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提這個問題的家長,一定很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
可是,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一個扎心的事實:
就算往年,初三畢業班的孩子到學校上課,晚上作業寫到12點多,也屬於正常現象。
原因一:學習科目多,每門功課都有作業。
目前中考要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政治七門科目。
在理想的情況下,假設每天每門功課的作業平均要花30分鐘,那麼七門功課總共要花三個半小時。
然而,在正常的情況下,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作業會多一些,筆頭快一點的學生要花40-50分鐘才能完成一門功課。
如此,完成所有的功課,普通的初三學生大概要花四個多小時。
假設初三學生放學回家後立刻吃晚飯,7點鐘開始做作業。那麼四個多小時後,差不多12點鐘。
原因二:學生大多有薄弱學科,需要額外再花時間補習。
大多數初三學生並不是所有的學科都學得不錯,基本上都有薄弱學科。學生完成學校的作業後,如果想逆襲,還得額外花時間在薄弱學科上。
例如,我帶過一個初三的女孩子,在重點初中強化班就讀。她的語文、歷史比較好,物理、化學相對不怎麼出色。
最後衝刺階段,她每天晚上花在物理、化學上的時間大概要2個小時。
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中考她的物理、化學總分加起來提高了18分左右。
原因三:部分學生存在懶散的毛病,學習效率低下。
平心而論,初三每門科目30分鐘的作業不算多。那麼,為什麼有的學生完不成呢?
根據多年跟家長溝通的經驗,我發現不少學生是這樣做作業的:握著筆坐在書桌前,神思恍惚,半天沒有反應,筆一動也不動。大約過了8分鐘,終於寫了幾個字,正確率還比較低。
家長發現後,少不了一頓臭罵或者苦口婆心的勸說。
我相信家長是真心想為孩子減負,更明白家長肯定不想因為過度減負而影響孩子升入理想的高中。
這樣的話,其實初中畢業班家長真正想問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證初三孩子學習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適當為他減負?
對於這個問題,不少人回答說:強烈要求改變應試教育制度,要求學校老師少布置作業。
這樣的回答很不切實際!學生多,老師少,決定了我們在很長的時間內只能實行應試教育制度。而且,學校是大班課,老師不可能根據每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分別布置作業。
比較實際的做法是: 我們得從自身入手,合理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如果你家孩子學習成績優秀,作業中的題目基本都會做,可以跟學校老師協商少做或者不做。
老師普遍對優秀生青睞有加,也對他們的實力有把握。
如果你家孩子一直比較優秀,不想重複做簡單的作業,可以跟相應的學科老師協商,少做或者不做作業。
節省出來的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自我提升上。
二,如果你家孩子學習成績中等,需要作業來鞏固學習效果,建議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大部分孩子在這個範圍內。對他們來說,寫作業是必須的。如果沒有練習,他們的學習效果會很不理想。
這部分學生也存在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建議這部分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面前放一個鬧鐘,設定好時間,督促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根據以往學生的反饋,只要長期堅持下來,就能有效地壓縮寫作業時間。
有個男孩子,從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之後開始這樣做,到了初三下學期,基本上能在10點30分前完成作業。他再花1個小時左右查漏補缺,11點30分左右休息。
最後中考他考上市裡最好的高中。
三,如果你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建議認真完成作業中的基礎題,放棄難題。
這部分孩子,基本上每門功課都不理想,考高中有困難。家長和老師都頭疼。到了初三,馬上就要中考,如果家長還想著娃能鹹魚大翻身,基本上不現實。
怎麼辦呢?希望這部分孩子和家長放平心態,以普通高中為目標,打牢基礎,死摳基礎題。每天作業中的基礎題、中等題,全力以赴。難題,直接放棄。不然,一道難題花1個小時也沒有思路,白白浪費時間。
這樣做,比較貼合實際情況,也能有效地節約時間。
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切切實實地幫助到初中畢業班的孩子。提前祝各位中考金榜題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八真小八鬥大語文!歡迎點讚、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