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膝蓋疼痛是咋回事?當心這幾個問題找上門,千萬別大意

2020-12-26 健康資訊推送

一般情況下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到了一定歲數之後就容易出現腰酸背痛腿疼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年紀大了各個關節開始逐漸退化,再加上鈣質流失越來越多,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問題。

上了年紀之後,問題最多的就是我們的膝蓋,同時會出現無緣無故的膝蓋疼痛等問題,特別是走路走多了之後,膝蓋也會越來越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當心這幾個問題找上門。

膝關節炎

如果膝蓋總是無緣無故的疼痛,要當心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導致的,而引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因素,是因為身材過度肥胖增加了膝蓋的承受能力,通常會有明顯的腫脹和疼痛感,活動關節時甚至會出現明顯的摩擦聲。

骨質疏鬆

當膝蓋軟骨缺鈣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骨密度降低等問題會使骨質變得越來越薄,降低膝蓋的耐壓性和耐受性,如果此時在過度勞累或者是劇烈運動的話,就容易引起膝蓋疼痛。

半月板損傷

人的膝蓋關節是靈活的,使用久了之後就像機器一樣就容易出現缺油的情況,因此在長期摩擦的情況下就容易使膝蓋的半月板損傷,當半月板受到磨損的時候,只吃止疼藥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給你的膝蓋加油,比如說要補充一些軟骨,這樣才能減少膝關節的摩擦,緩解疼痛。

滑膜炎

長期過度勞損也容易引起滑膜損傷,導致滑膜處出現大量的積液身高關節裡面的壓力,如果沒有及時將這些積液排出的話,就會導致關節粘連,影響正常活動,甚至會出現疼痛腫脹感,特別是在做生息運動的時候,髕骨下方的疼痛感也會加劇。

平時該怎麼護理膝蓋?

當膝蓋總是無緣無故地出現疼痛時,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看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並且在醫生的建議一下進行合理的治療服用藥物。

另外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膝蓋,可以用熱敷的方式緩解疼痛,在平時也不要太過勞累,更不要長期走路跑步,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長期跑步或者是慢走,對膝蓋的磨損程度也是很大的。

另外在平時的飲食中要多補充鈣質,這樣也能提高骨骼密度,增強骨骼強度,避免骨骼退化。

如果你有更多的意見和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補充,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免責聲明:以上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焦點

  • 膝蓋撞了桌角突然無法行走?當心這裡出現問題!
    都說久病成良醫小春今天又為大家帶來身邊那點病前兩天有個朋友膝蓋撞了桌角本以為只是尖叫一下就好了沒想到第二天走路就出現問題了走兩步腿就疼的不行這是怎麼回事半月板是我們膝關節內的結構,它主要是起到增加膝關節的穩定和緩衝震蕩的作用。
  • 經常腳後跟疼痛是咋回事?5個原因值得反思,很多人還傻傻不自知
    在日常生活中,腳後跟疼痛似乎成了常見的一種現象,我們在走路時間比較長時,腳後跟就容易產生疼痛感,在休息一段時間後就會得到緩解,這屬於正常現象。其實當你的腳後跟頻繁出現疼痛的情況時,也有可能是身體疾病,向你發出的信號。
  • 騎車膝蓋疼是怎麼回事?千萬別大意
    但是騎自行車對膝關節的靈活性有所要求,稍不注意可能會造成膝關節受傷,膝蓋疼痛情況。騎車膝蓋疼是怎麼回事?騎車對下肢造成的衝擊其實並不大,但是在踩踏過程中腿部反覆進行圓周運動,容易造成膝關節負擔過大,導致臏骨勞損。因此,膝關節或臏骨勞損的人並不適宜騎自行車。造成騎車膝蓋疼的原因有多種。首先,車座過高過低會對膝蓋造成較大壓力。
  • 膝蓋疼痛是個大問題,中醫方法教你緩解
    愛運動是一件好事但是每天堅持跑步、爬山或走路鍛鍊卻發現膝蓋一天天疼了起來 不動時還好,稍微活動一下就覺得膝蓋酸軟,疼痛難忍就要當心膝關節磨損了!
  • 如果眼睛突然疼痛千萬別大意,請注意!
    有關下面幾個重點,小編給各位讀者講解一下:1、有時候我們的眼睛疼痛是怎麼回事?
  • 膝蓋突然疼是怎麼回事
  • 運動後膝蓋疼痛咋回事,如何預防?
    由於膝蓋結構複雜,造成膝蓋酸痛的原因也很多。對於韌帶軟骨損傷導致的疼痛,若不及時處理會使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損傷。
  • 膝蓋彎曲伸直時疼痛是怎麼回事_膝蓋彎曲伸直時疼痛是什麼原因
    膝蓋彎曲伸直時疼痛是怎麼回事_膝蓋彎曲伸直時疼痛是什麼原因 膝關節之所以能夠伸直,需要大腿前側的肌肉進行收縮,通過前側的膝蓋骨(髕骨),再通過髕韌帶連接到小腿的脛骨結節,也就是小腿上端前側骨突的位置,整個膝關節伸直的過程中,必須保證伸膝裝置的完整性,在伸膝中任何一個部位出現情況
  • 膝蓋彎曲疼痛是怎麼回事?疼痛超過這一時間,可得多注意
    膝蓋彎曲疼痛是怎麼回事呢?經常有人碰到這樣的問題,其實膝蓋彎曲疼痛,可以根據疼痛的部位,看出問題。膝蓋曲的時候,前方疼痛,可懷疑髕股關節炎。膝關節包括髕股關節和脛股關節,髕股關節位於膝關節的前方。髕股關節炎,簡單的來說,就是髕股關節的骨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髕骨區域疼痛,尤其是上下樓、深蹲、膝蓋彎曲時疼痛明顯。下蹲的時候,膝蓋內後側疼痛,可懷疑半月板的損傷。半月板是位於膝關節當中一種成半月形的軟骨樣結構,有著減緩震蕩、減壓的作用。
  • 膝蓋疼痛是怎麼回事?保護膝蓋應該怎麼做?好方法分享給你
    在生活中,尤其是年紀大的人,膝蓋疼痛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膝蓋疼痛會影響腿部的正常功能,會導致行動變得不便,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直接喪失行走的能力。了解膝蓋疼痛的原因,才能更好的保護膝蓋。那膝蓋疼痛是怎麼回事?保護膝蓋應該怎麼做?好方法分享給你。
  • 老是膝蓋疼,是哪裡出了問題?和什麼有關?如何緩解膝蓋疼痛?
    生活中,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總是抱怨膝蓋疼,莫名感覺到膝蓋疼痛是很多人的感受。還有一些年輕人,因為護理不當,也會發現膝蓋疼痛,老是發現膝蓋疼,是哪裡出了問題?希望你能重視。膝蓋持續疼痛,需要考慮關節損傷,其中關節炎是大家應該警惕,目前有很多人出現這個問題,關節炎症持續加重,會使得膝蓋疼痛感越來越強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出現了類風溼,需要引起重視,類風溼的發生,對於人們的手臂、腿部會造成刺激,對於全身的關節也是不利的,也會使得疼痛感越來越強烈。
  • 中老年人膝蓋一動就痛,是怎麼回事?用一個動作就能判斷~
    中老年人膝蓋一動就痛,是怎麼回事? 而我們最直觀的感受是,站立、走路的時間久了,或者只是跑了次步,膝蓋就隱隱發酸甚至作痛……這是不是代表膝蓋出問題了?
  • 天氣一冷膝蓋就痛?做好這些,膝蓋遠離疼痛!
    當受到寒冷刺激時,會導致關節周圍血液循環量降低,同時關節液的潤滑度會下降,從而可能誘發或加重關節僵硬、疼痛等不適。冬季是關節疾病的高發時期,以下5類人群,要當心關節疼痛偷偷「找上門」:1、50歲以上的人群50歲以上的人,多數膝關節會感到明顯疼痛,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
  • 突然膝蓋內側痛,可能是鵝足肌腱炎找上門了!
    但是為什麼會被鵝足肌腱炎找上門卻成了很多人的疑問,難道是因為.優秀?當然不是了,造成鵝足肌腱炎的原因主要是反覆的過度摩擦和壓力增大。在運動過程中,由於膝關節屈曲次數的增加以及小腿內旋次數過多,容易造成對鵝足肌腱與脛骨間滑囊的過度摩擦和撞擊,由此增加壓力,最終出現疼痛、腫脹。
  • 運動後,膝蓋內側疼痛是怎麼回事?了解原因後,才能正確應對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運動是有益健康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只有科學合理的運動才能真正起到有益身體的作用,否則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問題。在生活中,有些人運動後,會出現膝蓋內側疼痛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身心的健康。那運動後,膝蓋內側疼痛是怎麼回事?了解原因後,才能正確應對。
  • 膝蓋酸軟無力是怎麼回事?膝蓋忽然酸軟無力是怎麼回事?
    膝蓋酸軟無力是怎麼回事_膝蓋忽然酸軟無力是怎麼回事膝蓋是人體最大且最複雜的關節,其存在保證了人體諸多基本功能活動的進行,例如步行。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關節部位零件老化,很多人經常走著走著,會不由得覺得腿忽然一軟,忍不住要蹲下去,嚴重者會毫無徵兆的跪倒在地上。
  • 到底是咋回事?或許是這幾個方面出了問題
    其實我們的指甲的很多細小微妙的變化也在暗示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中醫一般也會通過我們的指甲來觀察我們的變化,但我們的指甲如果塗滿了顏色繽紛的甲油膠,身體的很多小問題就沒辦法及時發現了。在生活中大家都會觀察自己指甲的變化,比如我們指甲的月牙為什麼會變少,或者手指上為什麼經常出現一些豎紋,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一起來聽一下專家的說法指甲上為什麼會長出豎紋?
  • 醫生:這個部位別瞎按,當心中風找上門
    小陳(化名)是一個程式設計師,今年已經32歲,工作的時候需要長期坐著,這兩年小陳一直都有個毛病,就是時不時的會肩膀疼,最近,小陳聽說按摩能夠很好的緩解肩膀疼痛,於是小陳就去了一家按摩店。醫生提醒:這個部位千萬別瞎按,當心中風找上門對此醫生表示,有研究顯示,頸部按摩發生腦血管意外的機率在四十萬分之一到三百萬分之一。
  • 女人經常腰痛是咋回事?關於這4個原因,你了解多少呢?
    而且,現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是逐漸養成了久坐不運動的習慣,這樣也會出現腰酸背痛的問題,但是,這些情況在適當的休息之後,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而女性在平時,如果經常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與以下幾個原因也是離不開的,希望你別大意了。女人經常腰痛是咋回事?關於這4個原因,你了解多少呢?婦科疾病。
  • 膝蓋疼痛怎麼辦?一個簡單動作來緩解!
    膝關節出問題最突出的季節是冬季,很多人以前好好的,突然一天腿疼了,很多人覺得是寒氣重,其實不是的。膝蓋血管少,冬天到了血流更慢,以前膝蓋的老問題就顯現出來,這種季節性的疼,是在提醒你,趕緊保護膝蓋,不然老了走不動!你可千萬別聽不懂!膝蓋問題最突出的年齡集中在50歲左右,酸痛脹、上下樓梯刺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