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越冬講究寧冷勿熱,為啥初春溫度升高了反而要保溫?

2020-12-26 蜂部落

隨著蜜蜂養殖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養蜂人已經知道了蜜蜂越冬關鍵不在於保溫有多好,而在於蜜蜂是否有充足的食物和充足的適齡越冬蜂。

現在蜜蜂越冬已經過了關鍵時間,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準備春繁了,而很多朋友想不通的一個問題就是冬季的時候溫度那麼低,反而要求蜜蜂寧冷勿熱,而到了初春以後,隨著溫度的升高,反而要求養蜂人給蜜蜂做好保暖工作,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是縮小蜂路,加厚覆布、獎勵飼喂,很顯然這就是在給蜜蜂保溫的。

我們說存在即為合理,既然我們養蜂的老前輩們總結出了這樣的養殖方法,那肯定有他們的道理,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養殖蜜蜂,越冬的時候要求蜜蜂寧冷勿熱,初春溫度升高了反而還要求保暖。

蜜蜂對溫度的忍受能力

對於蜜蜂來說,蜜蜂對溫度也是有一定的忍受能力的,不管外面有多冷,蜜蜂總是能利用大量的蜜蜂結團和大量進食的方式來讓蜂群中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所以哪怕是冬季,我們把手伸進蜂群中,同樣可以感覺到蜂群內部是暖和的,哪怕蜂群中沒有蜜蜂幼蟲,蜂群中的溫度也在14到32攝氏度之間。

對於蜜蜂的活動來說,隨著蜂種的不同,蜜蜂對溫度的忍受有一定的變化,比如中蜂比較耐寒耐熱,一般意蜂在14攝氏度左右翅膀就僵硬了,但是中蜂在六七度的時候如果是太陽天氣,同樣可以飛行,但是如果溫度過低,在有幼蟲的蜂群中的中心位置,溫度總是可以達到32到35攝氏度左右,這充分地說明了蜜蜂具有較強的溫度調控能力,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在冬季的時候和初春的時候,蜜蜂的實際情況。

蜜蜂越冬為啥要寧冷勿熱?

對於冬季來說,其實冬季蜂群中有多個特點。

①蜂群中有充足的蜂蜜:蜜蜂過冬並不是冬眠,而是把食物儲備起來通過大量進食增加新陳代謝產熱,抱團度過冬天。

②蜂群中有一群沒有哺育過幼蟲也沒有採集過花蜜的幼蜂:冬季蜜蜂的壽命長,主要原因就在這裡,這些沒有哺育過幼蟲也沒有採集過花蜜的幼蜂,相當於生長停止,到了第二年春季的時候又開始發育,所以平時只有一兩個月壽命的工蜂,冬季的時候壽命可以達到半年以上。

③蜂王沒有產卵:由於冬季的時候溫度低,並不滿足蜂王產卵的條件,所以冬季的時候蜂群中並不存在蜂卵。

我們都知道,蜜蜂是野生到家養的,對於野生的蜜蜂來說,由於沒有人工的幹預,這些蜜蜂是對當地的氣候條件感知能力特別強,就算沒有經過保溫,蜜蜂到了時間也會進行正常的活動,但是人工養殖的蜜蜂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總是合理的來讓蜜蜂在恰當的時間開始繁殖,導致雖然同樣是蜜蜂,但是養殖的生活的條件其實並不一樣。

如果我們在冬季的時候保溫過度,必然導致兩個問題出現,一是蜂王由於溫度升高,達到了產卵的條件,蜂王恢復產卵,二是工蜂誤認為外面溫度已經到了春天,於是外出採蜜,但是實際上外面仍然很冷,導致外飛的蜜蜂難以回巢,死亡在外面,這就是冬季保溫過度的後果。

為何初春要保溫?

很顯然,到了初春以後,溫度雖然有所升高,但是並達不到蜂王產卵的條件,只是達到了工蜂能夠外飛不能受凍的條件,而我們春季的時候需要培育大量的適齡採集蜂,這個時間應該是在春季的第一個大流蜜期來臨之前的50天左右開始培育,而這個時間,實際上很多地方溫度還比較低。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我們冬季的時候蜂群中的實際情況,由於考慮到溫度過高容易導致蜂王產卵和工蜂空飛,一般養蜂人在冬季的時候都是採用寬蜂路養殖蜜蜂,這對於蜜蜂保溫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想要有計劃地培育適齡採集蜂,就需要我們採用人工保溫的方式,讓蜂王快速產卵,通過獎勵飼餵的方式來彌補早春外面蜜源不足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冬季管理蜂群,室內越冬與室外越冬有何不同?
    在室內越冬蜜蜂比在室外越冬對蜜蜂要好。在寒冷地區,室外越冬的蜜蜂要使用一些保暖材料包裹每個蜂箱。在室內越冬時,越冬棚可以直接用作室內任何蜂群的隔熱材料。在室外越冬的情況下,蜜蜂雖然會聚成一團,但在冬天裡的某些溫暖時間段卻可能會離開蜂巢。在室內越冬時,棚子裡保持完全黑暗,不會誘使蜜蜂離開蜂群。
  • 從蜜蜂糞便判斷蜜蜂越冬情況,老蜂農這招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先不說蜜蜂的這種嚴格的管理制度是出於本能還是真正的有著這麼強的管理能力,先說說一個成千上萬的蜂群中蜜蜂是如何來處理自己的糞便的。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對蜜蜂有所了解,而想要了解蜜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了解一個蜂群中的三型蜂。我們今天想要了解的主要問題是蜜蜂的排洩問題,就蜜蜂而言,其實我們不用去分析三型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箱外和箱內來進行區分。
  • 冬季蜜蜂轉場,到目的地後為啥要先放在室內1天?關係到蜜蜂生死
    現在對於我國的很多地方來說正是冬季,按理說冬季的時候是不能對蜜蜂進行轉場的,一般在冬季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蜜蜂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或者已經餵足了準備越冬,如果當地溫度不高,我們甚至看不到蜜蜂活動。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原因是蜜蜂並不是會冬眠的昆蟲,就算是外面溫度非常低,蜜蜂也不會進行冬眠,而是抱團越冬,天氣越冷,蜜蜂抱團越緊,吃的也越多,所以冬天的時候,一般需要給蜜蜂準備大量的食物,避免蜜蜂在冬季的時候飢餓,可以說冬季的時候蜜蜂的保溫是一個重點,而這個重點的基礎,就是蜂群中有充足的食物。
  • 蜜蜂的安全臨界溫度和最適溼度
    一、安全溫度蜜蜂是變溫動物,單個蜜蜂在靜止狀態下具有和周圍環境相近的溫度,在溫度低於13℃時意蜂便不能飛行,低於7℃時會出現凍僵狀態。溫度高於38℃時幼蟲開始死亡,高於40℃時幼蟲就會全部死亡,蜜蜂就會停止野外採集工作,有的只採水。
  • 對蜜蜂是好還是壞?
    蜂箱裡出現潮溼流水現象,對於剛開始養殖蜜蜂的朋友來說,可能會感覺有點奇怪,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潮溼有水的蜂箱對蜜蜂來說不但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有利於蜜蜂發展。哪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蜂箱潮溼流水?蜂箱潮溼有水對蜜蜂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
  • 蜂強體壯好越冬!
    秋季蜂群管理的基本任務是促進蜂王產卵、大量培育越冬適齡蜂、餵好越冬飼料、徹底治蟎、做到壯蜂、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蜂群快速繁殖奠定基礎。一要有產卵力強的優質蜂王。老、劣蜂王秋季停止產卵早,第二年早春產卵晚,越冬死亡率也高。因此,在培養越冬蜂前,誘入新蜂王、淘汰老劣王。二是縮小蜂巢。使「蜂脾相稱」或「蜂略少於脾」,整頓蜂群,使各蜂群勢相差不大。
  • 月季擼光葉片了怎麼做越冬養護,要不要套袋保溫防凍傷枝條
    大家好,我是城市綠化養花匠,愛綠化愛養花,今天有網友問到,月季擼光葉片了怎麼做越冬養護,要不要套袋保溫防凍傷枝條。敲重點:月季怕冷嗎?其實月季花還是比較抗凍,除了北方的小夥伴露養的時候需要覆土保溫以外,感覺其他地區的小夥伴們都是露養,安全過冬沒問題,凍傷些枝條也無傷大雅。月季花的越冬養護主要有修剪,病蟲害防治,冬季基肥供應,越冬水的澆灌,城市綠化養花匠認為,要想月季花每年都能開花爆盆,冬季的基肥不能缺少,每年下一些有機肥,來年開春以後爆芽早開花早,而且花朵比碗大。
  • 蜜蜂春繁開始前做一次「排便」時,還要在巢門擋一塊木板?
    蜜蜂在越冬期間一般不飛出排洩,糞便積聚在後腸中,使後腸膨大幾倍。春季,當蜂王開始產卵後,蜜蜂將蜂巢內育蟲區溫度調整在34~35℃,蜜蜂飼料消耗增加,使蜜蜂腹中糞便積累增多。因此,為了保證蜜蜂的健康,到了越冬末期一定的時間,必須創造條件,促進蜜蜂飛翔排洩。
  • 蜜蜂春繁什麼時候開始?最佳開繁溫度,最佳繁殖的溫度是多少?
    農曆大寒節氣前後這段時間,既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是從寒冷逐漸轉向回暖的過渡階段,天氣溫度變化無常。但對大部分地方蜜蜂養殖來說,也是春繁籌備中或逐漸開始的時間段,很多養蜂朋友這段時間都在詢問一個問題,就是蜜蜂究竟什麼樣的溫度下,開始春繁最合適?蜜蜂最佳繁殖溫度是多少?
  • 蜜蜂春繁期間的飼養管理!
    1 越冬蜂更替階段越冬蜂更替大約需要在30~40d期間,主要技術要點是飼料優足,每日換水,適度保溫,適時加脾,又好又快又多地培育出第一批替換越冬蜂的健壯新蜂。這是春繁期蜂群管理的關鍵。否則會出現春衰,第一個主要蜜源到來時,蜜蜂群勢不強,使第一個主要蜜源就欠收,會影響全年的經濟效益。
  • 越冬期蔬菜該不該追肥?如果追肥,有哪些講究?
    對於棚室蔬菜種植而言,即將進入越冬期,由于越冬期是一年之中溫度最低、光照最弱的一段時間,這對我們蔬菜的管理而言帶來了不小的考驗。在越冬期該不該給蔬菜施肥,是我們菜農朋友比較關心的話題之一,今天我們就著重來探討一下棚室蔬菜越冬期的施肥問題。什麼是蔬菜的越冬期?
  • 餵養蜜蜂的白糖水,蜜蜂進行了二次加工,為啥還會影響蜜蜂壽命?
    對於現代化的蜜蜂養殖來說,蜜蜂餵養白糖水已經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可以說給我國乃至全世界的蜜蜂養殖業都作出了巨大貢獻,當然,因為蜜蜂餵養白糖引發的問題也不少。這個釀造的過程和採集花蜜釀造的過程是一樣的,那就是蜜蜂在把這些白糖水搬運進入蜂群裡面以後,會進行水分的蒸發,加入活性酶,最後這些白糖水由主要成分為蔗糖的多糖變為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和果糖的單糖,所以說我們餵養蜜蜂的過程,並不是完全的蜜蜂喝了白糖水,而是加工出了一部分的「蜂蜜」的。白糖水已經被加工過了為啥還會影響蜜蜂壽命?
  • 茶花期暗室蜜蜂養殖
    蜂群在暗室越冬安靜結團,不僅可節省飼料、延長壽命,在一些地區還能避免甘露和茶花蜜中毒,現將暗室養蜂新技術介紹如下。但在採集10天左右,蜂巢中的幼蟲未開蓋前,又須搬進暗室,抽出茶花蜜脾,餵給其它蜂蜜或糖漿,在暗室培養越冬蜂。蜂群搬入暗室時,原放蜂場地留1-2群無卵蟲脾蜂群收集採集蜂。蜂群進暗室初期,蜜蜂尚不安靜,暗室門口離地面2釐米高處可不遮光,即暗室門底下有光線射入,使少數採集蜂騷動著出巢後(進暗室後即開巢門),爬向光亮處飛出採集茶花,而後進入留在原場址的蜂群。
  • 篇157:從蜜蜂糞便中可見養蜂水平!
    越冬正常的蜂群,蜜蜂衝出巢門,飛翔敏捷有力,排便正常;越冬較差或下痢蜂群(包括失王群),蜜蜂行動遲緩,糞便顏色暗淡,腹部膨大,亂排亂洩,糞便有腥臭味,這樣的蜂群,蜜蜂死亡率高,應立即合併或密集群勢。 蜜蜂春繁應注意「寧晚勿早」為原則,在春繁中如遇連續 3 天以上寒流,只能餵水,不能餵花粉飼料,否則蜜蜂吃得進而排不出。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快速春繁法對起步蜂量及繁殖規模的要求
    蜂量銳減的原因主要是參加過越冬蜂哺育的非適齡越冬蜂及參與高強度採集的蜜蜂相繼死亡,越冬過程中,中蜂大多以空腹乾癟狀態結團,隨著溫度的降低,蜂群結團密集程度較之前更為緊密,以及越冬過程中的自然損耗。提示:初繁時群勢越小,管理越繁瑣,初繁時間雖然沒有什麼變化(新老蜂更替的時間),但是蜂群發展期的時間(群勢增長需要的時間)要延長1~2代,對於規模化中蜂養殖來說,在初繁時群勢不足2框時,應合併後初繁,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蜂群快速春繁。
  • 冬天氣溫低,盆栽荷花易凍死,3個方法保溫,安全越冬不怕凍!
    要想在家也能欣賞到美麗的荷花,很多小夥伴都會用水缸養荷花。盆裡的荷花不佔地方,有一個陽光充足的小角落可以養育它們。但由於荷花是喜暖和環境的植物,在冬季,如果某些地區氣溫過低,長時間低於零下,則有可能被凍壞腐爛。荷花盆怎樣過冬?
  • 蜜蜂為何要把花蜜釀成蜂蜜?直接吃花蜜豈不更好?蜜蜂智慧不簡單
    我們很多朋友都會想,既然蜜蜂釀蜜的過程這麼痛苦,為啥蜜蜂不直接吃花蜜,而是要把花蜜搬來搬去的最後忙碌而死?可別小看了這個小小的變化,其實這裡面體現出了蜜蜂的高級智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蜜蜂不直接吃花蜜,而是將花蜜帶回蜂窩中後釀成蜂蜜。有沒有直接吃花蜜的蜂類?
  • 蜜蜂的一生是怎樣度過的?
    第一階段:卵蟲期蜜蜂是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由蜂王產下的受精卵發育而成的,整個發育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蜂四個階段,其中卵期為3天,幼蟲期為6天,蛹期為11天(意蜂為12天),也就是說蜜蜂從卵到成蜂一共需要20(21)天,另外這20(21)天裡只在幼蟲期的6天由其他工蜂供給食物。
  • 越冬前育王,交尾成功率高
    若在關王越冬前 10 天按所需育一批王臺,關王 2 天時,將即將出房的王臺安在所需的巢箱內,處女王婚飛成功率比以往要高得多。因各地氣候差別較大,各個蜂場蜂群強弱不一,每年各位養蜂人關王越冬的時間不會一致。在我地,大多數蜂友從 10 月上旬到 10 月下旬均有人關王越冬,也有蜂友利用 11 月份的野菊花作秋繁的最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