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從原築地市場搬遷而來的豐洲市場(東京都江東區)在開業一年半後迎來考驗。這是由於訪日外國遊客銳減導致餐飲需求下滑,海鮮類等高級食材交易減少或價格暴跌。與上年相比,金槍魚價格腰斬。也有商戶開始通過網絡底價出售滯銷食材以尋求出路。
「魚價下跌,客人也不來。幾乎是垂死狀態。」豐洲市場水產批發商「大力商店」社長原田勝(53歲)嘆息說。
大力商店經營珠斑鮨等五六十種高檔鮮魚,擁有銀座與赤坂的壽司店、日本料理店等客戶。但受新冠疫情影響,3月前後起訂單接連被取消,海外客戶也僅剩香港。雖然對約15名員工的工作量進行精簡併繼續營業,但銷售額降為平時的兩成左右,公司考慮申請貸款以防備經營狀況惡化。
原田竭盡全力地表示:「這是看不見未來的最大危機。希望以大力這個團隊團結一心,共渡難關。」
豐洲市場水產品每周行情(4月10日至16日)顯示,海鮮類日均交易量為469噸,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約三成。其中金槍魚為19.7噸,較上年減半,國產批發價降至每公斤平均2910日元(約合人民幣190元),近乎上年的三成。
市場2月底開始禁止遊客入內。非市場相關人士不得使用餐飲和商鋪,此外還停止了頗受歡迎的金槍魚拍賣參觀募集。
另一方面,面向普通食客開拓滯銷食材銷路的動向也在擴大。由於餐館需求下滑,在市場內擁有物流據點的電商網站以低廉的價格銷售剩餘的海膽、鮭魚子等食材。
網站運營公司社長萩原章史(58歲)表示:「有時銷售額能達到平常的10倍左右,反響巨大。豐洲市場匯集來自全球的頂級食材,如果有苦於滯銷的商品,也希望通過銷售以聲援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