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武漢數字貿易大會以及第十一屆中國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在武漢開幕。同日,2020中國批發市場年會暨全國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建設高峰論壇舉行,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山東臨沂商城等全國百餘重點批發市場代表齊聚武漢,共同探討「雙循環」格局下各地市場開放合作,把握商品市場數位化轉型升級新機遇。
全國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建設高峰論壇上,國家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原司長向欣,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朱勇毅等專家學者,現場解讀國家支持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建設相關政策,探尋數位化、智能化重塑批發市場的路徑,煥新中國智慧市場新活力。山東臨沂商城集團總經理孫思永、漢口北集團總裁曹天斌等作為同臺嘉賓,共同深入交流、討論新技術革命背景下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轉型升級之道。
安全有序推進消費數據商用,打造數字經濟新實體,「十四五」期間,商品交易市場的交易升級,數位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是商業模式重構的關鍵。針對商品交易市場如何利用數位化跨越發展,與會專家紛紛展開激烈探討,觀點認為傳統批發市場轉型升級需要借力搭建服務平臺的工具——數位技術,形成數位化解決方案,跨界整合,進行價值鏈重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且數位化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國家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原司長向欣現場解讀國家鼓勵支持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建設相關政策。她認為,商品交易市場的轉型升級,數位化綜合解決方案是商業模式重構的關鍵,要線上線下結合,創新流通和服務新模式,加大商貿業數位化改造,用科技賦能商貿流通服務業。
李鳴濤指出,數字貿易不只是從相對窄的層面關注數字產品貿易,而是需要在當前數字經濟大背景下,從整體上認知它。當前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傳統貨物貿易正在服務化,服務貿易也在逐步實體化,在這兩化之後就是數位化驅動。
杭州意法商業集團副總裁郭福榮表示,傳統市場在歷史發展洪流中要勇立潮頭、順應趨勢,藉助數位化、信息化做好傳統市場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銷售渠道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貨源、服務永遠是核心,傳統市場數位化轉型,必須不斷完善商品供應鏈,提升管理數位化及服務數位化。
「數位化時代,坐商行商形式已經不適應批發大市場的發展。」山東滕州嘉譽國際貿易城董事長張民現場分享轉型經驗,網際網路已經徹底改變了傳統市場的交易模式,實體市場必須轉變經營理念,不斷整合傳統批發市場的貨源、物流、倉儲、品牌優勢,藉助數位化技術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