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援引韓聯社日前消息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據介紹,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這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工作距離可達數米或者更遠,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而且可以選擇不同波段同時對多個電子設備進行充電。
其實這並非紅外線無線充電技術的首次應用。以色列的公司 Wi-Charge 研發的 Wi-Charge 紅外線自動充電技術曾摘得 CES2018 最佳創新獎。
不過當時那項無線充電技術是利用發射器中的雷射二極體發出紅外光,然後再通過接收器中的光伏電池,將光能轉化成電能(原理類似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因此存在物理遮擋而無法傳送能量的問題。
韓聯社表示,同 RF 方式相比,紅外無線充電不產生電磁波,避免了電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而且工作距離遠遠超過當前的接觸式或者近距離電磁充電技術。
此外,華為之前也申請過一種通過雷射進行無線充電的技術專利。因此有研究者認為,紅外線充電技術問世,意味著韓國業界有了一種技術方案可以對華為的雷射充電技術進行回應。但華為的技術目前仍處於專利階段。
此外,世宗大學的這套技術相關理論性研究已經在去年發表在《光學快報》上。之後研究團隊開展了應用研究,並且在不久前完成了韓國和國際專利申請,且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在註冊商業實體進行商業化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