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服裝完成深度轉型探索的過程中,產業時尚化成了一個關鍵的突破口。
導向明確:
服裝節形象大提升
寧波服裝產業實現時尚化轉型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得從政策導向說起。從政策層面看,在扶持服裝產業向時尚化轉變的過程中,浙江省和寧波市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寧波服裝產業的政策與措施。在《浙江省時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概述(2015)》中,服裝產業被劃分為重點發展的五大領域之一,並被冠以「時尚服裝服飾業」的新提法。
針對寧波,當地政府還專門提出了建設「時尚之都」的要求。為了順應這一需要,以服裝為突破口促進寧波時尚產業發展,本屆服裝節升級優化了VI視覺形象,向海內外客商展示更符合時尚主題、更鮮明的寧波服裝節品牌形象。
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宋達軍曾表示,今年的服裝節首次設置時尚展區,是寧波服裝想要向世人傳遞的一種時尚態度。
除了明確的導向外,實際上從創意設計能力上看,寧波服裝產業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時尚化實力」。比如,寧波和豐創意廣場集聚1200餘名工業設計人才,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國家現代服務業產業化基地」。另外,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通過開設時尚產業設計專業,為時尚產業發展也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支撐。新興崛起的棉麻藝術女裝伊思君凱有相當一部分設計師就和當地設計專業院校進行了對接,每年投入近千款產品。
意識轉變:
傳統企業主動貼近「智能時尚」
從企業層面的意識轉變最能看到寧波服裝產業迸發出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前期系列報導中,寧波服裝產業的時尚化概念在企業中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成功實現羊絨產品的「平民化」、「時尚化」的旦可韻是其中的典型。公司總經理孫淑琴認為,「網際網路+」量體定製模式配合自動化生產設備使得旦可韻刷新了羊絨產業的格局,解決了羊絨品牌的傳統難題。
在上述過程中,消費者拿到的並不是一件定型的羊絨產品,而是根據個人的喜好進行「量體定製」後的產品。這樣做雖然有效地解決羊絨衫市場存在的老難題,但也加大了企業在設計研發和生產管控方面的難度。
為此,今年旦可韻與寧波本地另一家服裝機械上市公司慈星合作,開發了基於數位化工廠的智能針織毛衫雲定製平臺項目——該項目能實現從下單到整件毛衣製作全部通過計算機管理來實現。
敢於探索:
突破童裝設計「禁錮」
隨著80、90後成為嬰童用品的主流消費者,年輕一代的父母對品牌消費的認知度很高。在寧波當地的童裝企業看來,這個全新的市場值得傳統的童裝企業一試身手。考慮到80、90後對童裝品牌時尚度、設計感的認知度比材質、價格的認知度更高,原本追隨童裝行業大佬的巴比樂樂品牌開始了童裝時尚化產品的探索。
因為業界對童裝設計的固有看法,童裝品牌在向成人化、時尚化發展的過程中會承受巨大壓力,儘管如此,包括馬其頓、迪迪鹿、巴比樂樂、太平鳥童裝等一些品牌還是開發了偏向「成人化」設計的產品,這些產品在設計上以學院英倫風、時尚休閒風為主,款式多樣化特徵明顯。
經過市場的檢驗,那些敢於嘗試童裝成人化、時尚化設計的品牌體會到了市場需求帶來的機會。這種大膽的嘗試使得他們成了寧波的時尚型童裝代表。今天的寧波服裝產業已經超越了固有的「男裝強勢印象」,寧波童裝逐漸成了全國時尚童裝的一個代表性區域品牌。這也是寧波服裝實現時尚化轉身的一個有力證明。
關注紡織服裝周刊 請長按二維碼
關注TA潮報 請長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