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2019年7月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一系列指標並實施十五項重大行動,充分體現了維護人民健康的堅定決心,這與廈門國宇健康管理中心的理念不謀而合。廈門國宇健康管理中心成立12年來,堅持不懈發布健康大數據,普及健康知識和理念,提供健康服務。本著「控制慢性病,防治重大疾病」的原則,福建省國宇健康管理研究院、廈門市健康保健促進會、廈門國宇健康管理中心、廈門湖裡國宇門診部(以下簡稱國宇)和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聯合發布《2019年度國宇健康檢查結果研究分析報告》。本報告基於2019年國宇全部健康體檢客戶的數據進行分析。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陳心暉 圖/廈門國宇健康管理中心提供) 健康體檢中,影響人們健康的十大危險因素,按檢出率從大到小分別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下稱HP感染)、超重/肥胖、血脂異常、頸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尿酸增高、肝酶增高、膽囊息肉、血壓升高和空腹血糖增高。除HP感染在男女中檢出率基本一致外,其餘九項,男性檢出率遠高於女性檢出率,整體上,男性的健康指標不如女性。
這十大危險因素會影響您的健康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居首位的健康危險因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Hp感染),總體感染率為46.57%,且各年齡段的感染率沒有明顯的差異。目前,我國Hp感染率仍達到約50%,其中僅有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發生Hp相關消化不良,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多數感染者並無症狀和併發症,但所有Hp感染者幾乎均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即Hp胃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Hp感染率較高,治療根除Hp仍然需要嚴格遵守用藥指徵,使個體獲得更大效益。
超重/肥胖
目前,我國體質指數(BMI)的切點為:18.5≤BMI<24(kg/m2)為正常體重範圍,24≤BMI<28 (kg/m2)為超重,BMI≥28 (kg/m2)為肥胖。近年來,我國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長,呈流行態勢,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和腫瘤的潛在危險因素。在健康體檢中,超重或肥胖的檢出率,男性為51.35%,女性為25.17%,男性的檢出率為女性的2倍多。同時,超重或肥胖的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50歲-59歲人群的檢出率最高為50.38%。科學合理的膳食,聯合運動幹預的減重治療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礎治療。
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通常指血清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實際上,血脂異常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在內的各種血脂異常。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我國冠心病死亡率不斷增加,與血脂異常有明顯的關係。體檢中,血脂異常的檢出率男性為47.24%,女性為28.11%,且與年齡存在相關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檢出率也逐漸上升。
頸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緩慢的過程。頸動脈屬於中等動脈,較表淺,容易使用超聲波檢查。通過了解頸動脈情況,可間接了解全身動脈的硬化情況。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老年人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重要原因。體檢中,針對高血壓人群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查發現,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檢出率,男性為34.93%,女性為27.92%,且與年齡呈正相關。60歲以上的體檢人員中,其檢出率高達70.22%,而18歲-29歲人群檢出率僅有0.30%。因此,針對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人群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查,有助於臨床及時幹預,預防心腦血管意外。
脂肪肝
肝臟是脂肪代謝的重要場所,涉及脂肪的分解、合成及轉運過程。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脂肪蓄積過多,即形成脂肪肝。由於肝臟的代償能力較強,單純脂肪肝常常不會有任何症狀,但脂肪肝一旦形成,就意味著肝臟細胞受損。如果任其發展,可能發展為脂肪性肝炎,甚至有肝纖維化、肝癌的風險。在體檢中,脂肪肝檢出率,男性為37.79%,女性為13.40%,男性的檢出率超過女性近3倍。同時,脂肪肝的檢出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尿酸增高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症候群。血尿酸超過其在血液或組織液中的飽和度可在關節局部形成尿酸鈉結晶並沉積,誘發局部炎症反應和組織破壞,即痛風。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是一個連續、慢性的病理生理過程,其臨床表現具有顯著的異質性。中國高尿酸血症的總體患病率為13.3%。在體檢中,各年齡段檢出率為22.86%-26.54%,高於中國總體患病率,其中男性尿酸增高的檢出率明顯高於女性,分別為33.06%和13.06%,造成這樣的結果可能與閩南地區的飲食結構有關。
肝酶增高
肝酶主要指ALT、AST、ALP、GGT、LDH等指標,轉氨酶是應用最廣泛的反映肝臟細胞損傷的生化指標。引起肝酶增高的常見原因包括各種類型的肝炎,比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另外,部分肝硬化和肝臟腫瘤可能導致肝酶的升高。體檢中,肝酶增高各年齡段的檢出率為14.45%-18.50%。男性高於女性,分別為22.59%和8.94%。當出現肝酶異常增高時,應該積極尋找背後的原因並加以處理,避免對肝臟造成進一步損害。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內壁上生長出異常凸起物,包括兩種不同的病變,分別是膽固醇息肉(完全良性的)和腺瘤(一定的癌變率)。並不是所有的膽囊息肉都需要手術,對於小的膽囊息肉,癌變風險很低,需要定期超聲觀察,若有明顯惡變趨勢,則需考慮通過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體檢中,膽囊息肉的檢出率,男性為16.74%,女性為9.99%;年齡段在40歲-49歲、50歲-59歲的檢出率較高,分別為17.68%和17.76%;18歲-29歲檢出率最低,為9.43%。
血壓升高
體檢中出現血壓高並不一定是高血壓病,還需不同日複測。所謂高血壓是指: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年齡、超重與肥胖、高血壓家族史、血糖血脂異常,高鈉、低鉀膳食,過量飲酒和長期精神緊張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體檢中,血壓升高的檢出率,男性為15.59%,女性為7.79%;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檢出率也顯著升高,18歲-29歲的檢出率為5.66%,而60歲以上的檢出率高達38.76%。
空腹血糖增高
空腹血糖增高與糖尿病並不是同一個概念。所謂的糖尿病是指: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狀且隨機靜脈血糖≥11.1mmol/L或空腹靜脈血糖≥7.0mmol/L或OGTT葡萄糖負荷後2h血糖≥11.1mmol/L。如僅僅是空腹血糖增高,而無典型糖尿病症狀,需改日複查空腹靜脈血糖或OGTT葡萄糖負荷後2h血糖確認。體檢中,空腹血糖增高的檢出率,男性為11.41%,女性為5.18%,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檢出率越高,18歲-29歲檢出率為1.14%,60歲以上檢出率高達31.30%。空腹血糖增高是糖尿病風險增高的指徵。
早篩查早治療 可有效對付四大惡性腫瘤
當今社會,人人談癌色變,腫瘤是社會醫療資源的負擔,是家庭的災難。國宇的專家根據近年來的大數據為大家梳理了一下在國宇健康檢查中檢出率較高的四大腫瘤,並提醒大家,進行腫瘤篩查是實現相關腫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有效方式。
肺癌篩查
我國肺癌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惡性腫瘤之首,5年生存率僅為19.7%。為了提高肺癌的早期診斷,改善患者預後,推薦低劑量肺部CT進行篩查。體檢中,肺部結節的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18歲-29歲最低,為26.2%,而60歲以上的檢出率為55.79%。同一年齡段,不同性別之間,肺部結節檢出率差異不明顯。當體檢結果有肺部結節時,接下來是定期隨訪或進一步檢查,需結合臨床症狀、結節性質和腫瘤標誌物綜合判斷。
肝癌篩查
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2位腫瘤致死原因,對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是提高肝癌療效的關鍵。高危人群包括:HBV和(或)HCV感染、過度飲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肝癌家族史等人群。藉助肝臟超聲檢查和血清AFP檢測進行肝癌早期篩查。在體檢中,彩超檢查肝臟結節的總體檢出率為4.13%-6.61%,不同性別中差異不大。體檢中發現有肝臟結節,根據結節性質及APF結果決定是定期隨訪或進一步檢查。
乳腺癌篩查
我國乳腺癌患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年齡為45歲-54歲,一般風險人群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0歲,高危人群的篩查起始年齡可以早於40歲。目前篩查手段有乳腺X線檢測和乳腺超聲檢查,乳腺MRI檢查可作為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查措施。體檢中,乳腺異常結果(結節、腫塊、囊腫和纖維瘤等)18歲-29歲年齡段檢出率最低為41.82%,40歲-49歲年齡段最高,為83.56%。大多數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具體要根據結節性質決定是定期隨訪或進一步檢查。
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第2位的腫瘤,在中國,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例約14萬例,死亡約3.7萬例。值得慶幸的是,宮頸癌的病因較為明確,可防可治。我國子宮頸癌中HPV感染率是83.7%。目前篩查宮頸癌的方法有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宮頸細胞學檢查(TCT)。體檢中,宮頸癌篩查,HPV在各年齡段的感染率為17.31%-20.63%,而TCT異常率為3.86%-9.10%。HPV感染作為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結合TCT檢測結果,進一步指導臨床,實現宮頸癌的早診斷,早治療。
國宇健康大數據研究小組成員
●李紅衛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副主任(常務副主任,主持工作)、副教授、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教育分會委員。
●徐麗林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博士聯盟成員,廈門市湖裡區中醫同業聯合會會長、國宇健康管理中心副院長,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陳可冀教授。
●張峻斌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博士聯盟成員,中國針灸學會耳穴診治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宇健康管理中心副院長。
●王維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博士聯盟成員,留美博士、福建省國宇健康管理研究院負責人、國宇黨支部副書記。
●林躍軍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碩士、福建省國宇健康管理研究院骨幹成員。
溫馨提醒
我們所列出的十大健康危險因素,大多是慢性的過程,一部分具有以上危險因素的人,自身卻沒有不適感,但是這些危險因素對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不容忽視。
體檢不是應付任務,而是對自身健康的一次大檢閱。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健康體檢是實現「控制慢性代謝疾病,防治重大惡性疾病」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健康中國」的必然手段。
結語
國宇成立十二年來,高品質一直是國宇存在的唯一理由。正是由於對高品質的堅守,國宇也收穫了無數榮譽,如獲得全國健康管理學科建設與科技創新中心旗艦單位、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福建省質量標杆、臺灣醫策會健康檢查品質認證等品質成就。與此同時,國宇也不忘回饋社會,連續八年公益發布《國宇健康檢查結果研究分析報告》,普及健康理念,提醒市民注意健康危險因素。
展開閱讀全文