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產車不止起來了,還在不斷進步的同時逼迫合資車作出改變;
拋開技術的原因,以前買合資車大部分都是配的滷素大燈,高配的車型可能就配氙氣燈,LED燈更是不用想了;
這幾年國產車LED燈都成標配了,合資車在這種氛圍下不得不跟進了;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汽車大燈歷史進程。
前照燈在汽車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號作用;前照燈發出的光可以照亮車體前方的道路情況,使駕駛者可以在黑夜裡安全的行車。
照明大事記
—1879愛迪生發明電燈;
—1938螢光燈問世;
—1959滷素燈問世;
—1961高壓鈉燈問世;
—1962金屬滷化物燈;
—1969 第一盞LED燈(紅色);
汽車前照燈按照光源可分為:滷素燈、氙氣燈、LED燈;
滷素燈:又稱為鎢滷燈、石英燈,是白熾燈的一個變種;
滷素燈供電電壓通常分為交流220V和直流12V、24V兩種,正常我們家用車車燈就是12V的,大貨車是24V。
滷素燈開始應用到車身上始於70年代,它的發光原理和普通白熾燈極為相似,滷素燈的鎢絲由於有著比普通白熾燈更高的熔點,所以在亮度上滷素燈大於白熾燈。
1962年,海拉率先推出了滷素車燈。
1965年,海拉H1系列滷素燈誕生;H4系列雙燈絲滷素燈則在1971年首次應用在奔馳350 SL(R107)上面。
所以滷素燈算是汽車進入我國之後的第一代車燈了,也被人稱之為「蠟燭燈」(最早的是煤油燈)。
很多汽車都採用傳統滷素燈泡,而交通事故的發生60%以上都集中在夜間或天氣情況欠佳的時候,滷素燈泡在夜間或天氣情況欠佳的時候照明效果會大大降低;
在這個時候,駕駛者的視野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易產生疲勞、分神等情況,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倍增。
氙氣燈:指內部充滿包括氙氣在內的惰性氣體混合體,沒有滷素燈所具有的燈絲的高壓氣體放電燈,簡稱HID氙氣燈。
氙氣燈在汽車燈領域也叫HID氣體放電式頭燈;由於色溫較低,視覺效果偏黃,光線的穿透力強於高色溫的燈,可以提高夜間和大霧天氣的行車安全性。
其最早應用於航空運輸上,但被大批量使用到汽車上則是十多年以來的事情,它由海拉公司在90年代初開發而來。
氙氣燈由於技術含量較高,所以在價格上比普通的滷素燈和白熾燈都貴;亮度是傳統滷素燈的三倍,使用壽命比傳統滷素燈泡長10倍。
氙氣燈也有聚光性不好、產生電磁幹擾、在路面不平的情況下遠光抖動比較明顯等缺點;所以氙氣燈算是第二代汽車大燈了。
LED燈: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的半導體器件(發光二極體),它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
LED燈可以直接發出紅、黃、藍、綠、青、橙、紫、白色的光;
各種光色的LED在交通信號燈和大面積顯示屏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LED車燈因發光二極體直接由電能轉化為光能,較普通汽車燈泡耗電僅相當於傳統燈的1/10,能更好的節省油耗,保護汽車電路不被過高的負載電流燒壞。
除了上面這個優點,相對於滷素燈和氙氣燈還有以下的一些優點:
節能:LED汽車燈是冷光源,總體來說耗電量低,比傳統光源節能70%以上;環保:光譜中沒有紫外線和紅外線,既沒有熱量,也沒有輻射,眩光小,而且廢棄物可回收,沒有汙染不含汞元素,可以安全觸摸,屬於典型的綠色照明光led源。壽命長:燈體內也沒有鬆動的部分,不存在燈絲髮光易燒、熱沉積、光衰等缺點,在恰當的電流和電壓下,使用壽命可達6-10萬小時,比傳統光源壽命長10倍以上。高亮度、耐高溫、體積小、穩定性能好、發光純度高、反應速度快(無須熱啟動時間,微秒內即可發光,傳統玻殼燈泡則有0.3秒延遲,可防止追尾)當然LED燈也會有一些缺點,成本高(以LED倒車燈為例,一個LED倒車燈將近30元,而一個燈泡價格僅為3元)、維修性能差、現無出臺行業標準,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
現在不管是合資車還是國產車,LED燈已經不再是賣點了,逐漸成為汽車的標配了;所以自然也就成了汽車的第三代車燈了,前兩種燈也會慢慢退出市場。
還有更先進的雷射大燈,比LED燈又進一步;雷射大燈其實在14年的時候就被應用的在寶馬X5上,而寶馬公司的新廣告賣點也成了:「現在是雷射大燈時代了」。
好了,今天關於車燈的歷史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喜歡的小夥伴點讚+關注唄,歡迎各位在下面留言補充自己意見,或者分享一下自己改燈經歷。
購車0距離(公眾號)每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買車、用車相關的知識,有需要幫忙買車或者用車遇到疑問都可以私信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