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照鏡子,露出笑臉,有沒有發現自己的牙齒顯得越來越長,牙根逐漸從牙齦裡暴露出來,牙齦開始出現萎縮,這都是長期牙周的炎症、長期的刷牙不得當、不正確的使用牙籤等加速了牙齦萎縮,導致牙根外露。
牙齦萎縮以後,牙根逐漸暴露,牙齒變得細長,牙齒變大,不但影響美觀,還容易出現牙齒遇到冷、熱、酸、甜等敏感,甚至疼痛,其中牙周病引起的牙齦萎縮,嚴重以後會出現牙齒鬆動,甚至脫落,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咀嚼功能。
1.生理性萎縮
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開始出現生理性改變,牙槽骨萎縮、牙齦隨之萎縮,牙根逐漸暴露,甚至鬆動、脫落,多是老年性的,全口多個牙齒可出現。
2.早老性萎縮
許多年輕人,全口牙周組織均勻的退縮,導致牙根暴露,沒有明顯的刺激因素和炎症,這種情況的原因暫時無法明確。
3.損傷刺激
牙周組織長期受到損傷,比如活動假牙的金屬環對牙周組織的刺激,義齒修復不當壓迫牙齦等,造成牙周萎縮,牙根暴露。
4.牙周疾病
由於口腔內的牙結石和牙菌斑長期瀦留,牙周組織處在慢性炎症中,牙根的牙齦和牙槽骨因慢性炎症的侵蝕而退縮,導致牙根發生暴露。
5.刷牙方法不當
硬質牙刷、橫向刷牙等牙刷過度摩擦牙周和牙體組織,不但使牙根暴露,還會使牙體部位磨損磨斷,這是典型的機械性牙齦萎縮。
6.食物嵌塞
長期的食物嵌塞對局部牙齦組織造成的刺激作用,導致牙齦退縮,牙根暴露。
7.牙齦廢用性退縮
由於錯位牙、偏側咀嚼、對頜牙缺失後未進行及時的修復,使牙周組織缺乏功能刺激,會造成牙槽骨的疏鬆、吸收,最終牙根開始暴露。
8.全身疾病
全身系統性疾病或者化療、放療等都會造成牙齦退縮。
1.改善病理性牙齦萎縮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避免牙菌斑、牙結石、食物殘渣在口腔中長時間停留,從而避免牙周組織的不良刺激,堅持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定期潔牙的好習慣。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應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採用豎刷法可以有效的消除菌斑和軟垢,避免橫刷牙齒隨牙齦造成的出血現象。此外,顫動法刷牙屬於短距離的橫刷,基本在原來的位置水平顫動,比起大幅度的橫刷,不會損傷牙齒頸部,更不會傷到牙齦。還有生理性刷牙就是將牙刷毛頂端與牙面接觸,動作極其輕柔,可以有效促進牙齦血液循環,利於牙周組織健康。
3.避免修復體的刺激
在選擇牙齒修復的方法與材料時,儘量選擇精密修復體如烤瓷牙或鑄造牙,保留有價值的殘根和殘冠。
4.使用牙線
利用牙線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降低牙結石形成的機率。
5.避免偏側咀嚼
不使用偏側咀嚼,可以防止牙周組織廢用性退縮。
6.治療全身疾病
儘快治療導致牙齦萎縮的全身性疾病,使病情穩定,減少牙根暴露的發生概率。
7.牙齒補充營養防止鈣丟失
人體骨骼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容易折斷,同樣,脫鈣還會加重牙槽骨的萎縮,牙槽窩變淺,牙齦隨之萎縮,牙根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