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缸的過濾要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0-12-23 草缸養魚蝦

【前言】很多剛接觸草缸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草缸以養水草為主,過濾有什麼作用?需不需要過濾?怎麼選?

過濾(系統)既能過濾掉魚缸中「看得見」的雜質,又能為魚缸裡「看不見」的有益菌群提供生存的場所和空間,所以,無論你是養魚還是養草,過濾(系統)不但不可或缺,還是極其重要的設備之一。

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掉水體中看得見的殘渣、糞便、葉片等有機雜物,保持水體的清潔。

過濾系統還能提供硝化細菌等有益菌群生活繁衍的空間和載體,從而達到建立、穩定水體生態系統的作用。

過濾系統產生的水體流動,可以擾動藏在旮旯角落的雜質並帶走,合適的水體流動還可以洗刷水草,甚至是衝刷魚缸壁,進而達到進一步清潔水體和缸體的作用。

過濾系統產生的合適水流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如果養魚,適合的水流引起魚兒的遊動,有利於魚兒的健康;如果養草,合適的水流不僅能帶來更多水草生長需要的營養成分,有利生長,還能帶動水草在水裡搖擺飄逸,增加立體美感。

前面講的很明顯了,過濾的作用又多又重要。草缸和魚缸雖然養殖的主體不一樣,但是過濾一定是需要的!雖然草缸對過濾的要求沒有魚缸那麼高要求,但是草缸對過濾的要求卻也是有些特殊之處的!

過濾從其相對魚缸的位置上來看,無非就是「上、下、左、右、內、外」幾種過濾,下面我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這些過濾哪種最適合草缸。

先來解釋一下「上、下、左、右、內、外」過濾常見的形式有哪些:

「上」濾,比如滴流盒;「下」濾,比如底濾槽/缸;「左」「右」濾可以等同,比如左側過濾槽,右側過濾槽,還有背慮槽;(這三種過濾槽其實是同水位連通魚缸水體的,同屬於魚缸內部的槽體,所以也可歸為「內」過濾)「內」濾,比如水妖精;「外」濾,就是外掛/外置式的過濾,常見形式就是瀑布過濾和外置濾筒了。

無動力前置過濾桶

再分析草缸需求:

既然是草缸,那麼養水草為主,必然有底砂或是水草泥等細小顆粒組成的水草附著(栽植)物。因為細小,所以容易被水流移動。那麼,像「左」「右」「背」濾這幾種因為水流方向單一和水流大小不均,容易造成水草泥等移動且存積,不僅會造成部分水草泥粉化,而且還佔據魚缸寶貴的空間,不適合草缸。

既然是草缸,二氧化碳就或多或少都有需求。那麼,像滴流盒這類的上過濾雖然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水體溶氧量,但是同時也會增加水體中二氧化碳的發散逃逸可能,同樣不建議用於草缸

水妖精這類內部過濾佔用水體空間,過濾效果不明顯,小小型的缸可以用,稍微大一點的缸不合適。「外」濾,像瀑布過濾等小型的外掛過濾受限於體積大小,和水妖精一樣通常用於小型魚缸,稍大的魚缸用著既影響整體美觀,又達不到良好的過濾效果。

剩下來的就是我們草缸最合適用的--外置濾筒。

沒錯,就是外置過濾桶,草缸的過濾首選!

不佔用水體空間;

水流方向、大小可調可控;

全封閉環境有利於硝化細菌等有益菌群繁衍生息;

過濾筒可移動,可收納在櫃體內部隱藏,不影響整體美觀;

因此,目前外置有動力的過濾桶是草缸過濾系統科學合理的第一選擇

看大小/流量

過濾器容量大小通常和功率、流量成正比的。理論上過濾越大,流量越大,過濾效果越好。不過實際購買時並不能為了追求過濾效果好而買大功率濾筒,而是應該按需去選,最科學的方法就是要根據魚缸的體積計算出合理的流量需求去選。

我的經驗是選擇動力過濾桶的流量大小是魚缸容積的3倍--6倍之內,流量下限太小過濾效果不佳,上限需要根據你魚缸內底泥、水草、石頭、沉木的多少去決定流量選擇的上限,再是密植水草也不要超過6倍。

前面說過,雖然流量越大,過濾效果越好,但過大的流量造成的大流速加快水草泥粉化,也影響水草生長,大流量濾筒通常還更貴,造成金錢浪費。這裡我推薦大家搜一下「魚缸計算器」,輸入魚缸參數計算流量的數,還是可以參考的。

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國產濾桶的流量參數是「理想參數」,相當於是無阻力測試值,所以標稱流量乘0.7係數才合適,進口濾筒不用乘。(不是崇洋媚外,事實如此。)

●舉例:我90/45/50的缸,養草的話,國產創星的濾筒800就夠用,如果是進口伊罕濾筒600就夠。當然,如果你要加一點燈科魚進去,建議選擇加大一碼的濾筒。

看結構/噪音

過濾器的結構決定著水流的流向,有從上向下的,從下向上的,少數也有橫向流動的。考慮到效率,建議水流從下往上流的。因為濾筒本身在魚缸下方,再加上雜質受重力影響,更容易沉底經過所有過濾空間,過濾效果更好。同時,水流向上不易造成濾筒出水口的空氣存積,減小水流聲等噪音。

●舉例:我用的國產創星的濾筒800就是水流從下往上的。如果你買的是從上往下流的,還有一個辦法,加反向的前置濾筒,把後置裝滿水充分搖晃排掉空氣後再接,可以解決噪音問題。

看易用/耐用

剛剛說的水流從下往上流的,因為壓力自下而上,使用起來也更耐用一些。另外,在易用和耐用性上選擇無非就是選擇帶進/出水閥門的,帶水流開關控制的,這種過濾桶的操作簡單,可以省去清洗時候不必要的排空水麻煩。不過由於增加了水路管材的連接,多了漏水的隱患,所以要注意可靠連接。

●舉例:選擇銷量大,售後服務到位,配件全且容易購買的常見品牌,比如我用的創星。

看口碑/價格

過濾器的品牌有很多,我見用的最多的是伊罕、創星吧?我就用的創星的。還有一些小眾品牌,比如森森、佳寶、浪牌、希瑾、德彩等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建議你優先考慮一下身邊朋友的推薦,然後網絡看看評論再選擇。

從性價比考量,我推薦創星,優缺點都有,但是勝在價格。從易用性上我推薦我才在魚友家接觸到的希瑾,除了噪音稍微有一點點,其它幾乎沒有什麼可挑剔的,我下次換濾筒就換希瑾的。最早以前我就用的是伊罕,設計和做工確實不錯,除了價格感人外,口碑也不錯。

我依次用過伊罕、森森、佳寶、創星,現在用的創星後置,從設計到靜音上都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只是快接頭連接水管真的快不起來,還是用的標配水管,真緊,裝和拆都很費勁。我不推薦伊罕,除了快接不快以外,主要還是因為價格感人。

●舉例:現在我用的創星,下次我換希瑾。浪牌、德彩我沒有用過,不敢評論。我用的創星CF800也是有缺點,只是不明顯。我個人使用感受,不是廣告也沒有針對哪個品牌的意思,不要對號入座,僅供參考。

其它:

以上只是說的後置濾筒的作用和選擇,還有前置濾筒,無動力濾筒等等過濾桶。而一個真正高效完整的過濾系統還包括各種過濾材料、加熱器、水泵、氣泵、甚至燈光、添加藥劑等等硬體。大家不要以偏概全,也不要單一考慮。隨後我會和大家繼續分享我更多經驗。

【總結】

過濾設備是草缸必備的三大件之一,一個(套)好的過濾桶,對於建立、穩定草缸的生態系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在入坑草缸前必須要認真對待,仔細規劃,做足功課。

我入坑草缸超過10年,以上是我上萬的銀子換來的些許經驗,希望我花的冤枉錢在你們身上不用再花,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給想玩草缸的朋友一些幫助,特別是新手。

最後:入坑草缸需謹慎!購買設備要理智!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水草缸的中的過濾
    不同的草缸環境對過濾要求是不同的,這主要看草缸的生態活躍度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強光下,缸內生態非常活躍,尤其是藻類的活躍度有時會提升幾十甚至上百倍(指繁殖速度),此時,過濾系統對於藻類的抑制作用就非常重要。幾乎所有的藻類都有在水中漂浮繁殖的能力,而且幾乎是最主要的繁殖形式。因此,在水中阻隔其繁殖途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 過濾全攻略,水草缸中的過濾
    但是顯然,這樣的水草缸不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對於草缸中的生化過濾,就一句話,養好你的水草就可以了,別想太多。三、草缸中對過濾的要求很高嗎?不同的草缸環境對過濾要求是不同的,這主要看草缸的生態活躍度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 水草缸「過濾」入門問答(乾貨)
    我們常說,養魚先養水魚缸如此,水草缸也是如此當然,使用好的水草泥也同時可以起到淨化水質,活化底床的效果但好的過濾始終不可或缺2、過濾品種有過濾桶、上濾、側濾、瀑布過濾等等,哪些最好,最適合水草缸?答、在不使用CO2系統的情況下,側濾(滴流式過濾)以及底缸過濾是效果最好的。
  • 水草缸該怎麼弄?從選材到製作,看似繁雜,實則並不難
    其實打造草缸並不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製作時所需要準備的內容。認識草缸你才能玩轉草缸在你準備「入坑」草缸之前,你一定要對草缸的整個生態系統及設備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大體上草缸養水草必須有照明系統和過濾系統兩大類,至於二氧化碳和草缸養什麼?需不需要?
  • 水草缸設備的詳解
    水草缸的養殖因為要兼顧到魚和水草的健康生長,所以設備比較複雜。常用的設備包括魚缸、底櫃、燈具、過濾器、二氧化碳系統、加溫棒等,怎樣選擇設備是我們這篇文章的重點。1、魚缸。草缸的選擇要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水草根據種類的不同一般正常生長需要的光照為750-2500流明左右。而光照的損失在水中是空氣中的3-5倍,所以魚缸不能太高,否則會導致魚缸底部照明不足,不利於水草的生長。建議草缸的高度不要超過50釐米,底櫃一般高度為75-80釐米,整體高度就是1.3米左右,坐姿正好眼部與魚缸中間齊平,方便長時間觀賞。
  • 水草缸造景的方法、技巧
    但要栽植一缸美麗的水草,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水草種類的選擇,水草入缸前的處理、消毒、及修剪,底砂的處理,照明、水質問題、二氧化碳的添加等,這些都比較好辦,花錢就可以辦到,唯獨在造景方面,很多新手摸不箸門路,但總的來說仍有一些規律、方法可以借鑑,平時搜集了一些資料,希望能幫助一些愛好水草的新朋友,也希望老手們不吝賜教:
  • 【 陰性草水草缸是怎麼「煉」成的】
    接著是燈具,草缸第二重點,水草能否存活就看它了。這部分相信很多新手開始都會比較猶豫要不要上濾桶,我個人推薦是用濾桶比較省事,應用範圍大,這樣可以為水草品種的選擇和缸內製造更多餘地。生化棉,白棉都可以,要考慮泵頭是否能帶動,儘量不要放太滿。白棉需要定期更換。生化棉可用抽取出來的缸水清洗掉汙物後繼續使用。目前市面上有對水質影響極小的過濾環/球,效果較好,但價格略高,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即可,非必須。活性炭,當水因沉木掉色發黃時,可放置於桶內最接近出水口處使用。另外根據某知名水草器材品牌的說法,當缸內有藻類爆發時也可以使用椰殼炭,用法同上。
  • 如何配置水草缸?
    此時選擇品質好的超白水草缸也是至關重要。而造景前,那應該如何配置水草缸呢?請詳見下文(部分轉自網絡,如有不足,敬請指教)。 水草缸是濃縮在玻璃器皿裡的大自然,因此水草缸中的所有條件要儘量模擬大自然環境應。而水草是一種需要陽光才能光合作用的植物,水草缸中則是用水草燈代替陽光。水草需要有紅光及藍光才能生存下去。
  • 陰性草水草缸是怎麼「煉」成的
    硬體標準正式開始講解如何配置陰性草缸的硬體說到水草,首先選擇一款合格的玻璃缸是根本,不管事方形缸或異形缸,一定要保證不漏水,大小隨意,任何尺寸都可以進行造景~~~接著是燈具,草缸第二重點,水草能否存活就看它了。
  • 水草缸魚缸造景開缸網隔板的作用是什麼?如何使用的呢?
    大家好,我是0631,關注我,你一定會有收穫,讓我們輕鬆養草,簡單養魚,快樂分享,萬物皆有用,要用好就看你怎麼用了。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水草缸造景要用的一件物品就是網隔板,因為這段時間好多新網友新魚友問我,網隔板一定要用嗎?起什麼作用?
  • 水草造景——黑木蕨水草缸
    水草造景——黑木蕨水草缸 水草造景——黑木蕨水草缸
  • (水草缸)
    缸底鋪的沙子、平時維持清理時的刀片,都很容易把魚缸劃出道子。試想一下每天看魚缸欣賞時,總要將目光躲開那些劃痕這是多麼痛苦的事兒。玻璃缸也分,有浮法玻璃、超白玻璃、水晶玻璃等等吧。比較主流的就是超白玻璃了。這種玻璃透光度特別好,號稱水晶效果。用它養魚造景是首選。
  • 金魚缸到底要不要栽植水草?
    水草對於金魚來說有利有弊,小編沒辦法給出絕對的答案,因為這取決於各位小主想要造一個什麼樣的金魚缸,下面就詳細講解下栽植水草的利和弊,大家權衡之後自己做決定吧。金魚缸養水草好處:●水草的加入是魚缸的立體感增強,看上去更加美觀。
  • 天然水草缸(07年版)
    好吧,我們現在就按部就班,看看如何設置一個「天然水草缸」。圖一:這是一個三尺的海灣缸(圖一),右邊是數位控溫器,中央正後方是降溫風扇,過濾器使用的是圓桶過濾,燈具使用了T5-HO 39 W燈管兩盞。至於這些異養微生物種類實在很繁多,所以最方便快速的引菌方法,就是從一個已經運轉很良好的水草缸中,取其底床或過濾器內的汙物(Mulm)至一個新設立的水草缸中,那我們就不必為了哪些異養細菌或硝化細菌對我們的水草缸有所助益而費神又花錢了。簡單的說,在新設置一個水草缸時,只要拿另一個漂亮水草缸中的骯髒過濾棉汙水來用就可以了。
  • 水草缸魚缸燈光很重要,簡單分析我的水草燈的選擇,供新人參考。
    我們的魚缸或是水草缸,特別是水草缸,因為要種植植物,所以燈光就顯的尤其重要,但是很多新人對於這個一定是很迷惑的,因為這個涉及到的各種數據太多,有好多個是看不太懂得,所以我在這裡就用我們能看懂的方式和大家說一下(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大家僅供參考)。
  • 【水族問與答】水草缸所需要使用的濾材到底要有哪些?如過濾棉、玻璃生物環、麥飯石是否都需要?
    答:水草缸若長出黑毛藻務必設法去除,否則會越長越多,最後可能難易收拾,防治之初,先將長有黑毛藻的草或葉片去掉,然後靜觀其變,如果再度滋生,恐怕得考慮使用藥物減藻,效果一定會有,但需要一段治療時間(大約3~4星期)
  • 反氣舉看這一篇就夠了!
    前文反氣舉是魚友們的DIY傑作,是用來過濾水族箱水質環境的一種生化過濾器(魚缸過濾器)。它的主要特點是以培養足夠的硝化細菌來消耗養殖池中的有害物質(氨及亞硝酸),並生成無毒性的硝酸,硝酸又是藻類的最佳氮肥,能被藻類所吸收及同化。反氣舉的原理就是水與氣的對流,這對於喜歡充足氧氣的硝化細菌來說,無疑是棲息的溫床。
  • 經驗 | 關於金魚缸養水草的一點認識
    具體來說,這個什麼都沒有,就是指沒有裝飾品,如:底泥、底砂、小石頭、大石頭、小雕塑、沉木、水草。這樣的裸缸好清理,萬一魚生病也好全缸下藥,再加一個造浪把BB都吹進過濾裡的話,十天半月不管,魚也很健康。當然裸缸也有壞處,那就是空蕩蕩的,很難看。而且魚在裡面活著也沒什麼樂趣的,就只能遊來遊去。而如果裡面多些擺設水草什麼的,魚就可以鑽來鑽去,藏來藏去,找來找去,啃來啃去,日子就爽意多了。
  • Walstad法天然水草缸實驗—球形魚缸
    之前觀察了差不多半年那個老外的「三無缸」,也就是無過濾、無二氧化碳、無施肥的天然水草缸。但是一直覺得比較高難度,怕爆藻。
  • ​【水草造景】再戰天然水草缸!
    我之所以膽敢這麼作,是因為娘家的天然水草缸後來補灑過陽明山土,底床某些部位之厚度其實達到了 6 cm,但始終並未看到底床發黑或腐臭的情形;另外也聽聞有一些草友使用了 5 cm 的泥土也未發生不良狀況的報告。也就基於這兩點,我便決定大膽的試試看增厚底床 1 cm 來進行實驗。不過這一次對於水草的選擇,我捨棄了挑戰高難度水草,只以中低難度的有莖水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