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疫情原因,歐洲汽車市場進入寒冬,但在這種情況下電動汽車的歐洲市場份額出現了一個飆升,代表了電動汽車在未來的市場裡仍然存在巨大潛力。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期間全球汽車銷量下滑並不令人意外。但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儘管歐洲市場遭受的打擊最大,但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飆升卻成為了「亮點」。彭博社最近的報告也指出,電動汽車市場後市仍然「有戲」。
數據顯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歐盟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4月的7%飆升至2020年4月的17%。正如彭博社所指出的那樣,這一趨勢可能有助於汽車製造商實現嚴格的排放目標,並避免可能的罰款。
根據Jato Dynamics的數據,歐洲3月汽車銷量為38年來最低,乘用車登記數量較去年下降52%。純電動汽車的銷量雖然下降了29%,但降幅沒有汽油和柴油汽車那麼大。與此同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增長了7%。
特斯拉Model 3仍然是歐洲最受歡迎的純電動汽車品牌,也是歐盟第二受歡迎的車型。但Jato Dynamics指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增長,其動力來自於梅賽德斯、大眾、寶馬、現代、沃爾沃和鈴木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
如果這種趨勢在展廳重新開放後繼續下去,汽車製造商或許能夠達到歐盟設定的減排目標。於今年1月1日生效的新排放規則顯示,如果汽車製造商所售汽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95克/公裡,那麼每超過一克汽車製造商將不得不支付95歐元,並且還要乘以汽車銷售的總數。
Jato Dynamics等機構預計這筆罰款難以避免,但基於電動汽車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罰款金額可能不會像之前估計的那麼高。
美國汽車銷量也有所下降,3月份同比下降38%。但美國市場受疫情的影響沒有歐洲那麼早,並且與汽油和柴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情況如何尚不清楚。
Jato的全球分析師穆尼奧斯指出:「經過多年的強勁增長,去年美國汽車市場表現出的增長會有所放緩。今年年初,我們曾預計美國市場將面臨緩慢的增長停滯,現在由於疫情的影響,更可能以更快的速度下滑。」
德國:4月份電動汽車佔德國乘用車總銷量的8.5%
德國4月份汽車銷量下降了61%。儘管數字看起來很糟糕,但與法國和英國等大型鄰國市場相比,德國市場的彈性要大得多。
近幾個月來,德國各動力系統的汽車的市場份額基本沒有變化。數據顯示,4月份電動汽車佔德國乘用車總銷量的8.5%。而特斯拉是德國市場唯一一個銷量同比增長10.4%的汽車品牌。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略高於純電動汽車,兩者的比例約為6比5。
德國交通部還沒有公布具體車型的銷售數據,但它表示,特斯拉是唯一一家4月份銷量同比增長10.4%的製造商,達到635輛。雖然這個數據低於3月份,但考慮到4月份通常不是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交付高峰,所以符合預期。
國際機動車製造商協會主席Reinhard Zirpel表示,德國的汽車展廳從4月20日開始重新開放,但還沒有看到對銷量的提振作用。他稱4月份的銷量結果是「前所未有的崩潰」。然而,比較鄰國的數據來看,這個說法有失偏頗。
4月份法國、英國和義大利的汽車銷量降幅要大得多。這樣一對比,Zirpel應該感到幸運才是。
好消息是,據報導大眾ID.3將在6月17日開始接受預訂,但是並未公布交付日期,可能是在7月或8月。新交付的車輛中,最多的一部分將首先運往德國。
義大利:電動汽車銷量展現出獨特的韌性
今年4月,隨著全球範圍內的新型冠狀病毒封鎖措施給所有國家的經濟帶來衝擊,汽車行業幾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停工。義大利4月的汽車銷量就清楚地體現了這一點,銷量同比下降了97.5%,令人瞠目結舌。
幾乎所有動力系統的車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義大利汽油和柴油汽車,以及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受損嚴重,在4月份的同比降幅在95至98%之間。然而,全電動汽車「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
憑藉在4月份銷售了500輛的表現,純電動汽車是唯一展現出一定韌性的汽車部門。另外重要的是,作為對比的2019年4月是一個標誌性的月份,當時義大利開始實施一項重要的電動汽車激勵措施,推動義大利的電動汽車銷量比2018年翻了一番。
在這樣一個極度艱難的時期,4月份純電動汽車佔到義大利汽車市場份額的11.6%,這一月度紀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難被打破。
這一紀錄主要歸功於雷諾Zoe的熱銷,該車佔了義大利純電動汽車銷量的絕大部分,達到366輛,同時令人驚嘆的是,它也是義大利整個汽車市場上的第二暢銷車型。這一壯舉在正常的商業環境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可能是得益於公司或租賃車隊的大量採購。
法國:5月電動汽車市場份額是去年的三倍
2020年5月,法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為7.5%,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同時整體汽車市場穩步復甦,同比下降50%。2020年至今法國電動汽車的累計市場份額為9.2%。
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領先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例約為4:3。另外雖然5月份法國最暢銷電動汽車車型的正式數據尚未公布,但預計與4月份的情況一樣,標緻e-208、雷諾 Zoe和特斯拉Model 3最受青睞。
隨著經銷商於5月11日重新開業,總體汽車市場狀況明顯好轉。
本周起,隨著新的政府刺激措施開始生效,預計法國汽車市場的復甦將得到進一步的推動。針對私人消費者的純電動汽車激勵已從6000歐元提高至7000歐元,而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激勵目前為2000歐元。這些進一步的激勵措施將持續到2020年底。
這個長期的「舊車換現金計劃」還推出了一項額外的激勵,老舊車輛的車主在購買插電式電動汽車時可以獲得5000歐元的折價。
這項額外激勵計劃最多補貼不超過20萬輛,而且為接受者設定了一個收入上限,以確保75%的法國家庭有資格參加。所有這些激勵措施相加, 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最高可降低1.2萬歐元。
舉個例子,雷諾Zoe的基本購買價格為23900歐元,加上所有的激勵措施,實際購買價格將降至11900歐元,這對許多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也有一些激勵措施來支持採用環保技術的新型燃油性汽車,但這些措施相對於電動汽車要少得多。這應該會導致今年剩餘時間法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進一步走高。
有了這些新的激勵措施,再加上電動傳動系統固有的優勢,筆者可以預計,2020年法國全年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將超過10%,甚至可能超過15%,從而令電動汽車在整個歐洲市場的份額達到7.5%或更高。
英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在4月份僅下跌9.7%
2020年4月對大多數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月份,因為疫情封鎖嚴重影響了汽車市場。英國是最早發布該月新車銷量數據的國家之一。
英國汽車市場遭遇崩潰。4月份新登記註冊的汽車只有4321輛,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7.3%。
有趣的是,電動汽車市場受到的影響似乎要小得多——下滑57.3%至1469輛。而受前幾個月的訂單推動,英國純電動汽車市場幾乎沒有受到封鎖的影響(至少在紙面上),只下跌了9.7%,至1374輛。所以排除積壓訂單的影響,我們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看到純電動汽車的真實需求水平。
市場份額方面,英國汽車銷量的31.8%是電動汽車,如果加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就是34%。考慮到4月份是市場最低迷的時候,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特斯拉Model 3和捷豹I-PACE成為4月份英國最暢銷的電動車型,銷量分別是658輛和367輛。
全球:4月電動汽車銷量下滑30%
前面看了歐洲電動汽車的情況,再來看看全球範圍內的情況。4月份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下降明顯,但與整體市場相比,要好於平均水平。
根據EV Sales Blog的數據,2020年4月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超過11萬輛,同比下降30%,市場佔有率為2.8%。其中三分之二的貢獻來自於純電動汽車。
2020年前4個月,總銷量超過57萬輛,同比下降12%,市場份額為2.7%。
相比之下,4月份乘用車市場同比下降45%,年初至今同比下降29%。
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進行匯總排名,特斯拉以1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大眾以1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雷諾-尼桑聯盟以1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寶馬排名第四,險勝現代-起亞,但兩者的市場份額均為8%。
彭博社展望:2020年電動汽車銷量將下降18%,長期前景未受影響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斷了汽車銷量連續10年的強勁增長,彭博社預計,2020年,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預計將下降18%,達到170萬輛。然而,今年內燃機汽車的銷量將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下降23%,並且交通運輸部門的長期電氣化計劃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加速。
彭博社最近發布的《2020電動汽車長期展望》顯示,到2040年,電動車型將佔全球乘用車銷量的58%,佔整體汽車銷量的31%。並且到那一年,67%的城市公共汽車、47%的兩輪車和24%的輕型商用車都將實現電氣化。
彭博社高級運輸主管麥克拉徹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導致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大幅下滑。這讓人們對汽車製造商的優先事項及其為轉型提供資金的能力產生了質疑。雖然長期趨勢沒有改變,但未來3年市場將出現震蕩。
分析顯示,全球內燃機汽車銷量在2017年見頂,在金融危機後經歷短暫復甦,將繼續長期下滑。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更多的共享汽車,勝過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新型乘用車的總銷量將在2036年達到峰值。2020年,電動車型預計將佔全球汽車銷量的3%,到2023年將升至7%,約為540萬輛。
該報告進一步強調,鋰離子電池價格的下降意味著,電動汽車的平均壽命和前期成本將在2025年左右實現與內燃汽車「相等」。不過,具體日期將因市場而異,歐洲最早要到2022年,印度和日本則要等到2030年或之後。
目前,全球共有700多萬輛電動汽車在路上,另外還有50多萬輛電動巴士、近40萬輛電動貨車和卡車,以及1.84億輛電動摩託車、小型摩託車和摩託車。不過當前路上的大多數電動巴士和電動兩輪車都在中國。
經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電動汽車的銷量能夠在此次疫情期間成為「亮點」並非沒有理由,後市仍將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