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紅紙,一把刻刀,
一個繽紛的世界。
指尖的藝術,失落的傳承,
剪愛在行動。
縱觀信息網絡新時代,由於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呈現衰落的趨勢,傳統文化的傳承出現嚴重的危機,其中最顯著的代表之一就是剪紙。與此同時,社會上有許多特殊機構,如老人院,孤兒院和殘疾人機構,它們長期需要資金來支持自己的運轉。機構內的人員也需要學習一些技能來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針對這些現象,自強社專門成立了「剪·愛」公益項目組,致力於為剪紙注入時代新活力,藉助當代大學生的力量,使剪紙與公益相結合。
活動流程如下:
Step 1 大師課堂傳授
Step 2 志願者習得剪紙技藝
Step 3 志願者給特殊群體培訓剪紙工藝
Step 4 剪紙成品義賣
Step 5 善款回饋特殊機構
Final 實現授人以漁,助弱勢群體再就業
抱著上述初衷與信念,剪愛小組通過多方打聽了解後,聯繫到了一位佛山剪紙師傅為我們的項目作教學指導。師傅名叫陳用偉,已經做了五十多年的剪紙了。於是,在一個明媚的早晨,剪愛項目組的小夥伴們邁著輕快的步伐開始了前往佛山的旅途。
令我們受寵若驚的是,師傅竟熱情地來到地鐵站口迎接我們。師傅非常親切和藹,一路上不斷地介紹著自己與剪紙的淵源。據他說,他從小就鍾愛剪紙拜師學藝,學成後不斷積累經驗,一剪就是大半輩子。師傅在述說時,滿臉的笑容和興奮的語氣無不表露出他對剪紙的無比熱愛和對剪紙藝術後繼有人的期望。
不多時,我們便抵達了師傅的藝術館。此藝術館美名曰雅藝館,意為高雅的藝術交流館。雅藝館看起來有些古樸破舊,很難想像那令人拍手叫絕的剪紙作品就是出自這裡。師傅引著我們進入館內,剎那間一股藝術的氣息撲面而來,琳琅滿目的藝術品讓人眼前一亮,小夥伴頓時發出一陣陣驚嘆。
師傅一邊興高採烈地介紹著雅藝館,一邊向我們展示了他剪紙所用的工具。你覺得剪紙用的工具就應該是剪刀?不,還有一種工具叫刻刀,一手刻刀師傅耍得那是一個出神入化。據了解,這些刻刀是師傅自己磨出來的,用鈍了還可再磨再用。更厲害的是師傅根據自己的經驗不斷改良它,使剪紙更加得心應手。師傅還親自給我們演示了如何使用這種工具。
看,下圖中的這些小棍子般的東西,就是師傅的剪紙工具啦——
師傅在我們熟悉工具的時候,把自己心愛的剪紙都搬了出來,總量多不勝數,種類從古今人物,園林風景到名人書法,無所不有。
他不停地向我們展示他的作品,臉上滿滿的都是驕傲。其中有一些難度非常大,工作需要非常精細的剪紙,師傅坦言他以後可能再也不會剪這種類型的剪紙,不是不想剪,而是力所不逮,年事已高眼睛不好使,已經沒辦法再剪這種精細的剪紙,這更加堅定了他想要把這門技藝快點傳承下去的信念。
師傅還自己研究了一些方法把剪紙都裱在框裡,這樣剪紙不容易受潮可以比較完好地保存下來。
師傅一直潛心於剪紙,不顧兒女的反對堅持了下來,他表示他會一直剪下去,直到看不見了,剪不了了,否則絕不會放棄。師父說他現在最大的顧慮就是剪紙的傳承問題,他不甘心這門技藝就在自己手上消逝,希望我們能夠幫他把這門技藝發揚光大,說到這裡師傅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滿滿的都是憧憬。
師傅無疑是個重情義之人,為表示感謝,他讓剪愛的小夥伴們都挑選了自己喜歡的剪紙,像個孩子一樣讓我們用他的相機拍照留念。合影后,剪愛的小夥伴們這才戀戀不捨地離開,這次奇妙的佛山之行也就到此結束了。
剪紙藝術是即將被埋沒的瑰寶,莫要丟掉自己的根,攜手將它傳承下去,不為名不為利,只為那顆熾熱的心。
下期預告剪愛項目馬上就要開始招募剪紙志願者啦,你若已心動,千萬不要錯過~
而在下一期,小編會與大家分享一些剪紙的相關知識,想更多地了解剪紙的小夥伴們更不要錯過哦☆
圖文編輯|未晴
圖文校對|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