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在都對電子產品熟悉了,越來越多的人對電腦的感覺都不是那麼神秘了,許多對電腦稍微感興趣的人,也都研究過如何給自己的電腦裝系統,因為許多電腦產生問題後,基本沒有重裝系統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隨著許多第三方的裝機軟體出現,例如大家熟知的大白菜、老毛桃等等,令重裝系統都非常的簡單。
老以前的電腦發燒友們可能都知道,用DOS命令裝機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需要了解許多DOS的指令,也需要懂一些原理,才能正確的完成裝機,讓系統在電腦上跑起來。單獨在硬碟重新分區這塊,估計許多小白們都吃不消,好在出現了DiskGenius、傲梅等許多的第三方硬碟分區助手,解放了許多電腦工作者!但是令一些童鞋們困惑的是分區的時候總是讓選擇MB分區和GPT分區模式,缺乏經驗的小白們肯定又在這個地方犯迷糊了,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今天「科技小咖人」的小編,也算是一名小小IT男一枚,就給大家淺談下這兩種分區表的區別,幫助小白們裝機,少走一些彎路。
首先給大家通俗的談談MBR分區表的「前世今生」,MBR分區表是傳統的分區模式,相信對Windows8.1系統出現之前就會裝機的發燒友們肯定不陌生,MBR分區的英文全拼是Main Boot Record,字面意思就是主引導分區的意思,這種分區表的原理是:在表頭有一塊信息是記錄主分區的放在哪裡的(專業術語就是存放地址),之後我們的電腦會尋找這個地址,讓系統放在這個裡面,從而「引導啟動」我們的系統(這樣通俗的解釋就是為了讓更多的非專業人士看懂,並且喜歡看)。MBR分區表有個缺點就是,記錄主分區地址的區域是有限的,所以最大支持4個主分區,只能對2T及以下硬碟進行分區!
再給大家談談GPT分區表,也就是在分區助手裡見到的GUID分區表,相比起MBR分區表,GPT就顯得「高大上」太多了,它支持的主分區是MBR分區表的4倍,理論上對硬碟大小是沒有限制的,2T以上的大硬碟一定要用GPT分區表,不然就會造成剩餘容量的浪費!而且小編也建議,如果電腦是用的固態硬碟(SSD)的話,也建議使用GPT分區。
值得小編敲黑板、劃重點的是:Windows8.1及以上版本的系統,官方是建議使用GPT分區的,而Window7及以下版本的系統只支持MBR分區哦!所以有時我們安裝Win7系統,硬碟分區誤選GPT分區表,這樣裝完系統會導致系統跑不起來,不是因為系統沒裝對或是系統有問題,可能因為你選錯分區表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下這點!
在對硬碟分區的時候,不管是選擇MBR分區還是GPT分區,其實都是對硬碟的格式化操作,所以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對硬碟分區之前,備份好自己的關鍵文件,避免因一時腦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大家對於選擇MBR和GPT分區有什麼看法嗎?有想法的童鞋們隨時可以和小編分享一些相關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