在京召開,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出席論壇,並發表「教育與資本,做好新時代的道義之交」主題演講,詳細解讀了瑞思對於教育與資本關係的思考,並與到場嘉賓一同分享了瑞思的教育與資本共生之道。值得一提的是,瑞思教育還在本次論壇中榮獲 「最具影響力教育機構獎」。
  • 瑞思教育榮獲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獎 CEO王勵弘出席南方財經...
    在第十三屆21世紀商業模式高峰論壇——「疫後」新經濟平行論壇上,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發表了「教育與資本的基業長青」主題演講,分享瑞思對於後疫情時代教育新發展的觀點與思考。值得一提的是,瑞思教育還在本次論壇中榮獲「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獎」,其數位化轉型探索再獲業界深度認可。
  • 亞布力論壇年會瑞思英語CEO王勵弘受邀出席:數位化轉型成為企業...
    作為省級行政區,黑龍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就是在這樣一個美麗的省份,以「開放中創新 改革中轉型」為主題的第二十屆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在黑龍江亞布力成功舉辦,在這次論壇會中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受邀出席與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以及多個教育行業的領導人針對線上線下教育未來發展做出了深刻的探討。
  • 瑞思教育CEO王勵弘:四個準則、五大升級打造瑞思素質教育新生態
    2020年1月13日,由瑞思教育主辦,以「與你與我,點滴同行」為主題的2020年瑞思員工年會在北京舉行。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高管團隊及其來自全國各地的2300多名優秀瑞思員工代表出席。(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發表主題演講)核心觀點:1.在教育行業蓬勃發展的現狀下,具備紮實的品牌影響力、完備的課程體系、強大的執行團隊、規模的運作能力、良好的延展性
  • 瑞思英語聚力線上線下教育渠道融合,為後疫情時代教育完成破局
    而且,瑞思英語也計劃打造全場景學習,為學生提供各學科完整的線上教學,一門課程線上、線下都有對應教學,「學生甚至可以在線下和線上課程之間切換」。機構需具備線上、線下雙重能力在瑞思英語看來,未來,線下面對面的學習依然是教學主流,線上教學無法取代,只能互補。「大部分孩子尤其是低幼年齡段的孩子們,最終大概率會回到線下上課。」
  • 瑞思教育孫一丁卸任CEO,董事會主席王勵弘接任
    近期,瑞思教育公告表示,孫一丁將卸任瑞思教育CEO一職,由董事會主席王勵弘接任,孫一丁退任CEO後將擔任董事會副董事長。王勵弘自2013年9月起擔任瑞思教育董事,並於2017年10月被任命為董事長。此前,王勵弘曾在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擔任董事總經理。在貝恩資本任職期間,王勵弘負責該公司在中國的許多投資,她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MBA學位和復旦大學的理學學士學位。另外,瑞思教育還任命了竺稼為董事,並擔任公司治理和提名委員會主席。竺稼現為貝恩資本亞洲私人股權投資聯席主管。
  • 在線教育無法「一統天下」,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行業新常態
    來源:一財網「未來在線教育(商業模式)是可以跑出來的,怎麼跑出來要靠教育領域的人不斷探索。現在在線教育那麼興旺,都是靠資本輸血。」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說道。
  • 瑞思英語CEO孫一丁遭資本罷免:前貝恩資本高管王勵弘接任
    前瑞思英語CEO 孫一丁入職瑞思英語前,孫一丁曾在國美和金寶貝工作過,其中,2011年至2013年任金寶貝CEO,這些工作經歷都為他執掌瑞思英語積累了經驗。王勵弘則是貝恩資本(Bain Capital)代表,在貝恩資本13年。
  • 助力教育事業穩健發展 瑞思英語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
    瑞思英語自從成立之初到現在擁有多名優秀講師,從專業的角度給孩子打造出一片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近日瑞思英語教育王勵弘對話哈佛中心黃晶生,從這次深刻的對話之中我們也能了解到瑞思英語對於教育方面的重視性。5月30日,「瑞思英語大咖思享會」第二期開播,資深投資人、哈佛中心上海前任董事總經理、賽富、貝恩投資、德太集團(TPG)前任董事總經理、合伙人黃晶生與瑞思英語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在直播中深度探討了「影響力投資」——追求義利並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的投資方式,或許能夠給教育行業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 瑞思教育王勵弘對話貝恩資本竺稼: 教育是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
    5月9日晚,13年老牌教育機構瑞思舉辦了第一期「瑞思教育•大咖思享會」。在思享會上,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對話貝恩投資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兼亞太區聯席負責人竺稼,碰撞出了關於語言學習、進入藤校、教育投資等有趣且有意義的話題。
  • 瑞思OMO:線上線下知識與能力的融合
    近日,瑞思廣州區域換「將」,梁健出任瑞思英語直營業務中心廣州公司地區副總經理,瑞思教育集團在董事長兼CEO的帶領下將在華南區落實瑞思打造「數位化跨學科素質教育新生態」的目標,從產品格局、運營策略、用戶滿意度等多方面拓展版圖。
  • 瑞思教育成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圖:瑞思教育被授予「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圖中人物從左至右依次為: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原司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孫霄兵,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
  • 教育行業兩重天,線下如冰線上似火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教育行業兩重天,線下如冰線上似火教育是一門複雜的行業,並非通過某種單一方式就能一招致勝。未來線上線下並非誰取代誰,而是平分秋色。 2020年中國教育行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呈現線上線下兩極化發展態勢。
  • 瑞思英語成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CEO王勵弘,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雷振海)論壇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姜志偉主持。」,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原司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孫霄兵,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雷振海同時為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現場授牌。
  • 英國教育品牌MarcoPolo Learning與瑞思攜手內容戰略合作
    針對每一個課程,都有IP形象進行引導,提出問題,展示學習過程,讓兒童跟隨相應的形象進行思考和研究,不僅是吸收各個學科有關的知識,而且培養兒童善於思考和提出問題的習慣。 數位化是瑞思2020年持續推進的核心戰略,線上課程的持續研發和創新則是數位化戰略的重要驅動力。
  • 英國STEAM教育品牌MarcoPolo Learning與瑞思攜手內容戰略合作
    針對每一個課程,都有IP形象進行引導,提出問題,展示學習過程,讓兒童跟隨相應的形象進行思考和研究,不僅是吸收各個學科有關的知識,而且培養兒童善於思考和提出問題的習慣。數位化是瑞思2020年持續推進的核心戰略,線上課程的持續研發和創新則是數位化戰略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