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杉木育種的搖籃」:一片野嶺荒山變綠水青山

2020-12-26 和訊

中新網南平8月24日電 (鄭江洛)「林場這幾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今年75歲高齡的洋口林場原場長李壽茂回憶,他70年代剛到洋口國有林場時,沒有通電也不通車,住的低矮的房子,土牆瓦片,甚至要與雞鴨同住。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地處福建省北部的「中國杉木之鄉」順昌縣和延平區境內,經營總面積10.53萬畝,其中有林地9.69萬畝,森林覆蓋率92%,活林木蓄積119萬立方米,是中國杉木中心產區的核心區。

8月20日,「洋口國有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被授予「八閩楷模」榮譽稱號。近日,記者隨「洋口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先進典型集中採訪報導團隊到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進行探訪。

南方(福建)杉木良種繁育中心培育中陳列的杉木苗。 張斌 攝

「當年我們是一邊搞林業生產,一邊建設基礎設施。」李壽茂是洋口國有林場第六任場長,1970年分配到林場,工作至2005年退休。

那時,他和三十多名工友,一邊開荒、種樹,搞好林業生產。一邊挖地基、挑石頭、打土牆,建造新房。

李壽茂說,水稻一年兩熟或者三熟,而林業不同,一個周期就要二十幾年,這意味著「杉木育種的工作要通過幾代人,一棒接一棒的幹下去。」

60多年來,一代一代的「洋林人」持續開展杉木育種科研與推廣應用,至今收集嫁接保存了4000多份杉木種質資源,並在全國率先實施第四代遺傳改良,使中國成為世界三個有能力進行林業苗木第四代遺傳改良的國家之一。林場先後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國家杉木種質資源庫」「首批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

「育種改良不僅能夠縮短成熟年限,提高畝產量,木材的品質也更好。」據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科技科科長葉代全表示,杉木之於林業的重要性,相當於水稻之於農業一樣。杉木育種工作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杉木不僅是優質的建築用材、裝飾用材,也是優質的紙漿用材,是中國南方特有的用材樹種。種質資源是林木育種的基礎,是國家戰略資源之一。

葉代全介紹,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通過遺傳改良工作,林場陸續建成1至4代杉木種質資源庫累計1124畝,收集、保存各類優良種質材料4132份。建場以來,林場累計生產杉木良種4.9萬公斤,生產的良種培育苗木60多億株,向江西、廣東、四川等15個省區持續提供良種,累計推廣杉木良種造林3000多萬畝,由遺傳增益產生的經濟價值可達千億元人民幣(下同)。

「來林場之前,我就是在家裡種點田,生活很苦,連溫飽都沒有,現在生活好多了。」順昌縣洋口鎮道吳村村民鄭安忠告訴記者,他十多年前還是村裡的貧困戶。

2008年鄭安忠來到林場應聘林場職工,至今在林場從事種植杉木苗、施肥、打藥等苗木管護工作,現在的年收入達到了四、五萬元,還在近城郊區買了房。

鄭安忠坦言,現在有了穩定可觀的收入,生活有了盼頭,未來想在林場繼續做下去。

福建省林業局副局長林旭東介紹,近年來,林場通過合作經營,吸納村集體分散林地7980畝,每年為周邊村民提供營造林生產、種苗生產、森林保護等各類就業崗位1200多個,增加村民務工收入近1800萬元。(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生態建設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永不褪色的「洋林精神」
    在中國森林分布的版圖上,有一個地處八閩大地名叫「洋口」的地方和一支大山深處鑄忠誠的杉木育種科研團隊,歷經60多個春秋,鍥而不捨、潛心科研,創造了「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洋口」的驕人業績,鑄就了「堅守初心、赤誠奉獻、久久為功、科研報國」的「洋林精神」。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金沙江畔新華坪:黑色轉綠色,荒山變金山
    「我種芒果之前,金沙江邊到處都是荒山,一到雨季,泥土被雨水衝刷流進金沙江裡,江水非常渾濁。」王道相說,種芒果後,涵養了水土,淨化了空氣,不僅讓荒山綠起來,也讓金沙江越來越清了。石龍壩鎮德茂村村民孫紹華今年53歲,16歲時就成了一名煤礦工人。
  • 林業局:省林科院調研銅盆水林場國家杉木良種基地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向梓昌)9月3日,省林科院副院長趙虎一行來到恩施市銅盆水林場,調研國家杉木良種基地。調研組先後察看了基地採種區、種質資源收集區、種子園樹體矮化、二代種子園、育種群體林等,聽取該場國家杉木良種基地建設情況匯報。
  • 探訪上海農科院養雞場:三十年育種讓你吃到"過去的味道"
    原標題:三十年育種讓你吃到「過去的味道」資料圖  新年親朋團聚之際,雞肉總是中國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燉湯、爆炒、紅燒、白切……每一種方法烹飪出的雞肉都是那麼鮮美。  日前,記者到此實地探訪,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黃啟忠告訴記者:「我們這個行業是沒有休息的,雞下蛋了最多半個月就得孵。」因此,即使春節假期,他也要抽幾天到雞場裡看看,30多年了,年年如此。  保存選育北京油雞等10種黃雞種質資源  養雞場內,7間寬敞的板房中,4間是種雞,3間是小雞。
  • 花甲之年二次創業——榛子達人把荒山變林海,帶動百姓發家致富!
    5年間,他在一片荒山上默默耕耘,建成了面積過萬畝的榛子園,他就是山東省諸城市華山榛業創始人魏本欣。 一九九九年魏本欣四十六歲,創辦諸城市華欣鑄造有限公司,近二十年打拼,累計上繳稅將近三個億,年銷售收入十億元!成為第一、第二屆中國鑄造行業綜合實力全國百強企業。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華坪由"黑"向"綠"之變
    新華社昆明12月13日電 題:金沙江畔新華坪:黑色轉綠色,荒山變金山  新華社記者字強、龐明廣  70歲的王道相望著一江清水、滿山綠樹,面帶喜色。
  • 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我們走過了一條從矛盾衝突到日益和諧發展之路,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表示。在安徽旌德縣,農戶不砍樹照樣能致富。當地依託好山好水,因地制宜引導發展生態產業。
  • 綠水青山變「現」記
    摸清生態底,夯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基礎  實現生態價值轉換,先要摸清生態家底,核算出綠水青山的價值,破解「綠水青山無價」的難題,實現生態資源向生態資產轉化。  為此,撫州市在全省率先啟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對全市土地、林木和水資源資產實物量帳戶進行了統計,核算了自然資源資產的家底及其變動情況。
  • 解鎖「荒山變金山」的密碼——河北豐寧千松壩林場建設碳匯林助農...
    同時,探索開展碳匯林建設,把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實力,已完成碳匯交易36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荒山變青山、青山變金山」、林農點「碳」成金的生態富民之路。何樹臣說,2014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和承德兩市籤訂區域合作框架協議,豐寧啟動碳匯項目的申報工作,申請中國核證碳減排量,並對碳匯造林項目進行接轉整合,統一定名為豐寧千松壩林場碳匯造林一期項目。
  • 龍山洛塔鄉:開荒山種錐慄 齊聚力量奔小康
    龍山洛塔鄉:開荒山種錐慄 齊聚力量奔小康 2020-08-21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杉木家具的優缺點有哪些?杉木家具的保養方法有哪些?
    時間:2020-05-12 16:39:02 瀏覽:1次 在我們家居裝修的過程中,對杉木家具的選購是非常重視的,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實木杉木家具,現在市面上實木杉木家具的種類也有很多,質量參差不齊,杉木就是實木杉木家具的一種,下面中華整木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杉木家具有哪些優缺點
  • 牟定:陡坡地變「花果山」 綠了荒山富了民
    牟定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因地制宜,積極開展生態扶貧工作,以退耕還林和陡坡地治理項目為切入點,幫助村民大力發展雲南紅梨、李子、沃柑等經濟林果,結合實際走綠色發展之路,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助推了群眾增收致富。
  • 杉木優劣勢,杉木家具性能測評,想入手的過來看!
    在家具市場也比較受歡迎,很多人在新入行木質家具的時候,覺得紅木家具太貴的話,可以選擇入手杉木家具,既提高了品味,有能減輕經濟壓力!下面我重點給大家講述一下杉木優劣勢,杉木家具性能測評。新手剛入行可以看一下哦!
  • 德昌:改造荒山變良田 種下草莓大豐收
    荒山荒坡變良田遊客採摘草莓12月10日,時令已過大雪,再燦爛的冬日暖陽也抵不過寒氣浸透,整個安寧河谷都比平時多了幾分沉靜。看準市場承包荒山德昌地處低緯度高原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擁有充足的日照、優質的水源和土壤,非常利於冬草莓種植。在看準德昌這一資源優勢後,黃紹祿毅然決定投資冬草莓產業,並大膽地將項目點放在荒山荒坡上,決心「變廢為寶」,以儘可能小的投入,產出儘可能大的效益。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中國綠色變革
    央視網消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近年來,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得到生動詮釋。在黃河三角洲,「鹽鹼白」變回了「生態綠」,數百種鳥類落地安家。在浙江千島湖,通過當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水更綠了、山更青了,老百姓也因此吃上了「生態飯」。
  • 4米杉木原木材積表是多少 杉木板材的優點有哪些
    在進行房屋裝修的過程中,很多的朋友們對於裝修材料的選擇是比較重視的,裝修板材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板材,杉木板材在裝修市場上是比較常見的,優點也比較多,那麼4米杉木原木材積表是多少?杉木板材的優點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爸爸背杉木的一天,做家具的杉木是這樣一根一根從山裡背出來的
    一提起杉木,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各種貴上天的原木家具。可能我們大多數都不知道杉木是怎麼從山裡弄出來的,今天我跟隨爸爸一起沿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走進大山深處扛杉木,我們老家叫「背杉木」。背杉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我的家鄉處在湖南省資興市上梧洞村。爸爸用一把鋤頭當杵杖,舉步維艱地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因為是煙雨天氣,這個杉木水分重,爸爸估計這根杉木有120斤左右。
  • 二十裡店鎮邵伯村「甜蜜事業」讓荒山「土生金」
    二十裡店鎮邵伯村「甜蜜事業」讓荒山「土生金」 2019-06-28 16:02:43 來源:水母網
  • 杉木和明朝宮廷漆飾家具
    鷹平木應頓讀為「鷹、平木」,即鷹架、平頭杉木的簡稱。杉木為常綠喬木,高可達三十米以上,產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明朝時,為了便於儲運,一般分兩段取材,從根部至中部截取的部分稱「平頭杉木」,其兩端的粗細相差不多,可做梁、柱等;從中部至樹梢的部分稱「鷹架杉木」,其梢端較細,可做腳手架(古稱「鷹架」)等。所以,同等標號的杉木圓材,後者的圍徑比前者要小一些,售價也低於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