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家|王迎春的大寫意,直抒胸臆!

2020-12-21 水墨畫家陳莊

我們說畫如其人,也就是這個道理。每個藝術家風格的形成,既受到傳統和觀念的影響、又與經歷、學養及所追求的目標密切相關。藝術創作過程無非是認識自己、控制自己、反映自己、自然流露自己的一個過程,這就需要藝術家所表達的境界,所形成的獨特樣式,需要有足夠的高度,否則,只能是流於樣式,難論境界。

先生近幾年的個展,從南昌到杭州、蘇州、再到上海,從「素心悠然」、「涉事途中」,到「象外」,再到最近的「不雕」,無不記錄了先生在繪畫藝術領域的探索軌跡,以及他所秉持的藝術主張,不疾不徐、不矜不盈;藏巧於拙,象外求象。

——饒黎明

王迎春的大寫意,乃直抒胸臆,寫其大略。他堅守中國畫大寫意幾十年,在技法和修養上不斷提高。他的作品少有現代的浮躁,收放自如,線條厚拙又不乏靈動,水墨暈染層次分明,點線面結合自然得體,往往於法理中得出意外效果。

他的大寫意花鳥畫,往往輕鬆幾抹,畫面便會鮮活起來。「和而不同,獨善其身」的心性使他意氣平和,時而又流露出孤獨與超脫。何為花,何為枝,何為葉,何為石,何為鳥……似與不似都不重要,闊遠幽靜的情調滌蕩著詩性的胸懷,這正是他藝術創作的魅力所在。

在繪畫上,他力求「生」和「拙」二字。操持筆墨多年,如今益發覺得作品應該多點樸質。他認為,令人生厭的往往不是生手的稚嫩,而是熟手的矯飾。生手的稚嫩尚有可愛之處,而熟手一旦矯飾,則招人反感。

將禪意領悟到繪畫中,畫才能空靈脫俗。王迎春深諳此理,他的作品追求率真的自然美感。在題材選擇、角度運用、形式創意上,他往往開拓少有人問津的領域,努力營造自己的藝術語言。

——張孝軍 何深寶

在傳統繪畫中,大凡能使我感動的作品,多數是顯出一付生拙模樣的。其作品的形象必然蒙鈍而有失準確,用筆也必然遲澀而略顯生僻,所有與技巧有關的都毫不例外的顯得生疏而笨拙,好像完全是一個生手所作,這是我讀到前人經典作品時的一個共同感受。

牧溪、八大、陳老蓮、齊白石、黃賓虹、關良等等,他們的作品總讓人感到是以兒童的手在作畫,無視成法,不拘形質,但畫面卻呈現出耐人尋味,深邃豐厚的意蘊,這是一種藝術化的精神境界,這種境界遠不是那些斤斤於技巧的畫家所能企及的。

對於畫家,技術熟到盡頭會出現兩種走向,一種是「精詳巧瞻、意務周勤」,始終埋首技巧的磨礪,不求神韻意味的表現,僅滿足於在表象中求取生活,最後只能落得一個畫匠而已。而另一種則是突破「法」與「象」的樊籬,擺脫舊的程式窠臼,別開生面,另闢出一個新的境界,這才是藝術最上上的終極目標。

——王迎春

作品欣賞

王迎春

別署寅大,1950年生於遼寧丹東,江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南昌畫院畫家,江西畫院、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師。

相關焦點

  • 著名大寫意潑墨山水畫家餘和平國畫作品欣賞
    湖南瀏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分會會員,長沙美協會員,瀏陽美協顧問,中國田漢研究會書畫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家資料庫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專家顧問委員會終身藝術顧問,金陵畫壇籤約畫家,雪梨中國書畫院特邀藝術家,北京名人資料庫入駐藝術家,山東菏澤牡丹美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長沙閱讀會藝術總監,北京國韻漢畫研究院院士,湖南湘土畫派創始人,中國瀏陽紅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藝術總監,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從著名國畫家新漢畫創始人王闊海老師
  • 奼紫嫣紅——牛斌大寫意花鳥畫長卷賞析
    四位大師中有三位是大寫意花鳥畫家,這充分說明寫意花鳥畫在20世紀裡獲得了新的大發展,這對21世紀的寫意花鳥畫家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又形成了難以逾越的高峰。雖然難以逾越,但沿著大師的足跡仍有眾多的艱難跋涉者,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家牛斌先生也是這條路向上的一位執著探索者。
  • 當代畫牡丹出名的國畫家 石開牡丹作品組圖欣賞
    如王冕的梅,鄭板橋的竹,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黃胄的驢、婁師白的鴨等等,而在當代畫壇名家中,有一位畫牡丹出名的國畫家,他叫石開。石開,原名張佩華,受父兄影響,自幼酷愛書畫。長於寫意花鳥畫創作,有喜繪牡丹,創作的牡丹畫作,在造型上求似求真,構圖上豐富多樣,喜愛賦以鮮豔明媚的色調,繪出盛開的花朵與飽滿的自然生命。
  • 大寫意極簡與繁複的寬窄意象
    大寫意突出一個大字,不是指大筆大紙大畫,體量上的大永遠只是相對而言的,而是貴在精神境界大,筆墨氣魄大。能在小幅畫中寫出大氣象的山水或花鳥,顯出大寫意的特點。比如,以與孫竹籬同時代的大家陳子莊為例,其作品多半為半尺,但並沒有妨礙他成為大氣候。並沒有妨礙他的小紙張大格局的藝術張力和藝術表現。之所以用減法乃至除法,對藝術的理解與追求有著極大關係。
  • 徐平羽藏水墨大寫意畫家徐渭3795萬元作品賞析
    明 徐渭 墨葡萄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3795萬元【作品賞析】徐渭 像徐渭(1521~1593),今浙江紹興人,明朝著名畫家,才華橫溢,尤擅水墨大寫意畫花鳥,寫意花鳥筆墨的獨立,使筆墨表現形式空前自由,不久便出現了大寫意的藝術高峰,而徐渭則是大寫意的代表人物。徐渭在陳淳的基礎上,將小寫意發展為筆墨恣肆的大寫意。徐渭的寫意花卉,「走筆如飛,潑墨淋漓」,在用筆上強調一個「氣」字,用墨上強調一個「韻」字。他的用筆看似草,若斷若續,實際筆與筆之間有「筆斷意不斷」的氣勢在貫通著;他的用墨看似狂塗亂抹,滿紙淋漓,實際上是墨團之中有墨韻,墨法之中顯精神。
  • 古詩中直抒胸臆手法的運用及賞析
    所謂直抒胸臆,就是把自己心裡的話坦白地說出來。想戀愛就說戀愛,不說東風來了百花開;感傷了就說感傷,不說千山萬林木蕭蕭,這就是直抒胸臆。一般不借景抒情就算直抒胸臆了。亦稱直陳肺腑法。它是敞開心胸,不依託任何事物,通過樸實無華的手段,把內心活動和情感直接抒發出來的一種抒情方法。
  • 賈迎春的情感世界
    與精明強勢的探春相比,同為庶出的迎春則顯得溫柔沉默。由於她一貫的老實忍讓、懦弱無能的性格,賈迎春在賈府素有「二木頭」的諢名,最終被迫嫁與「中山狼」,落得個「一載赴黃粱」的悲慘結局。 在《紅樓夢》中,賈迎春與其他姐妹一樣,位列十二釵正冊,但在一群獨具個性與才情的姐妹中,迎春的形象卻顯得黯然無光。
  • 揮毫潑墨的大寫意,絕對不一般
    【導語:大寫意畫以草書入畫,大寫意畫既高度自我,又高度忘我!有我與忘我有趣的矛盾,這個廣義的、深刻的矛盾,成就了寫意畫至高無上藝術表現形式:高度概括無,無比精煉,似是而非且又意象萬千……】在當今藝術圈內,更多藝術家也在追求著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哲學。呂冰的寫意已從必然走向自由用他神來之筆揮就的一花,表現著博大精深的一世界!
  • 中國畫需要「大寫意」!寫意才是中國畫的靈魂!
    「大寫意」與「小寫意」不一樣,「小寫意」是一種技法。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天地人合一」是一種宇宙觀。「大寫意」是一種縱橫觀照、是一種全面的、古今一體的宇宙觀。它既是精神的,必然與物質相對應,但並不是虛無縹緲。「大寫意」不是物質,是「相對於物質世界的一種精神存在。如果把「大寫意」說成一個畫種、一種物質、一種實在,那它就成為一種形而下的畫法,是器層面的一個畫種、材料和方式而已。
  • 真大寫意!真文人畫!三界之外——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展亮相鄭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11月28日上午10點,「三界之外——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展鄭州站」在河南省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共展出王金嶺先生大寫意水墨精品112幅,較為全面地展示王金嶺先生自1980年代以來的風格流變與形成。
  • 當代大寫意人物畫代表性畫家、李世南作品欣賞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當代大寫意人物畫代表性畫家。曾用齋號:半壁齋、一葉廬、缽廬、無住齋、仰山堂、鹿池山房、雙柿草堂。1962年,師從何海霞先生學習山水畫,1971年師從石魯。他是當代大寫意人物畫最具代表性的畫家。
  • 潑墨大寫意,必看這六大家
    南宋 梁楷《潑墨仙人圖》 讀上面這幅潑墨淋漓的大寫意作品,會給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徐渭以其獨特的筆觸,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風,將傳統的文人畫提高到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對後世中國繪畫影響極為深遠。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齊宣王嫌棄鍾無豔臉色有一道印記,愛上了漂亮的狐狸精夏迎春。齊宣王膽小懦弱,他一次次利用鍾無豔,欺騙她,背叛她。鍾無豔還是選擇忍讓退步,只要他勾勾手指頭,就心甘情願為他出生入死。她以為只要竭盡全力對他好,他就會回頭看她一眼。
  • 王夫人為何打發人告訴黛玉,迎春出嫁的消息
    這段文字比較有意思,首先是黛玉比較罕見地說起王夫人,其次王夫人竟會不可思議讓人把消息先傳給黛玉,再讓黛玉去給寶玉傳消息。王夫人什麼時候對黛玉有這麼親密過?前八十回,黛玉和王夫人說的話屈指可數:第三回,不到七歲的黛玉剛進入賈府,王夫人倒是說得比較多,但警告勝過關懷,眾人都表示出對黛玉母親病逝的悲痛,獨王夫人冷靜地對王熙鳳說,「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
  • 迎春為什麼沒有娘家撐腰?
    迎春是公爵府的二小姐,貴妃娘娘的妹妹,身份是很高的。孫紹祖能娶到迎春,是他們家的榮耀。既然如此,孫紹祖為什麼敢虐待迎春呢?落架的鳳凰不如雞,迎春就是落架的鳳凰。迎春從千金大小姐,淪落為落架的鳳凰。孫紹祖見賈府沒有利用價值,不能協助自己升官發財,便把賈府一腳踢開,通過虐待迎春來達到和賈府分道揚鑣的目的。孫紹祖要與賈府一刀兩斷,但是無法休妻,便開始虐待迎春。孫紹祖應該被忠順王收買,他要跳下賈府的大船。
  • 專注與執著——青年大寫意畫家賈雙武
    他鍾情於畫馬,運用大寫意的繪畫形式來表現馬的奔放與不同姿態。他筆下的馬似馬又非馬,非馬又似馬,在似與不似之間。他藉助馬這一物象,更多的是畫家內心情感的一種宣洩和表達,也可以理解為畫家本身畫的不是馬,而是畫的一種情感,一種積極向上、催人奮進、不屈不撓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當代年輕人所需要的嗎?正如賈雙武先生所說「作品是用來給人看的,作品所傳達出去的一定要向上,一定要正能量「。
  • 賈迎春之美,如一朵茉莉花般的純美,可只有一瞬
    明白說知,迎春是赦老爹親生女兒,如探春般同為庶出,與賈璉同父異母,其親生母親早已去世。迎春新婚,第一次歸寧時,向王夫人哭訴自己在孫家的遭遇,王夫人曾落淚解勸:「我的兒,這也是你的命。」一句「我的兒」,讀者聽來相必熟稔。因,王夫人對寶玉常如是說,探春是不曾有過。「……我不信我的命就這麼不好!從小兒沒了娘,幸而過嬸子這邊過了幾年心淨的日子。」
  • 國畫家|張宜畫鍾馗,生拙威猛!
    張宜最早師從張志民先生畫山水,於北派山水有著自己的體會,後來他專攻大寫意人物畫,並有意識地將北派山水的蒼茫崢嶸的大勢和雄渾深沉的內美納入大寫意人物畫,大筆大墨大線條大塊面,給人以深刻印象。出自一顆公道之心,張宜運用此畫法為歷史上的很多聖賢名士造像,也為鍾馗造像,給人一種陽剛大氣凜然公正之美。正是誕生在山東這片土地的儒家文化使然。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好女人如何制約男人的劣根性?鍾無豔和夏迎春是影視劇中的兩個女人,歷史上有鍾無豔這個人,是戰國時期齊宣王的王后,原名鍾離春,字無鹽,因為長相醜,被民間叫做「無豔」。夏迎春是電視劇編出來的人物,代表了齊宣王后宮佳麗。因為鍾無豔有軍事政治才能,所以每當齊國遇到國家大事困難,齊宣王就會找鍾無豔幫忙;而當事情平息後,齊宣王就會找夏迎春這樣的後宮佳麗尋歡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