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個面積僅2.6平方公裡、人口15000餘人的基層社區,為何能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獲得兩項至高榮譽?儘管至今距9月8日頒獎當天已過去一周,但由此而掀起的熱議並未消退,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
9月8日,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黨委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兩項榮譽稱號。此榮譽全省唯一,令人振奮。
濱湖明珠社區獲全國抗疫「雙先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社區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也是群防群控的「最後一公裡」。如何守住這「第一道防線」、守好這「最後一公裡」?濱湖明珠社區為全國做出了榜樣。
快、準、細、嚴、實——黨建引領構築「紅色堡壘」
「聞令而動,『硬核』上陣勇擔當。」7月份升格的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黨委,當時還是黨總支,在煙墩街道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群眾的先鋒模範作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全面吹響逆行抗疫「集結號」,在社區戰「疫」行動中,築起一個堅不可摧守護群眾健康的「紅色堡壘」。
一支支黨員突擊隊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守護群眾健康的防線
1月23日,該社區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社居委主任為副組長,「兩委」班子為成員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部署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穩防穩控,發動黨員、群眾骨幹和物業公司共同參與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宣傳、動員、穩控的工作力度,多方協作維護社區15000多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1月29日,在濱湖明珠小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後,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在煙墩街道堅強領導和統一部署下,聞令而動,硬核上陣,與時間賽跑,火速成立了濱湖明珠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組和樓棟包保小組,壓實主體責任,做好部署安排。
社區志願者頂風冒雨做好宣傳工作
當晚,對出現確診病例的整棟樓84戶家庭、272位居民實行封閉式管理,逐戶上門送上「六個一」服務,即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一張明白紙,一份告知書、一支溫度計,一份消毒液,一份口罩。次日早晨,安排人員在小區21個單元值守,對群眾做好宣傳解釋、收集群眾意見等工作,實現了對濱湖明珠小區2442戶居民宣傳工作全覆蓋,小區居民情緒穩定、生活正常。
安排黨員、志願者等駐點重點出入口,進一步加強對小區的管控。社區黨總支還集中多方力量,摸排外地返回人員、徵求居民意見,並輔以電話回訪、簡訊、微信群等多種形式摸排完善轄區4000多戶的信息登記,確保人員信息摸排不漏一戶。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社區黨總支以快、準、細、嚴、實的工作要求,築牢一線防控戰鬥堡壘。
書記顏永生帶頭為確診隔離家庭送生活用品
同時,多方聯動,匯聚抗 「疫」強合力。面對急難險重的突發疫情,社區黨總支會同區疾控中心,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物管中心、社會事務部、街道城管、公安等相關部門單位聯防聯動,當即針對密接人員建立包保機制,部署封閉管控、居家隔離工作。社區工作人員、物業服務人員全員出動,連日無休,開啟連軸轉工作模式。轄區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紛紛以出人出力出物資等方式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來自機關、學校等市直單位10名黨員幹部建立了「市直機關下沉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疫情防控點臨時黨支部」,籤下抗「疫」承諾書,築起一線防控「堡壘」。
一呼百應,紅色力量湧動「疫線」。戰時堡壘激發了轄區黨員、群眾、社會組織成員等108人積極響應,50、60、70、80、90、00後的黨員群眾緊緊擰成一股繩。50後黨員沈桂銀等穿上紅馬甲在小區巡查勸導居民少出門,60後黨員陸再平成為同事口中的「應急隊長」,70後黨員顏永生奮力擔當社區領頭紅雁;80後黨員童琴忙裡忙外成為「話務員大姐」,90後青年黨員汪程傑甘願為疫情東奔西走,00後學生何梅流芳用喇叭喊遍小區每個角落。駐點的社工、黨員、志願者也在號召下開始「復工」,認領巡查勸導類、秩序維護類、政策宣傳類等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崗位。
特殊時期嚴格實施憑證出入管理
「四證」「五起」「三到位」——「疫」線發出「剛」的聲音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總體要求,社區對所轄居民生活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全區率先採用「四證齊發」措施,所有居民小區全面實施「持證出入」,即居民進出憑《工作出入證明》、《工作期間出入證》、《家庭物資採購出入證》及《小區車輛臨時出入通行證》。
同時,按照「五個起來」(宣傳臺擺起來、橫幅拉起來、喇叭響起來、一封信貼起來、電子屏亮起來)總體宣傳思路,大力宣傳防控措施和防疫知識,嚴控人員流動。對拒不出示身份證明和出入證的居民,社區黨總支聯合派出所民警,依法對其進行教育、訓誡。
柔弱卻堅強的身影為小區守衛好大門
針對轄區企業多、任務重,社區黨總支聯合城管、市場監督管理所等執法部門成立企業片區「抗『疫』先鋒隊」,將企業片區分成5個網格,每個網格嚴格做到「三到位」,保證信息統計到位、防疫宣傳到位、走訪監督到位。
針對即將復工企業,嚴格按照復工備案申請、材料審核、現場核查的程序,全面評估企業是否具備復工條件。針對已復工企業,建立每日疫情摸底機制,每日上報員工健康信息,深入開展政策宣講、知識宣教、材料核查、解決困難等工作,確保企業復工按規進行。
守護好每一個樓棟單元
最難幹、最危險的我上——黨員幹部主動請纓擔重責
「最難幹的我來上」,這是疫情防控危急時刻,濱湖明珠社區書記顏永生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社區書記,顏永生主動擔起責任,迎難而上,在區疾控中心的協助下,親自包保確診戶家庭,每天奔忙在各個網格、樓棟,帶領工作人員穩紮穩打開展「地毯式」防控宣傳。
防控形勢嚴峻,各項工作爭先奪秒,有時候他會工作到深夜一兩點,小小的辦公室自然成了他難得可以休息的「家」。顏永生在最危險的時刻堅守,帶領大家更堅定地進行著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危急時刻,文華閣小區物業經理辭了職,物業人員成了無頭蒼蠅。社區工作人員胡勤勤主動請纓擔當「臨時物業經理」。從清點物業人員,到白班夜班排班;從行人、車輛進出測溫、登記,到手把手教表格、出入證等材料製作;從做好防疫宣傳,到挨家挨戶上門送出入證;從白天忙忙碌碌到晚上電話送溫暖;從硬核勸導,到耐心解釋……胡勤勤從「繞指柔」秒變「百鍊鋼」。
每一次的抬手測量、每一句話的問詢,都是一份安全保障
「捨棄」小家,用初心守護「大家」。「媽媽去工作了,你們這幾天就呆在爺爺奶奶家,要聽話啊!」面對嚴峻的疫情,響應組織的召喚,社區工作人員胡玉翔迅速安頓好孩子,轉身就回到工作崗位,她第一個趕到了單位,義無返顧地衝鋒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她的身影時刻穿梭在企業、物業、小區樓棟,她面對企業員工、物業經理、小區居民,不厭其煩地科普防疫知識。胡玉翔因起早貪黑堅守在防控「疫」線,眼睛裡布滿了血絲。
面對隔離期內的居民,胡玉翔又是第一個主動站了出來,要求自己上樓向居民發放「物資包」,她說:「隔離疫情但不隔離愛,我工作經驗多,跟居民熟。」身為一名黨員,她發揮帶頭作用,把物資包一一交到了居民手中,並不忘囑託他們做好防護,疏導他們焦慮的心情,在她用心堅守下,小區居民的緊張情緒慢慢得以緩解。
風雪中,他們晃動的身影給居民無線溫暖
感動的眼淚在飛——既嚴把關口,又柔情以待
「既嚴把關口,又柔情以待。」隔離不隔愛,隔疫不隔心。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列出貼心「保姆式」服務清單,讓愛與溫暖一路隨行。
1月31日,濱湖明珠6號樓正處於管控中,所有居民不準進出樓棟,但有一位癌症患者需要前往醫院做化療,社區幫忙開具證明並聯繫120,及時將其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2月10日中午,社區接到一位80歲老人的求助電話,老人患有腦梗,需要服藥治療,但藥物已用完,社區立即與其子女聯繫,確定藥物種類,馬上派人前往藥店購買,並送至老人家中,老人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疫情防控期間,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同心戰「疫」,更要體貼入微。在小區實行嚴格的封閉式管理的同時,也堅持嚴管嚴控與溫情關愛並舉。前期,為便於特殊情況下小區居民臨時會客所需,在小區主出入口設置了安全衛生的臨時會客點。
從夜晚到黎明,再從黎明到夜晚,24小時的值守只為小區群眾的健康
社區黨總支建立「三對一」線上關懷群,疏導家屬的心理壓力和不安情緒。為減輕患者家屬的思想負擔,不做過多叨擾。每次將其需要的生活物資、學習資料等放置在門口,通過輕叩進行隔門對話,為他們加油鼓勁。
對於其他處於隔離期的居民,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組織工作人員每日對接監測體溫,形成一人一觀察日誌。同時,社區黨總支通過組織發動黨員志願者積極認領「快遞小哥」、「跑腿代購」、「線上客服」等社區新崗位,為居家隔離者及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拿快遞、購買食材藥品等暖心服務。
濱湖明珠社區黨總支攜手同心,並肩戰「疫」,全體黨員幹部持續奮戰在小區、樓棟、商務樓宇,堅定「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用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詮釋著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的使命擔當,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持續築牢群防群控的「紅色堡壘」。·通訊員 葛燕萍 實習生 趙玲娜 合肥在線記者 李京鵬·
新聞連結:濱湖明珠社區基本情況
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明珠社區成立於2009年6月,轄區面積2.6平方公裡,轄濱湖明珠、濱湖品閣、文華閣3個居民小區,現有居民5180戶,常住人口15280人。現有合肥一中、合肥四十六中、白金漢爵大酒店、合肥要素大市場等轄區單位和現代服務企業1000多家。
此前該社區曾獲得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區、全國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範社區、安徽省文明社區、安徽省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示範點等80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