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工學院老師通過網絡為雲南小學生上「開學第一堂思政課」
4月2日早上,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新登小學二年級學生段垚瀅早早起床,用手機收看來自5000裡外的雲端「翔宇課堂」。屏幕裡,素未謀面的淮陰工學院老師通過講授疫情防控期間如何過好每一天、朗讀「抗疫詩歌」、講述感人的醫護故事,給段垚瀅和其他白族娃娃上了「開學第一堂思政課」。
為延伸宣傳觸角,力求傳播更廣更遠,淮陰工學院老師以周恩來總理的字號「翔宇」為名,設立了雲端「翔宇課堂」。在即將開學之際,淮陰工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的黨員老師決定藉助雲端「翔宇課堂」,為遠在5000裡外的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新登小學的白族娃娃上一堂「雲端思政課」,培養學生防疫中的科學精神、家國情懷、生命意識。
據了解,從2014年暑假開始,淮陰工學院組織「來自遠山深處力量」支教團隊奔赴雲南,通過愛心支教等形式,關注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大病救助、農村教育等,傳遞淮安愛的力量。建築工程學院教師黨支部還和鶴慶縣辛屯鎮中心校小學黨支部合作開展「遠山深處初心育人,攜手成長青春同行」活動,大學黨員老師和那裡的20名白族學生結成「成長夥伴」。
為上好「開學第一堂思政課」,老師們做了充分準備。他們搜集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並編輯成微故事,製作成微視頻,把抗擊疫情鬥爭作為培育民族精神、弘揚人間大愛的教材。還有老師到周恩來童年讀書舊址,在參觀飽經滄桑的實物、定格歷史的照片、復原陳列的私塾館時講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自強故事,並且錄製好視頻。4月2日,這些生動的案例教育通過一根網線「屏對屏」,直達5000裡外白族娃娃們的內心。
「我雖然沒有去過周總理的家鄉,但淮陰工學院的老師帶我通過網絡『參觀』了周恩來童年讀書舊址,我非常開心,也明白學習是改變自己的方法。我要向周總理學習,長大後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觀看視頻的三年級學生寸劍鋒說。
「我們一定會戰勝困難,一定會有繁華似錦的春天。」聽完課後,段垚瀅端端正正地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樣的話。
新登小學校長趙育才表示,淮陰工學院老師和雲南孩子的情誼相隔5000裡沒有斷線,通過雲端「翔宇課堂」思政課,幫助孩子們培養「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從小就堅定愛國信念,也讓自己收穫了感動、讀懂了中國、升華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